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色生枭-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奖过后,丰隆又赐众人殿上落座,皇帝还年轻,心思活泼得很,笑道:“最近城中出了一套新书辞,好听得很,你们也听一听!”说着,对外一挥手,那位编出奇士书的先生上殿叩拜时间有限,说书先生只挑选最激烈的一回来讲,小半个时辰之后等他讲完,连二傻的脸都红了。

    丰隆皇帝听得意犹未尽,但横是不能让他一直说到明天早朝,赏赐了茶博士后,又对奇士、使节嘉奖了几句,挥手示意众人先下去好好休养,同时道:“左丞相且留下,随朕来。”

    胡大人随皇帝一直来到御书房,在屏退所有侍奉内臣之后,把他所经所见、有关睛城当夜发生的所有事情,仔仔细细全都说了出来。

    在听的时候,丰隆眉飞色舞,几次都笑出了声音,不过等故事讲完,他的神情也随之冷静,开口道:“照你的说法宋阳是个惹祸精?”

    “睛城那场暴乱,与宋阳脱不开的关系。那个假扮燕国师的人,就是他的义母,足见一斑了。”胡大人对丰隆皇帝不会隐瞒,就算他想瞒也瞒不住,又不是只有他和宋阳两人幸存返回。胡大人继续道:“万岁说的惹祸精再恰当的很,不过宋阳惹的是大燕的祸。”

    丰隆又问道:“宋阳身后,牵扯着燕国反贼的实力,照你看,那些反贼的实力如何?”

    胡大人摇头:“具体的不得而知,但能把睛城在一夜间搅乱,逼得景泰弃宫出逃,即便有诸般机缘和巧合,也足见燕国反贼们的实力了在返程途中,臣曾一度与顾昭君、谢门走狗、琥珀同行,这些人的确都是厉害角色,且个个恨景泰入骨。不过他们对我南理倒是无害、无妨。”

    丰隆沉吟了一阵,才再度开口:“依你看,如果有天景泰向朕要人,要宋阳,朕给还是不给?”这句话他早就想问了,根本不用思索,不过丰隆最近一段,新添了个沉吟的毛病,万岁觉得,这样会显得他精明、他深思熟虑。

    咕咚一声,胡大人忽然跪倒在地:“老臣之言,或有逆圣听”

    不等他铺垫完,丰隆就摆手道:“起身,坐。说,无妨。”

    “若还是几年前,宋阳只是个无名小卒,景泰向万岁要人,交给他便是,全没什么要紧可现在,重臣心知肚明,宋阳救下红城、重挫燕骑、抢回毒源;子民则尽数知晓,宋阳扬威睛城、为国夺下一品殊荣。在臣、民心中,他都是有功之人、大功!无论什么原因,把他交给大燕都会让臣子心灰、万民意冷,此事万万做不得。”

    丰隆算不上英明君主,但这些基本道理还是明白的,而胡大人所说,也正是他想听的,笑着点头:“那万一景泰真丧心病狂,发兵来攻我南理呢?”

    说完,皇帝觉得自己有些示弱,又赶紧冷笑着补充了一句:“朕才不怕他大燕,只是一动刀兵,生灵涂炭百姓流离,朕于心不忍。”

    “万岁慈悲心肠,顺天爱民神佛共鉴!”胡大人高声赞颂,而后转回正题:“这件事。老臣是这样琢磨的不把宋阳交给燕国,给了景泰一个开战的理由;可要是把宋阳交给大燕,就会给景泰一千个攻我南理的借口。”

    胡大人说得稍稍有些隐晦,丰隆眨巴眼睛,不愿承认自己听不懂,也不想就那么糊弄着点头。所幸,左丞相清了下嗓子,接着向下说道:“逆贼宋阳招供,九月八之乱受南理皇帝指使;逆贼宋阳供述,南理皇帝派遣大批奸细入境,挑唆百姓作乱;逆贼宋阳供认,燕国境内反贼得南理朝廷资助万岁,一旦宋阳落入景泰之手,什么说辞都任由那个昏君去编了。”。

    丰隆恍然大悟,伸手一拍书案,怒色毕现,不过很快又想明白了,刚才那些话都是胡大人的推讲,不是人家景泰说的。

    而胡大人的话还没说完:“景泰昏庸残暴,但在驾前也有几个聪明人,他们又何尝不明白,奇士使团是我南理的有功之人,事关国威国体,怎能平白因为个莫须有之罪把他们移交别国法办?要真有一天,他们敢开口来要宋阳,便说明他们狼子野心,已经准备好南侵我朝。给不给宋阳,他们都会打过来,但对我朝来说,宋阳在或不在,区别却大得很了。”

    丰隆听懂了,笑道:“不错,宋阳和燕国反贼关系不浅,燕国若真的打来,他的作用还不小呢。”

    左丞相说得头头是道,丰隆听得频频颔首,可皇帝之前从未想到过另一重:在燕国要人犯这件事情上,胡大人是一定一定会护住宋阳的。

    单以一品擂而论,宋阳算是南理的主将,而胡大人是实实在在的使团主官,在景泰眼里,姓宋的和胡老头干脆是一个分量的,他要杀宋阳,又哪会放过胡大人。

    胡大人如果同意丰隆把宋阳交出去,就等若怂恿皇帝:你把老头子我也绑了送给景泰去。

    丰隆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又问道:“那有关宋阳的封赏”

    “臣以为,应论功行赏。宋阳立了多大的功勋,就封给他多大的赏赐,不用刻意回避什么;当然,也不用大张旗鼓,以免刺激了北方的那个暴君。总之”胡大人放缓了声音:“万岁派出的使团,是为了赴五国之约,九月八睛城暴乱是他们燕国自己的事情,和我们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由此,使团载誉而归,理应受赏。”

    “不过”胡大人说完,稍稍停顿了下,又把话锋一转,拉回到刚才的话题:“朝中重臣,还有些人看不透景泰的疯狂心思,只因都是汉统,便一味亲近大燕。如果有天,燕国书传来,指摘宋阳诸般罪恶,要万岁交人的话,怕是他们都会同意。”

    丰隆不屑冷笑:“朕说不给,他们还要吵闹么?”

    胡大人笑了:“他们当然不敢再说什么,可万岁又何必把自己推上前呢这一年多里,臣和宋阳朝夕相处,数不清多少次,听宋阳和旁人说笑时提及红波府,刚刚在南门前,还亲眼看到一桩妙事。”

    随即胡大人眉飞色舞,把任初榕和宋阳先打再哭之事讲出来,跟着又笑道:“照臣来看,承合郡主和宋阳早就结下情谊了,若宋阳做了红波府的女婿到时候谁要还同意交人,就得先想想镇西王的脾气。”

    “何况常春尉、郡主本都是青年才俊,本来就是桩美事。只是小两口之间,家世相差悬殊,就凭着宋阳自己去提亲,多半会被王爷打出府去。”

    “镇西王忠心耿耿,若能结成良缘,宋阳也会尽心为国出力。当真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啊。”

    胡大人铁了心,一定要把宋阳和南理绑起来,这桩姻缘如果成真,景泰就绝不可能再把宋阳要走了。

    其实不全是私心,平心而论,左丞相也觉得宋阳不错,其他都抛开不论,至少在红城时还有过一次救命之恩,要真能成全了他,老头也挺开心来着。

    丰隆眉花眼笑:“你的意思是要朕来做一回媒人?”

    ()。

第三章 骨勇() 
皇帝和胡大人在御书房商讨国家大事,的时候,一众奇士都返回驿馆,宋阳没闲着,直接去找南荣,请她帮忙给自己易容。

    不知是对凤凰城的气候有些不适应,还是对南荣的易容药物过敏,宋阳没完没了地打喷嚏,“有人念叨你!”南荣的心情似乎不错,少有地笑了。

    南荣右荃的易容本领着实了得,宋阳这次要扮大夫,在她妙手之下,当真就是个名医模样,花甲年纪,没道理可讲,任谁一看过来,都会觉得:哦,郎中。

    不止抹去本来面目,连身形都改变了,扮好后宋阳匆匆出门,直奔红波府,任初榕早都在等候了,可是在见到他的时候还是略显迟疑,扮得的确出色,承合郡主完全吃不准,来人究竟是不是宋阳

    随承合进入红波府,辗转来到后宅、任小捕的房间,才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药味,小捕睡着,身上盖着一方薄被,真的是形销骨瘦,上次见面时还是俊秀健美的女子,此刻藏在被子下,只有那么浅浅的一团。宋阳放轻脚步,悄然上前,轻轻搭住了她的脉问诊并未花费太多功夫,思劳成疾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治的病症,病根最终是落在宋阳身上的。

    现在宋阳回来了,最难解的那一步已经迎刃而解,只要先助她行血强气、增强一点体质,再把好消息告诉她,继而再稍稍调养小捕很快就能恢复。

    终归不会有事。愧疚不曾稍减,但心绪轻松许多,宋阳对任初榕点点头,示意两人出去再开方、说话,以免打扰了病人,可就这个时候小捕醒了。

    毫无征兆的好像感觉到什么,她睁开眼睛,手腕一翻,拉住了宋阳还按在她腕子上的手。

    任初榕上前一步,微笑着对小捕说:“这位是新请来的大夫,给你看病,乖了,没事再睡一会。”说着,伸手去轻抚妹妹的头发。

    小捕略显失望,手放松,对宋阳露出个歉意笑容:“刚做梦了,唐突先生,失礼处还请”说到这里她望到了宋阳的眼睛,整个人都随之一愕,口中说话戛然而止。

    只一个瞬间,小捕的神情变了,恍惚、吃惊、不敢置信、还有浓浓浓浓的委屈小小的身体都在颤抖着,另只手小心翼翼地抬起,伸到宋阳面前,伤佛想要去摸他的目光。

    下一载,小捕忽然笑了:“是你。”

    宋阳易容了,没人能认得他。可她认得,没道理可讲,她就是认得,她就是知道,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真的模到了宋阳的目光。那样的幸福,眼前的晦暗在刹那中崩碎,一切陡得明亮、炫目,谁照亮了这个世界呵。

    小捕的笑容还来不及完全散开,积压在心底、把她整午人都彻底压垮的沉重担忧,就完全爆发开来,小捕从床上挣扎着爬起双手死死缠住宋阳的脖子再不肯丝毫放松,想在他耳边说些什么,只是所有的想念到了口中,全都变成哭声。

    拼命压抑着,在他耳边大哭,会吵得他头疼可哪又压抑得住。

    小捕嚎啕大哭,毫不计较这样激烈的情绪,真的会要了自己的性命。

    手上微微用力,压住脖颈间的大筋,小捕很快昏厥在宋阳怀中,双臂却仍抱着,没有丝毫的放松。

    抱了一会,宋阳把小捕放回榻上,顺势抹掉了自己的眼泪,转回头对任初榕道:“我开方、你抓药,现在就治病”说着,停顿片载,他又轻声劝道:“你也别哭了,没事。”

    一向稳重大方的承合郡主,此剩也哭成了个泪娃娃。

    宋阳与小捕重见红波府的时候,燕国两路反贼的魁首,顾昭君与帛胖子,已经抵达南理北界,两个人都手下都已赶到,接应到各自的首领。

    两个人各有事情要忙,一进大燕就会分道扬镰,道别之际,帛先生笑得客客气气:“顾老爷,您走南闯北、见识广博,看人的眼光那是决计不会有错的。”。

    对顾昭君而言,直到此刻与手下汇合,这一年多的流亡日子才算真正结束,心情着实不错,笑着应道:“论起看人,帛先生只有比我更强的份,不用客气了,你有话就直接说。”

    “我们这些大狗小狗,闻闻嗅嗅还成,鼻子不算差,可眼晴就差远了。”帛先生一贯是要客气到底的:“顾老爷认识宋阳的时间长,对他了解多,我就是想问问,您老怎么看我家姑爷?”

    顾昭君双手揣在袖中,稍稍寻思了下:“骨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