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望向越来越稳健的萧益民,均为萧益民的豁达与包容暗自赞叹,同时也对自己的选择庆幸不已。
会议之后,整个南京行营的行动计划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
顾维钧负责的对外谈判很快打开僵局,进入又一个崭新阶段;杨度和孙宝琦负责的对外统一战线发起热烈的迎接仪式,让离开中央政府匆匆赶来南京、把全副希望都寄托在南京政府身上的数百政治精英倍受感动;包季卿和王陵基负责的军事行动指挥完成了政策上的调整,以各种名义集结在山东一线的二十万精锐部队,做好了临战准备。
林白水负责的政治宣传,掀起了又一轮呼吁政治改革的浪潮,为众望所归的萧益民的上位做足了铺垫。
三月一日,方方面面均做好准备的萧益民,在南京行营隆重接见了顺利完成系列谈判的“欧美十二国代表团”和国联调查小组代表。
三月二日,得知南方二十万大军已经在段祺瑞和曹锟默许下飞速北上的张作霖,大惊之下,果断下令全军撤往关外。
ps:谢谢dlghyzy、70生人、山青盈、七两黄鳝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和月票!
天子继续求订阅等一切支持,感激不尽!
第二四五章 前路漫漫 附后记!()
三月十五日,徐树铮与新任蒙古集团军司令廖震完成防务交接。
一周后,正当徐树铮率领的两万四千余名疲惫将士,冒着狂风、踏着未化开的残雪离开库伦,抵达玉泉大营时,萧益民指挥的二十二万大军已经全线发动,分别经京汉铁路、津浦铁路和鲁北一线快速北上。
三月二十四日凌晨,曾超然率领的萧飞师、陈兰亭师乘坐的十二列专列,穿过北洋军四个步兵师镇守的天津城而不入,在数以万计的北洋官兵惊愕地注视下,轰隆隆直抵唐山。
当天晚上十二点,两师先头部队两个团绕过奉军断后部队一个师驻守的滦县,以令人不可置信的速度,直插卢龙关,于拂晓冒雪发起闪电般的偷袭战,仅用两个半小时就成功击溃奉军一个旅四千余人驻守的雄关,彻底断绝了滦县守敌的退路。
已返回沈阳的张作霖闻讯大吃一惊,连忙命令退回锦州休整的两个师紧急南下,增援榆关一线。
次日下午三点,又一个令张作霖措手不及的急报传来:
萧益民麾下的王键集团军三个师已经越过古北口,在北洋军新任师长鹿钟麟第十一师的协助下,快速开向承德一线。
还没等张作霖回过神来,一直与之暗通曲款的阎锡山发来急电:驻守九原的南京行营两个新兵师三万余众,于五日前突然消失,极有可能经新建铁路开往平津一线。
无比震惊的张作霖和奉军将领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急忙召集麾下众将调兵遣将,突然发现从平津地区撤回关外的五个师此时刚刚回到吉林和哈尔滨防区进行休整,哪怕紧急集结南下也至少需要五天以上的时间。
三月二十九日,从铁岭等辽东地区紧急南下的三个奉军师刚刚赶到锦州,就接到榆关失守的噩耗,奉军慌乱之后迅速在锦州一线展开防御,却发现来势汹汹迅如奔雷的八万南方军突然停止北上的脚步。
四月一日。从九原出发的两个新兵师,突然出现在辽西重镇朝阳城下,数百门迫击炮将毫无防备的一个团奉军打得抱头鼠窜。
自此。南方军队十一个精锐师共十八万军队尽数抵达关外战场,开始向九万奉军驻守的锦州发起猛烈攻击。
四月五日,在数百门轻重火炮和十倍于奉军火力的猛烈打击下。损失惨重的奉军狼狈不堪地撤出锦州,越过大凌河,在全国民众的呼吁和欧美列强的强烈干预下,不得不通电全国,停战谈判。
此战规模之大、速度之快、烈度之强,令中外无比震撼。
南京军队所显示出的强悍战斗力和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不但让日本军队尽皆失色,也让分崩离析的北洋军深感庆幸和绝望。
四月十日,全国十八个省的督军、省长和各政治党派领袖先后发表声明,要求改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重组国会和三级议会,拥护中央军政部长兼国家第一副总理萧益民竞选总统职务。
次日下午,心如死灰的段祺瑞,在北京官邸宣布辞职下野。
四月十五日,原国家总理张澜等三百余名中央各部主官、国会议员在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重组国家议会,逐步恢复中央政府各机构的正常工作。
五月一日,在全国各界的一片欢呼声中,萧益民正式宣布决定服从民意,挺身而出重组中央政府。
七月一日,来自四川、西康、西藏、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陕西、广西、福建、云南、安徽、河南、河北、山西、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绥远、察哈尔、热河等二十七个省的军政主官、人民代表和东三省代表。共三千一百余人齐聚南京,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七月五日,全国代表大会顺利闭幕,萧益民以百分之九十三的高支持率,顺利当选国家总统、三军总司令,并宣布定都南京。
七月中下旬和整个八月间,南京政府都在与列强进行积极的外交斡旋,分别就藏南问题、缅南问题与英国政府进行谈判,就沙俄自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从中国窃取的一百五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与急于获得世界各国承认的红色俄国展开谈判。
九月十日,中国政府外交部部长顾维钧在记者会上抛出个重量级炸弹——根据巴黎和会确定的民族自决等原则,英国政府与中国政府已经在康印、滇缅等边界问题上达成一致,中国收回西南地区包括藏。南、江心坡、野人山、胡康河谷、孟拱、腊戍、景栋、南掸在内共三十二万平方公里土地,双方政府已于日前正式签订中英新南京条约,承诺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中国政府表示尊重各国利益,绝不谋求在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的扩张。
这个条约的签订,主要是英国政府对于印度和缅甸境内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扰不胜扰,同时在整个一战及战后一年多时间里,总是有数目不详的神秘武装分子,深入印度和缅甸各地,大肆抢劫英国人经营的庄园和印度教、佛教寺庙,大量黄金珠宝和现金下落不明,英国人非常怀疑这一切有萧益民在幕后主导,但却一直抓不到痛脚。
进入二〇年五月后,受到中国完成国家和民族统一的刺激,印度各地独立运动掀起了新的**,阿萨姆、吉大港、锡兰、巴基斯坦等地纷纷宣布独立,让急于平叛的英国人应接不暇。
为了彻底斩断中国方面伸出的魔爪,英国政府决定快刀斩乱麻。与新一届中国政府闪电签订协约,以腾出手来解决自己内部的问题。
中英新南京条约的签订,把萧益民和他领导的政府的声望,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仅仅是五天后,中国政府政务院总理张澜亲自出席记者会,向与会记者庄重宣布,根据列宁做出的“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定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俄政府和俄国资本家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这一声明,中国南京政府正式与苏维埃俄国签订中苏南京条约,自即日起。苏维埃俄国将归还中国包括贝加尔湖以东和中亚地区共一百五十三万平方公里。
一同列席会议的财政部长孙宝琦表示,为了尊重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主张,中、美、英、法、比五国将以联合重组的方式,以一亿三千五百万美元的价格,从苏俄政府手中买下中东铁路的所有权和营运管理权,实际上却是支付购买那一百五十三万平方公里的费用。
苏俄政府之所以会签订这个条约,在于波兰军队在法国的支持下,于二〇年四月二十五日在西线对苏俄发动了进攻,五月下旬占领基辅,七月中旬占领顿河下游和北高加索地区。威逼伏尔加格勒,目前双方依然在伏尔加河流域展开激战。
当苏波在欧洲开战之际,受到英、美支持的克拉斯诺夫和邓尼金,在中亚、西伯利亚等地武装起近三十万白军,并在七月间攻陷了叶卡捷琳堡和新西伯利亚城。为了谋求有利于苏维埃政府的国际环境,获得外来资金的支持,苏俄政府不得不故技重施,就像一战末期与德国人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接受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和赔款六十亿马克的苛刻条件一样,与中国政府签订了这一条约。
在具有大国沙文主义思维的苏俄领导人看来,只要解决了西线的波兰和内部的敌人。届时几百万红军就可以从容地腾出手来,只要中国发生内乱,就可以像撕毁与德国人的和约一样,再次拿回失去的土地。
消息传出,全中国一片沸腾,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层出不穷。这是继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外交方面获得的又一个里程碑似的胜利,加上中英新南京条约收复的三十二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拓地近两百万平方公里,这是长久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民众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萧益民在中国的声望,如日中天,许多期望南京政府陷入内乱的人,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
崇尚个人崇拜的中国,几乎所有媒体都是一片吹捧之声,虽然萧益民竭力反对,但教科书编撰委员会依然不为所动地把萧益民的许多“伟大事迹”写入了教材里,并且创作出多种多样讴歌萧益民的、戏剧、诗歌、歌曲等艺术作品,直接把萧益民推上了神坛,带来的后果就是从此以后没有人再质疑萧益民的决定,在增强国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为萧益民长达五十年的独裁统治埋下了种子。
九月二十二日,萧益民亲自出席记者会,向中外郑重宣布:
包括刚刚收复的外兴安岭以东包括尼布楚、海兰泡、伯力、海参崴、庙街和北库页岛等地,以及东三省全境,全部开辟为国家经济开发特区,各国资本可以自由进入投资。在经济开发特区内,各国投资者可以在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等方面享受优待,同时列强的投资者及其家属随员可以自由出入以上地区。
随后,各国资本纷纷进入东北亚地区,各种工厂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该地区拥有六千多家工厂企业,横跨采矿、冶金、煤炭、钢铁、石油、石化、造纸、木材、机械、电子、汽车、机车、飞机等多个工业门类,并成功辐射到关内地区,就像另一个时空中国改革开放一般,带动了中国工业的突飞猛进。
中国于一九三九年德国入侵波兰前夕,成为位居美国、英国、德国、苏联、法国之后的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石油产量2700万吨,仅次于美国和苏联,钢产量1800万吨,位列美、德、苏之后居世界第四位,煤炭总产量6。975亿吨,高居世界第一,发电量790亿度,仅在美国之后。
二战开始后,中国严守中立,分别与轴心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