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东西,是我做的。”王风是给潘金莲纠正。
这个东西,虽然是他买的,但是,却也是他设计制作的。这个,得跟潘金莲说清楚。
这个小个子男人,要处处凸显自己。潘金莲心里想。
以前她说什么,他就是应承什么,哪里敢犟嘴?现在她说一句,他要顶三句。
但是,现在是她要向他问话,那似乎,王风也不必给她太多面子吧!
潘金莲不敢再多说什么了,也不敢再给王风脸色看,她只是又默默地问:“你做的这个东西,是什么?”
有求于人,必要礼下于人,这个,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说出来你也不懂。”王风是傲慢地对潘金莲说道。他们的确不懂。
就算他把这个东西,拼出来放到他们面前,这个时代的人们,也不会知道,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他们要能想到,他们早做出来了。
这个个子和他前面这新奇的东西,差不多高的侏儒,竟然敢藐视她。潘金莲觉得自己,简直受到了伤害。
可是,王风确实能够藐视她,他有这个资格。
他不但能想出并制造出这么一个东西,而且还知道,这个有什么用。
可是,她却就是站在他的面前,看着他在操作这个东西,她都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更不要说,她能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用了。
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差距,这样的王风,还不能够藐视她吗?
现在,或许王风还是跟不上她的脚步。但是,她却更是远远跟不上王风的思路。
“那,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潘金莲是又换了一个问法。
不把这事问出一个底细来,潘金莲一时怎么忍得下自己?好奇心来了,真的是让人犹如百爪挠心。
现在她是不敢在王风面前,再表现出自己高高在上的神态来了。虽然她以前,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以前,她的容貌,就让她能把武大,给比到地底下去。但是现在,她却发现,她的容貌,并没什么用。
但是王风的思想,却有很大的用。
那她怎么还敢对王风摆架子?
“我以后会告诉你这个具体有什么用。但是现在,我却只能告诉你,这个能给我们带来很多钱。”王风是对潘金莲说道。
看潘金莲没说话,王风又问她:“想不想踩两脚?”
潘金莲沉默,王风便走下这机器,让潘金莲走到这物事前面的那个小平台上去。
这个时候,空仓里面的那个滾碌还在转动,前面的那块横版,也还在自动上下升降。
潘金莲端详了很久,才敢把一只脚,踩到前面那块还在上下不停乱动的横板上面去。
但哪知道,猛然间,她却只觉得那横板上一股力量,向着她的脚,是猛顶上来。
这时候,她是只有一只脚是站在地上的,那股力量冲将上来,她一时没有防备,人就被冲得向后,连退了几步。
原来,这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当人用脚踩这机器前面的这块横板时,空仓里面的那个滚碌会被撬动。
但是当人离开,那滚碌还在转动时,它对横板这边,也会有反作用力。
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想重新踩到那块横板上面去,但是,他却没有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那么,就会有一股不大不小的力量,反作用到这人的脚底板上来。
如果这人一时没有防备,就是被这股力量掀翻,都是有可能的。
“小心。”王风笑着说,伸手扶了她一把。
从王风的笑容里,潘金莲知道,王风也许就是在等着看她的这个笑话。他知道她是有可能会出这个洋相的。
这个小矮子,竟敢算计她。
潘金莲又是有些恼火。
只是,现在的她,的确已经跟不上他了,他随随便便,就可以捉弄到她。但是她却不能再小看他。
她拿什么去小看眼前的这个侏儒?
“其实这个并不难,多试两次就习惯了。”王风是对潘金莲说道。“只不过我们家里,是用不到这个东西了。所以,你也不必去适应这个。”
这就是说,她可以不必再去踩这机子了吗?但是她偏不服气。
王风那么矮,都能够踩得那么顺畅,她这个身高腿长的大姑小媳妇,难道还踩不顺?
潘金莲不理王风的劝说,又是走上了这机子前面。这一回,很快,她也踩得前面那滾碌呼呼山转了。
这让她是神气地看了王风一眼,意思是怎么样,这个难不倒姑奶奶吧?!
王风却是很淡漠地对她说道:“其实会踩这个,也没什么了不起。因为这个本来就是很普通的事情。”
潘金莲觉得自己头上有火苗在冒。
她不能做的,王风藐视她。她能做的,王风还是要忽视她。怎么无论她做什么,王风都是好像在针对她呢?
她想要发怒,可是低头一想,会踩这东西,的确不算什么高难度的事情,只要让别人看一下,他们也是很容易就能够上手的。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好神奇的东西。
潘金莲不由得又是泄了气。
而王风这时候却没有去注意潘金莲忽上忽下的心情,因为他是发现了另外的一件小事。潘金莲并不是小脚。
宋朝的女人不缠足的吗?王风有些讶异。
其实女人缠不缠足,王风倒不在意,事实上他还更喜欢天然的女人的脚呢!缠过的脚都已经变形了,有什么好看的?
古人的欣赏水平,的确很难解释得清。
装好了这个东西,调试了一下,王风又把它给拆卸了。
这架样机,他其实也不是在一家木匠作坊做得。虽然他不虞这东西被人看出什么端倪来,但是,做事小心一些,总没错。
而他其实也不是做这个出身的,只是见过这个东西,但是要他做,其实还有一定难度。
所以他得先把这个东西,先做出一个范本来,这样,才好更精密的改进,并且,做出合适的齿轮来。
这个范本里面的齿轮,是木头做的,真实实物,木头齿轮根本无用,完全不受力。所以必须换铁质齿轮。
现在他是知道,该怎么做了。
而他又知道,这个东西虽然算是机械,但是,却无需机器动力,完全都是人工。
但虽然是人工,却又比这个时代的很多东西先进。更新换代,他知道他的产品卖得出去。
哈哈
王风现在好像,觉得充满了干劲!
ps:本书首发起点中文网,请大家到起点中文网来支持正版。谢谢!
第29章 路遇难关·奋起前行()
哈哈
王风现在觉得,自己是充满了干劲!
有时候,人也不必有多大的学问,也不必有多高深的知识储备,只要比别人多那么一点点见识,就能够比别人混的好的。
王风心里面在想。
接下来,他就只要将他的这个东西量产,基本就能够做到财源滚滚,日进斗金了。
大宋,我来到这个时代,要做个有钱人了!
哈哈
王风是得意洋洋!
但是整件事情,对他来说,难度太高,他这时候就得意,好像是有点儿高兴的太早了。
王风这时候要量产他心目中的那台机器,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做出来合适的陶范。然后再用这陶范,浇铸出来合适的齿轮。
陶土花些钱,他也能够弄来。这个城里可没得卖。但王风经过一番辗转,也是从乡下的一个小地方,弄到了合适的陶土。
这个世界,任何时候,都是没有用钱办不了的事情。
土也有人买?乡人以为是碰到了一个冤大头。一般的民间造房烧砖,很多地方,也是有合适的陶土的。这个其实并不是稀缺资源。
而做陶范,也简单,这种手工活,倒还难不倒王风。因为王风原来,可也是个有心人,他也喜欢玩玩这些陶艺啊瓷艺啊什么的东西。
他对这个,是有经验的。
难点在于烧陶。
第一次他做了两百对陶范,这花去了他几天的时间。放进了新建好的炉窑之中后,用新买来的上好的柴炭,烧了一天。
冷却后,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窑门,拿出来一看,却是半窑黄胚。王风的心凉了半截。
这就是火候没掌握好,烧废了。
其实就算烧砖,也会烧出黄胚砖出来的。但那是一个成品率的问题。他这个是大半窑的窑器都作废了。也就是说,他没烧好。
烧砖,有些烧砖师傅眼力劲不行,经验不足。装窑又没装好,也可能将整窑砖都烧废了的。
但是他会烧砖,他做过这个!这算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儿。
但结果却是这样。为什么?王风不服气。
还是这时候的窑炉和装窑方式,和他那时候的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让他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不过,这种事情,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他相信,只要多试一两次,他一定可以成功。
不就是火候和温度的掌握吗,这有什么难的?他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而且他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他只是要把他的陶范给烧硬就好,并不是要烧出顶尖陶器的精品。
因此,他的窑炉的温度和火候,并不需要达到那种传说中变态的标准。
他只要不出现黄胚即可。
但是他现在连这个都做不到。
不过没有什么是能难得倒王风的。做不到,那就重来。
很快的,他又重整旗鼓,又来了第二次的烧制。
这一次,他用心多了。
首先装窑,他就做的很认真。
他做师傅的时候,烧制建筑砖,以前是砖和燃料,间杂着装窑的。两者紧贴在一起,压的很紧实。
后来,建筑砖里面,直接搅拌进燃料了。这个就不用考虑燃料与砖料之间均匀分布的问题了。只要一点火,砖石很容易烧成。
但他现在是烧陶,当然不能完全按那个来。
燃料只堆在陶范周围即好。持续的高温烧烤,陶范完全是经受的是火焰的锻烤。
精心地装好窑之后,接下来,就是点火了。
火,是不能停的,每次间隔三个小时,必须添一次料。
三个小时,就是一个半时辰。这个时候,没有时钟,只有沙漏。那就用沙漏计算时间。
馒头窑又叫回火窑、倒焰窑,火焰从底部烧起,冲到窑顶,无路可逃,复又反身下烧。
熊熊火焰,舔蚀着陶器,高温煅烧下,生陶就会变成熟陶。
这个可以通过观焰口看到,倒还好做到。
就是温度不太好掌控,在这个时代,几乎只能靠烧窑人的经验和眼力观察。王风只能靠自己了。这让他是也感觉有些头疼。
但只要保证窑里温度均衡,不忽冷忽热,温度倒也出不了大问题。
虽然具体的温度不可能知道,不过,通过肉眼观察,还是可以看到窑里的陶器,烧成到了一个什么程度的。
这个,只要用心,也可以达标。
果然,经过一天一夜的烧制,烈火熊熊之下,这一次,成品率已经达到七成多了。
王风舒了一口气。他技术和经验,还是有的。
但这次为了小心,他只做了一百对陶范。
继续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