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皇上。”郑成功带着袁嘉升等人去参观新造的铁甲战舰:“皇上,你看那,就是那一艘三桅炮船,这条船树三桅,主桅高达四丈,船长二十丈,舱有五层,船面设楼高如城,里层还有三角骨架,可容三百人。”

    “火力如何?”袁嘉升看到不远处的大福船,前后包了铁皮,十分满意,问道。

    “配红夷炮八门,千斤佛郎机四门。”郑成功说:“皇上,请给这船取个新名字吧”。

    袁嘉升放眼望去,郑成功等人已经在九洑洲上新建了一个大船坞,船坞里人声喧嚣,近千名工匠以及从南方征召来的一千多名青壮劳力,各尽其职,不停忙碌,第二艘铁甲战舰也已经差不多建好了。

    “就叫郑成功一号吧。”袁嘉升说。

    “末将忏愧,现在毫无战功,承蒙皇上错爱。还是叫郑和一号吧,我想跟他一样名扬四海”郑成功说。

    “好,就叫郑和一号。”袁嘉升说。

    看了这热火朝天的场面,袁嘉升心中大感欣慰,问郑成功:“你们还有什么困难?”

    “皇上,我们别的不缺,就是缺钱。”郑成功指着那新福船说:“这样的福船一艘得花掉五千两银子。虽然我爹让叔父给了带了五十万两白银,但花得差不多了。”

    “钱的事不用着急,朕自有办法。”袁嘉升说。

    “皇上看那福船右侧,还有一艘龙熕船。在这种高大的福船上,前后各安置一门厉害的龙熕炮,海战时,则运用五五制战舰队形。”郑成功说。

    ”或者利用五点梅花阵法,形成局部围攻以后,大明水师就可以用轻巧的快船架设重炮,进行一轮艉射,威力一定惊人。”郑芝凤补充说。

    袁嘉升说:“术业有专攻,没想到你这么入行了!水师交给你,朕放心。”

    “都是叔父的功劳,小生只是为了报国,不敢懈怠。”郑成功看了一眼郑芝凤,说。

    郑芝凤指着船坞右边的四架龙骨,对袁嘉升道:“皇上,现在南京水师开造的六艘战舰,都是四百料的小福船,根据海和江的不同,在船体和桅杆上上作了一些调整,总的来说,我们的船体更坚固,船速更快。”

    郑成功说:“这些新舰船总长十丈,阔三丈,深八尺五,如果并配以双舵,在浅水和深水皆能进退自如。”

    袁嘉升问道:“按照你们这样的设计,这四百料的战船,大概能配多少门火炮?”

    郑成功回答道:“若是千斤拂朗机炮,最多可配二十门。”

    “船体能容纳多少人?”

    “可容纳二百人左右。”

    袁嘉升很好奇:“为什么不造大福船?”

    郑成功回答道:“皇上,目前咱们的战船,主要用于江防,四百料的战船,在长江上航行还不成问题,再大反而不便。”

    “千料福船的图纸我这里也都有,匠人们有了建造四百料福船的经验后,将来造千料以上的那种大船,容易很多。”郑芝凤说。

    “不错。”袁嘉升点点头。

    在船上,郑成功还教袁嘉升等人用千里镜,接着介绍:“皇上,你看那边,除了这六艘小型福船外,现在还同时开建一批唬船和鹰船、沙船,因为这些船体比较小,无须船坞,可以在岸上造好船壳之后,再用圆木滑滚入水舾装即可。”

    “唬船有什么优点?”袁嘉升问道。

    “唬船同样是采用底尖面阔设计,底用龙骨,首尾一样。每舷用十支桨,无风用桨,有风用帆,也可帆桨并用,速度快,进退方便,利于追逐哨探。”郑成功的叔父郑芝凤回答道。

    “那沙船呢?”袁嘉升问道。

    郑成功回答说:“沙船为平底设计,能调戗,使之顶风,出入波涛如履平地,但沙船有一个缺点,没有遮蔽矢石的屏障,因此时常要配合鹰船使用。”

    郑芝凤补充道:“皇上,鹰船两头尖,不辨首尾,速度快,甲板四周有能遮蔽矢石的护板,这种护板用茅竹密钉成排而成,便于接敌。”

    袁嘉升回答说:“那你们的意思,是作战时以鹰船为先锋,沙船紧跟其后,冲入敌人舰队中?”

    “皇上英明!”郑成功说:“其实,唬船、鹰船、沙船这些小型战船由于吃水浅,转动灵活,主要是速度快,往往能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这些船,由于船体小,所以建造速度也更快,可以在短时间内批量建造,成本也不高。”郑芝凤说。

    船坞的四周,尽是一些船匠们的敲敲打打的声音,很吵。袁嘉升拿出随身的一张地图,递给郑成功说:“这是朕送给你们南京水师的一件礼物,从南京的御书房里找到的。”

    郑成功接过地图一看,这地图叫《四海华夷总图》,是一幅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古代地图,图上标绘了朝鲜、日本、琉球等,其他还有“君子国”、“长脚国”、“小人国”、“穿心国”、“西女国”、““马蹄国”“狮子国”等国家,东南亚和大西洋的岛屿散列四周。

    “这地图是哪里来的?我以前都没见过这样的地图。”郑成功不解,问道。

    “郑将军,这地图可是宝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带回来的。从地图上看,我大明周围还有几千个岛屿,所以,大明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明白!”郑成功说:“这地图我就留着用了,多谢皇上恩典。”

    “要留着,以后也有大用。”袁嘉升笑道。

    那天,袁嘉升还见识了一下明末的水雷。原来,大明早在嘉靖年间就有水雷了,不过最初叫“水底雷”。这是一种以人工控制、机械击发的古老锚雷。

    “这木箱就相当于雷壳,油灰粘缝,在里面装黑火药,它的击发装置,是用一根长绳索不结,由人拉火引爆。”郑成功说。

    “怎么隐藏起来埋雷?”

    “在木箱下面,则是用绳索坠三个铁锚,用以控制雷体在水里的深度。”

    “这种水雷还有改进型,叫水底龙王炮,以燃香为定时引信,无需再用人工控制。”郑成功说:“还有触线漂雷,万历年间的王鸣鹤发明的。”

    “这算是世界上最早的触发漂雷,大明的匠人还真聪明绝顶,加上有了郑成功他们,大明水师可以成为一支王者之师,征服欧洲也是有可能的!”经过这一番考察,袁嘉升心里很高兴,回南京给郑成功筹钱去了,南方的商业税,也该征收了!

第38章 朕有一个梦() 
袁嘉升要着手征收商业税,不仅因为大明水师缺钱。他提拔阎应元当兵部侍郎后,还重建了南京火器局,把孙和斗和孙和京给调了过来,这火器局也需要大把的钱。他虽然是皇帝,但是没钱很多事也办不成。

    南京火器局的前身是南京兵器制造局,历史悠久,明太祖朱元璋建造的,在南京城的北面,占地一百余亩,里面作坊就有三十多个,比北京城的兵器制造局规模还大,有五六千名工匠。

    袁嘉升重启了南京火器局,任命孙和斗、孙和京为南京火器局主事。孙和斗和孙和京的年纪虽然比孙和鼎小,但两人也都有二十年火器的研究经验,加上聘请的一些洋顾问,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雄风。兵器制造局里,每天都叮叮当当生产长枪、弓箭、铠甲、盾牌之类的冷兵器,都有独立的作坊。但是南京工部的拨款极少,原来工匠们没有事做,又发不上俸禄,就都回家去了。

    袁嘉升命阎应元派人按照花名册将南京所有制造火器的工匠全部召集回来,火器的生产必都恢复,管理制度和匠人们的薪水,都按照北京城火炮厂的经验复制推广,汤和步枪、崇祯大炮也在这里量产。

    过了四五天,工匠们被召集回来,南京火器局重新开业,阎应元跟袁嘉升汇报说:“南京的火器生产已经全面停工近两年,工匠只召回了大约六成,三千人左右。”

    “能找回这么多的工匠不容易了。”袁嘉升道:“经费朕来想办法,在江南开征商业税就势在必行了。”

    开征商业税这件事,袁嘉升在北京城时就交代给太子朱慈烺了。只是他真是太嫩了。钱谦益这种东林党人随便抛出几句“征收商业税是与民争论,非圣君所为也”“殿下若是强征重税,江南必乱”,太子就被吓唬住了。

    袁嘉升知道,要在江南征收工商税,东林党党魁、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是绕不过去的坎。

    所谓“东林党”,是封建社会的朋党,而不是近代政党。但是在明末,东林党是一个近乎公开的组织,在江南士大夫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几乎就是南方商贾的代言人。

    说起东林党,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顾宪成,万历二十二年,他被削去官籍,回到故乡无锡,和弟弟顾允成一起,修复了无锡城东的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非常有名,原本是宋代大儒杨时创立。杨时可能不太有名,但他有一个很牛的学生,大家都知道,叫朱熹。

    顾宪成重修东林书院,宣布继承杨时的衣钵,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时,胸怀道义而不被朝廷征用的士大夫喜欢退归林野,东林书院的重建,使郁郁不得志的他们仿佛找到了知音和归宿,争相前来,一时间竟然“学舍至不能容”。

    讲学之余,东林党人喜欢议论朝政,褒贬执政的大臣。

    并且,他们点评政治人物很极端,只有两个用词:“君子”和“小人”。标准就是,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是君子,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都是小人。

    东林党人最大特点,就是从不讳言“党”及“朋党”,常以“吾党”自称,乃是“同道”、“志同道合”之意。

    东林党人以江南士大夫为主,靠遍布全国的东林书院笼络天下读书人的心。东林党人的书没有白读,骂人的功夫都十分了得。不论是市井歌谣,还是朝堂上的上疏,被盯上的人,名声立马顶风臭十里。

    东林一党,还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标榜气节,崇尚实学,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镌刻在各地东林书院的正门口。

    所以钱谦益不好惹,工商税,不好收。

    但袁嘉升知道,工商税不受不行。

    东林党人满口道德文章,却是“文人误国”。这些人不知道民间疾苦,讲起大道理一套一套,实践起来却是误国误民。正因为有了东林党,在明朝后期,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任何明朝试图增加工商业税收的行为,必然遭到东林党坚决一致的抵制排斥,“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几乎成了他们的理论法宝,“农本商末”,在他们看来,仅仅是说国家要以农为本收税。

    明代张居正改革税收,重点也是想从征收农业税转移到征收工商税。结果张居正死后,通过“廷击”、“红丸”、“移宫”三案,东林党把持了朝政,废除了各项工商税收。

    这样一来,江南工商业发达,却几乎不用交什么税。北方各省的农民则难以忍受高税收,一遇天灾更食不果腹,最终被逼造反。

    北方农民的生活水深火热,江南的行商坐贾们的生活,确如同《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他的故事真实再现了晚明江南“市井贩鬻”、“逐末营利”的情形——西门庆涉嫌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