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达维亚暴动当晚他就在保护侨民时和起义军交过手,所以更担心时间不够:“gc同盟和伊斯兰联盟号称三十万,可真正地武装人员最多万余,即便抢到两个军火库弹药也严重不足。英荷知道这点,所以最近加强了海上封锁,连我们和美国的护侨船只都要反复检查。几日前还炮击巴达维亚和泗水城进行试探,造成不小伤亡。

    昨日,两千英军已经在巴达维亚西面登陆建立防线,荷兰把西婆罗洲交给我们后也在南面要塞集结起三千余人,从国内和印度调来的部队也正赶来,最多五天后爪哇岛的英荷联军就能超过万人。地势看也很不利,四面临海不说,城市都在舰炮射程内,一旦开战游击队根本挡不住,即便退到深处也缺少重火力配合,要想赢。。。。。。不可能。想要拖延唯一办法就是不断袭扰,避开正面,不断制造杀伤来拖延。”

    蔡济民脱下军装多年,有些不信李烈钧的分析,看向方瑞问道:“好歹30万呢,打个折也有15万之众,没这么轻易吧?再说了,军情局不是派人帮他们培训士兵了吗?”

    方瑞为难道:“军情局只有200人,萧靳云亲自带队在巴达维亚和苏加诺在一起,留了一半在泗水帮助培训游击队。可我得到的消息是,这些土人很懒且根本不懂打仗,好多人打枪时还闭着眼睛,根本不靠谱。”

    “那可怎么好?等英国回头肯定会找麻烦。要不。。。。。干脆下令潜艇偷袭先下手为强!”王光雄急了,连偷袭英国远东舰队的想法都出来了。但也不怪他,毕竟纳土纳是海军战略防御线中最重要的一环,控制这里就有1900公里的南海纵深可从容应对,否则就非常容易被人家堵在门口出不来。他可不想再出现上次黄海冲突那样,被日本海军堵在家里足足一个月没法动弹的事情。

    “偷袭要是不行就布雷,投几万水雷在大岛四周,看它怎么办!”

    “。。。。。。这是国际航道!”杨秋白了眼王胡子,也有些头疼。问方瑞:“你准备怎么支援苏加诺?”

    方瑞早就拿出全部支援方案,说道:“步枪2万****1万,子弹50万发,冲锋枪和掷弹筒少许,手榴弹和地雷。。。。。。装备全都是当年从苏联内战中逃出来的士兵手里缴获的,枪支全都有使用过的痕迹,有些已经损坏。”

    安全局的工作还是很扎实的,拿苏联内战用过的老枪支援无疑最好,就算英荷怀疑也抓不到把柄。为混淆视线其中一小半还都是使用过的损坏武器,一看就会让人联想到是莫斯科出售的老爷货。但这还是不足以确保争取三个月时间,因为游击队缺乏素质良好的士兵。所以杨秋立刻修改清单,要求增加制造简单的苏制手榴弹和**等装备,把冲锋枪和掷弹筒等消耗弹药的东西全部剔除。

    大家又一起商量增加便宜量足适合雨林,特别是适合低素质士兵的武器后,杨秋看看王光雄想了想:“海军还剩多少吨位?黄山马礁基地建好了吗?”

    王胡子眼睛一亮,低眉耷眼凑前两步:“机场、码头和油库都好了,现在上面有一个营陆战队,还有6架巡逻飞机和3艘巡逻艇。主力舰吨位还剩72000吨,巡洋舰。。。。。。。”

    “行了。”杨秋连忙打断他,知道要是让他唠叨下去耳朵肯定受不了:“我会和总统打招呼的,剩下的你们自己去国会跑。再去准备四艘军火船,暂时停在黄山马礁待命以防万一。”

    眼看又能增加2艘战列舰,王光雄激动地差点想抱住杨秋亲两口。至于四艘军火船停在黄山马礁也是万一冲突节约运输时间的好办法,毕竟南洋不缺人,缺的是装备。所以他立刻找借口去联络南京程璧光。

    火急火燎的好笑模样冲淡了大家的担心,等他走后杨秋才拉住方瑞:“维经斯基有没有向莫斯科求援?”

    。

第六零六章 苏俄来了() 
一秒记住【阅读。

    “维经斯基同志,支援还要多久才能到?”

    “敌人太多了,我们不过他们”

    “我们需要苏联同志的支持,需要大炮和坦克”

    巴达维亚城某个小屋内叫嚣激烈,浩浩荡荡杀来的英荷联军让起义军上下很害怕,不少人甚至已经做好投降的算面对随时都可能被剿灭的**希望,满地烟蒂和酒瓶中几位本土gc同盟军官更是极为不满维经斯基的办事效率,甚至连莫斯科都怀疑起来

    坐在中央的维经斯基也是无可奈何起义第一天他就向莫斯科发去电报寻求支援,可至今都没得到明确的是否会派来人的答复,连他都觉得有些不靠谱了但要说放弃距离成功就一步之遥的东印度革命是怎么都不甘心的!中国已经没可能出现预想的革命浪潮,欧洲方向随着经济好德国起义也越来越远,至于日本只能说天皇思想根深蒂固,现在好不容易终于抓到个东印度,有机会实现建立世界第二个**苏维埃政权,为何莫斯科却如此冷淡呢?

    维经斯基等在座的苏联gc国际代表都想不通,为何至今莫斯科还没有任何答复呢?

    看着他们各个像无头苍蝇般叫嚷,萧靳云也很着急眼看着再有几天英荷联军就要大举进攻,这帮人居然还在幻想外界帮助!真是让人伤脑筋要知道为了这次南洋大暴动,国家战略情报局、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三部门一起通力合作才有今天是绝不希望看到虎头蛇尾几下就结束的何况副总统还指望着暴动能拖延三个月到半年时间,等西婆罗洲自由经济贸易区基本构架完成,纳土纳岛具备自行防备能力呢

    继续这样扯皮下去,还拖延个屁啊!他悄悄看了眼不动声色的苏加和在座的伊斯兰联盟军官,装出非常激愤的模样豁然而起:“不用再讨论了!”

    萧靳云用的是马来语,所以很多苏联和gc国际官员都没反应过来,片刻后才注意到这位伊斯兰扮的军官萧靳云的目光扫过他们暗道黄泥扶不上墙后大声疾呼:“敌人就在不远处,这个时候应该靠我们自己!应该发动一切力量去购买武器,武装更多的士兵不应该惧怕英国因为战舰再厉害也无法上岸!这里是我们的国土,甚至可以暂时放弃海边城市,袭扰引诱让他们进入雨林那里是我们的地盘!在雨林里他们和树上的猴没什么不同!何况我们还有人质,还有千万安虔诚安拉民,现在需要的不是开会,是武器,大量的武器!”

    他的话引来很多赞同,尤其是年轻激进的伊斯兰军官都很赞成别有心思的苏加更是起身支持他的观点:“艾萨兄弟说的很对,不应该争论,需要的是合作一起建立共和国,应该立刻修建防御工事,购买枪支弹增强我们的力量”

    短短一个月苏加的起义军中的地位直线上升,已经隐隐有东印度伊斯兰联盟头号人物的架势,加上萧靳云和军情局的特别“关照”,只要他出马几乎是连战连克,所以短短几句话就迎来众多响应看到这么多当地人都拥护苏加维经斯基脸色很不好,gc国际想建立的是苏维埃东印度,可不是伊斯兰东印度!

    但有一点苏加没错,现在的确需要大量的武器军火,可问题是从哪里买呢?会议一下冷了下来东印度有工业,爪哇岛还能生产火车和小型船只还有庞大地石油加工能力,冶金和化工也有少许,但问题是所有企业工厂不是欧美的就是华人的,东印度自己的民族企业几乎没有,更别制造军火生产**了防盗章节

    现在欧美的工厂都已经停工不可能利用,华人又正在大量撤走,机器设备也搬走好多,该怎么办呢?“中国或者日本!总不能坐以待毙”关键时候,萧靳云又站了起来但他没说自己去找,因为他相信这些人中绝对有能联系上正在泗水撤侨的国防军的果然,一名来自三宝垄的华裔委员起身说愿意去找就在巴达维亚港的国防军试试,维经斯基见状也放弃幻想,干脆决定自己去联系日本,毕竟苏日是秘密同盟

    其实维经斯基等东印度gc同盟的同志真错怪斯大林了,身为全苏维埃领袖,其实斯大林非常关注东印度革命在东方道路被中国切断的情况下,无论是他还是苏维埃都需要一针强心剂来恢复无产阶级对苏维埃的信心,但因为种种原因,其中就包括需要专心对付托斯基这个大叛徒,所以才暂时无法分心

    但就算是低头看件,斯大林还没忘询问一下:“莫托洛夫同志,东印度的情况怎么样了?”

    “主席同志,情况看不是很好”莫托洛夫这段时间蹿升很快,现在已经是组织局委员兼记处记,负责帮助斯大林处理日常件,所以他很清楚面前这位内心很关心东印度革命,如果不是国内斗争肯定会想办法援助东印度gc联盟所以顺着他的心思继续说道:“中国与荷兰已经达成自由贸易区协定,还抢占了纳土纳岛作为交换荷兰将西婆罗洲暴动交给他们处理,自己则将全部军队都撤回爪哇岛和苏门答腊英国也插了这件事,已经从欧洲和印度抽调数千部队赶往那里,维经斯基同志的压力很大”

    斯大林放下笔

    说心里话,他对此次东印度事件中杨秋表现出的危机处理和抓机会能力既羡慕又担忧,现在整个欧洲都知道这是个段非常灵活的政治家,每次危机都能获得好处,让处于世界孤立和包围中的苏联非常欣赏但问题是这个人却控制着东方,是苏维埃的死敌!至今叶尼塞河以东依然是苏联的禁区,只能眼看着贪婪的中国商人一步步向北方广袤的冻土区深入而毫无办法,外交部的抗议更是被视为耳旁风与段灵活,目光犀利的人交道总是困难的,所以他对杨秋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莫托洛夫看出斯大林的心思,想想说道:“主席同志,维经斯基同志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如果我们不支持东印度革命事业,会伤害全世界无产阶级群众的心所以我建议应该由党中央发表公告,号召南洋和澳大利亚等所有世界地区的党员加入抵抗组织,帮助东印度获得**,建立苏维埃政权”

    建立东印度苏维埃!斯大林比任何人都想得要命要知道东印度革命已经被中央政治局视为对外突破的绝好机会,连他都认为如果东印度**,会沉重击英法这些老牌帝国,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实力,为苏联重建争取时间但问题是,苏联距离东印度实在是太远,要是海参崴没失或许还能从太平洋支援,现在大家还在为出海口犯愁呢

    当然,斯大林绝不会露出自己毫无办法的底牌,故意把难题还给莫托洛夫:“莫托洛夫同志,除了发表公告,你认为还有什么支援办法吗?”

    莫托洛夫早就好腹稿,立刻说道:“维经斯基同志的电报中说,东印度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武器和优秀军官武器我们暂时没有办法,但优秀的无产阶级军官和士兵却有很多,我认为应该派他们去帮助东印度的同志此外,我觉得还可以联络正在土库曼的罗易同志,再派鲍罗廷同志协助他回印度发展,发动一些小小的起义分散英国的注意要知道,印度一直被视为皇冠上的明珠,他们绝不会愿意看到印度**这样做也可以考察罗易和鲍罗廷两位同志的工作能力,为我国获取入海口做好准备”

    斯大林听得连连点头,印度的确是突破东方封锁的最好地区,那里遍布贫穷和落后,有着很好的无产阶级基础,派罗易和鲍罗廷去发展非常好至于向东印度派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