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10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任务,尤其在山地、密林和狭窄地区,人工引导依然是炮兵最重要的辅助手段。“那边!”战友的提醒下,一根75毫米炮管从山崖峭壁上伸出。可以看到,这个工事设计很巧妙,炮击窗口像一闪推拉门,门是由类似花岗岩颜色的厚钢板制成。每次开火后,日军都会迅速缩回炮管,关闭大门,等找到下一个目标才会重新开启。而且因为深入山崖,又背对大海,所以很难被炮火直接瞄准。但这次,引导瞄准它的,却不是不是普通火炮。“天后山。目标种类坚固花岗岩,高度122、标尺37、坐标。。。。。。。”

    “卧倒!全部卧倒!”

    “轰轰!”

    呼叫火力压制后,部署在奥武岛的两门305毫米“碾压机”重型迫击炮开始发威。网 高品质更新这种近程破障压制的火炮,不如昨天的大口径舰炮那么威武,但绝对是步兵的最爱。使用了钨合金的460公斤特重型钻地弹,落在了炮兵工事的山顶,弹头轻易就扎入五米深的山体内。两次猛烈的连环爆炸,直接在日军掩体的位置上,炸出一个直径三十米的巨大缺口。整个工事,都随着碎裂崩塌的岩石飞上半空。弥漫的烟尘中甚至还能看到日本兵残破的尸体。

    “汽油机!冲上去!火力掩护!”受过严格训练,天天与海岛和各种地形打交道的陆战队反应很快。当掩体被炮弹掀飞后,立即有军官指挥炮火,集中火力压制掩体四周的零散火力点,步兵们也迅速向两侧迂回,引开敌人的火力,保护两辆模样奇怪的履带装甲车向山坡上爬。

    说奇怪,是因为这两辆装甲车模样非常怪异,看上去就像个极其厚实的巨大“方盒子”。这就是被士兵亲切称为“汽油机”的油罐坦克。油罐坦克。完全是按照36型坦克的防护标准改装的,连较弱的顶部装甲也得到极大加强,轻武器打在上面,连火星都溅不起来。但别以为它是为别人的油罐车。事实上它是一台可怕的全机械化纵火机器!伴随“汽油机”还有两辆步兵师的36型丙工程坦克。这种在中亚扬威,让苏军一筹莫展的工程坦克,喷着长达百米的火焰,一路碾压。当靠近“碾压机”炸出的缺口后。“汽油机”上面,伸起一根长达二十多米的可折叠喷枪,油枪慢慢升起。从二十米高的缺口探了进去。顷刻间,整整两吨高压汽油从喷口涌出,长达两百余米的高温油气流钻入工事深处的地洞,沿着最细小的通风口和裂缝,不断深入。高品质更新就在网躲藏在里面的一百余名日本兵刚庆幸从在重炮下逃过一劫,就被烈焰烤焦融化,甚至连呼喊都无法发出。

    论单兵能力、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日军绝对能在世界强军中排上号,但国家实力和对机械化作战理念的严重缺乏,让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打一场机械化战争。而中国国防军虽然不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搞全军摩托化,但他们有一位精通机械化作战的统帅,可以从二十年就普及机械化作战理念,然后集中财力物力去研究,并为陆战队这样的精锐部队,配备足够的机械化装备。这些装备中,既有制式的坦克装甲车,也有类似“汽油机”这种,纯粹由士兵按照消防车设计,自己拼凑的应急武器。但无论是制式还是拼凑,都说明部队已经摸索总结出机械化战争的思想和战术。

    山崖上火海肆虐,低海拔的日军永备工事也遭到灭顶之灾。对付这些工事更加简单,士兵们先在海滩上搭建起临时水泥搅拌站,然后用喷火坦克烧掉一切敢于反抗的对手,最后用铲车或工程坦克,将水泥混凝土倾倒在这些洞口。数十吨重的快干水泥混凝土,只需要几分钟,就会迅速凝结,里面的日本兵也将注定在黑暗和恐惧中慢慢缺氧而死。

    陆战队和步兵师的进攻不紧不慢,稳扎稳打,“碾压机”砸开缺口,“汽油机”和喷火坦克跟进放火,最后是水泥封门,只有实在是机械化爬不上去的地方,才会交给步兵一点点清剿。每抢到一个洞口,就肯定会有一根油管伸进去,然后就是几百上千吨的油气,喷入山体内大肆纵火。这种打法别说普通的日本士兵,就连栗林忠道都无法想象。

    到最后,为抵挡对手的凶猛攻势,日军甚至发动了“肉攻战术”。在一些对手会经过的路上,利用夜晚埋下空桶,让士兵抱着地雷钻到里面,然后覆土掩埋。等国防军经过,就引爆地雷同归于尽。还有些日本兵干脆全身绑满炸药,躲在山崖和峭壁间,见到坦克靠近,就引燃炸药然后对准目标跳下去。。。。。。。但这些疯狂的自杀性战术,也无法挽救久米岛败局。铺天盖地的炮弹、燃烧弹,专用破障钻地重型迫击炮,奇形怪状的喷火坦克,最后加上水泥堵门。。。。。。为一座小小的久米岛,就出动各类机械化装备数百件,动用数万吨弹药、向山体和岩洞灌了几千吨油气,还用宝贵的运输船运来上万吨快干水泥。。。。。。这里的每一项,都足以羡慕死靠节衣缩食,压榨民脂民膏,才好不容易武装起来的日本“皇军”。

    到4月20日下午,登上久米岛的各类中**队数量已超过八万,花数月修建,在日军眼中坚固无比的永备工事、岩洞和掩体,就剩下几处机械化设备无法攀登的孤峰山崖,其余全部被摧毁,近两万守岛士兵更是死伤大半。而对手,甚至已经开始在岛南修建机场,完全无视姑米山的残敌。面对这种再也无法挽回的败局,战前就明确表示不应该中国开战的栗林忠道仰天长叹。但更让他气愤的是,几天来,海军别说主力舰,就连一艘驱逐舰都没派来过,气得他直接给天皇发去了决别电报。

    “战局已临最后关头,目下弹尽兵寡,决作孤注一掷,粉身碎骨,以报皇恩。然数日死战,未见海军一舰。万民捐募,大和海魂,却弃国之安危不顾,罔余数万忠魂。谨愤恨之余,盼圣皇责问,以告将士。 职在前线,祈祷皇国必胜及安泰高呼圣皇万岁,籍此永诀。。。。。。。”

    宇垣缠念完裕仁天皇特意转发给舰队的电报,偷偷睹了眼面无表情地山本,将其与几份摆在了桌上:“这是东条首相的,这是宫闲院亲王、永野大将、畑俊六大将,冲绳方面军梅津美治郎。。。。。。。”一封封电报,就是一道道催命符。栗林忠道的发给裕仁的诀别电报,在日本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全国上下,几乎将久米岛苦战的矛头,全部对准海军,一些激进的陆军军官,甚至还要求海军集体自裁,将舰队交给陆军指挥。。。。。。。

    “天皇已经多次召见内阁和永野大将,根据传出的消息,陛下对我们已经很不满,陆军部认为我们是故意拖延时间,胆小畏战不敢决战。。。。。。。”

    山本五十六越听眉头越深,要是换做其它人,他才不会管这些指责。身为联合舰队司令,首要就是寻找最佳机会,打败敌人。但现在,天皇将栗林忠道的电报转给自己,无疑再告诉自己,天皇陛下很不满。这让他很不安,原本按计划,舰队决战应该在中国海军登陆琉球大岛,因为登陆大岛需要投入几百艘舰船,肯定会造成主力全部被牵制,但现在。。。。。。会不会太早呢?

    想到这些,一股子燥热就从他心底升起,解开两个扣子,问道:“久米岛已经失守了吗?”

    “栗林君还在坚持,但应该不会很久了。支那已经投入八万名士兵,舰队也一直在附近支援。”

    “那就让栗田君出发吧。让南云也加快速度,一定要汇合井上,将支那第21航母舰队吸引过去。”山本五十六看着满桌催促电报,决心出击。

    ====

    ps:明后天河马单位年会活动,明天应该不会有更,提前向大家请假。后天如果回来早,会继续码字。另外提前告知诸位书友,这次新年长假,会尽量天天更新的。

    。(。。)

第997章 台风(六)() 
风,依然像刀子一样,从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刮过。

    四月下旬的托木斯克,昼夜气温仍旧在零下徘徊。与湿暖的东南热带相比,这里的人们才刚刚渡过一个永生难忘的残酷寒冬。飞机沿着铁路线进入野战机场时,楚南清晰地看到,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已经布满大群在国民警卫队和中亚联军士兵看押下,重铸路基的苏联战俘,工程兵也正指挥铺轨列车,重新铺设损坏的钢轨。这些画面都在告诉外界,重要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已经落入国防军手中,从东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东岸出发,至鄂木斯克,一路畅通。

    其实西西伯利亚合围战,从去年入冬前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后就开始了。当时刘明诏和龙云看准机会,前者率卓凡狂攻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后者突袭鄂木斯克,珠联璧合一举切断西伯利亚铁路大动脉,将巴尔瑙尔、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这个三角区包围。当时斯大林下了死命令,要求被包围的40万西伯利亚集团军坚守待援,但朱可夫认为应该及时撤离保存有生力量,为此还差点被关入监狱。他不甘心白白牺牲数十万精锐老兵,于是找到乌拉尔方面军的罗科索夫斯基,两人瞒着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赶在包围圈被彻底封闭前,撤出了15万老兵。因为这件事,两人被撤职查办。直到1月初,被包围的西伯利亚军发电报给莫斯科,汇报遭遇极寒天气,供热、发电和粮食均被中国空军炸毁,导致大量士兵冻死冻伤后,斯大林才重新启用两人,并派朱可夫出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算变相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但大错已经铸成!

    因为从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结束后。中国中亚战区司令部就调用千余架各类轰炸机,对包围圈内的大小城市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反复轰炸,将所有民生设施和粮食全部摧毁。在没有取暖,没有粮食,连遮风挡雪的房屋都残破不堪的情况下,西西伯利亚包围圈内的军民损失惨重,加上去年冬天连续三个月,该地区的气温都在零下35度以下,所以整个西西伯利亚地区每天都有数万人冻死,最后还发展到人吃人的地步!不少人在饥寒交迫下。不得不穿过冰天雪地的封锁线,向塞米伊和巴甫洛达尔的国防军投降。

    原本根据总参的预测,如果夏季进攻这片充满泥石流和沼泽,大小要塞无数的地区,起码要付出三十万伤亡的代价。但在长达半年的“严寒封锁”战术下,战前拥有120万军民的西西伯利亚,除了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战役前后逃出去的15万苏军和30万平民外,有整整50万人被冻死,还有30万难民和士兵投降。整个西西伯利亚低纬度居住区。所剩居民已经不足5万。所以月初开始合围后,50万国防军和中亚联军,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部队遇到的全都是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苏联军民。或者是成千上万已经腐烂的尸体。最后以不到三千的伤亡,就将西西伯利亚彻底握入掌心。

    一下飞机,他就见到等在机场的宋子清,连忙过去敬礼:“部长。怎么能劳烦您在这里等我。”

    “我也刚从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回来,听闻你的飞机就在后面,干脆多等了会。”宋子清呵呵一笑:“是不是东南有好消息了?”

    “算不上太好。”楚南与宋子清一起从武昌走到如今。所以在他面前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上车后立即将久米岛的苦战说了遍:“。。。。。。开始的时候比较困难,栗林忠道的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