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权-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年县的证人口供记录的副本他们那里也有着一份,还专门组织了人手分析,各方综合下来,他们确定应该是杜睿在最后杀了薛卓。

    首先,杜睿从小不离身的那把剑不见了。

    那把剑能够破开先天真气,当然,首先要你在剑上凝聚真气,如此看来,杜睿最少也是修炼有内家真气,要不然,拿着那把剑也不可能把薛卓怎么样,没有真气的存在,那把剑的锋利程度尚比不得市面上流行的普通百炼精钢铸造的刀剑。

    如果说,杜睿一直是痴傻,他这内家真气是怎样修炼的?

    如果说是在丹凤殿事件惊醒之后才开始修行,那么,在短短的几天内,他便能修炼到将体内真气灌注在武器内,这起码也是打通了小周天的程度。

    几天时间,打通小周天?

    绝无可能!

    再天才的人物都不能做到!

    那么,家人里面有脑洞奇大的家伙提出了一个假设,那就是这杜睿一直是在装傻充愣,因为,当时的他得到了皇帝的宠爱,看上去前途无量,实际上呢,其实是前途无亮,稍有不慎,只有死路一条,那时候,无数人躲在暗处虎视眈眈,不过是在等其他人下手罢了!

    所以,杜睿变成了傻瓜。

    虽然,他被皇帝所厌弃,但是,却被众人所忽视,成功地活到了十来岁,直到遇见了那次刺杀,为了保命,才不得不出手,彻底暴露。

    然而,他这个说法马上就有人提出了异议。

    首先,三岁的杜睿是不是有着这样的心思?

    退一万步来讲,他真的从小就心思深沉,懂得装傻来避祸,那么,当丹凤殿事件,他为什么会被烽火连城丢出去,就算被丢出去他也应该有自保能力,当时,可是他亲生母亲蜀夫人出手救了他,并且,用的是自己的性命,替他挡了刺客那一剑。

    他为什么不出手?

    那是他的母亲!

    当然,也有人提出假设,如果没有他母亲挡那一剑,他或许会出手,正因为有母亲出现,他干脆就隐藏了身手,如此,方才不会暴露在众人之下。

    讨论到这里,赵家智囊团的那些家伙全都沉默了。

    一个人,如果三岁装傻,十岁的时候,宁愿自己的亲生母亲死在面前也不暴露身手,这样的家伙,一旦成长起来,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赵宝玉也在那里,实际上,他其实是赵家智囊团的主事,每次都由他来召开和主持会议。

    这讨论得出的结论实在是匪夷所思。

    然而,事情总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邯郸君就是这样的人呢?

    之后,就是关于杜睿被刺客掳走,消失了一晚上的事情。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杀薛卓的是蜀中唐门的高手,联想到杜睿的母亲蜀夫人是巴蜀人士,那么,杜睿是和蜀中唐门有关联吗?

    于是,又有了一个假说。

    那就是,杜睿其实还是痴傻儿,但是,痴傻儿心智单纯,并非对外界一点感受都没有,毕竟,杜睿也有着偶尔清醒的时候,那么,是不是有一个唐门的高手在暗中教导杜睿,教他修行?

    这点也说不通,一直以来,杜睿都是在大明宫内,也最近一年才在玄真观后山桃花林,那地方戒备肯定比不了皇宫,但是,玄真观的那些道士也不是泥胎木偶,里面先天高手都有好几个,能让蜀中唐门的人轻易潜入,教导杜睿习武还不被发现?

    这说不通!

    之后,就是第二件事情。

    发生在万年县西市的刺杀事件,那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针对邯郸君的杀局,换成一般人,哪怕是一个一流高手,若是稍有不慎,也有可能被刺客得手。

    那场刺杀观看的人很多,综合很多目击者的说法,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邯郸君心细如发,第一个杀手以为能骗过他,反倒是被他将计就计,近身之后抢先下手,一刀就置于死地;至于第二个杀手,那是两人凭借本事单对单,那杀手有着丰富的经验,厮杀的次数肯定远比邯郸君要多很多,然而,正面交锋之下,却在极短的时间便丢了性命。

    当然,事后邯郸君似乎也付出了代价,听说那时候是被侍女莫愁搀扶着离开的,之后,两三天没有露面,也不知道是在养伤还是养病。

    即便如此,这人也不能小觑。

    赵家的智囊团又重新推算当时的场景,却推算不出杜睿的招式门派,似是而非,看上去没有什么章法,然而,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最合适,时机最恰当的。

    这是天赋啊!

    一个武者的天赋!

    如果,一个十岁少年能做到这地步,肯定会被宗门或者那些门阀世家好好调教,说不定,几十年之后,便会多出一位大宗师来。

    皇帝再次关注邯郸君,这一点也不奇怪。

    在皇位争夺上,赵家不会选边站,至少,暂时不会选边站,所以,他们并不会派人去接触邯郸君,然而,当杜睿亲自来到福庆行之后,赵宝玉坐不住了,他不可能视而不见,他以为自己的相面之术没有丝毫问题,所以,前来亲自接待邯郸君,想查看杜睿的根脚。

    然而,他什么也看不出。

    在他面前的杜睿,脸就像是蒙在一片白雾中一样,他无法看清。

    再是不耐,他也不能拂袖而去。

    唯有傻坐着,脸上带着自己也认为很傻的笑容,就这样,看着杜睿静静地欣赏着窗外的雨景。当然,他心中也有波澜,那就是,这小杜睿真的这么简单吗?

第五十四章 杜睿的自审() 
昨夜一场大雨,一早起来,桃山一片狼藉。

    别院尚未建成,那些买来的少年少女也只好在草堂这边住下,草堂的房间原本不多,不过,前段时间,杜睿从大明宫出来之后,郭皇后又派人前来,扩建了一排房屋,还建了院墙,平整了院坝,要不然,这四十多个少男少女根本容纳不下。

    即便如此,仍然很拥挤。

    比起福庆行的牛棚来说,差不多的拥挤状态,当然,卫生和舒适情况要好上许多,每个人都有一床薄薄的毯子,地板上和草席之间垫着一层厚厚的褥子。有些少年还不适应,还自嘲是贱人,换了好的环境不适应,在草席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雷雨交加的原因,倒是影响不了其他人。

    这场雨是从下午开始下的,但是,来得急也去得快,黄昏时分,雨便停下来了,杜睿一行人也就坐上了赵宝玉安排的车架,回到了玄真观后的桃山。

    许心言有随行,在花冲那里听到杜睿买了许多少年奴仆之后,出门时也就和师傅许幻之打过了招呼,说是今晚很有可能就留在了玄真观,第二天可能很晚才回来。

    他们的运气很好,车架回到玄真观前,头顶乌云密布,天空黑得像是锅底,雨却一直没有落下来。

    一直到子时,这雨才落下。

    这时候,魏岳已经把所有人的住宿安排得井井有条,至于膳食,人太多,桃山这边又没有专门的厨房,魏岳也就厚着脸皮去了玄真观的后厨,在六经道人的安排下,端了一大锅稀粥,拿了几屉馒头,大的家伙三个馒头一碗粥,小家伙们则两个馒头一碗粥。

    杜睿回来之后,所有人已经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张全蛋和可儿两兄妹也有随行,这时候,张全蛋虽然还是昏迷着,半途却也清醒了两次,半睁着眼睛,嘴里叫着可儿的名字,面露焦急的神色,面色重新变得潮红,这时候,可儿便抓住了他的手,他模模糊糊地瞧见自己的妹妹还在,也就松了一口气,重新睡下。

    因为还是在观察阶段,张全蛋也就被安排在聂远的房间。

    那些护卫把自己的房间都让了出来,几个人挤在一起,也许心里有着怨言,却没有人会提出来,甚至就连不忿的表情也不会出现在脸上。

    身为大内侍卫,要想活得滋润,并非本事高强,而是要有城府。

    聂远把房间让给张全蛋,许心言也住在了那里,主要是担心张全蛋的病情有着反复,有他在,随时可也动手将张全蛋抢救回来。

    可儿则和莫愁住在一起,莫愁的房间紧挨着杜睿,虽然不大,两三个人却没有问题,何况,客人不过是五六岁的小孩子,占不了什么空间。

    聂远昨晚并未睡觉。

    他就端坐在杜睿房间外面的檐廊,子夜前,惊雷在空中一声接着一声炸响,一道道闪电像金蛇一般从虚空中出现,落在了远处的长安城,落在了近处的万年县,也落在了面前的玄真观,落在了桃山之上,紧接着,暴雨倾盆,随着狂风席卷而来,向着檐廊上的聂远劈头盖脸打去。

    屋檐起不到半点遮挡的作用。

    不过,不管这些风雨有多么急,却近不了聂远周围三尺,一进入三尺的距离也就被逼迫开去,留下了一个干爽的圆圈。

    华山独门绝学,混元功。

    只要元阳充足,一口真气提足,便有无形的罡气在体外布下,形成一个防护罩,从某种程度来说,这防护罩的坚固程度在当世可算是前十,不比少林的金钟罩,西方魔教的不灭魔身要差。以聂远现在打通了大小周天,奇经八脉也走了三分之一的程度,坚持一夜并不算困难。

    一旦进抵先天,真气生生不息,这混元气罩也就可以一直存在了。

    杜睿睡得不好。

    每日,吾当三省其身!

    这是前世一个夫子说的话,也就是每天晚上都要仔细想想,自己这一天究竟做了些什么,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如果再来一次,自己应该怎么做?

    杜睿也在检讨自己。

    有句话,计划没有变化快。

    前世的时候,杜睿在官场厮混,瞧见了太多这样的事情,计划总是制定得很好,看上去很完美,然而,一旦实施,很多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也就钻了出来,这些问题千奇百怪,防不胜防,在它们的突袭下,先前制定的看上去很完美的计划也就变得千疮百孔,破绽百出。

    自己一开始制定的计划便是如此!

    看来,还是小看了这个世界!

    小杜睿毕竟是生长在深宫大内,哪怕他过目不忘,哪怕他脑海中存放着许多信息,就像搜索引擎一样,甚至不需要打下关键词,只要念头一转,当时的场景便会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脑海内,就像是一部纪录片一样重新在脑海内展开。

    只是,信息量还是不够。

    所以,对于这个世界他还是了解不多。

    为了弥补这一点,他才经常出外,在市井之间钻来钻去,并非,真的对那些杂耍或者说书内容感兴趣,也不是真的喜欢吃各种零嘴,他只是想搜集信息,毕竟,不管做出任何变革,都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绝对不能有差错。

    然而,他还是不熟悉这世界的行事规则。

    他没有想到这有着武功的世界行事如此的简单粗暴,在前世,哪怕是非常残忍的古代政治*斗争,最多也不过是杀人全家,越是到后面,这种株连也就越来越少,在大宋,政治*斗争失败者都是被放逐,甚至,保住了一条性命。来到大明,虽然受到了野蛮的元朝影响,也不过有明成祖杀方孝孺十族这件事。

    这件事成为了明成祖一生的污点。

    至于,采用刺杀的手段对付政敌,在春秋战国时期到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