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权-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吕家之所以成为两个势力集团之间的中间人的缘故。

    当然,事情若是泄露,受到典狱司的打击,吕家自然是首当其冲会受到冲击,运气好,家族的一部分精英会逃亡北方,保持家族传承,运气不好的话,甚至整个家族都会被连根拔起,在大唐帝国,有着品级的门阀世家乃是统治根基,然而,下品门阀亦不过是原野上的野草,单独的一两株,轻易便会被铲除。

    哪怕知道危险,吕家却不得不这样做。

    就算以吕家为首的本地家族不主动参与到这件事去,一旦北方那边有所要求,他们也只能照办,这就是小家族的悲哀,何况,他们也有着这样的意愿,毕竟,富贵险中求。

    靖边军若是易帜,哪怕是不打着反叛的旗帜,而是和长安朝廷对抗,不听从那边的命令,将长安朝廷派来的官员驱逐,就像是大多数独立藩镇一般,也就算是达成了协议。

    那么,从中起到联络作用的本地豪族便会获得极大的好处,吕家有一位天才子弟,现年二十多岁,堪堪停留在先天门外,如果,梁凤至听从北方的意思行事,这位天才弟子便会被迎入范阳卢氏的洞天秘境,在那里面去突破先天,如此,突破先天的机率当增长三分之一。

    哪怕是现在,集安镇的这几个家族就有一些孩童被秘密运出了集安镇,他们被送往了东面的齐鲁之地,成为了泰山派的外门弟子,如果其中有什么天赋过人的人才,甚至有机会进入泰山派的内门,一旦一二十年后有人晋升先天,家族哪怕是覆灭了,也有机会东山再起,再次开枝散叶。

    正因为解除了这些后顾之忧,吕家等本地家族这才投入了力量在其中,为这次密会立下了汗马功劳。

    送走那两人之后,吕中回到了后院,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在这两人脸上,他瞧不出端倪,不知道谈判得怎样有没有取得进展

    对此,他心存忐忑。

    只不过,身为中间人,他没有资格去询问这些,他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那就是在中间传话,将一方的话转达给另一方,现在,两边的人开始了直接接触,以后,还会不会动用他这个中间人还未可知当然,从他本心来讲,自然是希望这两家直接接触,不再需要他们吕家从中穿针引线。

    如此,危险也就会小上许多。

    那个皇子已经驻扎在了邯郸镇,长安朝廷那边来了许多官员,接下来,不知道时局会有什么变化

    身为先天,亦不过是风暴中的小舟,无法控制方向,只能随波逐流,所以,哪怕是超凡者,他也没办法对贾姓商贾和王升摆架子,态度放得极低,说是卑躬屈膝也不为过。

    长叹了一口气,吕中离开了院子。

    另一边,缓缓行驶的马车中,贾姓商贾沉默着,汗水依旧在额头上滚动,时不时便会抬手擦拭,哪怕是在寒冬腊月的室外,他这汗水也依旧存在。

    这是一种病

    准确地说,因为练功走火,出了岔子之后的某种特征。

    贾平,这是他的名字,嗯,现在的名字,这四十多年的岁月,他用了几十个名字,贾平不会是最后的名字,这件事完结,他将会有新的身份,新的背景

    行人司,这是范阳卢氏的秘密机构,便和长安朝廷的典狱司差不多,行事风格同样极其诡异,残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贾平,姑且称之为贾平,在年幼之时便进入了行人司,经过一系列残酷的培训方才合格成为正式人员,为范阳做一些阴私勾当,他修炼的是阴符经,有着非常厉害的传承,乃是已经消失的鬼谷一派的绝学,鬼谷一派乃是兵家之道的创始者。

    兵者诡道也

    其中的诡秘之道便在阴符经之中。

    贾平突破先天失败,侥幸活下来,修为大跌,也就有着多汗这毛病,怎么也止不住。

    太过肥胖脸部也就非常臃肿,眼睛极小,黄豆大小的瞳孔在眯成了一条线的眼眶中转动着,这是他在思考时的表情,一看到这样子,赶车的那个壮汉也就静悄悄地赶着车,不曾和贾平说话,这赶车的汉子是贾平的护卫,他隐藏着气息,就连吕中都不知道,这看似平凡无奇的赶车壮汉竟然是先天修为。

    贾平有些失望。

    这一次密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直以来,他费尽了许多心思,一直到长安那边有着旨意,梁凤至确定自己不能接冯槊的位置之后,方才同意和北方接触,在此之前,有着好几次的试探,在半个月前方才确定了这次会面,贾平作为主要的负责人,出面和梁凤至的心腹幕僚接触。

    只要同意了接触,就表明了梁凤至不排斥和北方联合。

    至于条件,贾平相信本方提出的条件非常的大气,梁凤至不会不同意。

    首先,不需要梁凤至像以前的邯郸镇那般掀起反旗,只需要他保持半独立状态便足够。

    要知道,现在的大唐帝国,河北和齐鲁藩镇乃是独立状态,他们组成的联盟只是表面上还打着大唐帝国的旗帜,长安朝廷对他们的影响力几近于无。而除了长安周边的关中地区,以及一部分大城市比如江南的金陵,河南的雒阳,蜀中的益州之外,其他那些藩镇大多处在半独立的状态。

    以前,冯槊在的时候,靖边军只听从长安朝廷的命令,算得上是朝廷的直属禁军。

    如今,北方只需要梁凤至向前走一步,像其他那些藩镇一般保持半独立的状态,也就是长安朝廷的命令若是没有超过什么限度的话,他们会听从,当地的民政也由长安委派,但是,他们对民政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若是对民政官员不满,兵变自然也出现。

    英宗朝时期,兵变的频率比以前更多了,一年有着数十次,全国各地皆有,此起彼伏,很难戒绝。

    靖边军若是这样做,长安朝廷能做的其实也不多,也在朝廷的忍耐范围之内。

    在贾平看来,梁凤至多半会同意,他这样做的话,北方不但会在后面支持,还有大量的物资奉送,甚至能解决他宗师境界不稳的问题。

    然而,谈判的时候,王升却顾左右而言他。

    当他单刀直入,王升无法避开话题,含糊地说了一句,赵王杜睿坐镇邯郸,很多事情不好开展。

    如此说来

    贾平眨了眨眼睛,有所悟。

正文 283 暗示() 
靖边军大营,北山营的驻地。

    北山营便是梁凤至所统率的那只部队的名号,取的是不动如山的称号,一开始,不过是百人小队,梁凤至那时候不过是百人小队的队正,小周天圆满的武者。

    他并非贵族门阀出身,其家族不过是灵宝县北山村的一个小地主,有着一个小小的坞堡,梁家人聚族而居,耕种着坞堡周围方圆上千里田地,宗族虽然有着秘传武道,但是,都不是什么高深的武道,家族秘传的顶点亦不过是大周天圆满罢了。

    即便如此,梁姓宗族在此地落地申根数百年,却不曾有一人能够将家传武道修炼到大周天圆满的境界,原因很简单,第一是因为家族武学太过差劲,有着残缺,修炼起来事倍功半;第二个原因则是资源没有办法跟上,哪怕整个家族供养一名武者,也没办法将他供养到大周天圆满。

    至于,这数百年来,梁家人中并非没有出过练武天才,终究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埋没了。

    梁凤至虽然是武道修炼天才,少时却不显,那时候,梁家掌权的亦不过是一个修炼到小周天圆满的武者,一生很少离开灵宝县,最远处亦不过是去过潼关,这样的武者,自然没有什么眼光,有眼不识金镶玉也就是应有之意,看不出梁凤至的天赋所在也就非常正常。

    若是一直是太平盛世,梁凤至的一生也就非常简单,便和他那些有着杰出修炼天赋的祖辈一般埋没在乡间,最后,不过成为一个会着粗浅武力的乡下汉子罢了,运气不错的话,有可能修炼到小周天圆满,那样的话,他就会感到心满意足了。

    然而,战乱来了。

    大军过境,鸡犬不留。

    梁家的坞堡被叛军攻占,家破人亡,少年的梁凤至勉强逃脱,加入了大唐军队和叛军作战,在长安城下,他所加入的那只军队被凤翔军收纳,这之后,也就开始跟随冯槊作战,那时候,北山营第一次成立,二十岁不到的他成为了北山营的队正,统率有上百人。

    当然,那时候的北山营并非精锐部队,身为对正的他亦不过是小周天圆满的武者。

    他之所以成功晋升小周天,乃是在作战中获得了一瓶补气充血的丹药,如此,方才凭借着不入流的家传武学突破小周天,如此,方才成为了一营队正。

    家破人亡到来到长安被凤翔军吞并,最终成为北山营的队正,那应该是梁凤至最困苦的时期。

    那之后,一切变得不一样了,变得极其的顺利,有一句诗句可以形容,那就是好风送我上青云,接下来,梁凤至的运气变得极好,成为了冯槊看重的人才,拜冯槊为干爹,一路厮杀,扶摇直上,当时,共有三十六人拜冯槊为干爹,最终,当冯槊成为靖边军统领,脱离了郭家的控制,独掌大权之时,还活着的只有他和南宫。

    南宫因为自身的原因,不可能坐上冯槊的那个位置,也就是说,冯槊的继承人只能是梁凤至,并无其他人和他争夺。

    正因如此,冯槊方才消耗自己不多的寿元通过秘法神通强行将梁凤至提拔到宗师境界。

    梁凤至的根基不稳,成年后改为修炼兵道功法,修为虽然突飞猛进,终究还是有着隐患,能够晋升先天武者已经是有着大气运了,要想凭借自己的力量突破到宗师境界,根本就没有半点可能,毕竟,他筑基的功法是来自梁家的家传秘法,不过是江湖上的大路货,以此筑基,有着极大的缺陷。

    所以,当北方来人通过秘密渠道向梁凤至转达他们的条件,说可以给梁凤至一个机会,拜托泰山神君出手,为他巩固宗师境界,填补根基不足的缺陷,梁凤至有些意动。

    说起来,他对大唐帝国并没有什么感情。

    当初,他投军和北方叛军作战,不过是为了报仇雪恨,整个梁氏家族,现在为止还活着的寥寥无几,之所以舍生忘死,并非对朝廷有着多大的忠诚。

    后来,当初那只攻下梁家坞堡的叛军被梁凤至在大河南岸全歼,整整一营上千人马全都死于非命,有数百人是在战场上被歼灭,另有数百人投降之后被他押到大河边跪下砍掉了脑袋。

    之后,他便是为冯槊的知遇之恩而战。

    某种程度上,靖边军便是他的家族,便是他的一切。

    冯槊对大唐帝国忠心耿耿,一心为朝廷戎边牧马,哪怕是位高权重,靖边军游离在外,也不曾对朝廷有着二心,梁凤至虽然对朝廷没有什么忠心可言,却也唯冯槊马首是瞻。

    如此,冯槊才决定让他继承靖边军。

    毕竟,冯槊心知肚明,非如此不可

    哪怕是他拱手让出靖边军,长安朝廷也不见得能够将这只军队纳入囊中,那时候,控制这只军队的极有可能姓郭,也有可能姓顾,总之,不见得会姓杜。

    既然如此,倒不如让梁凤至统率靖边军,这般,至少不会生乱。

    他只需要梁凤至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