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断狱-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罗道宁和甘露师太已经将红旗墰和白牛教的残余势力收拾得差不多了,眼下需要继续往北,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分舵的人,便一道跟着杨璟。

    为了方便联络,杨璟将林爵也召入了本组,五个人往蔡州东北方向去了。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前往蔡州的朗山县,杨璟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这个地方更往北,深入腹地,乃是最危险的一个地点。

    众人也知道杨璟素来事事争先,而且又有罗道宁和甘露师太这两位武道宗师保着,本身又是个能够在蒙古大军里头刺杀蒙古大王的大魔王,也就没有人跟他争了。

    杨璟之所以选择朗山县,其实还有另外的原因。

    这朗山县里头有一座郎陵山,又名大朗山,就在朗山县的西北约莫三十里处。

    无论是宗云还是董尚志,带着一大帮逃难道士,想要掩人耳目,又想安扎下来,没有什么比山林更合适的地方。

    而朗山县往南一百二十里地,就是淮水,他们想要从淮水偷渡到南边来,也比较容易。

    再者,这朗山县里头还有个古国遗址,那便是道国所在的道城,就在朗山县东北角。

    蔡州在古代属于豫州,春秋的时候有蔡国、江国、道国等十三个小国,这道国的所在,便是如今的道城。

    杨璟想来,如果宗云等人不想钻老林子,不想占山为王,那么就要混迹市井民间,这道城应该是比较不错的地方,一大帮道士嘛,躲在道城里,从明面上也算是天命所归的。

    如此想着,杨璟对此行也是颇为期待,毕竟与宗云等人分别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且不说自己需要他们辅佐,单说他们如今面临着危险,四处逃难,杨璟也必须将他们顺利接回去。

    杨璟几个先到了朗山县南边的一个市镇,分明就是个小镇,却叫郎陵古城,据说曾经是个什么人的封邑之地,倒也算热闹,人流往来,做些小买卖。

    罗道宁和甘露师太虽然年纪大了,但毕竟是武道宗师,虽然骑马太过招摇,军中又缺马,只能步行,但两人精神头还是不错的。

    众人在郎陵古城暂作休整,填饱了肚子,又胡乱逛了一圈,再茶棚酒肆里头打探了一番,倒也发现一些逃难道士的影子。

    不过这些道人都是形单影只,独狼一般,也不与人结伴而行,生怕别人拖累或者害了自己,杨璟也就没有向他们打听消息。

    这样的人即便知道宗云等人的消息,也不会透露给杨璟,若强行逼问,难免有些欺压之嫌,反正迟早要排查,杨璟也就没有为了节省这些时间,而去欺负这些落单的道人。

    离开了郎陵古城之后,杨璟等人抵达道城之时,天色已经晏了,这道城主街还是比较热闹的,只不过路上都是蒙古人和北人居多,少见南边来的客商和行脚旅人。

    这道国本来就是个弹丸小国,后来被楚国给兼并了,道国的后裔以道为姓,称之为道氏,流传到现在,也不知还有没有后裔在道城里头。

    不过道国的遗迹是没有了的,经历了这千百年,沧海桑田,早已被抹灭,只剩下一个苍白空洞的名字,证明着那段历史曾经存在过。

    此时华灯初上,饭馆酒楼虽然低矮,但也热闹非凡,挂着红灯笼的野窑子四处都是,路上不断有蒙古人和北人醉醺醺地从窑子里头出来,嘴里嘀嘀咕咕,不多时就醉倒在小巷子里头,猫儿那么大的老鼠,便钻出来吃他的呕吐物,甚至还啃那些醉汉的脚。

    见得如此,杨璟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就这么个破地方,宗云这种道门贵公子,只怕宁可当山大王,也不愿住这里的。

    虽说如此,但已经天黑了,杨璟等人也只能在这里暂时打尖儿歇脚,总不能风餐露宿。

    道城也就中心主街两侧热闹,其他地方都是漆黑一片,吃饭的玩耍的,也都集中在这个商业区加娱乐区,没有其他的选择。

    杨璟不是个高调的人,此行也不容高调,便在街尾处挑了一家小客栈,掌柜的是个老头子,带着一个黑瘦的老姑娘,地段不好,也没什么客人,不过地方倒是干净又安静。

    见得杨璟一行五人走进来,老头子倒是热情,那黑瘦的老姑娘却一副臭脸。

    杨璟是来住店的,又不是相亲,这老姑娘脸色难看也无所谓,给了老头儿一串大钱,让他帮忙置办一桌干净些的酒菜,众人也就各自回房洗洗风尘。

    反正店里头也没人,杨璟几个干脆让老头儿将饭菜都摆在大堂里头吃,那老头儿想多点一盏灯,让那黑瘦的老姑娘偷偷骂了一顿。

    杨璟多看了一眼,见得这老姑娘也就二十五六,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确实是黄金剩斗士了。

    似乎察觉到了杨璟的眸光,那老姑娘瞪了杨璟一眼,也就钻进屋子里,不再出来。

    杨璟终究没有死心,见得这老头儿好说话,便让他上桌吃饭,老头儿自是懂规矩的人,杨璟一身贵气,一脸的威严,必定是手握权柄的人,他哪里敢造次。

    杨璟见得他战战兢兢,也不好勉强,便让他将置办饭菜的零头留下,那老头儿自是欢喜,杨璟便趁机向他打听道城里头是否有道士团伙。

    老头儿听得杨璟如此发问,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似乎很为难,不过罗道宁和甘露师太都是道人装束,他迟疑了一番,也就压低声音道。

    “几位想必是玄门中的道长吧,实不相瞒,早几日确实有几个道人来这镇子采买,不过好像出了一桩命案,跑了几个,剩下一个受了伤,让人抓到巡检铺里头去了。。。”

    这道城属于朗山县,充其量就是个镇子,县衙自然是在朗山县城,可道城又不是寻常村子,于是衙门就在道城设置了个巡检铺子。

    这巡检铺子本来只是县衙的胥吏在押班坐镇,不过老头儿说了,那县丞与知县不对付,所以让知县赶到了道城来。

    这县丞也气不过,抓了道人之后,没有往县衙里头送,而是私设公堂,当众审案,众人也是难得热闹,这几日可没少折腾。

    不过这命案却也离奇,这县丞一时半会儿办不下来,又不能送回县衙,如此可就折了面子,所以就发了赏格,但凡有情报线索或者目击了命案的,都可以到巡检铺去报官领赏。

    杨璟听完也有些跃跃欲试,这蔡州虽然已经被蒙古人占领,有蒙古精兵把守要塞,但内陆的这些小县小镇的,通常都是由汉人官吏来管理,地方军务则交给一个蒙古的甲主负责。

    这个甲主的权柄自然比知县都还要大,手里捏着兵权,甚至掌握着生杀大权,但底下这些政务,还是交给知县等官吏来打点,毕竟汉人管理汉人,还是比较安稳的。

    杨璟听了这个消息,心里也有些振奋,此处距离大朗山已经不算太远,大朗山周围也没有什么大型的补给点,如果宗云等人真的藏在大朗山里头,派人下来采买一些生活用度,也是极有可能的。

    只是这道城并不算太大,巡检铺子也就那么几个衙役,县丞更是像玩儿戏一般对待命案,如果宗云等人真的躲在山里头,随便派几个人下来,也就把巡检铺子掀翻,把人给接回去了,又何必等这么多天?

    念及此处,杨璟便朝老头儿问道:“老哥哥,据你所说,那些个道士也有好几个人,怎地就让人打跑了?难不成巡检铺子里头的衙役就这般硬气?”

    老头儿听得杨璟如此一说,也笑了:“一看客官便是打南边来的,对咱们这地界的事情不了解。。。”

    “还请老哥哥指教。”杨璟微微一笑,给那老头儿倒了一杯酒,后者倒也没有拒绝,站着将那杯酒嘬了,才心满意足地眯着眼解释道。

    “这段日子北面也不知怎么了,尽是大股大股道士南下逃难,蒙古人回老家抢皇帝龙椅了,汉军的人就四处搜捕,眼下正有一支汉军队伍,就驻扎在巡检铺里头,你说那道士哪里能走?”

    杨璟闻言,不由双眸一亮,可一想又不对,如果是抓捕道士的蒙古汉军,那道士抓了也就抓了,还查个什么案子,那县丞还悬赏作甚,不管有罪无罪,直接抓回去也就完了。

    这里头莫不成还有其他内情?这命案只怕牵扯到什么要紧人物吧?

第587章 巡检铺里了解案情() 
由于得了新线索,又与道人们有关,杨璟等人在小客栈里头歇了一夜,便决定到这巡检铺子来一探究竟,是否帮着破案还是两说,能与那被囚禁的道人说上话,探听宗云等人的消息,才是正经。

    林爵是个谨慎的人,早早便到巡检铺子四周探查过,确认没有安全问题,这才放心下来。

    杨璟一路上都是行商的打扮,虽说蒙宋两国冲突不断,但私底下的商业活动却很是频繁和活跃,双方也是见惯不怪了。

    若在宋朝境内发现蒙古蛮子,下场或许不会太好,但蒙古人所占领的区域之中,蒙古人其实并不是很多,反而是色目人和北面汉人居多,这样一来,也就不好区分了。

    而且蒙古人的生产和生活资源极其有限,侵占的又都是汉人的故地,想要维持繁荣,自然离不开汉人。

    杨璟五人在那掌柜老头儿的指点下,不多时便来到了巡检铺子。

    这种巡检铺子,在临安城并不少见,就像派出所的治安点,临安城里头几乎是相隔百步便有一个,类似治安亭一般,主要负责维持御街上的治安和秩序。

    不过道城这个巡检铺子倒有些像巡回衙门的意思,那被下放到道城的朗山县丞也是懒散,眼下还没有坐在签押房里头办公。

    巡检铺也就三间房子,前面却立了个照壁,颇有违制的嫌疑,照壁两侧立着标榜,张贴着巡检铺的文书,以及售卖出租之类的“小广告”,当然了,也有一些通缉犯的人像之类的东西。

    杨璟扫了一遍,果然见得一张赏格,正如那老掌柜所言,是这巡捕房招贤纳士协助破案的,杨璟看了看,便将那悬赏告示给揭了下来。

    这才绕过照壁,刚刚走到前头来,便有个皂衣衙役坏了脸色,朝杨璟等人喝道。

    “这里是朗山衙门办差签押的地方,尔等休要胡乱,还不快点走远!”

    这衙役也是个有眼力的,见得杨璟一身贵气,身边又跟着三五个长随,一看便是了不得的人物,自然要警惕起来。

    他那两个伴当昨夜儿在窑子里喝大了,今日便只有他一人来当值,若杨璟等人真有个歹心,他一个人应付不过来,便只好大声示警,希望能够避过杨璟几个。

    可杨璟却一脸笑意地走上来,朝这衙役道:“这位差人老哥哥,某只不过是个做买卖的,早先也干过几日捕头的差事,听说巡捕房要协助调查,某便不自量力来试一试。。。”

    杨璟如此说着,便将手里的告示扬了扬,他本是刑案推吏出身,又与王斗等人共事这许久时日,对捕头和衙役之流最是熟悉,说自己干过捕头的勾当,还真有那么三两份好样子。

    衙役见得杨璟如此一说,也放心下来,毕竟蒙古人占领了这大片地方,原本的地方官员有一些倒是照旧做事,不过是换了个主子,但大部分其实都已经被遣散,甚至遭到了迫害。

    至于那些个闲散吏员,遭清退的也有不少,许多人都想重新谋一份差事,来这里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