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没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杨璟也并非一无所获。
因为从这个细节上,杨璟推敲出了两点,而且还是至关重要的两点!
第一,此人应该是极其慌乱和匆忙的,但抹掉指纹之后,为何没有顺便拔出钥匙?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无法继续?会不会在她抹除钥匙上的指纹之时,被什么人撞破了,所以只能仓皇逃走,而来不及拔走钥匙?
更进一步推理的话,此人在伪造林文忠左胸致命伤口之时如此蹩脚,却懂得抹掉指纹,应该是有人在教他,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听从指挥的,只是他出于个人原因,因为慌乱仓促而无法很好的执行幕后真凶的命令罢了!
至于第二点,就更加的重要,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就更加的让杨璟兴奋。
指纹对比技术便是宋慈也是在巴陵之时从杨璟身上学的,也就是说,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懂得这个技术,即便到了如今,杨璟也好,宋慈也罢,都只是将指纹技术当成新鲜的玩意儿,做不得合法可用的呈堂证据。
这般私密的技术,竟然会在遥远的西南矩州,有人刻意针对这个技术,而抹除指纹,毁灭痕迹,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那个幕后真凶对杨璟极其了解!他知道杨璟懂得通过指纹对比来破案,所以才教那个伪造现场的人抹除指纹,让杨璟无从调查!
如此一来,非但是这个钥匙锁头和柜子短刀,即便在林文忠的身上,或者房间的其他地方,怕也找不到真凶和伪造者的指纹了!
但这也越发确定了一件事,最起码伪造者应该是林家的人!
因为他在伪造现场之时,生怕被人撞破,极有可能说明他很熟悉林府的日常运作,而抹除钥匙指纹之时被人撞破,也说明了这一点。
他之所以仓惶逃走,是因为他怕被林家人认出来!
如果他不是林家人,便是拼着被撞破,相信也一定会拔走钥匙,大不了跟撞见他的人大打一场罢了,又何必仓惶逃走?
而且他应该对差点走进房间撞见他的人有着一定的畏惧,所以才会狼狈逃走!
那么问题很容易就浮出水面了。
这个人既然怕被人撞见,说明有人要进入房间,而他仓惶逃走之后,那个走进房间的人,肯定会发现林文忠的尸体!
也就是说,谁第一个发现了林文忠的尸体,那个人便是差点撞见伪造现场者的人,也是伪造现场者心生忌惮的人!
那么是谁第一个发现林文忠的尸体的呢?
第318章 老妪性情大变()
杨璟今次验尸虽然仍旧按照标准的流程来执行,而且经过了反复的查漏补缺,并无差池,但对于死者的真正死因,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说不得只能通过解剖来实现这个目标。
但在查案方面,他却跳出了窠臼,大胆推理,小心验证,一环扣一环的缜密推断,虽然没能完全做到有理有据,但推理出来的结果也十分具有说服力。
那么接下来便轮到验证这个环节了,只要通过验证,不断交叉对比,即便无法找到那个伪造现场之人,应该也能够得出更进一步的线索!
此时距离接手案子,也不过短短半个时辰,能够得到如此有价值的巨大进展,杨璟也充满了信心。
他暂时放下了案发现场的调查,与魏潜走出了房间,打算单独盘问一些林家的亲属。
可当他走出房门,却发现院子里头掌了灯,亮堂堂一片,仆人们仍旧跪在院子里头,与邹氏和林勋等人一般无二,都已经披麻戴孝了。
也正如林勋所言那般,林爵也进到了府邸,与林勋等人一起,默默地陪伴着邹氏,等待着杨璟的调查结果。
见得杨璟出来,林爵赶忙抢先一步,满眼的迫切和期盼,恨不得杨璟的嘴里马上能吐出凶手的名字,好让他杀之而后快!
“大人,结果如何?”
面对林爵等人,杨璟适才的想法只能暂时被压了下来,毕竟需要考虑到他们的情绪和感受,杨璟便如实地回答道:“刺史大人并非死于胸前的刀创,那只不过是刻意伪造的,至于大人的真正死因,可能需要解剖才能查清楚。”
林爵对杨璟的办案方法也是知根知底,知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也是杨璟最拿手的绝技,通常来说,只要杨璟解剖尸体,总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
虽然死者为大,许多人都不乐意逝者被开膛破肚,但林爵是暗察子,是杨璟身边的密探,他又急着查清真相,林勋和林官等人也心知肚明,都想着快点报仇雪恨,所以林爵看了看两位兄长,得到了默许之后,便朝杨璟道:“既是如此,大人便放手去做吧!”
杨璟也只好点了点头,可邹氏却颤抖着站出来,朝林爵等人骂道:“你们这群不肖子,这样对得起你们的阿爷么!”
“这位杨大人不是说断案如神么,既然有这么通天的本事,想必不需要侮辱我家老爷,也能够查清真相,难道不是这样么!”
邹氏说着,眼泪便落了下来,一大群仆役奴婢们也都纷纷落泪,场面着实让杨璟尴尬到了极点。
大宋是个文治的朝代,读书人的道理就是百姓们的道德准则,天地君亲师,百善孝为先,孝字当头的年代,如果父母去世,还留恋在官位上,而不回家守孝三年,都会被人耻笑,更何况看着父亲的尸体被开膛破肚!
若是寻常人家也就罢了,杨璟通过讲道理,加上官府施加一些压力,也就很容易促成这个事情。
可林家实在太过特殊,抛开刺史的身份不谈,便是林文忠林爵父子与杨璟的关系,再加上林勋林官林爵三个儿子与林文忠这个老父亲之间的故事,就不得不让杨璟需要慎重考虑到老夫人邹氏等人的态度了。
封建社会虽然男尊女卑,女德上也有说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丧从子,按说在大事的决断上,邹氏应该听从三个儿子的意见。
但林勋等三人已经愧对父亲了,难道父亲才刚刚死去,他们就要合伙起来欺负新寡的母亲,不顾母亲反对,执意让杨璟对父亲的尸体动刀子么?
“娘亲!及早查清真相,咱们就能够早一天给父亲报仇,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才能够得到安息啊!”林爵是三兄弟里头杀气最重的一个,这也与他身为暗察子密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此时也顾不得这许多,当即劝诫母亲道。
然而邹氏却分毫不让,哭闹着朝林爵骂道:“报个什么仇!人都死了,报了仇你爹能活过来么!你爹已经没了,你们出去寻仇,若再有个三长两短,还让娘如何苟活于世啊!”
邹氏声泪俱下的控诉,让林爵瞬时间便败下阵来,兄弟三人虽然同样继承了林文忠的执拗,不撞南墙不回头,但林勋毕竟是兵马都监察,在官场和军旅摸爬滚打,比较识大体,而林官性格阴柔,平时就不爱出风头,凡事都藏在心里,此时两人都不像林爵那般出头说话。
林爵虽然受到了密探生涯的影响,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二位兄长一样,刚刚修复了父子关系,刚刚尝到了久违的天伦之乐,母亲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又岂敢再回嘴?
杨璟见得此状,赶忙给林爵解围道:“老夫人权且宽心,非到万不得已,杨某也不会对老刺史做出不敬之事来,咱们暂且先放一放这个事情,还是先将今日的事情说与我听听吧。”
听得杨璟如此说,林爵三兄弟也投来抱歉的眼神,杨璟却只是微微一笑,轻轻摇头,示意他们不碍事。
邹氏也不知为何突然变了个人一般,对杨璟的态度也发生了大转变,非但没有感谢杨璟缓和了她与儿子们之间的氛围,反而继续讥讽杨璟道。
“老身听林爵说起过,说你杨大人是狄公再生,包公转世,就没有你破不了的案子,你这么厉害,为何要来问我这个糟老婆子!”
林勋听得此言,也是坐不住了,有些抱怨地朝邹氏道:“娘,杨大人也是为了查案子,您又何必这般说话,父亲与杨大人同朝为官,情如莫逆,杨大人心里也不好受的。。。”
林勋毕竟是长子,往后就是一家之主,他一开口,邹氏也就转过身去,不再掺和进来了。
“大人。。。”林勋还想向杨璟致歉,杨璟却摆了摆手道:“不碍事的。。。老夫人与刺史大人情深似海,我能理解她的心情。。。”
林勋和林官不由心生感激,而杨璟也不打算在这个话题上纠缠,生怕邹氏又要骂他假惺惺装好人,于是便朝众人问道:“是谁最先进的房间?”
杨璟并没有问谁先发现的尸体,而是问谁最先进的房间,这里头也有着审问的技巧和心理学的运用。
因为最先进入房间的,不一定就是最先发现尸体的。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矛盾,就举例来说吧,或许有人进了房间,却没有注意到林文忠已死,或者发现林文忠死了,却隐瞒不报,而是悄悄离开,那么这里头可就大有文章了。
所以杨璟问出这句话之时,也在观察着场上的每一个人,因为听到这个问题,如果真出现杨璟想象的这个问题,那么心虚之人必定会露出惊慌之色!
然而杨璟审视着每个人,却没发现什么异常,邹氏身后的林雀儿迟疑了片刻,发现兄长们的目光都投到了她的身上,不断用眼神示意她开口说话,她才怯生生地低声道:“是我。。。”
杨璟虽然早已做过推断,第一个进入房间,或者说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应该就是撞破那个伪造现场之人的人,但见得是林雀儿,心思也是反复变化了几番。
因为林文忠对三个儿子都非常的苛刻,但一直将这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所以林雀儿的嫌疑应该是最小的。
虽然邹氏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这个老妇人与林文忠恩爱了大半辈子,她的嫌疑也并未有想象之中那么大,,至于林家三个儿子,与老父亲可谓牵肠百转,嫌疑也都不大。
所以杨璟才会提问是谁第一个进入房间,因为他怀疑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人早他们一步,进入到了房间,吓跑了那个伪造现场者。
这也是杨璟最愿意看到的结果,毕竟林家的故事着实感人,虽然杨璟一向不愿意让情感左右自己的判断,但在潜意识里头,其实他更愿意相信嫌疑人另有其人。
当然了,在真相没有揭晓之前,任何人都有嫌疑,这个最根本的原则,杨璟是不会去动摇的。
所以当林雀儿站出来之后,杨璟便朝林雀儿走了几步,朝她问道:“既是如此,林姑娘便跟本官说说经过吧。”
杨璟从进入刺史府至今,一直用杨某来自称,此时却自称本官,又生分地称呼她为林姑娘,更是逼近她几步,他相信自己刻意展露出来的威严,一定会让林雀露出蛛丝马迹,当然了,前提是如果她真的心怀鬼胎的话。
果不其然,林雀儿当真受不了杨璟的威势,下意识便退了回去,躲在了邹氏的身后!
杨璟微微眯起眼睛来,如鹰隼般盯着林雀儿,后者只顾将头埋在母亲的身上,根本就不敢与杨璟对视!
邹氏感受着女儿轻轻颤抖的身子,转身怒视杨璟道:“好端端的你吓唬我家小姑娘作甚!莫以为我家老爷不在了,你就可以欺负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