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那一段带着金戈铁马之音的音乐戛然而止;杜士仪方才觉得手指在不注意之间竟是已经微微红肿了。他没有在意刚刚忘情之下太过用力;而是放下琵琶站起身。
“快二十年了;我虽不敢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也不是没有见识过大阵仗的人。事已至此;不容退缩;幼娘;阿姊在信上既然说;朝中那些诋毁我的人;都被张裴二相驳斥了回去;陛下也因我建言陇右募兵安流户之事;并未理会。可终究有了苗头不是好事;既然陛下一改大唐之初的制度;连宦官都派出来巡边了;那我也得防着因你的身家惦记上我。幼娘;你可记得;你之前说你接到家书时;你阿爷提到你那两个嫂子贪心日涨;越令人厌烦了?”
“嗯;是有此事。”王容闻言叹了一口气;只觉得异常头疼;“和我家齐名的另外两家豪富;杨崇义家便因为家务而一蹶不振;郭万金家也同样是子孙争产。阿爷在信上说;他统共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不希望重蹈覆辙。实在惹恼了他;他就把全副身家都用来支持你这个女婿;我两个阿兄断然不会反对的
“万万不可。幼娘;王家豪富关中皆知;岳父气恼儿媳;却总不成拖累了儿子。这样;你代我写一封信给岳父。”
等到杜士仪交待了信中的内容;王容在吃惊之余;却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当年自己未嫁时;父亲许诺将名下田地全都给两位兄长;而作为王家根本的琉璃坊却留给自己;为的是两位兄长不懂得经营。然而;自己如今不必再担心权贵觊觎;而且也已经握有更加庞大的产业;即便两位兄长再通情达理;得知琉璃坊竟是从今往后要落在异姓人手中;两位嫂子定然要闹翻天。与其如此;有了杜士仪的支持;她大可放弃这些。
“好;我这就写信”
天子和权贵均在东都;王元宝最是会做权贵生意;自然也暂且移到东都洛阳城内的别业居住。当得知女儿从鄯州送了信来;他惊喜交加;连忙唤了信使到面前;接过信后就不假思索地看了起来。可是;前头那些关于他那孙子和外孙的近况闲话之后;王容就用郑重其事的语气提到了当年他许诺的琉璃坊之事
“幼娘”王元宝一直以来;最疼爱的便是这个幼女;最倚重的也是这个幼女;一直最担心的就是她所托非人。如今女儿嫁得好;又站在女婿前途的立场上;表示若是真的将琉璃坊给了她;两个兄长兴许不会有异议;但家中必定不和;而且对杜士仪仕途并无帮助;建议他早定归属云云;他就不得不仔细考虑了。他不清楚女儿这些年再没有管琉璃坊的事;是真的在一心一意相夫教子;还是兴许在筹划经营别的;但昔日王容重用的掌柜伙计;这些年被调走了不少却是事实。
“唉;女儿嫁了;就是别家的人只要她过得好就够了;我何必管这么多
王元宝摇头叹息了一声;踌躇好一会儿;他便拿出了和做生意一样的果断来;高声叫道:“来人;将两位郎君全都叫来”
王宪和王安先后赶到的时候;两人的妻子也全都赶了过来。妯娌俩一反平日的面和心不合;全都赔笑道是生怕夫君有什么事惹怒了公公;故而到此陪着;王元宝知道她们的性情;也懒得多搭理他们;安坐在那里打量了一会儿两个儿子;最终气定神闲地说道:“大郎;二郎;我如今也年纪不小了;很多事情周顾不过来;为免老了之后;有些事情全都忘得一于二净;所以今天把你们找来;把该交代的事情嘱咐一声。”
不等长子王宪开口;他就摆手阻止了他:“我从一介贩夫走卒起步;到如今人称关中富;虽是一步一步打拼出的家业;可也多有你们这些子女之助。如今幼娘已经出嫁;剩下来的家业;我也打算先定下将来的归属;一份便是我这么多年来在两京乃至于江南置办的田地;一份便是我在两京柜坊存储的银钱;以及琉璃坊。你们兄弟俩一人一份;想要当田舍翁;还是富商大贾;尽你们喜欢。”
此话一出;王安顿时大吃一惊:“阿爷;当初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不是说琉璃坊是留给幼娘的?妹夫虽然对她很好;可她若没有钱财傍身;日后有个万
王宪也顺着弟弟的话反对道:“不错;阿爷怎的又突然变了心意?我和阿弟都没什么经营的才能;琉璃坊还是留给妹妹吧”
见兄弟二人齐齐相让;两人的妻子全都是目瞪口呆;继而几乎暗自捶胸顿足。待想暗示反对的时候;在王元宝那犀利的目光下;心虚的妯娌俩谁都不敢开口。要不是公公说糟糠之妻不可弃;兴许她们都要下堂了;哪敢出言违逆?就在她们又心疼又纠结的时候;王元宝却是沉着脸摇了摇头。
“我意已决;幼娘有君礼照拂;膝下已经二子一女;晚年定有倚靠;用不着这些了。君礼也是自有才能的人;不用靠岳家的钱财铺路。你兄弟二人既然彼此谦让;那就如此;所有银钱以及琉璃坊给大郎;所有田产归二郎;就这么定了届时我会告知琉璃坊上下所有人等此事;以安人心。”
第八百零九章 东宫唾手可得()
七八月间;洛阳最大的新闻不是别的;是王元宝定下将家产划拨成两份;平分给两个儿子的事。尽管他只是商贾;可因为有杜士仪这个大名鼎鼎的女婿;如今生意做得越兴隆不说;达官显贵那儿就更加应付裕如了。这一次;王元宝竟是送了一份极其不菲的厚礼给宁王李宪;请其出面为自己做见证;此外又遍邀了嗣楚国公姜度;嗣毕国公窦锷;林林总总好几位空有名头的贵介子弟前来;事后自然是人尽皆知。
就连李隆基;也忍不住把自己的长兄宁王召进了宫;饶有兴致地问起王元宝家里那场盛宴。李宪一贯谨慎;从不结交百官;可在声色享乐上头却从不亏待自己;即便是在御前;说到王元宝送给自己的珍奇;他仍然丝毫没有避讳:“那珊瑚树和碧玉枝;红绿相映成趣;如此珍藏从未得见。座上一袭玉席;虽盛夏仍然散森森寒意;据王元宝说冬暖夏凉;是从前一个西域胡商抵给他的。此外还有贮物不腐的沉香木匣子;指头大小的南海明珠……”
如数家珍似的说完之后;他想起王元宝正式定下死后家产分割时;那王家大宅礼贤堂中的盛况;忍不住啧啧赞叹:“那礼贤堂中;沉檀为轩槛;以赋肤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因此这样的大堂;连我都险些为之动心。饮宴过后到后花园中;却只见其中小路;全都是铜钱穿线埋入泥中;如此则泥雨不滑。我问其缘何如此豪奢;王元宝言说当年家贫;实在是吃苦太多;甚至子女除夕时;一度只能共享一碗热汤。如今既然豪富;自当及时行乐。现在让人见证;家业都分割了;他也就再没有什么负担;大可今朝有酒今朝醉。”
李隆基请了宁王来;武惠妃也在一旁窥探;听得这今朝有酒今朝醉;她不禁好奇地探问道:“敢问宁哥;王元宝当年送女出嫁时;虽是陪送嫁妆众多;可比起如今分割给二子的家业;似乎不符旁人口中那爱女之称啊”
宁王李宪得了王元宝厚礼;再加上王元宝出了名的绝对不掺和朝廷政争;相交的都是些富贵闲人;故而他出面为其作见证;再加上王元宝承诺;让人给他在长安起一座比礼贤堂更加富丽堂皇的正堂;他自然对这位关中富的慷慨大方很满意。
横竖只是照实说;他便微微笑道:“王元宝自然爱女;亦对女儿不薄;当年十里红妆人人称道;可女儿都嫁出去了;若是家产再惠及女儿;他两个儿子也就罢了;他两个媳妇原本就贤惠有限;岂不是要闹翻了?几个孙子岂不是不平不甘?再说了;他私下里对我说;两个儿媳整天盯着家产;分了她们也就安心了。而且;他那女儿嫁了杜君礼;因丈夫仕途正好;又自有文雅营生可以持家;何必使其沾染铜臭?她已经被人说是妒妇了;可不想被人说是铜臭满身的妒妇”
长安富民不止王元宝一家;杨崇义、郭万金亦都是豪富慷慨;科场名士往往流连其家;就连朝中官员也不吝与其交往。可要说是子女联姻官家的;也就是王元宝这头一份。故而宁王李宪言及于此的时候;也少不得感慨道:“王元宝生了个好女儿;他自己又知道如何一碗水端平;儿女之间不偏不倚;以使家中和睦;不像那杨崇义娶了个恶妇人;自己丢了命不算;还需要绿衣使者替其鸣冤”
这说的便是张说还在时;杨崇义被妻子和奸夫合谋所害;却被鹦鹉揭破的案子了。宁王学王元宝那语气时;赫然又自豪;又怅惘;竟是活灵活现;不禁让李隆基和武惠妃全都为之捧腹。李隆基甚至打趣道:“杜君礼青春年少时;被司马宗主批了个妨贵女;结果一直娶不上媳妇;临到成亲之后;却又遇到了一个别人口中的妒妇;他还真是命中多劫好在他如今儿女双全;倒也无所谓;否则朕倒是想学太宗皇帝试房玄龄夫人那般;看看他那夫人也爱喝醋否”
嘴里这么说;李隆基还真的不在乎民间这些所谓富可敌国的富民;只要他们不过贪图享乐附庸风雅;那倒是无所谓。而杜士仪既是表现出为了名声不想沾染铜臭;那显然也是正春风得意时;有意想要洁身自好;不留下污点给人诟病。本来也是;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爱惜声名;怎会成日想着自污?
而武惠妃在旁边陪了片刻;因李隆基一时兴起;又叫了宁王合奏器乐;她便悄然退了出来。她的心腹婢女瑶光如同前来迎接似的;自然而然跟在了她的身后;却是用极低的声音说道:“驸马都尉刚刚从武温有那儿回来。惠妃提到的那几个人;武温有都去设法接触过了。他们大多表示;东宫那位又非嫡子;又非长子;不过是占了当年丽妃正得盛宠的光;真正说起来是倡优所出。这样的人占了东宫;日后还要君临天下;岂不是丢皇室的脸?”
武惠妃闻言顿时得意地笑了。两京那么多贵介子弟;她独独为咸宜公主选中了杨洄作为驸马;正是因为他不起眼;而且没什么出众的亲族;正可以⊥天子放心。从前几次见杨洄时;她便觉察到;此人聪明伶俐;极其善于钻营;只要她稍有暗示;很多消息他就会主动打探来禀报。兼且承袭了长宁公主和杨慎交当年容貌俊秀的优点;咸宜公主对其很满意。至于杨洄和杨玄琰杨玄畦兄弟还有些亲缘关系;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杨洄果然很不错。”武惠妃微微颔;心想旁人进宫难;而杨洄身为驸马;进宫便利;又不惹人注目;这样的女婿简直是天生的帮手
能让惠妃评价一句很不错的人;瑶光知道有多难得。就连之前因为一琵琶曲而让天子赐下了那把价值连城逻沙檀琵琶的玉奴;也只是得了武惠妃一句小丫头有些意思的评价。在美人众多的后宫中;能够从不受百官和皇后待见的武氏女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为无名却有实的后宫之主;武惠妃的手段她一路看来;只觉得敬服已极;这会儿平静了一下心绪;这才转述了杨洄的话。
“杨洄见武温有时;武温有说;武家上下都盼望惠妃能够让寿王入主东宫;倘若如此;武家人便重见天日了。故而;他想方设法派人见着了朔方兼河东节度使信安王李炜;拿到了李炜亲笔信;探明了他对于废立虽不置可否;但也绝不会出面劝谏;甚至隐隐有支持寿王之意。信安王是宗室中最功勋彪炳的;再加上宁王不用说都是支持寿王的;那王那是个酒囊饭袋;广武王点了头;他就更不消说了;其余再没有人会支持东宫那位。至于朝中李相国早就表明了心意;可虑的就是张裴两人。”
“若是人人都支持十八郎;陛下反而要心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