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6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开口说道:“当初我于尚书省省试后状头及第;其后应吏部关试;乃至于制举知合孙吴科的时候;正是张嘉贞当政;苗延嗣为其谋主的时候……”

    将苗延嗣给自己使的几次绊子简略说了说;他继而便又说道:“而且;王摩诘从太乐丞突然贬为济州司户参军;也是因为张嘉贞想要借此牵连岐王;动摇张燕公的相位;故而方才用了苗延嗣的这一条妙策。王摩诘由此一出京师;竟是为此蹉跎仕途十余年。我倒也罢了;恐怕尚在洛阳的王夏卿;比他那兄长还要更恨苗延嗣。若非因为父过不及子;况且苗延嗣的两个儿子都和其父性子不同;一个沉稳端方;一个虽自负;却也急公好义;我也不至于在云州时并未迁怒;而是善待了他们。”

    这些关节;王昌龄和高适都是第一次听说。两人都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人;半点都不觉得杜士仪对苗延嗣的敌意有什么不对;高适甚至还为此对苗延嗣生出了更深的厌恶:“苗延嗣当初为中书舍人时何等神气活现;可那位张河东一倒;他十几年兜兜转转都在外任;竟然还不知道收敛”

    “党争原本就是如此;更何况;他看我不顺眼;我看他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杜士仪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再多做纠缠;继而就词锋一转道:“如今最重要的是募兵之事。我之所以会向陛下上书;安人军和河源军增兵;却是因为这几年迁居河陇之地的逃户日渐增多。虽然朝廷政令严明;一有察觉便立时严惩;可却抵不住越来越多的人户逃亡。与其让其中那些壮健的丁口成为佃农黑户;还不如放宽募兵限制;让其家中能够减免租赋落户;如此陇右既可以补充兵员;又可以招募到更多的人口开垦田地。”

    之前杜士仪在武威堂召见镇西军众将;王昌龄高适全都在场。可那道请在河源军安人军增募兵员的上书;是杜士仪亲自草拟撰写的;两人都不知情;故而难免心头疑惑;当听到这样的理由;两个人终于明白了过来。于是;在接下来回程的路上;杜士仪少不得对他们剖析宇文融当年括田括户的利弊;犀利得入木三分;纵使两个人从前对于寡学术的宇文融并无多少好感;如今也不得不承认;要说财计第一把好手;宇文融竟还在如今的侍中裴耀卿之上。

    “如今的中书令张子寿张相国固然辞赋出众;文采斐然;可在财计上头的造诣;不如裴相国;更不如宇文融远矣。去岁年初;他甚至还因为铜钱不足;请开铜钱之禁;不禁民间铸钱;若不是裴相国以及众多有识之士上书劝止;这一条一推行;则必定遗患无穷。所以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若是宇文融还在;能够将之前括田括户之后一度稳定;其后却又再次逃亡的那股风潮给稳定下来……”

    杜士仪说到这里戛然而止;没有再继续往下说。可王昌龄和高适全都是何等聪明的人;早就脑补了下面那半段。可杜士仪自己知道;他却还有一句话不曾说。

    在每个丁口成年之后;那一百亩口分田加永业田的制度再不可行的基础下;现如今的租庸调税制早已千疮百孔;可即便如此;真正要完全推行户税地税这两税制;却依旧难如登天现如今不是他出任成都令踌躇满志;敢于大刀阔斧的时候了;朝中李林甫已经登上了相位;他自己也身在高位;绝不会赌这种改革

    这一次回程;杜士仪没有选择再从积石军的临津古渡渡过黄河;而是特意轻骑绕到了黄河之上吐蕃人据有的盐泉桥东;远眺这一座吐蕃人在黄河上造起的可供兵马通过的木石所制大桥。登高远望;这一段黄河河面狭窄;地势险要;正是兵家必争之地。

    河湟之地素来是大唐和吐蕃来回拉锯的中心之一;因此赤岭分界固然是从贞观开始就有;可真正的边界究竟如何;却是得依两国实力而定。如中宗在世时;竟然将河西九曲之地当成嫁妆送给了吐蕃;因此吐蕃一度在积石军西一百四十里的黄河上造起了洪济桥;成为了兵马随时可通过的东西要道。直到开元二年;大唐吐蕃屡屡交战之际;因此桥乃是吐蕃进兵要道;这才在姚崇卢怀慎的建议下被拆毁。而这座盐泉桥也是同样道理;两国交战时;围绕此桥的争夺战打了多次;却是几次三番都是唐军失利告终。

    “如若大唐和吐蕃能够如今天这样暂时止戈息兵也就罢了;倘若再起战端……”杜士仪手提马鞭一指那座盐泉桥;一字一句地说道;“那么一定得先将此桥拿下;断了吐蕃进军之路”

    “光是拿下此桥还不够;若要在此坚守;恐怕吐蕃人还会不时进击以图夺回。大帅容我僭越说一句;河州柏罕城内不若湟水城中宽广;镇西军一万一千人驻守城中;还有不少则要分驻清水乡。倘若如此;如若拿下盐泉桥;不如分镇西军在这盐泉桥附近驻守。”高适见杜士仪闻言竟是点了点头;不禁更加来了精神;“至于河州柏罕城的防务;西北也就是这盐泉桥由镇西军驻守;东南面则有平夷守捉;如此只需在正西面再设一军镇;如此互为犄角;柏罕城则可稳若泰山……”

    高适这次到河州;也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此时侃侃而谈;自然显得深有把握。大约是看到李白等人虽在博学鸿词科中大放异彩;可却实质上并没有进入朝廷中枢;而是只作为词臣;他反而由此发奋;在军务军略上花的功夫远胜于王昌龄;此刻他从盐泉桥开始说起;到整个河州的防务;再到陇右以及河西;到最后他终于觉得心满意足的时候;这才发现杜士仪和王昌龄全都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

    是他太过得意忘形;于是其中漏洞百出?

    “达夫;很不错;回头把这些整理出来;写一个条陈给我。”杜士仪相交的文人墨客既多;自然常常会由此试探众人所擅长的方面。不得不说;心高气傲是所有才子的通病;所以很多想法大而无当;像高适这样能够在上任未久就有这样战略眼光的;至少他相交的这许多鼎鼎有名大诗人中还没出现过。所以;见高适顿时喜形于色;他就冲着王昌龄努努嘴道;“少伯;达夫已经找准了方向;你呢?”

    “所以我说;若达夫早些及第;断然不会像我这样;一任校书郎就在京城呆不下去了”

    王昌龄自嘲地笑了笑;随即漫不经心地说:“经世济国的大志;我在两京为官期间就差不多断绝了;现在只想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先把陇右节度掌书记于好。我固然赶不上张奇骏;可总不能让人笑话大帅识人之明。我有一个想法;大帅节度陇右;前来谒见的士子无数;其中多有心慕我们这些幕府官的。既然如此;大帅既然在陇右精英堂中设甲乙丙丁四班;又以月考定升黜;何妨在那些谒见士子当中;考察贤能与否;若肯留者则随侍左右;以备赞襄?而留下赞襄的人;也每月考核;择贤者用之;甚至于举荐于朝堂?”

    陇右精英堂的制度和当初代州州学又不一样;因为面对武官子弟;大多数人的经史底子极差;甚至根本就没有任何基础;他让杜广元等人在其中入学;更多的是为了安定上下军官之心;然后通过等级选拔英才;两年间已经颇有成效。王昌龄用精英堂来比喻那些四方慕名而来的士子;无疑是暗示;杜士仪可以收拢一班人作为自己的班底;然后按照考核学生那样考核贤愚不肖;把最优秀的人留在身边。

    话音刚落;甚至都不等杜士仪回答;高适便遽然色变道:“少伯;你这是想让大帅为人指摘聚集私人;谋为不轨吗?”

    见王昌龄为之大讶;杜士仪也点了点头道:“少伯所言虽然甚合我心;可你要知道;节度判官及掌书记推官巡官乃至于其他低级幕府官;也是从前没有;随着朝廷置节度;这才渐渐风行的使职;说到底就是有官身的。若是我聚集大批没有官身的士人在身边;而且还对其进行升黜考核;选贤者参谋机密;那么;达夫的顾虑很可能就会变成现实。到那时候我就是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了

    说到底;他当初把李白等人推荐回朝应试博学鸿词科;还不是因为这一重顾虑?

    可是;不等王昌龄为之沮丧起来;杜士仪却又笑道:“不过;既然你提出来了;你便自己出面替我甄别甄别;那些来拜见我的人当中;究竟谁人贤能;谁人不过尔尔。从前奇骏初来鄯州;曾经赴遍了城中邀约饮宴;如今你既然已经在掌书记一职上正式上了手;那就不妨拿出遍交天下友人的豪情来至于达夫;你既有如此军略眼光;我正好有事要请凉州河西节度牛大帅帮忙;回到鄯州之后;你替我前去河西;拜上牛大帅”

第八百零三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 
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乃是中都督府;管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文州、芳州这八州。这其中;凉、甘、肃、瓜、沙乃是最重要的五州;余下三州稍有不及。因为当年吐谷浑被吐蕃吞并;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和妻子一起奔凉州;而铁勒契部、思结部等;连番败战后;也多有在凉州杂居依附大唐的。故而凉州人口十万有余;其中迁到这里的各部族民就有两万多;再加上原本就定居于此的胡人;竟是如同大杂烩一般;汉胡杂居;历来便最难管理

    如今的河西节度使牛仙客;和杜士仪一样;都不是以勇武;而是以理事精于闻名的。当高适由鄯州北上抵达凉州姑臧城;于凉州都督府外求见后不久;就有人出来接待了他。来者约摸三十余岁;面貌俊秀肤色白皙;看上去不像是陇右本地人。而当对方自报家门之后;高适方才生出了一丝惊叹。

    来迎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河西节度判官姚闳。更重要的是;姚闳乃是开元初名相姚崇的孙子

    虽说姚崇已死;宋憬已经致仕;但无论朝堂还是民间;全都公认这两位是千古贤相;如今还年轻的高适不可避免有些名相情结;再加上姚闳乃是节度判官;比自己要高上不止一级;他自然对其保持了相当的礼敬。对于他的这种态度;姚闳亦是能够轻易体会得到;一时颇有优越感。可一想到陇右节度杜士仪和自己的年纪相差无几;却已经节度一方;而不似他这般处于辅佐的地位;他就又生出了深深的嫉妒。

    要不是祖父去世太早;伯父父亲当年升迁又是按部就班;姚家早已再度崛起了;他怎会至今仍在牛仙客这区区小吏出身的节度使麾下任判官

    话虽如此;牛仙客毕竟对他不薄;他如今也不会没事找事去激怒正当红的杜士仪;当下将高适领到了牛仙客办事的书斋前;就上前轻轻叩了叩门。随着里头传来了牛仙客的声音;他便推开了房门;侧身示意高适进去;随即才跟进了屋子。

    这还是高适第一次见到牛仙客。就只见他五十出头;鬓发苍苍;面上布满了刀刻一般的皱纹;瞧上去比寻常老者更加苍老。大概是因为劳心劳力;那一身宽大的袍服穿在身上;越发显得其瘦削;一双手更是瘦骨嶙峋;然而那清减的脸上表情眼神却颇见平和;没有一般上位者给人的威压感。

    “陇右节度巡官高适;拜见牛大帅”

    牛仙客丝毫没有架子;亲自上前搀扶起了高适;这才笑着请人坐了;因问道:“从前都是那位赫赫有名的陇右黑书记来;没想到杜大帅身边果然是英才云集;张奇骏出使吐蕃;他转眼间就又提拔了你和王少伯二人。达夫今年不过三十出头吧;果然是年少英杰”

    高适未曾想牛仙客竟知道自己表字;连忙谦逊道:“不敢当牛大帅赞誉;在下科场蹉跎屡试不第;不过一介碌碌无为之人;却蒙杜大帅不吝委署重任;一直战战兢兢。而牛大帅经营河西多年;仓廪丰实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