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抬起头,面红耳赤,很紧张地望着向小强。

    向小强明白了,自己能这么快脱身,除了老教授的诊断书,还有她这个潜艇部队艇长的担保。

    他心中掠过一丝感动,脸上仍是嬉皮笑脸地:

    “明白明白,当然明白。”

    “嗯你还没吃早点吧?”秋湫脸上又是一阵红云,不知从哪变出一个纸包,“我给你买了灌汤小笼,你快吃,很香呢”

    向小强欣赏着秋湫这副小女儿态,感到很满意。昨天在清朝那边凶得不得了,现在换上便装,立马憨态可掬,可爱至极。

    哈哈,很好,有戏。

    看来“回明十二打”不会是白日梦了。好吧,这第一打第一钗,就先拿秋湫开张吧。

第2集大明首都() 
“我就纳了闷儿了,”向小强坐在走廊门口的长椅上,吞下最后一只灌汤包,就着纸包擦擦嘴,“在飞机上,我最后就‘哇哈哈’笑那么几声,你怎么就当场认定,我就是潜望镜上那个人?唔,几十年了,南京灌汤小笼还是那么香。”

    秋湫内疚地垂着脑袋,双手绞着,偷偷抬眼瞥了他一眼,小声嘟嚷着:

    “主要是你在潜望镜上招呼驱逐舰的时候,笑得太得意,给我印象太深了所以,你后来再在飞机上那么笑一次,我一下就想起来了”

    向小强摇摇头,把纸包揉成一团,往墙角的纸篓扔去。没扔准,跳了出来。秋湫瞥了一眼门口站岗的卫兵,默默地弯腰捡起来,丢到旁边的竹筐内。

    “好,想起来就想起来了吧,为什么你一下飞机,二话不说,就把我举报给锦衣卫?”向小强说着瞟一眼门口卫兵,压低声音道,“越说越生气,你说这都一九三几年了,你们明朝还他妈的有锦衣卫,这玩意儿将来说出去谁信啊!”

    “小声点,小声点,”秋湫赶忙说,“现在不叫‘锦衣卫’了,现在叫‘军事情报局’了,简称‘军情局’。”

    “臭毛病,和清朝一样,粘杆处不叫粘杆处,叫什么‘皇室奏事署’”向小强盯着秋湫道,“那你不会不举报我啊?”

    秋湫难过地低下头,半天才说:

    “这件事我必须如实向情报部门说明,这是我的职责再说,这件事本就是因你而起啊,虽然我们几个都是你救的,但但要不是你,也不会有这件事啊!那,你看,我们还损失了一艘潜艇呢。”

    “得,”向小强没话说了,苍凉地一叹,仰到靠背上,“命犯小人不是,命犯女子啊!”

    不过想想,秋湫这样温柔、善良的女孩子,虽然有点一根筋,但还是很难得的。

    他转过头,望着秋湫。早晨红彤彤的阳光从门口斜洒进来,洒在秋湫面颊上,仿佛一朵绯红的桃花。

    “嗯你看什么?”

    秋湫突然转过脸,问道。

    向小强哈哈一笑:

    “没什么,看你长得好看。”

    秋湫小脸“唰”地又红透了,低下头,但眼角放出一种欢喜的光彩,没逃过向小强的眼睛。

    门口的两个卫兵仍旧站得笔直,其中一个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另一个嘴角动了动,喉头滚了滚。

    今天天气晴朗,相当好。冬日的阳光斜斜的,直接刺到眼睛。

    向小强被秋湫从阴暗的锦衣卫大楼里“领”出来,这个明亮的世界让他一下适应不了。

    他在阳光下、大白天里再次欣赏秋湫,才发现这个女孩子比夜晚、比清朝那边还漂亮。

    泡妞一大基本要领——女孩子穿了新衣服,男孩子就一定要恭维。

    “啧啧,”向小强后退一步,打量着她这身小洋装,“你别说,你这样一穿还真有味,真像外国电影里的那些淑女。”

    秋湫顿时连耳根都红了,但笑意还是马上爬上了脸颊。小妮子尽管羞涩难当,还是忍不住原地转了个圈,问道:

    “呵呵,好看吧将近三十块呢。”

    “不错不错什么将近三十块,帽子吗?”

    “当然是这一身呀!唔,还不算这个包包”

    “啊啊,我知道了,”向小强点着头,力图不显得太火星,“你说的是三十美元吧。”

    三十美元也不错了,两百多人民币呢。

    “哪能呀,”秋湫瞪大眼睛道,“三十美元那就贵上天去了,当然是三十明洋啦。就这都花了我半个月薪水呢。还好现在经济萧条,东西都便宜,不然我还买不起呢。”

    明洋?哦,大概就是明朝现在的货币了。既然远不如美元值钱,那三十块钱到底还是三十块钱。

    唉,小妮子当兵,没什么钱,再说这是三十年代,人收入低,又是大萧条时期,三十多块钱一身衣服就不错啦,就别刺伤人家了。

    “三十块钱就不少了,真的,”向小强安慰她道,“我老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个月才挣二十块钱呢。”

    “哦?你们清朝那边,妇女也可以出来做事吗?”秋湫眼珠转了转,顿时一抹红晕爬上脸颊,垂下眼睛,鞋跟在地下转着,嗫嚅道,“不知令堂嗯伯母在哪里高就呢?”

    向小强心下大乐:这么主动?打听长辈的情况,心里想什么不是明摆着吗?呵呵,这么讨人喜欢的女孩子,就算在后世,娶到一个都要羡慕死人了。

    秋湫一呆,看着向小强暧昧的眼神,马上明白自己说了什么。她脸虽然羞得像块大红布,却有了几分得意,低下头,哼哼唧唧地说:

    “嗯,你你还没有衣服吧你还不熟悉南京吧那,我领你去买几件”

    她胸中碰碰跳着,对自己说:

    “他毕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做的这些只是为了报答对,只是为了报答。”

    秋湫这样想着,面颊上的红晕更红了。

    向小强刚出大院门口,就发现自己二人已经被一大帮群情激愤的讨薪民工包围了。

    他“啊”了一声,连忙护住秋湫,后退了几步。

    再看这些“民工”,倒没有伤害他们的意思。这些人都穿着旧袄,有的戴着宽沿帽,有的戴着鸭舌帽,各自身后拖着一辆黄包车。

    他们彪悍的脸上露着兴奋,仿佛一大群食肉动物看到了好吃的,眼睛都在放着光,各自扯开喉咙嚷着:

    “小姐,啊要车啊?”

    “先生,上哪里,我车子拉你去啊?”

    “坐车子吧,小姐?”

    “坐车吧,啊要坐车啊?”

    “先生”

    “小姐”

    呼!是黄包车在揽生意。

    原来这时候的明朝也有黄包车。

    向小强讪讪地放开秋湫,心有余悸地问:

    “怎么你们这里揽生意都跟生猛海鲜似的?”

    秋湫从他身后钻出来,瞪了他一眼道:

    “要不然该怎么样啊?这几年经济不景气,他们大都是失掉饭碗的工人,要不然平时哪有这么多拉黄包车的喂,到汉中路良友百货公司多少钱?”

    大概是由于行规,看到秋湫向其中两人问价,其他的黄包车都散开了。

    被问中的两个汉子显得兴奋异常,其中一人笑得合不拢嘴:

    “好说好说,先坐上来嘛好啦!良友百货?要跑到新街口哩!一人给一角钱嘛好啦!”

    这一角钱对他们太重要了,今天一天的生活就解决了。

    秋湫也没还价,直接踏脚坐了上去。向小强学着她的样子,坐上另外一辆。

    “坐好了!”

    拉车汉子一声喊,向小强只觉得身子向后一仰,好像要倒,刚下意识伸手扶,就见车子已经很平稳地跑起来了。

    咦?感觉不错!

    屁股下面和四周都是柔软的皮垫,扶手是硬木的,靠背既可体又有弹性,连头都可以靠在上面,就像坐老板椅一样。

    向小强左右动动,心中大乐,顿时明白了黄包车为什么受欢迎了。坐黄包车就像坐小轿车一样舒服,虽然速度慢一些,但平稳的多,还不像小轿车那样会晕车。

    前面的拉车人戴着一顶旧宽沿帽,穿一件印着“和記交通公司”字样的马甲,跑起来一冲一冲,但向小强坐在上面却相当稳当。

    向小强舒服地向后一靠,任微风拂过脸颊,架起二郎腿,很腐败地享受起这种“旧社会的交通工具”来。

    向小强四下张望着,第一次在大天白日之下,如此近距离的观看这座明朝的首都。

    他慢慢觉得眼前一切似曾相识,总好像在哪里见过。但肯定不是因为认出了这里的街道。他虽然在南京上的大学,但随家仓这一带却没来过。

    啊,想起来了!眼前的一切,和以前从电视和老照片上看到的民国时期的城市景象差不多!

    从前,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老南京、老重庆,不就是这副样子吗?

    向小强眯起眼睛,眼前的景象仿佛变成了一幅泛黄的黑白胶片,画面上闪烁着黑色的雨点,街上的行人以不正常的速度飞快走着

    有轨电车从熙攘的行人中间穿过,车身上画着哈德门烟卷的广告,烫着卷发的淑女,纤纤玉指夹着香烟,向路人娇媚地笑着

    不时跑过一个挥舞着报纸的报童。窄窄的街道上方,是各种繁体字的竖广告牌。欧式风格的旧楼房窗口,伸出长长的竹竿,悬挂着各色衣服被褥。街边的留声机里放着靡靡之音

    向小强揉揉眼睛,一切又变成回了彩色。

    眼前的景象,虽然和想象中的有点差别,但差别不大,基本就是那么回事。唯一明显的差别,就是这时明朝的市容比较整洁,没有三十年代民国街道那么杂乱。

    向小强想想,也确实应该如此。毕竟到了这个时期,不管叫民国还是叫明朝,一座城市该这个样子总归会是这个样子。

    黄包车拐过几条街,驶进了汉中路。

    一上这条大马路,向小强立刻发现了明朝城市和民国城市的更大不同。那就是街上的古建筑比较多。

    宽阔的马路是柏油的,两边是青石板人行道。两侧的繁华建筑中间,经常能看到粉墙碧瓦,雕栏钩檐,偶尔还能看到牌坊、石龟驼碑、上马石什么的。大路两边栽着垂柳,小汽车驶过,风杨柳枝,十分有味道。

    离新街口越近,两侧的洋行、百货公司也多了起来。经常能看到巨幅广告:

    永泰百貨公司,忍痛大甩賣!

    利馬得洋行,摚I大犧牲!

    丹士林色布,老牌商標,萬昌染廠生産。

    百花香皂,品伲溃夥曳迹

    各界士媛,請試用之,自知言不虛僞也。

    松虎牌藥酒,諣懰幘浦兄酝酢

    請吸二合仙牌香煙。

    看着这种原汁原味的老广告,向小强直想笑。

    他是在广告公司里做文案的,天天搞的就是广告创意、营销策划那一套。他忍不住怀疑这些打广告的人,动没动过哪怕一点脑子。和后世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广告相比,现在的广告全是直来直去,别说创意了,一点弯都不带拐的。真的,就算实在混不下去了,操老本行,去帮人写广告也能大把进账啊。

    嗯,街道上好像还少了什么。少了什么呢?

    向小强想了半天,一拍脑门:街上没有穿旗袍马褂的!

    真的,从医院出来到现在,一次也没看到。

    向小强释然一笑:这是自然,旗袍、马褂都是清朝的传统服饰。这里是明朝,当然不会有人穿清朝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