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败?我没有打过一次败仗,分明是那阴险的曹操耍了计谋,靠一点小聪明获胜,不算本事,有种他敢跟我单挑吗?!我灭不死他?!”

    “主公有信心就好,”陈宫一拍几案,“那咱们就和曹操再来一局!”

    “再来一局?”吕布重复了一遍,然后大笑,狂笑,暴笑,“再来一局,公台,十万人马都没了,你丫要我再来一局,我从哪里再找如此多人马?我看我们没醉,你倒是该醒醒酒了!”

    “我没有醉!”陈宫走到大堂正中,整整衣冠,冲吕布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主公,我们翻身的机会来了,小皇帝派人来求救了!”

    吕布不屑地撇了撇嘴,“那个小孩?他有什么能耐,还不是傀儡的命?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处?”

    “主公且听我一言,”陈宫自信地冲醉卧一旁的张杨点了点头,不过张杨已经醉倒了什么反应也没有。陈宫无奈地摇下头,低声说道:“以前晋文公重耳接来周襄王,诸侯纷纷响应;汉高祖为义帝服丧,天下人心归附。天子被董卓所控,是将军为天下先,毅然斩杀董卓,重振汉室威名。虽被西凉余孽逼走,可是天下人却也知道将军对汉室的忠贞。(吕布暗地里笑了笑:忠贞个屁!要不是董卓跟老子抢女人,跟着他混其实也蛮好的。)

    如今小皇帝被杨奉等人护送离京,向洛阳奔来,本来也有借助主公的意思。”陈宫违心说了这话,感觉只反胃,不过看吕布受用的样子,还得硬着头皮继续鼓吹:“主公乃大汉温侯,身份尊贵,武艺高超,自然赢得小皇帝的信任。而那杨奉自从被曹操击败、自己舍弃部下逃亡后,就连一丁点的威严也没有了!主公上次与郭汜联手击败曹操,又从他手下救回徐晃。虽说那徐晃后来又回到了杨奉身边,不过对主公仍然是感激非常。如果您能借此机会,招纳徐晃,那杨奉根本不足为虑。

    这样一来,如果您真能借此良机,满足大家的期望,前去奉迎天子,内有高顺、张辽等并州名将和我一起辅佐,外有河内太守张稚叔帮助,以大公无私感服天下人心,扶助朝廷,弘扬大义,招揽天下英才。这样一来,即使四方还有叛逆,他们又能有什么作为?曹操、袁绍、曹铄之流,有什么值得顾虑的?成就霸业的时机终于来到了,若不赶紧决定,让别的豪杰生出奉迎的念头,先走一步;以后哪怕再费心机,也来不及了。”

    吕布本来还斜倚在歌姬身上,一边听一边逐渐坐直,等到陈宫说完的时候,他再也坐不住了,激动地跳了起来,“壮哉斯言,若我吕奉先有此一日,定以公台为相!”他整整衣冠,第一次冲着陈宫认认真真拜了下去。

    陈宫没有虚伪的避让,他深深地感觉到这是改变自己乃至天下命运的一刻,大汉将在自己手中走向另一条宽阔的道路。这一刻他真的被吕布的举动感动了,一个平日里目中无人的家伙能够主动拜服自己,这种成就感让他激动地不知所以。他紧紧握住吕布的双手,口气坚定地说道:“愿为主公效死!”

    小皇帝这一路上逃来吃了不少苦头。董卓死后由李傕等人掌权,兴平二年,杨奉领兵叛逃李傕,小皇帝乘机逃出。他命令杨奉众人护送其回洛阳,杨奉也乐得脱离李傕势力,就老老实实地护送他前去洛阳。一路上小皇帝坐在一辆脏兮兮的板车上,连个车厢壁都没有,几个跟着跑出来的宫女相继病死,只剩下自己的几个爱妃。大家比难民还狼狈,过去一天不洗澡他自己就受不了,现在连续十几天身上脏兮兮的,居然也挺了下来。有时候掐着身上的跳蚤,遥想一下,还颇有当年开国皇帝刘邦的风范。

    不止是劳累,半夜醒来小皇帝还免不了心惊胆颤,因为追兵就在身后!李傕联合郭汜率领追兵一路上紧追不舍,要不是杨奉手下的徐晃领兵奋勇杀敌,恐怕根本就逃脱不了。小皇帝暗想徐晃这武将忠贞不二,于是当众承诺:等到了洛阳,正式封他为都亭侯。从一个目不识丁的樵夫一下子窜到了都亭侯的高位,徐晃兴奋极了,杀敌也越来越带劲。不过敌人毕竟势大,一直追到了弘农的曹阳。

    杨奉紧急招唤河东故友白波帅韩暹、胡才、李乐等人,一起抵抗李傕。这些人的手下这几年根本就没打过什么仗,整日里吃喝玩乐,为祸一方。现在面对拼了命的李傕,很快就一败涂地。杨奉又施展老招数,丢下他们带着徐晃与天子连夜乘船逃走。到了河东大阳县以后,人困马乏,再也走不动了,只好一边由徐晃指挥所有军士,建立防御工事;一边派出使者,向各地紧急求援。张杨、吕布、袁绍、曹操等等等等,凡是能想到的势力他都派出了信使。再怎么样也比囚禁在空荡荡的皇宫里好。在长安那破败不堪的宫殿里,不要说佳丽妖娆、歌舞升平,一旦李傕不高兴了,他连顿饱饭都吃不上,甚至还可能有性命之危,这样的生活,他永远也不想再过一次。

    小皇帝一边喝着野菜汤,一边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着救兵。回想几年前群雄讨伐董卓时,十八路军云集一方,可是现在等啊等啊,怎么还没有一个回音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28章 吕布配献帝,还是头一回(中)() 
就在小皇帝翘首以待的时候,有两大势力,正在激烈地争论是否出兵。一个自然是曹操,另一个就是袁绍。

    早在袁绍初谋冀州之时,沮授就曾对他建议道“收揽英雄之才,集合百万大军,迎皇上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阳”(详情见拙作第二卷第三章《袁绍的野望下》),现在又旧话重提,他说:“将军生于宰辅世家,以忠义匡济天下。如今小皇帝流离失所,宗庙受到毁坏。而州郡牧守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没有一人起来保卫天子,抚宁百姓。现在将军已经粗定州城,应该早迎大驾。在邺城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那时,还有谁胆敢反抗!大人也可成为天子以下第一人,建立不世功业!”

    这估计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真牛啊!不过牛人通常是寂寞的,这不,沮授的意见就遭到郭图、淳于琼的反对。他们说:“汉室衰微已经很久了,今天要重新振兴谈何容易!况且目前英雄各据州郡,他们手下的士众动以万计,这时就是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天子迎到自己身边,那么动不动都得上表请示。服从命令就失去权力,不服从就有抗拒诏命的罪名,这不是好办法。”

    袁绍想想也是,很久以前他就动过重立皇帝的打算,当时准备把刘虞推上地位,没想到刘虞识破了他们的计谋,不愿意做一个空架子的傀儡,断然拒绝。如果说当时他还有做一个权臣的打算,那么现在他已经想问鼎天下了。现在应该说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老刘家已经在皇帝位上待了快四百年了,该让位了。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已经在他心头盘旋了许久,没想到今天能意外得到郭图和淳于琼的支持。尤其是淳于琼,想当年朝廷设立西园八校尉,淳于琼出任右校尉,与自己同列,现在能毫无保留地任自己为主公,实在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啊。这样的人就应该放心使用,让他们逐渐成为重臣,更好地辅佐自己。

    袁绍正在动花花肠子呢,一边的沮授又苦口婆心地劝告道:“迎皇上不仅符合道义,而且是符合当前需要的重大决策。如果我们不先下手,一定会有人抢在前头。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在于敏捷神速,希望将军考虑。”

    袁绍想了想,最终还是想等以后有机会时自己能逐鹿天下,看看这鼎到底有,多重。所以最后还是没有采纳沮授的意见,而是将目标转移到公孙瓒身上,准备解决他以后再挥师南下。沮授长叹了口气,他也知道公孙瓒确实是袁绍背上的毒瘤,不除不快,只是希望没有人注意到皇帝的重要性吧。

    与此同时,曹军帐中,将军们都在激烈的讨论,争执不休。得到皇帝逃到大阳县的消息以后,曹操就把几个亲信将领、谋士秘密召集到一起,开会讨论这事。大多数人都不同意迎接小皇帝,理由很多,有人说:“如今山东(崤山之东)未平,韩暹、杨奉新将天子,带出洛阳,如其北连张杨,未可卒制”;还有人说:“如今北海孔融、夏侯廉收服管亥等黄巾余部,又有太史慈这等猛将助阵,势力飙升,将是我军未来的一大敌手,不可不防!”

    新进来投、负责情报的郭嘉则说道:“主公,我军讨伐徐州,虽然抢了不少粮食物资,可是徐州元气未伤。刚刚得到情报,近来那屡战屡败的刘备正在那里上蹿下跳,又娶了曹豹的女儿曹氏,得到了徐州军中支持;他手下的简雍联络徐州士族,交结豪门旺户,据说又要替刘备纳糜竺之妹为妾。现在陶谦已经被彻底架空,政令不出州牧府。为了自家安全,已经连续两次让徐州了。”

    曹操笑了一小下,“那刘备倒是艳福不小,长得也没翼德英俊呢,居然还能娶了这么多人。可怜陶谦一世英雄,竟落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叹息啊!奉孝,你的意见是?”

    郭嘉挠了下头皮,“主公,其实我现在也正在权衡利弊,这里没有外人,我也就直说了。现在救援皇帝,一来可以继续宣扬主公长期以来忠于汉室的名声,引得天下忠于汉室的人士来投;另外,可以不战而得洛阳和豫州。但是与此同时,也要招致天下诸侯的怨恨和恐慌,可能被群起而攻之。

    天下已乱,从来都是实力说话,我听说子烈过去说过一句话:‘拳头才是硬道理!’深以为然。何况如今主公坐拥东郡、兖州,手下又有六万青州士卒以及五万兖州士卒,豫州刺史郭贡耳根颇软,曾被蔡邕老大人劝服,如果全军威逼豫州,也可不战而下。至于具体如何决策还需主公做主,我负责情报,职责就是将各种问题一一说明,决断的事情还是留给主公吧。对了,据说曹铄子烈占据了河内有名的穷地方林虑,正在兴修水利,遍地挖渠呢。”

    “你这浪子,太过于偷懒。子烈要是在,你们俩肯定能喝到一块去。我昨天接到他的书信,刚刚和张杨交战,侥幸令其退兵,现在正在固守林虑。”曹操笑着批了郭嘉一顿,然后喝了口水,又开口说道:“先不去说他,大家还有什么别的意见没?”

    荀彧上前一步,郑重地整整衣冠,冲曹操拜去:“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率先倡导义军,只是因为崤山以东变乱没有平定,还来不及远行迎接圣驾。

    如今皇帝车驾返回洛阳,然而道路坎坷,困于大阳县内,义士百姓无不感慨。如果您真能借此良机,满足大家的期望,前去奉迎天子,是最顺应潮流的;以大公无私感服天下人心,是极重要的策略;扶助朝廷,弘扬大义,招揽天下英才,是非常了不起的德行。这样一来,即使四方还有叛逆,他们又能有什么作为?

    韩暹、杨奉之流,有什么值得顾虑的?杨奉曾被您轻易打败,韩暹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如今天下忠臣义士都在等待着您的决定,万不可失天下之望啊!”他深深地弯下腰去,居然在那坚硬的木板上频频叩首,砰砰直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