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也都了解情况,求爷爷告奶奶,谁都不来。长史一职愣是空了四五个月,皇帝的万金堂一直降价,可就是没人来买。都知道曹操大人过去在京师设五色棒仗毙蹇图,又上战场厮杀了小半年,还不知道会凶成什么样?再说听说曹操手下那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除了曹操,谁指挥的了啊!曹嵩老大人人老糊涂,还怕大人受委屈,花了二十万钱向皇帝买下了长史一职,委给了夏侯廉。皇帝终于把这滞销官位推销出去了,龙颜大悦啊,连带着曹操大人也被他在朝堂上夸奖了许多次,连下面官职的任免权,也全都委任给大人。我被委任为历城县尉,典韦被委任东平陵为县尉,曹洪被委任为钜平县尉。

    按说像典韦这样的,以前碍于军令还不敢喝酒,现在自己当县尉了,肯定喝个痛快。不过赴任路上大家讨论郡县地图时才知道东平是济南国的治所,我们才明白大人的意思,让你偷着喝酒,我放在眼皮底下看着你,有夏侯廉看着,大人还不时管一下,能喝成才怪?典韦的脸一下变成了苦瓜样。

    五百一十二人在行军途中重新编制,大人曾经想过重建战车营,不过战事渐熄,重建的费用又实在太大,坚固的战车、昂贵的两匹战马还有相应的马铠、还有战车组成员身披的重甲,这些用郡国部队那点经费哪能够。再说像战车这样地武器只有在大平原才能使用,使用范围未免太窄了。不过看大人的表情,如果条件适宜,他肯定会考虑重建的事宜,就是用来阅兵也大显威武啊。本来我们有四百具镶铁牛皮甲,不过上次大战后被碰的东凹西凸的,身为冲撞前排的重步兵们都壮烈牺牲。大战过后,大人收集甲具仔细研究后,派人加工成一百二十具真正的铁甲背心,还有铁盔,选了一百名身体健壮的壮汉组成重装屯,由夏侯廉兼任屯将,进驻东平陵。

    战车屯原有的马铠修补一下还能用,二十具马铠、二十具铁甲背心、二十具铁盔,装备我麾下的两个什,号“虎骑”;另有八十名骑兵,身着牛皮札甲,每人背负骑兵轻型弩一具,弩箭十矢,号“豹骑”。两者组成的骑兵屯,号称“虎豹骑”,由我统领,随我进驻历城。

    另有轻步兵一百五十人三个队,归属曹洪统领,进驻钜平。大人的直属部队包括一个五十人的铁匠队、一个由华佗领队的医匠什、还有典韦和张飞各率的一个步兵队。

    那天偶然加入战场的张飞,现在也跟我们混饭吃。原来他自从离开刘备后,一心自己做出些成绩来,就快马加鞭赶到这边的战场了。过去大家都讲求白面微须是美男子,别看张飞性格豪爽,可是在家天天被老爷子逼着画美女,心里也是有想法的,自己的胡子要是不管就会四处乱长,可谓燕颔虎须,多影响形象啊。所以张飞老是趁人不注意,用短刀把胡须都剃了。现在有海捕文书,哪还有心情刮啊。没几天,就乱成这样,就是和他最熟的关羽当面也认不出。那天大战结束后,把脱力晕倒的夏侯廉送回军营,看见典韦辕门立旗,顿时心动。皇甫崇看他的身手非常欣赏,本想招募他,结果又对照海捕文书,长叹口气,只是送了些银两。张飞也不在意,三四天后等到典韦恢复过来以后,两个人从马上较量到地上,最后精疲力尽,相识而笑成了朋友,便经常结伴到大人帐中偷酒喝。再加上左丰虽然死了,可是海捕文书还有效,需要我家大人帮忙撤销,一来二去,索性在我军中作了个牙将。大人又派人快马加鞭去张飞家中向他老子张雄报了个平安。那老头自从张飞组织义军离家后一直没有他的消息,心想肯定被那两个汉子给骗了,尤其是那个大耳朵的貌似忠厚,不知骗过多少人呢?现在他知道自己儿子当官有俸禄出息了,乐得屁颠屁颠的,满口称好。信使回来一报,我见那张飞嘴上不说感激,眼角却依稀有泪光闪动。这次大人赴任,张飞也乐呵呵跟着从正规军转成郡国兵,跟典韦各率一个小队,充当大人的亲卫。有他二人在旁,我既放心又担心。一方面大人安全无忧,黄巾余孽再也没机会了;另一方面,这三个人不知道要偷喝多少酒呢。

    就这样,一路与典韦、张飞交流武艺(可不敢上阵,这两个人形怪物,一对阵可就毫不留情,我在他俩任何一个人手里只能走个十五六招),一路偷喝大人的美酒。终于酒喝完了,我们也走到了岔路口。

    大人嘱咐了曹洪几句,无非是心胸开阔、不要贪钱等等。看着曹洪逐渐走远,走出他的视线,便调转马头,直直的看着我,就像俺的脸上长了朵大红花:“阿呆,转眼你也长大了,开始独当一面了。我给你取个字:子烈。放手去做,有师傅我呢!……恩,你的俸禄我就不发了,先赔我的酒钱,再给你买个丫头。”

    “大人……”

    “哈哈哈哈……”典韦看见我红红的脸,在一边傻笑。

    “老典,你笑什么啊?你的俸禄也这样,还有你,翼德,你躲什么啊?”

    “大人,珍重啊!另外,这俩家伙酒钱要翻倍啊,俺年龄小酒量小啊!”

    “……”

    “呸,小酒桶!就你喝得多!……年底见,咱们继续喝”

    大人的车队逐渐远去,再也看不见了。第一次,我要一个人拿主意了。不过幸好,我还有一百兄弟。“弟兄们,走喽!”

    “砰!!”谁扔的西瓜皮?

    (主角不再只是个小跟班,正式登台了,大家舍点月票捧捧场吧)

第12章 历城风云(一)() 
我知道历城是个小城,但是我没有想到历城会这么小。我们一行百骑慢吞吞刚走到西城门口,还没和守城门的老卒打个招呼,就见那正忙着收进城税的老卒用和自己年龄不相符的速度飞奔而去。收进城税虽然违法,可是你年纪这么大,我教育下就得了,跑什么跑啊。就听见那老卒一边跑,一边喊:“黄巾来了,大家快逃啊!”

    我们还没来得及解释,就见一股烟尘从西门开始直冲东城门而去,然后——我上任的第一天,欢迎我的是一座空城。

    他们的警惕性还挺高!

    这天夜里,我们蜷缩在破旧的县尉衙门,上一任曾经顽强地抵抗过黄巾军,所以他的府第也被洗劫的更彻底。空荡荡的庭院里随便摆了个石碾子,其余什么都没有。坐在大堂唯一的石凳上,正好可以透过几个窟窿眼看到星星。幸好大家已经习惯了野外扎营,就在堂前庭院里扎下帐篷,点起篝火。这个野晚,分外寒冷,有零星小雪飘落,也不知外出逃难的居民们是怎样度过。

    三天以后,陆陆续续有人回来打探消息,见是官军,便立即回去,携老带幼都回来了。我也要去拜访一下县令,毕竟俺也是懂礼貌的人呢。可是我们也不认路啊,要我看县令也是挺威风的,反正闲着没事,我们就朝着城里最大的建筑走去。

    还没走到地方,就听到路边酒肆中传来歌声,声若洪钟,仔细听来:“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着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听上去是个中年人的声音,不知是那位不得志的大贤,还是刚刚解禁没事干的党人,且去会上一会,我先答首大人最爱吟唱的小诗吧:“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楼上歌声一顿,嘿嘿,看样子挺奏效的,待我上前请教。转入酒肆,上的楼来,只见二楼只有一个中年人,那相貌、那身材、那……,怎么形容呢,恩,怎一个猥亵了得。我一直觉得世上就只有两种人能吸引人,一种就是特漂亮的一种,像大人在洛阳跟袁绍光顾的那家酒肆中的沽酒美女;另一种就是面前这位长得对不起观众的。只见他额䦆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换成通俗的话就是生得个武大郎身材,又是塌鼻梁、大呲牙、尖脑袋的丑像。(本想写庞统的,但是他公元179年才出生,现在刚刚平定黄巾之乱,公元184年时庞统才是个流着鼻涕的小孩呢,就换成张松了,反正他也没有历史纪录说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这样的相貌一般人见了非吐不行,不过幸好,我和那古之恶来的典韦经常在一起喝酒,看惯了他的长相,再看别人,一个个都长得英俊潇洒,有的时候我总觉得张飞也是这样才常和他待在一起。要不然,以他的长相,每次在军中女营喝酒厮混哪会有人叫他帅哥啊?就是这样,见了他还楞了下,然后拱手致意。

    张松也是一愣,刚才听着楼下慷慨激昂的声音,虽然知道是个军中的厮杀汉,不过在他印象里也得在三四十岁以上,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更没想到的是,他看到张松模样后虽然楞了下,却没有像寻常人那样漏出厌恶、恶心的表情,而是像对待寻常人一样像他拱手致意——这是他自从出川游学以来从未有过的待遇!要知道,就是在家里,大哥也嘱咐他没事不要外出。“这位小哥请了,刚才那首短词是您写的吗?”

    天,怨不得二楼没人,连个伙计都没有,这家伙的口臭也太厉害了,简直就是脑海中那恐怖的“生化武器”啊!“是,我家大人所写,济南相曹操孟德大人。”

    “是那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啊,现在是治世还是乱世啊?”

    “许子将一家之言,何足评论?乔玄曾说我家大人:“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也曾对别人评论大人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呵呵,你挺崇拜曹孟德啊”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是我家大人前几天写下的诗句,如果这就是奸雄的话,我倒希望这样关心我们小民的奸雄越多越好。先生,我还要去拜会县令,告辞了。”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哎,你,你别,别走啊,回来,我就是……就是就是县令。”张松在二楼上看着我们远去的背影,一着急,口吃的毛病又犯了。

    且说我们离开后径直走到城中最大最好的建筑旁,只见香烟弥漫,居然是座神庙。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吧。神庙里人来人往,好像整个历城的人都跑到这里了。好多青壮在虔诚地磕头,额头青了也不顾惜。白发的老人,将自己也舍不得吃的白面馍馍交给供奉神像的道士。大殿前的铜鼎里添满了香烛,两旁的铜鹤嘴里正吐着一缕缕香雾。正中供着一尊谁也不认识的神像,倒是仙风道骨,十分精神。正中的功德箱里塞满了钱财,不断有衣不蔽体的信徒将仅有的几个铜板现出。在我们显示身份后,油光满面的主持道士笑嘻嘻地把我们领到一个偏殿里,然后也不奉茶,放下个功德簿就溜走了。就这态度,谁捐钱啊?

    等了一小会,几个眉清目秀的女道士走了进来,为首的一名作着巫女的打扮,鲜艳的妆扮、裸露的道装,不像驱邪的巫女,倒像是青楼里的头牌。

    “大人,请入内殿更衣,妾身为您驱妖祈福,保证您一会精神百倍,龙马精神……”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