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吧,给你留下二十具,战后就留在你的战船上,对抗敌军的巨舰,剩下的你想都不要想,全部从船上给我拆下来。我可事先给你说好了,如果你要是偷着藏起来,一具弩炮你就要赔我黄金万两!”

    文聘心中乐开了花,他本来以为自己能够得到五具弩炮就不错了,毕竟除了邺城张飞的军队外,整个曹军之中只有并州军队才能够装备弩炮。自己又是一个降将,哪有资格得到弩炮呢?

    这次曹铄也真大方,二十具弩炮,可以装备四艘艨艟战舰,到那个时候,那四艘艨艟炮舰就是无敌的存在,纵使面对周瑜的长安巨舰,也毫不落下风。

    曹铄看着文聘一边傻笑,一边流口水,知道他欢喜地傻了,抬起腿来,毫不客气地踹了他一脚,总算把文聘给踹醒了。曹铄对文聘说道:“仲业,注意风度,你好歹也是江夏太守,朝廷重将,怎么还这么没风范。你去督促一下战船,赶紧抢滩登陆,将我的亲卫营全数放下,咱们趁着天色未明,给周瑜也来一次攻击,礼尚往来嘛!”

    原来曹铄表面上对蔡瑁的失利并不在乎,实际上却暗暗为之气恼。几乎是刚传来蔡瑁失利的消息,曹铄就命令快马联系文聘,命令他抽调出部分战船,入夜时分悄悄来到乌林以东的麻屯待命。

    这里是周瑜已经收复的地盘,警戒力量就是刘琦从江夏派来的守军。可是无论是周瑜还是刘琦都没有想到,麻屯的警戒部队长官居然是李儒在五年前派来的死间!

    当时李儒并没有给他明确的指令,只是命他匿名加入黄祖军队,努力作战,争取升官。五年时间,他从一介流民成为了一名牙将,此时曹铄大军云集于乌林,周瑜、刘备(刘琦)抽调大批部队进驻乌林对面,严正以待。而乌林以东的麻屯,由于是一个极小的地方,所有人都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上面,也就成全了曹铄,让他将五千近卫营士兵从容运过江来。

    当曹军开始偷渡的时候,周瑜正忙着布置庆功宴,他命令向乌林方向派出大批侦查船只,防备曹军偷袭,又命令五千水军悄悄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准备抵抗曹军进攻。

    入夜时分,曹军蔡瑁果然派出纵火船,想要偷袭周瑜水寨,不过这纵火船虽然借着风势,速度极快,但是它的防御能力很差,在周瑜事先准备好的战舰打击下,蔡瑁的纵火船根本就没有起到蔡瑁预料中的作用,只烧毁了四五艘空着的冒突战舰而已。

    周瑜见击败蔡瑁的偷袭后,便放心大胆地宴请众将,他的心思彻底放松,不但为后人留下了“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还写下了《长河吟》这样的名篇。但是纵使是聪慧的周瑜也没有想到,曹铄居然敢带着区区一个营五千人的兵力,居然敢乘坐着文聘军中的几十艘斗舰,悄悄来袭。

    五千人绝对消灭不了周瑜的大营,但是这五千人还护送着五十具弩炮!这五十具弩炮被临时固定在战舰上面,每具弩炮至少配备了四枚火油蛋!他们将负责第一次进攻,进攻完毕,战舰立即返回北岸,绝不迟疑。

    曹铄的攻击计划是这样的,文聘麾下有万余水军,将他们分成两路:一路在麻屯运送曹军过江,并负责保护弩炮;另一路在蒲圻对面等待时机,接应曹军返回北岸。在弩炮的进攻下,曹铄的亲卫营将在悍将许褚、王双的带领下,杀进周瑜大营,并从防御力较弱的南门杀出,从蒲圻过江。

    不久,文聘来报,所有部队已经登陆,做好战斗准备。弩炮部队已经全数展开,做好了攻击准备。曹铄看着灯火通明的周瑜大营,微微一笑,大声下令:“全军进攻!”

    ……

    第二日,周瑜退兵五十里,以避曹军锋锐!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401章 开辟第二战场!() 
话说周瑜正在庆功,突然遭受曹军弩炮打击,紧接着曹军战斗力最强的亲卫营又冲进了大营,周瑜军队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兵五十里,以避曹军锋锐。而就在此时,曹军的海军也即将投入战斗。

    话说曹铄在沓渚建立海军基地,成立海军,并不是单单为了从青州往辽东郡运粮,而是希望有朝一日海军能够实行跨海作战,比如从倭国掠夺点奴隶。

    当然,以目前曹军的技术水平,尚不支持这种大规模的跨海作战,何况那辰韩、马韩、牟韩三地尚在当地土著的控制之下,要想东渡倭国,必须等到安东都护府将三韩之地纳入自己的掌控才行。

    可是,古尔丹暂时没空理会三韩,他在高句丽的最北端买沟(县城名)发现了一个特大露天金矿,正忙着发财呢,哪有空理会三韩那群野蛮人。可甘宁也是不甘寂寞的人,再者说他听说自己的好友苏飞拒不投降孙策,被孙策囚禁在吴郡,甘宁就动了营救苏飞的念头。

    于是甘宁留下沈弥率领一万士卒留守沓渚基地,督造水军战船,保护海上商路;自己带着五千精兵南下青州,并向邺城军政议事会委员长曹操提交了自己跨海攻击的建议。

    曹操收到甘宁的奏折后,在全国舆图面前整整站了两个时辰,然后点头同意。立即展开军政议事会紧急会议,通过了甘宁的跨海攻击方略。曹操还以军政议事会的名义,调动邺城新组建的预备役五千人,加入到甘宁的船队中来。

    当然,这一切调动都是由曹铄留守在邺城的内阁一手操办,正是他们首先认可了甘宁的提议,才将甘宁的报告转交给曹操。按照规章制度,他们在发出命令的同时也向曹铄提交一封书面报告,命人快马传递给曹铄。

    这就是信息不便带来的坏处了,现在一个电话就能够解决掉的事,放在汉末足足需要快马跑上半月。幸好马超、高顺不断从外族那里掠夺战马,并州军马场也不停地培养出新的马匹,现在整个北方大地,已经建立起基本的驿站制度,并通过驿道,将所有的县城连成了一个有着极高效率的网络。

    当曹铄收到甘宁的申请副本和内阁、军政议事会的批准文本副本后,曹铄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一方面,曹铄欣喜地看到,内阁如今已经能够独立处理军政事务,不再盲从;可是,另一方面,曹铄也惊恐地发现,内阁完全可以架空自己,掌控大权。

    虽然此时内阁成员半数是曹铄的亲信,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曹铄还是做了些许准备,他致信王筱及并州军政议事会,命令在邺城建立黑衣卫士训练分营,一切设施如同悬瓮山大营,一方面负责训练黑衣卫士,另一方面负责“保护”内阁。

    当然,这分营并不是马上就要建立的,曹铄只是希望并州军政议事会及黑衣卫悬瓮山大营早做准备,省得以后措手不及而已。而且这措施并不引人注意,因为内阁成员首先向曹铄负责,所以他们的安全在最开始就由黑衣卫士负责。只是当时派驻邺城的黑衣卫士较少,所以人手略显不足。

    【从一月一号到一月七号月票翻倍,希望大家及早投出月票,免得浪费宝贵的机会。】

    且说甘宁收到军政议事会的批示后,大为欣喜,尤其是他新收到的五千士卒,本来就是经祝公道训练过的水军预备役士兵,战斗力比起甘宁的锦帆贼来并不相差太远。

    甘宁命令全军立即南下,一边行军,一边磨合部队。此时的行军其实也不是真正的渡海作战,而是距离海岸线数十里,沿着海岸线南下。一路上甘宁的水军记录水流资讯、探测航路,并多次对青州、徐州两地进行攻击演练,让当地的守军绷紧了神经。

    这也是曹操特意提出的要求,据说他看过甘宁的建议书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构思如果孙策大军从海路大举来犯,曹军该做出何种反应。所以这次甘宁南下,不仅锻炼了海军队伍,而且对青州、徐州两地沿海官军也是一次机会难得的磨练。大家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这看似屏障的大海,其实还蕴藏着巨大危机。

    当然,孙策的军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相反,在孙策等人看来,大海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外敌隔绝。所以孙策认为自己统治区内最安全的不是内陆核心,而是沿海的吴郡、会稽郡等地。

    苏飞宁死也不投降,孙策、周瑜却偏偏爱才如命,就将他关押在吴郡的毗陵,交托给毗陵典农校尉陈彪来关押。

    毗陵在长江的入海口西侧,是多年前长江冲刷来的泥土所形成的,此处土壤肥沃,但是人口稀少。孙翎率军占领广陵、海陵以后,毗陵就成为了没有外敌攻击的内陆地区,也成为了孙策招募流民、山越部众屯田的绝佳场所。

    孙策听取张昭的建议,在这里设立典农校尉,负责官方屯田事物及处理当地的军政事宜。毗陵也就成为了丹阳郡北的一处独立郡县,而且地位超然,作为首任典农校尉的陈彪也就得意洋洋,天天快活度日。

    当然,陈彪绝对没有想到,他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不但甘宁还有十来天就会率军来到毗陵,而且赢火、王懿他们已经悄悄来到了毗陵。

    当初陆逊势大,王懿说服民军首领金奇放弃安勤山,向海边进发,他倒是没想到甘宁会跨海攻击,王懿只是觉得这毗陵在海边,是孙策统治力较为薄弱的地方,在这里更容易得到发展。再加上毗陵正招收各地流民,即使安勤山上万余民众向毗陵进发,也不会招人怀疑。

    而且那丹阳郡太守淳于式虽然能力较差,但他还是比较爱民的,不仅没有阻拦流民向毗陵进发,而且还命令沿途各州县为流民们提供赈济,设立免费舍粥的粥铺,为流民们提供果腹食物。

    他的这一善举得到了广泛传诵,越来越多的流民从江东各地涌来,向毗陵进发。许多百姓在毗陵安定以后,自发地为淳于式设立生祠,供奉牌位,为他祈福。孙策派人对他多番嘉奖,就连王懿也想奏请曹铄,给这个淳于式发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此次安勤山民军大搬家,王懿、赢火协助金奇抽调了其中的千余青壮,组成了一支骨干队伍。为了遮人耳目,青壮们并不集体行动,而是携老带幼,混入滚滚流民潮中。本来这次行动,王懿最担心的便是粮食问题,如今可好,不仅不用自己准备,士兵们还可以喝到淳于式免费发放的米粥。当大队到达永平之后,从安勤山上携带来的粮食还有一大半没有动用。

    永平是毗陵以南的一个小县城,并没有驻扎多少军队,县城里隶属官府人数最大的当属粥铺,这里大大小小免费舍粥的粥铺足有七八个,流民们只要到了这里就算是看到了活路,他们可以在这里稍事调养身体,然后加入到毗陵的屯田队伍中去。

    金奇和赢火、王懿商议,命令大多数部众都装作流民,到毗陵去讨生活,至于青壮精锐力量,则在永平城外悄悄集结。依照金奇的意思,可以先拿下这永平。

    的确,永平守备力量薄弱,千人部队一个冲锋便可以将它一举拿下。但是拿下永平也没有什么格外的好处,正当大家犹豫的时候,曹铄派出的特使找到了他们,并向他们传达了甘宁将要渡海进攻的消息。

    金奇、赢火、王懿三人高兴地跳了起来,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车到山前必有路啊!三人立即紧张地商议,决定三人分兵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