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晕⒌⑽笠坏愎Ψ蚨选

    但是就是这一点点的功夫,却让夏侯惇的军队稳住了阵脚,而且在夏侯惇的指挥下,曹军正在进行变阵,将原来的方阵变为了偃月阵,方阵的两侧正在往赵云的后路包抄。

    赵云微微叹了口气,曹军怪不得能够横行中原,果然是有实力。自己本来想将他们的阵型杀个对穿,打击下曹军的士气,看来这想法已经不可能完成了。如果再耽误下去,自己不但完成不了诱敌的任务,反而可能因为孤军深入,被敌军消灭掉。该走了!

    赵云一挥长枪,刺死了冲上来的一个曹军屯将,趁着他的手下胆怯地不敢上前的时候,轻轻掉转马头,长枪往前一指,“跟我杀回去!”

    看着赵云远去的身影,夏侯惇紧握着方天画戟(曹铄从吕布身边缴获方天画戟后,将它送给了夏侯惇),手指甲都扎进了肉里。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捞得着跟赵云过上一招,自己只能傻傻地看着赵云在自己手下的包围圈中纵横驰骋。

    夏侯惇深感屈辱,他大声下令:“全军集合,统计伤亡人数,将伤员留在原地,交给于禁所部,其余人随我继续进攻!”

    这次赵云算是把夏侯惇给得罪了,他自己倒是不知情,继续带着队伍在前面诱敌,跟在他身后的夏侯惇一个劲地催促着:“快点,快点!跟上!这次不能让赵云这个小白脸跑了!”

    部队的行军速度越来越快,韩浩感觉有些个不对劲,他拍马上前,对夏侯惇劝谏道:“将军,这赵子龙是不是在引诱我们上前,前面会不会有敌人的埋伏?”

    夏侯惇皱了一下眉头,“应该不会吧,赵云刚刚如果是在诱敌的话,他不可能这么卖命地厮杀的,那会统计战损,死在赵云枪下的屯将有十三个,什长、伍长更是数量极多。我看他是在奋力断后,掩护刘备大军快速撤离。”

    韩浩还是有些个不放心,“将军,这些天我计算了一下,刘备军中光正规军就有一万五千人,现在这赵子龙只带着四千士兵断后,那剩下的一万一千名士兵呢?”

    夏侯惇楞了一下,他也有些个纳闷了,此时,前军突然派人快马来报:遭受刘备亲帅的伏兵攻击,损失惨重。

    夏侯惇精神一振,大声问道:“确定是刘备吗,敌人的伏兵有多少?”

    那人哀声说道:“确实是刘备,他手持雌雄宝剑,连杀我三名屯将、一名牙将,小人的哥哥就是被他所杀。不过他手下的人马倒是不多,约有千余,现在正与那赵云一起加速退兵。”

    夏侯惇不惊反喜,果然是那刘备看赵云断后迟迟不归,带着亲信部曲赶来查看情况,却正好发现曹军,于是与赵云联手攻击。这样看来,赵云真的是在承担断后的任务。

    韩浩惭愧地大声说道:“将军,末将愿为先锋,攻击刘备贼军!”

    夏侯惇大声赞道:“韩将军勇气可嘉,不过那赵云武艺高强,我夏侯元让倒也手痒了,不如让我前去过一过瘾。韩将军你收拢后军,随后赶到。咱们这次一定要留下刘备,也让元则他们看看咱们的战力!”

    于是,夏侯惇留韩浩在此率领后军,自己带着五千精锐,全速前进,很快就进入了博望坡,随后韩浩也率领大军冲进了博望坡。

    等了小一会,于禁也带着泰山营来到了博望坡前,听到留守此地的兵士自豪地汇报,夏侯惇将军将赵云连连击败,正在继续追击。看着遍地的芦苇,于禁心中猛然一惊:这赵云也是武艺高超之辈,据说当年曹铄将军在他手里都过不去十招,如今怎么可能这么容易被击败,难道是在诱敌。越往南行,道路越是狭窄,路边都是易燃的芦苇、树木。如果对方用火攻的话,那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于禁立即派出信使,向夏侯惇说出自己的担忧,希望他暂时停止进军。同时,于禁命令泰山营全线展开,组成圆形防御阵型,弩炮部队在最中央驾好弩炮,随时准备对敌人发起进攻。

    一切准备妥当后,于禁暗暗向诸天神佛祈祷:但愿我是杞人忧天吧,要不然两万部队可就要蒙受重创了。

    不过,事实上,根据墨菲定则,事情总是向最坏的一面发展。当于禁的信使找到夏侯惇的时候,陈到、刘封也按照刘备的吩咐,放起火来。这干透了的芦苇本就容易着火,再加上刘军又倾倒了许多引火之物,越发容易燃烧。陈到、刘封手下的一千人马挥舞着火把,将所有能够看到的干草都点了起来,然后抱头就跑。纵使是这样,好多人还被烧焦了头发,甚至烧没了眉毛。

    此时正好吹过来一阵大风,火借风势,将整个博望坡都困了起来。到了这个时候,夏侯惇总算是醒悟过来,可是现在已经晚了,自己的贪功让全军走到了绝路。夏侯惇厉声喊道:“突围,突围,往后冲,能跑一个算一个,于禁、李典将军会接应咱们的!”

    其实不用他说,士兵早就开始抱头鼠窜了,这个时候,什么兵器、辎重、什么铠甲,统统都被士兵们丢弃于地,士兵们两手空空,一个劲地往后跑。可是两万人太多了,而道路又太窄了。

    士兵们往往跑着就不小心被绊倒,然后就被自己的同伴们踩在了脚下,几十人、几百人、上千人冲过去后,地上已经没了成型的尸首,只留下了一地血泥!

    李典看到了博望坡的大火,但是他并没有立即下令出击,此时营寨中除了老弱病残,还有从中原辛辛苦苦运来的粮食。这些个粮食是为曹军南征准备的,格外多,堆成了一座座的小山。

    李典大声命令士兵们立即登上箭楼准备防守,他的三千人马立即听令,倒是留在原地的夏侯惇万余人马迟迟不动,李典大怒,连续斩杀违命的四名牙将,这下才把这些人给镇住了,连忙进入防御工事。

    当士兵们刚刚拿起弓箭,关羽就带着三千精兵冲了上来。李典忙命兵士们放箭,将关羽硬硬抵挡住。关羽亲自带人冲了数次,都被弓箭射了回来。而此时,臧霸也带着五千兵士向于禁的泰山营发动了进攻。

    臧霸已经很久没有上战场了,他根本就不清楚弩炮的威力,看到曹军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布出来一个圆形阵势进行防御,臧霸不屑地一笑,他大声下令:“全军进攻!”

    此时,于禁也大声下令:“弩炮射击!”

    早就准备妥当的弩炮兵立即扣动了扳机,十枚大石头带着呼啸的风声,将臧霸的掌旗官砸成了肉酱,将臧霸军中负责掩护的弓箭手砸翻了一大片。臧霸眉头一皱,正要下令,曹军的第二波石弹又到了,硬是从冲在前方的士兵们中间砸出来一个血肉翻滚的血胡同来!

    臧霸虽然竭力督促士兵进攻,但是他手下的兵士都是山贼出身,历来都是欺软怕硬,在弩炮的不断攻击下,他们根本就不敢上前冲杀,反而被打得连连后退。于禁也不过分紧逼,他只是牢牢守住博望坡的出口,接应夏侯惇及其残兵,然后徐徐后退。

    战后统计战果,刘备虽然一把火歼灭夏侯惇大部,但是赵云和臧霸的兵马都损失过半。刘备毕竟底子较薄,这一次只能算是惨胜,他无奈地叹息一声,眼睁睁地看着于禁在李典的接应下全军而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77章 诸葛孔明出山() 
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后,刘表使刘备屯兵新野,曹军。刘备趁曹军忙于北方战事之机,出兵掠地,北至博望附近。夏侯惇得到情报,率领三万兵力前去交战,未果,双方各建堡垒,相持许久。

    某日,刘备受徐庶启发,放火烧寨,佯装退兵,然后派关羽、臧霸、赵云等领军埋伏以待曹军。夏侯惇不知是诈,自持兵多,中伏。

    但是刘备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战果,他虽然歼灭夏侯惇前军,但是两个后手都被曹军化解,关羽攻打曹营被李典挡住;臧霸所部本来负责截断曹军退路,可他们反而被于禁的弩炮部队重创,溃不成军。刘备惨胜,无力继续在博望与曹军对抗,只能够收拾残兵,返回新野。

    可以说,如果没有徐庶的启发,刘备连这个惨胜的战果都没有资格享受。于是他对徐庶的军事才能大加赞赏,盛赞他有王佐之才。

    徐庶自然是极力谦让,称自己的才学远远无法同诸葛亮相比,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诸葛亮?过去刘备在荆州曾拜访过阳翟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也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如今见徐庶又极力推荐诸葛亮,当即就产生了招募延揽之心。他想委托徐庶代表自己,礼聘诸葛亮出山。

    徐庶婉辞,他指出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人称“卧龙”先生,得其能安天下。对这位盖世奇才,不是贸然能请得来的,建议刘备亲自前往。

    刘备有所心动,经过这一次他算是知道谋士的作用了,过去面对曹军的大军,他和关羽、赵云等人一般就是硬抗,扛不住就逃,逃走了休养生息后再次硬抗,要不然也不可能与曹军在边境上相持这么多时间,要知道当时曹军的主力可是全被调走,前去对付袁绍大军了。

    于是刘备便向徐庶打听到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亲自前去拜访,不过他并没有立即见到诸葛亮。为了考验刘备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也为了体现自己的重要性,诸葛亮不是今天拜访刘表,就是明天去走访名士,就是不在家。

    刘备等到第三次前去诸葛亮家中,才见到了诸葛亮,只见人家身长八尺(约184cm),甚是英俊潇洒,比起自己长臂猿、大耳朵的造型那是英俊上一万倍。刘备自惭形愧,于是对诸葛亮分外恭敬。

    诸葛亮早知道刘备的来意,他也有意出山。一方面是因为刘备连续三次都亲自前来拜访,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刘表虽然对自己也颇加重视,但是可从来没有来过自己这里;另一方面眼看着曹铄已经一统北方,接下来他很可能率军南下,自己如果再不出山就不可能在这纷乱的汉末建立基业,难道让后人说某诸葛孔明,耕读一世无果而终吗?当然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诸葛家族的需要,现在曹铄那边、孙策那边都有诸葛家族的人,为了以防万一,刘备这个潜力股也要抓牢了。

    于是诸葛亮对刘备略加刁难,便引他入室长叹,刘备便叫侍女退下,对诸葛亮提问道:“如今汉室衰落,奸臣曹操、曹铄相继把握政权,忠臣义士纷纷蒙难。我受命于献帝的衣带诏,不考虑我的品德不够,也不考虑我的实力不足,只想向天下展示君臣大义。可是智谋短浅,屡遭大败,连安身立命的徐州都丢了,就连陈群也在随我突围途中,感染疫病,黯然逝世。孔明先生,你说我还有成绩的机会吗?”

    诸葛亮微微一笑:“将军,只要你仍然保持自己的志向,就绝对有机会扭转乾坤!”

    看着刘备疑惑地神情,诸葛亮说道:“自从董卓乱政以来,各地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不但名分低微而且实力不足,但是最终曹操却在曹铄的辅佐下,战胜袁绍,以弱克强。

    虽然曹铄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但是最关键的却是曹操使用了正确的计策,在延津、白马那里打击了袁军的士气,又在官渡那里长期与袁绍对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