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59章 刘备,丧家之犬耳!() 
至此,曹军实际控制的领地有冀州、青州、兖州、豫州、并州、幽州、司隶,而且其盟友马腾还占据了雍州大部,可以说,曹军已经是天下最大的势力!而就在大汉军政议事会为了轻取幽州而兴奋的时候,徐州方面传来了一个更大的喜讯,张辽一举击破刘备大军,刘备弃下邳而走,逃离徐州!

    得知这一消息后,重伤初愈的曹操猛地从病榻上跳了起来,然后捂着箭伤跌坐在地上。他顾不得喊护士,而是连连叫道:“快把张辽的报告呈上来,快点,这个张辽张文远,还真不得了!好!好!好!当初我还质疑过,我儿曹铄真有眼光!”

    原来张辽自投靠曹操以来,并没有格外出彩的地方,曹操也就没怎么重用他。可是从后世转世来的曹铄却清楚地知道张辽的价值,一力主张让张辽来对付刘备。看这大家怀疑的目光,曹铄又派上了一位年轻的帅才,那就是李典。

    两个人初次独当一面,却没有对提拔自己的曹铄说什么感激的话语,两人都暗下决心,决心用行动来回报曹铄的大恩,用成果来为自己正名。而刘备却正好给了张辽机会!

    原来刘备起初为了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也为了解决自己辖地内人才亏缺的状况,才听取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当然,为了拉拢徐州的各大家族,刘备将大多数豪门望族出身的官员都定位为二品。

    但是令刘备想不到的事是,在陈群的设计中,二品正好是充当中正者,而且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这样以来,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这些人担任中正官,常常徇私枉法、贪赃纳贿。

    本来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由于被品评上的人就可以得到官职,尤其是评为上品的人更可以高居显位,并且很可能子孙世代入宦为官,因此引诱许多士人不顾廉耻贿赂中正,或者假造家谱,极力钻营。

    这样一来,这徐州的九品中正制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仅仅数年的功夫,就开始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种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九品中正制脱离了陈群的设想,变得只重家世、轻视才德,结果往往把真正的贤才排斥在外,而门阀的膏粱子弟却高居显位。

    尤其是商人,虽然占据大量的财富,却毫无社会地位,根本就无法进入社会高层,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糜竺。刘备虽然对糜家多加拉拢,并娶糜家小姐为妻,可是却改变不了糜家越来越低的地位。

    刘备曾经想要表糜竺为东海国相,表糜芳为彭城相,却被以陈群为首的九品中正制拥护者所劝阻,陈群更是叩首出血,势要维持九品中正制的决定性地位。最后,糜竺、糜芳迫于压力,只能主动向刘备辞谢。

    相反,乐安人王模、下邳人周逵虽然多行不端(见第三卷第十二章多事之秋),但是他们却出身高贵,再加上向中正多次行贿,官职越来越高,对于这样的家伙,陈群却不置一言。而广陵人陈矫、丹阳人戴干素有贤名,只因为与糜芳结交,陈群就将他们定位为下品。

    糜芳对陈群甚为嫉恨,连带着对刘备也怨恨起来。他对糜竺说道:“哥哥,当初刘备仓皇来此,是咱们帮他站稳了脚跟。广陵郡告急,孙翎北犯,又是咱们捐出大笔财物,以及两千私兵,这才帮助刘备稳定了战线。如今论功行赏,咱们连两个虚衔都轮不上,长此以往,咱们的后辈也只能顶着下品的定语做小吏了!”

    糜竺见左右无人,深深地叹了口气:“阿弟啊,谁能想到呢?当初他刘备娶了小妹,算是高攀咱们;现在小妹却因为咱们商人的身份抬不起头来。当日刘使君曾经亲口向我许诺同富贵,可是现在连你的彭城相这样的小官他都不愿意给,悔不该当初啊!”

    糜芳见糜竺没有再称呼刘备为主公,而是称之为刘使君,心中一喜。看来哥哥对那刘备也不是死心塌地,这就好办了。他知道这里是哥哥糜竺的书房,任何人没有糜竺的同意都不得妄入,非常安全。

    糜芳往前凑了一小步,低声说道:“哥哥,如今咱们还有一个弥补的机会,你现在奉命留守下邳,掌控徐州的命脉,而一直反对咱们的陈群正好随刘备大军行动,不如咱们反了吧!”

    仿佛天边响起了一声闷雷,糜竺浑身不由得为之一颤,他快步走到窗前,看远近无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身说道:“阿弟,你胡说什么?反,你凭什么反?再说了,你就是反了,刘使君大军回来平叛,你又该如何自处?何况咱们辅佐刘使君数年,曹军能相信咱们吗?”

    糜芳微微一笑,哥哥糜竺虽然连提了几个问题,却没有立即反对造反,那就是说,只要自己能够说道哥哥,他也不会介意反抗刘备的。

    糜芳凑到糜竺跟前,小声说道:“哥哥,曹铄丞相的锦衣卫下邳指挥使昨天偷偷找过我,为的就是想要策反咱们,我已经答应了他,并写下了盟书。他说是张辽将军特意拜托他来说服我,并说他们锦衣卫已经收买了城门校尉士仁(三国演义中为傅士仁)。只要咱们与他们协助,必定能够一举成功。到时候,刘备老巢被端了,必定军无斗志,张辽将军再大举进攻,刘备必败。当那个时候,哥哥你就是徐州别驾,而我则是东海国相!”

    糜竺轻轻点了点头,“让我再考虑考虑吧,那个士仁曾经被关羽当中鞭打,很可能怀恨在心,投靠曹军可能是真的。不过纵然是这样,咱们也没有必胜的理由啊。下邳这些豪门望族,哪家的子弟不再刘备府中做官?他们的私兵也得有个上万人,咱们实力不够啊!”

    糜芳低声说道:“他们说自有办法,不过因为他们还不相信咱们的诚意,所以没有向我说明。”

    糜竺沉默了一会,然后低声说道:“阿弟,有些时候是该为咱们糜家找好退路了,毕竟咱们也是个大家族,得为族人多做打算,不可能让他们一直被定为下品。不过我是不会降曹的,这个世界上,还是忠义比较吃香!只是,苦了你和妹妹了!”

    糜芳听懂了糜竺的暗示,哥哥分明是让自己来与曹军联系,而他继续做出忠于刘备的样子。这样即使失手,也会为家族留一条后路,糜芳郑重地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哥哥保重!”

    看着糜芳离去的背影,糜竺微微一笑,自己的弟弟终于长大了,终于能够独挡一面了,咱们老糜家后继有人啊!不过他行事还是有些个浮躁,尚需锤炼啊!糜竺走到书案那里,拿起一个小铃铛摇了一摇,很快长得格外普通的老管家就来到了书房里。

    糜竺低声对他说道:“老爷子,咱们糜家死士还有多少人?暗地里还有多少力量?”

    老管家是糜竺的父亲留下来的,对糜家忠贞不二。他低声说道:“大少爷,咱们糜家死士安插在城防军中的有二十一人,他们最小也是都伯级小军官,手下全是咱们想方设法混进去的糜家外姓青壮;城中大小店铺十六家,其中安插在学徒中的青壮死士有三百人;咱们糜家大院里尚有一百精锐私兵,以及二百青壮;城外庄园里上次您献给刘备两千青壮奴仆,现在那里尚有五百名死士,以及三千私兵!”

    糜竺点了点头,糜家也算是徐州的大户,虽然地位不显,但世代经商也积累下不小的基业,各方面都有些布置。他对老管家说道:“老爷子,你从中挑些得力的人手来,交给二少爷,帮帮他。至于那些不容易暴露的,还是让他们继续潜伏着,以后说不定还用得着。另外,你亲自坐镇城外庄园挑选人手,等我一声令下立即截断交通,防止走漏消息。”

    五日后,糜芳、士仁易帜,归降曹铄。城中豪门望族妄图反扑,被率领三千精锐突袭至下邳的李典所败,参与者皆被抄家灭族。李典在糜芳的协助下以血腥的手段震慑住下邳上下,士仁更是充当了他的急先锋,一日内抄十三家。

    糜芳之兄糜竺誓死不降,被糜芳囚禁。糜竺以死相抗,得以保全刘备家小,并遣人将她们送到刘备军中。刘备惊怒交加,立即率三万大军回师徐州,一路上他也来不及收敛部众,士兵逃亡数千人。

    等他到达下邳后,刘备立即督促士兵攻城,虽然成功斩杀那卖主求荣的士仁,但是却一次次被李典率领士兵从城头赶了下去。

    攻城两日后,疲惫不堪的刘备大军被突袭的张辽所部一举击破,刘备带着重伤的关羽等人率领一万残军仓皇逃出,投靠荆州刘表。而徐州也继幽州之后,被曹军一举拿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60章 远征乌桓!() 
当曹铄得知张辽收复徐州的消息后,他只是高兴了一会,然后立即投入到作战中来,因为蹋顿的骑兵部队又对幽州展开骚扰了。说起来,这蹋顿倒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家伙,他不但帮助袁尚收揽残兵,还主动替他出击,帮他恢复固有疆土。虽然蹋顿也要搜刮粮食物资等作为报酬,可是袁尚却觉得自己终于没有看错人。

    曹铄派出大量的细作,终于摸清了蹋顿的底细。原来,乌桓是塞外的一支游牧民族,分为上谷、辽西、辽东、右北平四部,后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部联合,是为三郡乌桓,汉末,辽西部蹋顿成为三郡乌桓的军事首领,曾出兵帮助袁绍攻打公孙瓒。袁绍对其也极力拉拢,拜为单于,并与其和亲。

    袁尚、袁熙兵败后,胁迫冀、幽二州军民十余万户投奔蹋顿,尤其是右北平、辽西两郡居民,几乎被袁尚逼着搬迁一空。其后,蹋顿也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

    曹铄觉得刘备新败、刘表年迈昏聩,孙策重伤,正是征讨乌桓的好时机,于是召集众将问计,准备对乌桓发动大规模攻击。

    可是,将领们却纷纷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袁尚如今已经丧失了主力部队,不过只是一个逃亡的罪犯而已,那些外族蛮夷,贪婪无厌,根本就不会讲什么信用,又岂会为袁尚火中取炭?如今,我们如果远出塞外征讨,刘备、刘表联合出击,刘备万一再次死灰复燃,我们必将蒙受巨大损失,也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粮秣!”

    这个时候,郭嘉发表了自己的建议,他大声说道:“咱们曹军虽然威名赫赫,但是乌桓却仗着自己远处塞外,一定不会多加防备。只要咱们趁着他们没戒备的时候,发动突袭,就一定可以击败他们!

    袁绍对冀州、青州、幽州百姓而言,是一个好官;对塞外蛮族而言,更是一个好朋友。现在袁绍虽然已经死了,但是袁尚却还活在世上。咱们只是靠着强大的军力,才震慑住这三州的居民。何况咱们占据这些地盘的时日尚少,老百姓还感觉不到咱们的恩惠,不少愚民更是暗地里继续效忠袁家。”

    “不错!”曹铄听懂了郭嘉的意思,接着他的话说道:“将军们,如果咱们现在挥师南下,北方被处于空虚之中。袁尚完全可以借用乌桓的部众作为自己的资本,号召所有愿意为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