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郑玄、孙策等五人。
消息传出后,刘表、刘备、刘璋三人均对军政委员会表示异议,并以此为曹操迫害皇帝、更改朝廷章程的罪证,宣告天下,择机予以讨伐。张鲁、孙策表示有限度的欢迎,稍后派出使者,替自己行使表决权力。马腾、郑玄欣然接受,并立即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参加到军政议事会的表决中来。
第一届军政议事会将议事地点选在了邺城,各人或亲自前往、或选派代表参加会议,军政议事会全票选举曹铄担任第一任丞相,任期为五年。
曹铄担任丞相以后,并没有急于与寿春城内小朝廷的势力进行毫无意义的扯皮,而是借鉴后世的经验,将九卿制度改为六部制,这样另起炉灶,可以有效防止老官吏们霸占席位,也防止天下群雄对他的改革萌生怨念。
所谓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等九寺大卿,此时九卿分属三司: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并太尉所部;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并司徒所部;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并司空所部。这些部门各有署曹掾史,随事为员。
别看寿春那个小朝廷根本就不管事,可是这曹吏却为数不少,许多人得到了顶头上司的暗示,准备在曹铄接手后暗中下绊子。可是他们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曹铄派来迎接的使者,反而收到消息,曹铄新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六部,来处理政事。
吏部是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一句话,这就是人事部门,也是比较有实权的部门。曹铄想了又想,将这个部门交给了程昱,也算是为了拉拢曹系势力。
程昱接手后,按照曹铄的提示,将这吏部分为了四个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等事物。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曹铄连想都没想,就将这个部门交给了荀彧,另外委任李儒辅佐之。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暂时分为兖州司、豫州司、并州司、冀州司(待建)、青州司(待建)、司隶司(待建)、幽州司(待建)、雍凉司(待建)等大小八个司。日后随着地盘的扩大,将按地域再建立各司(如徐州司、扬州司等等)。
各司主要负责掌核本地钱粮,另外,除这八个司以外,另有几个机构:掌管铸钱的钱法堂,此部门掌管由李儒兼任;库藏司和仓储司。之所以将那火耗利钱极高的钱法堂交给李儒,不是因为要照顾他,而是因为并州已经有了数年的钱币铸造经验。
此时,并州通行的货币是由三级货币结构组成,最便宜的是铜钱,仍然是外圆内方的五铢钱造型,由铜和锡混合铸成,边缘有螺纹,防止盗刮。
在铜钱上面的一级是蒲元新铸造成功的金钱,采用了叠铸和翻砂技术,由金、铅、锡三种金属按比例混合铸成,边缘同样铸有螺纹。该金钱一枚可兑换一千枚铜钱,正面铸有大汉通宝四个篆字,被面则铸有简易龙纹。
最贵的是金锭,一锭金子可以兑换一千枚金钱,而且金锭的重量正好等于五百枚金钱的重量,但是它的纯度颇高,边缘处同样有防盗刮的措施。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与藩属、外国往来事宜。等到以后慢慢推行科举制后,礼部也将负责科举事宜。
这样一个清水衙门,并没有太多人在意,曹铄将他交给了南华囚仙。至于它的下属部门,曹铄转世前也不知道,索性全交给南华囚仙来头疼吧。
兵部是目前最有权势的一个,掌管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等政令,并培训下级武官。职掌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这样一个极有权势的部门曹铄将他交给了夏侯惇,张飞、曹昂、田丰、荀攸辅佐之。
在曹铄的建议下,兵部下设四个司:武选清吏司,考核武职官员的品级与选补、升调、承袭、封赠诸事;车驾清吏司,掌全国马政及驿传等事(目前只在并州、兖州、豫州三地试用);职方清吏司,掌武职官员的叙功、核过、抚恤、军旅之简阅、考察、巡防等事,并管理关禁与海禁;武库清吏司,掌全国之兵籍、军器之事。此外,设立稽俸厅,掌稽察武职官俸,使之即不低于官吏的平均水平,又让战功具有格外的魅力。
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都察院、大理寺是曹铄为数不多的从寿春那里继承过来的官制,这个耗脑力的活就交给郭嘉了,反正他在味果的监督和保养下身体越来越好,也不能让他闲着光长肉啊。监察厅的曹林作为郭嘉的副手,但是监察厅用于处置军中违法乱纪行为,并不直接参与民间事宜。
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邺城周边地区的待罪案件。刑部的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按州设司,与户部的诸司名称相同。刑部各司除分核本州刑名外,职掌他州及衙门的部分文书收发和某些日常政务。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首任工部长官就是那个墨家弟子薛悌,凡是全国的土木、水利工程、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都归工部所管,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工部下设四个司,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
曹铄通过用六部来代替九卿,成功地另起炉灶,建立起向自己负责的内阁来。他宣誓就职后,与六部主管官员商议,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政令,那就是兴学令。此令得到了军政议事会的全票支持,并为曹铄提升了儒林中的名声。
曹铄以丧乱以来、学校多废、仁义礼让之风沦丧为理由,命令郡国各自提倡儒学,凡是满五百户的县里都要设立学校,供学生学习;同时选拔当地俊才前来教学,为学生们树立榜样。
曹铄同时命令扩建晋阳学院,以郑玄为山长,管理学校。从此之后,每任山长(校长)仪比两千石,见官不拜。公卿、六百石以上的官吏及将校子弟,必须进入晋阳学院进行学习,成绩优异者可被推举为官。
曹铄接着又颁布了他的第二个政令,正式废除口赋、算赋令。也就是说,在曹军所到达的所有地区,彻底废除了人头税。曹操过去也颁布过这样的政策,因此第二道命令也很快被军政议事会所批准。至于西凉马腾那里,民风比较彪悍,从来就没有成功收纳过口赋、算赋,因此他并不反对此项政令。
新官上任三把火,曹铄接着又颁布了第三道命令,他命令各郡国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采用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
此外,曹铄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他明确指出“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
【魏书载公令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通过这三道法令,曹铄的施政才能得到了军政议事会的认可,也使得曹铄的威望进一步提升。接下来,经曹操提议,军政议事会表决通过,授权曹铄调动兵马,收复冀州、幽州两州。
【下周起点中文网首页VIP推荐,望大家到时候多多捧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55章 刀锋所指()
曹铄的第一步行动并不是征集大军,反而是下令征集民夫,修通白沟,以通粮道。白沟是一条小河,它的发源地靠近淇水,东北流下接清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不过因为水量较小,所以排不上什么大用场。
不过曹铄看到了它的地理价值,他下令征集一万民夫,疏通白沟,加宽加深;然后命令民夫们垒起堤坝截断淇水,让淇水大量流入白沟,加大水量。这一以来,白沟便能够通航运粮。曹操又将甘宁从并州调了过来,率部在邺城驻扎,沿黄河驻守,护卫粮道。
当粮道通畅之后,曹铄派牵招(冀州新投靠之人,曹铄升他为从事)到柳城去阻挡袁谭可能有的外援。
此时,据情报,峭王正集结军队,准备以五千骑助袁谭。五千名骑兵并不可怕,但是如果这增援源源不断,将大大增加攻击南皮的困难程度。曹铄相信牵招的能力,所以以他为使臣,出使峭王营地。
等到牵招到达峭王营地的时候,自称平州牧的辽东太守公孙康,也派遣使臣韩忠授予峭王印信。
峭王大宴众人,牵招、韩忠皆被邀请,两人相对而坐,气氛比较尴尬。而峭王偏偏不知趣,火上浇油地问牵招:“当年袁绍大人说他受天子之命,封我做单于;现在曹铄大人又派你来封我做单于,而且那辽东的公孙大人也带着册封我的印绶前来,你说我该听谁的?呵呵!”
韩忠也发难一样威胁道:“我主拥兵百万,又有扶馀、濊貊为我所用,当今形势,强者为王,曹铄算的了什么呢!就连曹操,他也不值得我把他放在眼里!”
牵招大怒,瞪着韩忠他大声斥责道:“曹公明哲,辅佐天子,讨伐叛逆,天下安宁。你们群臣愚妄奸诈,现在自恃所处位置偏远,就违背大人的命令,着实该杀。现在你居然敢诋毁大人,罪当致死!”
说完,牵招就跳了起来,趁那韩忠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将他摁到在地,拔刀欲斩。
峭王大惊,真要让韩忠死在了这里,他就要面对公孙康的大军了。那公孙康虽然没有百万大军,但是十余万士兵还是凑得出来的,真要得罪了他,恐怕自己未来只能夜不能寐、日不安眠了。
峭王苦苦哀求牵招,而牵招也只是做个样子,现在连袁谭、袁尚的势力都没有彻底消灭,他怎么愿意得罪别家势力呢。这次见成功地恐吓住峭王、韩忠,牵招也借势罢手,把他们两人狠狠地批了一通,然后为他们分析形势,将峭王吓得瑟瑟发抖这才罢手。
收到牵招派人送来的书信后,曹铄下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