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他们疯疯颠颠,张张狂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呈游龙摆尾之势,驱傩而行,甚是有趣;

    而他们也是贴近大众的神,连小童都不怕他们,成群的小孩追在他们身后,学着他们的样子,嘻嘻哈哈地笑闹着,热闹非凡。

    整整一柱香时间,直到驱傩队伍去远,车子才得以重新通行。

    来到苏家门前时,正好看到苏东坡在门前看下人贴门神;

    这时贴门神也有些讲究,左侧画头戴金盔,身披铠甲,全身戎装,手持利剑、宝塔的天王;

    右侧画的天王,右手执剑,左手舒掌当胸,足下踏有药叉。左右莫贴错了。

    杨逸车子刚靠近,便听到苏东坡望着自家的门神满带自嘲地说道:“吾辈不肖,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

    杨逸听了大觉有趣,老苏将自己比作门神,这傍人门户自然是有寄人蓠下之意。

    他一边下车一边朗笑道:“苏大学士贴个门神也能有这等妙语,还真不愧是名动天下的苏大学士也,哈哈哈。”

    “让任之见笑了,今日不知是什么风,把任之这等贵客给吹到我这陋室空堂来了。”

    杨逸笑呵呵地答道:“腹有诗书十万卷,出口华章天下传,苏大学士便是住茅舍,那也是珠玑满堂,何来陋室空堂之说。”

    两人打了几句哈哈,等清娘上来施过礼,便一同进家去,杨逸没问他要跟谁争闲气,但想来极有可能是指胡宗愈,这阵子他已听说过老苏和胡宗愈闹得有些僵。

    老苏现在是开封少尹,胡宗愈是府尹,刚好压他一头,但无论是名望还是为官经历,老苏都强胡宗愈甚多,如今想来是受了胡宗愈的闲气,才有刚才那句感叹。

    杨逸一直以来就有心经营南衙,胡宗愈基本已经被他掌握,结果老苏突然插了进来,偏偏老苏又是个自视甚高,目无余子的高傲之人,想必是不甘心任由胡宗愈主张,两者弄得有些不愉快,真算来,这其中还有些杨逸的手尾在内。

    他心中暗笑,自不好去提这一茬。

    苏东坡虽然说自己家是陋室空堂,其实上挺雅致豪华的,四进的院落,亭台楼阁,松竹梅兰,样样不少。

    苏东坡本就是个讲究生活的人,如今也不是被贬官时那般困顿,他的住所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

    ps:感谢秋之神光、踏水采星、书友101203085008150、麻烦的咔嚓、zhang516、红太阳、燕云节度使、阿桂1985、云志、一愚、davidtu、上古江津、ks12345单身贵族、一枚小屌丝、爷→依然嚣张、rene2011、有泪得天堂、蓝龙军团、书友100827133517413、陆驰、诺言悾г丁⒃掠餿yy、无畏飞行家、aaa天空aaa投来的月票。

    嗯嗯,以上不分排名,只是按本月投票先后顺序罗列,望各位亲别介意,有些亲已经投来了两票,昊远都铭记心中,感谢各位亲的支持,谢谢你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521章 枝上柳绵吹又少() 
李格非生前尝以师礼待苏东坡,如今李格非虽然不在了,清娘依然执礼甚恭。杨逸和苏东坡在亭中暖酒赏梅,让她就坐,她却是不肯,一直在苏东坡身边细心侍酒,有若孙女。

    苏家芳雪满园,亭边斜松横生,疏竹几竿,映衬着腊梅洁白无染,娇姿若雪。

    老苏披着紫貂薄氅,一付从容洒脱之态,轻抚着长须对杨逸笑道:“我听说任之年来潜心学画,以任之的天资,当是学有所成了,今日左右无事,对此梅骨竹韵,任之何不泼墨作丹青……。。”

    杨逸不等他说完,连忙摆手说道:“苏大学士说笑了,就我那手粗陋的画工,岂敢在苏大学士面前班门弄斧?”

    清娘俏然一笑接口道:“杨大哥这可说差了,有苏大学士在此,你正该研墨铺纸,求得苏大学士指点一二才是。”

    清娘永远是对的,杨逸立即从善如流。

    不一会,王朝云亲自取来笔墨纸砚,在石桌上铺开,原来的历史上,她随苏东坡贬谪岭南,虚弱之身不堪岭南蛮荒之苦,贫病交加之下,三十多岁便撒手离世。

    伊人已逝,苏东坡方知珍惜,悲伤不已,曾写下《西江月梅花》一词来悼念王朝云: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如今老苏免去了贬谪岭南这一难,王朝云也还活得好好的。倒是少了一桩人间生离死别事。

    王朝云贤淑淡雅,端庄内敛,杨逸从见她第一面起,便极有好感,她一生辛勤,万里随从,悉心照料苏东坡,不似杨枝别乐天。

    然尔老苏待她却不怎么样。总是人生处于低谷时,看着王朝云无怨无悔,不辞劳苦为苏家操持的身影,才会想起她的好,杨逸心里颇有些为她鸣不平的意思。

    杨逸静静地看着王朝云兑水研墨,她那娴静的姿态如春风春雨润物细无声,便是清娘也看得有些出神。

    杨逸等她研好墨。起身一揖答谢,王朝云如今不过是一个小妾的身份,如何敢受他这一礼,连忙敛衽福身还礼,然后退到苏东坡身边,静静地看着杨逸提笔作画。

    杨逸沾墨之后。低头深思了一下,下笔时画的却不是苏东坡提议的梅骨竹韵,而是江南水乡的园林小景,布局很简单,高高的马头墙。杨柳绕春烟,墙内秋千。佳人荡于其上;墙外行人,隔墙侧耳听佳人笑………

    杨逸这幅水乡小景刻意作了大片留白,使整幅画看上去空寂悠远,如残云飘去后的清空,画好之后,他再沾墨收锋,以流畅的行草在留白处写下一首《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最后他还来了个看似画蛇添足的落款: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杨任之,文昌二年十二月于苏大学士府。

    杨逸这幅画算不上好,单从丹青的角度而论,还未完全脱去匠气,然而王朝云看了他这不伦不类的落款,淡雅的脸上浮上了一抹微红,神态变得窘迫不安起来,苏东坡也是久久不语,若有所思。

    这首《蝶恋花》可以说是苏东坡婉约词中的代表作,据说苏东坡被贬谪时,王朝云常常唱这首《蝶恋花》词,为苏东坡聊解愁闷。

    每当王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

    东坡问何因,王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

    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王朝云去世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

    古人认为,芳草为柳绵所化,所以枝上柳绵吹遍天涯,芳草也就随风而生。

    这首词也暗喻了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的命运。在政治上他其实得意的时间并不多,生涯类转蓬,一次比一次贬得远,一次比一次遭受的打击大。

    王朝云唱到那两句时,想起苏东坡宦海的浮沉、命运的无奈,对苏东坡一再被贬、沦落天涯的境遇是同感在心,于是泪下如雨,不能自已。

    而东坡亦是知她的这份知心,才故意笑而劝慰,可见此事在苏东坡心中其实是留下了非常深感触的。

    杨逸猜想,只要提起这首词,必能让俩人产生许多甘苦与共的温馨回忆,所以他今天不但用了这首《蝶恋花》,还加上了一句看似不伦不类的“原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落款,其意不言自明。

    苏东坡第二个妻子已经过世五年了,而王朝云从十岁便跟了他,将近三十年时间任劳任怨,不离不弃,真不容易。

    杨逸放下笔,含笑请苏东坡指点画技,并不多嘴一句,有些事点到即可,王朝云终究是青楼女子出身,只怕苏东坡拉不下那个脸将她扶正;

    若苏东坡真顾忌王朝云的出身,杨逸明着说出来,不但有狗拿耗子之嫌,而且王朝云日子只怕更不好过;

    毕竟苏东坡如今是有子有孙的人,若是苏迈、苏过等人反感认个青楼女子做娘,必定会想方设法将王朝云逐出苏家,真到那里反而害了这个贤淑的女子。

    清娘的目光在苏东坡和王朝云身上来回看,似有话要说,杨逸悄悄向她示意,让她别乱说话,清娘乖巧地向他一笑,只殷勤地为王朝云斟了一杯酒,跟杨逸一样,什么也没再说。

    苏东坡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朗朗一笑,他自然也不会说王朝云之事,起身细细指点起杨逸的画技来,他是千年难得一见的人物,诗词歌赋、笔墨丹青,样样不同凡响,得他细加指点,杨逸着实是受益匪浅。

    因为杨逸潜心学画,清娘自然也跟着研习,此时也行到桌边,细心聆听着苏东坡的每句心得。

    亭外梅花迎风笑,亭内美酒炉上香,加上贤淑端庄的王朝云、如诗如画的清娘陪伴在侧,午后的芳园满是温馨。

    ************************

    ps:昨夜睡梦跟人打架,结果一拳擂在墙壁上,悲催了,一片乌青。。。。。。

    今天只能用一指禅的工夫打字了,呜呜呜。。。。。。。亲们,求安慰,求。。。。呃,亲们懂的。

    《大宋私生子》来源:

第522章 正旦大礼(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元旦,也称正旦。

    元者,开始之意也。

    旦者象形兼会意,字从日,从一。“一”表示东方地平线。“日”与“一”联合起来表示“日出东方地平线”。

    元旦合起来自然就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每年的正月初一,大宋都会举行隆重的正旦大礼。

    除夕夜刚过三更,杨家已是灯火通明,下人忙碌着准备饮食、车马,往车上安放火盆等事宜,整个杨家都惊动了。

    这一天的正旦大朝会可不光杨逸要去参加,母亲杨氏、十三娘、清娘、甚至是铁蛋,但凡有诰命或官衔在身的,都要入宫参加正旦大礼。

    杨氏与十三娘她们都换上一身命妇服饰,大宋的命妇服饰分为好几种,分别有袆衣、褕翟、鞠衣、朱衣、钿钗礼衣和常服。

    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命妇服饰,乱来不得。

    比如参加皇后受册、朝谒景灵宫、朝会及诸大事时,就必须服袆衣。

    参加贵妃及皇太子妃受册时服褕翟。

    参加皇后亲蚕仪式时服鞠衣。

    命妇朝谒皇帝及垂辇服朱衣。

    宴见宾客服钿钗礼衣。

    命妇服饰和皇后的袆衣有颇多相似之处。皇后的袆衣戴九龙四凤冠,冠有大小花枝各12枝,并加左右各二博鬓(即冠旁左右如两叶状的饰物,后世谓之掩鬓),青罗绣翟(文雉)12等(即十二重行)外。

    命妇首饰为花钗冠。冠有两博鬓加宝钿饰,服翟衣。青罗绣为翟,编次之于衣裳。

    一品花钗9株,宝钿数同花数,绣翟9等;

    二品花钗8株,翟8等;

    三品花钗7株,翟7等;

    四品花钗6株,翟6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