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这种高门大户的贵妇出门。怎么可能连个丫环也不带?而且她的呼吸有些急促,似乎刚刚奔跑过。

    杨逸抬头看看她家后院那栋半启着轩窗的小楼,脑海中突然浮现起金莲依窗而笑的模样来。

    门内的美妇悠地盼了他一眼,依着门儿羞红了脸儿,手指捏着裙带,样子局促不安。

    杨逸干脆停下马来,含笑说道:“庞夫人,不意咱们又见面了,上次庞夫人帮捡回纸鸢,我还没谢过呢。”

    听他这么说,门内美妇羞色更浓,沈腰盈盈一福,垂着螓首答道:“咱们既为邻里,些许小事,宁国公莫放在心上。”

    杨逸打量着她,这妇人充满了成熟的韵味,如同一个熟透了的水密桃,散发着诱人的味道,娇艳之中又带着贵妇那种雍容华贵的气质。

    杨逸不禁脱口说道:“庞夫人说得是,咱们是邻里,倒也无须太客气,我家媚娘她们平日在家也是无聊,庞夫人若是得闲,何不找她们喝杯茶解闷儿,邻里之间大可往来走动一下,相互照应一二,庞夫人您说是吧?”

    那美妇抬头瞟了他一眼,脸上嫣红似火,羞不胜娇,一颗芳心如小鹿在踹,让她那盈盈的酥胸起伏不定,端是勾人魂魄。

    她吞吞吐吐地说道:“奴家平日在家也是无事可做,这几日倒真去国公府上串过门来着,宁国公不住这边,大概是不知道罢了。”

    “哦,那就好,庞夫人不必客气,邻里之间多往来是好事,我是十分欢迎庞夫人呢。”

    杨逸的话明显带有几分挑逗的味道,门内的妇人不但没有生气,眉梢反而悄悄爬上一抹春色,再看她那细腰丰乳,凹凸有致的娇躯,不禁让人心猿意马;

    这门外不便多留,杨逸只和她匆匆聊了几句,便拱手辞别。

    进入自家后院,杨逸找来阮柔她们三个一问,才知道果然不假,那萧盈盈前后竟来串了两回门,第一次说是来借些妇人家用的物什,和阮柔她们聊了几句便告辞出去了。

    到第二回,阮柔三人还置茶款待了萧盈盈,四人一起聊了半个时辰;

    杨逸刚才在门外不过是言语上挑逗她两句,不曾想她竟真的过来串门了,大宋风气开放,邻里之间串个门儿是很平常的事,这没什么,但是……。

    靠,想那么多干嘛,老子是坏人,人家都主动送上门来,还往外推,那还是男人吗?

    杨逸等阮柔说完,嘿嘿笑道:“你们觉得这庞夫人如何?”

    “庞夫人为人心善,待人热情……”阮柔突然发觉有些不对,犹豫着没往下去。

    阮柔相貌端庄典雅,越是这样,杨逸越是喜欢逗弄她,自己在榻上一坐,然后将她抱着膝上,轻抚着她柔软的腰肢说道:“你们不方便出门,邻居来串门接待一下倒也无妨,别多想。”

    “爷,奴等不敢。”

    “不敢什么?哈哈哈!”

    “奴等不敢多想。”

    “这心长在你胸膛里,有没有多想谁知道?”

    “爷要是不信,您……您摸摸。”

    以阮柔的性格,以前如何也是说不出样的话来,如今在杨逸的调教下,这位端庄的德妃娘娘竟是含羞带怯地说了出来。

    “好,那我就好好摸摸,哈哈哈!”佳人相邀,杨逸岂能再客气,一手从她那腰间探衣而入,向那耸动的双峰游了上去。

    ************************************

    ps:求推荐票啊!亲们别忘了给昊远投些推荐票啊!

    大宋私生子485_大宋私生子全文免费阅读_第485章 妾不如偷更新完毕!

    何昊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486章 河东大地震() 
****

    文昌二年十月十三,这天杨逸正与章惇等人在政事堂议事,突然间,便感觉到宫殿一晃,脚下传来阵阵的震感。

    地震!

    杨逸脑海中浮光掠影般闪过两个字,他悚然而起,对小菊等几个宫女疾声大吼道:“快扶太后出殿,快!快!快!各们相公,快出殿,快啊!”

    在一片惊慌的叫喊声中,众人乱糟糟地奔到殿外的空地上,整个皇宫此时已经乱成一片,偶尔有瓦片落地的声音,正在坐衙办公的官员乱成一团,太监宫女哭叫声不绝于耳。

    刘太后由小菊她们扶出政事堂之后,顾不得衣冠不整,焦急万分地喊道:“快去看官家,快去啊,官家千万不能有事,快去。”

    好在震感很快过去,迩英殿那边也很快报来,赵捷平安无事。

    半个时辰过去,开封府报来,京城倒塌了十来间民房,伤亡了十七人,左掖门内正在兴建的明堂工地上,被倒塌的梁木压死压伤七个工匠。另有文德殿一处殿脊龙首出现裂痕。

    从王安石开始,就提出天变不足畏的理念,但实际上,这种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明堂工地压死人,文德殿龙脊开裂,不可避免的被视为不祥之兆,各种奏疏顿时象雪片一样飞到刘太后案头,起初百官遣词还算谨慎,大多是让官家自省,宰相检讨施政得失而已。

    但两天后,一份来自河东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让朝堂彻底沸腾了。

    河东大地震。太原府倒塌民房六百余间,代州、忻州、定襄、繁畴、崞县、宪州、榆次、祈县、文水等州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屋倒塌,百姓死伤;

    尤其是忻州和定襄。作为震中,情况最为严重,两个州县几乎被夷为平地,伤亡人数还没统计出来,但根据上报的初步数据,绝不下于万人,另有十数万灾民无家可归。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太原府地震之时,正值各司要员在帅司议事,河东路经略使章楶被倒塌的房梁砸到,伤势严重。提刑使葛放及在场的半数官员不同程度的受伤,河东路的行政几乎陷入瘫痪。

    另外地震之时天上正下着大雪,到发来奏疏时未见雪停,受灾百姓缺衣少食,只能在冰天雪地里苦苦支撑。

    这份急奏传来。朝野震动,举世哗然,许多官员立即将矛头指向章惇、杨逸等一干政事堂宰执,市井间甚至流言四起。说赵捷登基以来杀孽太重,有伤天和。引来上天震怒。

    不用百官进奏,刘太后第一时间以赵捷的名义颁布大赦诏书。全国在押的死刑以下罪囚一律赦免,同时让赵捷避殿减食,京中各个佛寺、道观隆重举行三天法事,为死者超度,为伤者祈福。

    政事堂里,空气仿佛灌了铅一样凝重,不管百官如何弹劾,现在摆在政事堂宰执面前的首要之务,是救灾,是安定河东局势。

    大灾之后一但赈灾不及时,十有八九会出现大乱,如今章楶伤势严重,生死未卜,提刑使葛放也因伤卧床不起,只剩下一个转运使向超然,面对如此乱局,十数万灾民分散各地,向超然能否撑得住场面实在令人堪忧。

    章惇面若坚冰,沉声说道:“灾情如火,各位有什么见解请立即提出来。”

    苏颂接口说道:“当务之急是向河东调派官员和赈灾米食、药材、衣被、帐蓬等等,只是如今大雪封山,道路难行,只怕难免有所延误,本官的意思是下令府界、鄜延路等先就近调派物资应急。”

    苏颂所言非常有见地,河东紧邻河南,单计路程不算很远,但隔着一道太行山,河南通往太原要走太行山上的盘山险道,如今雪满太行,要转运大批赈灾物资是何其困难啊!而风雪交加之中,灾民又是一刻不能等。

    杨逸不再迟疑,大声说道:“光是从府界及鄜延路两地调派物资,这是远远不够的,为今之计,只有动用军事物资了。”

    自辽国战事紧张以来,大宋一直抓紧向河北、河东边境囤积粮草及各种军事物资,备战燕云这是关系到大宋核心战略的重大举措,而现在顾不得许多了,先救人,先稳定河东局势才是正理。

    一经杨逸提出动用军事物资,章惇立即拍板道:“救人如救火,容不得丝毫拖延,各位若是没有异议,此事就这么决定了,就由杨大学士挂河东路安抚使衔,率户部、御使台、工部、太仆寺等部官员立即起程,奔赴太原全权负责赈灾事宜。”

    遇上大灾,朝中各部官员更加繁忙,大概也只有杨逸足够独挡一面而又能脱得开身,是以章惇想也没多想就点了他的名。

    赈灾工作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别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如今各地弹劾奏章汹涌而来,各种流言不胫而走,加上河东十数万灾民还在大雪中苦苦煎熬,急需尽快稳定局面,杨逸哪里还能推三阻四,章惇话声一落,他便起身领下了这份苦差。

    章惇甚至亲自将他送出了政事堂,沉重地说道:“任之,天有不测风云,河东危急,这回就看你的了。”

    “朝中就看章相公了。”杨逸回了一句,急步而去。

    可以说,章惇在朝中要顶住的压力,不会比杨逸小。别说是大地震了,往时一颗星星划过天空,也能迫使宰相下台,历时历代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

    这次河东大地震波及范围大,受灾人口多,要动用到的物资无数;桂子桂,刘宇,罗城、唐庚、农实秋、刘海等人这回都被杨逸一一点名,带往河东赈灾;

    这是为了尽可能避免那种相互推诿扯皮,甚至天灾之后再遭人祸的情形发生,杨逸这次尽可能多带这些嫡系上阵,这样才能如臂使指,使赈灾工作更加顺畅。

    随行的还有杨介、丽娘等大批医护人员,另有谢东升的京畿第十一将人马护送。近三千人马向河东急奔;

    呼啸的北风夹着雪花扑面而来,如同刀子一般刮面生痛;

    黄河上浮冰随水飘流,不断撞击着船体,好不容易过了黄河,迎面而来的便是巍峨的太行山。

    真个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由河南进入河东(即山西省),必走太后古道,这条古道南起泌阳,北至上党,全长近两百里,古道盘山上,险峻异常,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发生过不计其数的大战;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长平之战,秦赵两国超过百万的大军在上党附近的长平血拼三年,最终白起以数十万赵军的鲜血宣告,大秦将一统天下,抛不可挡。

    杨逸三千人马冒着风雪在太行古道上艰难北行,上有依天绝壁,下临万丈深渊,路形崎岖弯折,路面顽石丛生,三千人马走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中,显得无比渺小。

    由泌阳北去,经羊肠坂、碗子城、天井关,这是太行古道最险峻的一段路程,几乎都是在万丈悬崖边上行走,让每个人的心时时提在嗓子眼上。

    好不容易走到天井关,三千人马已经是人倦马乏,尤其是丽娘她们这些女孩子,虽然得到重点照顾,但还是个个花容黯淡,脸上被风雪刮得裂开了小口。

    杨逸虽是心急如焚,见三军饥寒交迫、疲惫不堪,也只得在天井关休整半日,刚刚在驿馆中安置下来,太原方向又有急报送来,信使听说杨逸出任河东路安抚使,总领河东军政事宜,立即入馆向他并报。

    杨逸一听信使奏报,不禁咬牙切齿骂起娘来。

    沂州、定襄乃是这次河东大地震的重灾区,五台山一伙贼人在一个叫蒙奇甲的贼头带领下,三百余人趁机下山劫掠。

    这蒙奇甲本是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