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他模仿古画的技艺很精,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韩非子有句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话套在米友仁头上再恰当不过。

    这种行为自然为众人鄙弃不齿,苏东坡因此题诗讽刺:“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巧取豪夺”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杨逸向来自认是坏人,人品不乍嘀,但他坏针对的外人、敌人。

    而米友仁刚好相反,试想,能把珍贵字画借给你的,肯定是亲朋好友,至少人家也是一片好心,你把这种手段使在亲朋好友身上,怎不教人齿冷?

    无论是求画还是求官,杨逸都一律拒绝,这让米友仁没法再呆下去了,很快就和苏秀告辞。

    杨逸没把这当一回事,清娘却反而觉得有些难为情似的:“杨大哥,这样怕是不好吧,他父亲仍书画大家,为世为所景仰,他自己也名满天下,杨大哥拒人千里之外,传出去别人恐怕会说杨大哥你少年得志,恃才傲物呢。”

    杨逸呵呵一笑道:“清娘,如今朝中弹劾我的那些话,难道不更难听吗?我身斜还计较影子歪?我躺着还怕被别人打倒,人无耻便无敌……”

    “杨大哥,不许你老贬低自己,老拿自己来胡说,再这样,人家不理你了!”

    “好吧,那我就跟你说点正经的,不光苏大学士对米友仁的品行不齿,就连我这样的坏人也瞧不上他……”

    “杨大哥!”清娘直跺脚。

    杨逸立即举起双手:“好了,好了,我不坏!我是天字第一号好了!”

    “哼!”

    “清娘你听我把话说完,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坏不要紧,但要看对谁坏。你米友仁不是本事大嘛,你别骗自己的亲朋好友。去辽国骗、去西夏……呃,西夏没了,总之你就去外头骗。你骗回的好东西越多,我杨逸越欣赏你,别说进翰林院,进中书省都行!”

    “杨大哥你又胡说,靠骗人进中书省,亏你说得出来!”

    “呵呵,杨大哥我也就那么一说,清娘别在意。但理就是这个理。清娘,你心地太善良,我想要告诉你的是,别老是因为怕人家说三道四,而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不愿做的事,这样活样很累。”

    清娘俏生生地盼了他一眼,不再争辩。显然是被说服了!

    倒是苏家老五让杨逸有些担心,跟着米友仁这样的人混,常言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将来会变成什么人很难说。看来得把这家伙弄到京城,让老丈人好好训一阵子才行。

    这时禛子她们刚好回来了,一个个手上提满了物什,珠花头面、香药玛瑙、丝织漆器,五花八门。

    杭州是商业大埠,国际性大都市,比平安京繁华何止百倍,禛子她们从日本来,一下子就象走进了天堂,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天杨逸不出门,她们却怎么忍得住?

    杨逸也不拘束她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看上什么就买什么,在杭州这地儿出门根本不用你带钱,只要报上杨家的名号,东西先拿走,店家过后再找杨家商号结帐。

    当然了,禛子她们面生,得有杨家人跟着,否则什么人都报上杨家的名号就能拿东西,那韩碧儿再利害杨家也早破产了!

    禛子换上了大宋女子的装饰,看外表根本看不出是日本人,她头梳宫危髻,斜插玉钗儿,身着心字罗衣,下穿十二折长裙,这身打扮很美丽大方;

    只是她大眼睛,小嘴吧,象个卡通片里的美少女,杨逸觉得她若是梳坠马髻,穿胡袖衣裳,在娇俏活泼这个方向下功夫,一定会更加动人。

    她手捧着一个细藤编的圆筐,走到杨逸面前笑着说道:“主人您看……”

    杨逸看了不禁好笑,这位公主还真是没长大,藤筐里装的全是陶瓷烧制的人偶,颜色各异,有的人偶挑担,有的拉车,有的唱戏,形态各不相同,神情惟妙惟肖,确实很惹人喜欢。

    但这些人偶一般是给像杨家铁蛋衙内那么大的小孩玩的,大人谁去玩这个?

    禛子初来乍到,看什么都新鲜,杨逸也不说她,只叹道:“禛子眼光不错,这些人偶确实漂亮,只是你怎么不让人照你的模样烧制几个呢?那样才有意思呢?”

    听了杨逸的话,禛子更加高兴,连声说道:“让了,可那卖人偶的商家说,他们只是进货来卖,不懂烧制!”

    禛子说着还颇有些懊恼,杨逸不禁哈哈大笑,还真有这事,这算不算摄影留念呢?

    细细想来,若是哪家瓷窑能照各人的模样炼制出惟妙惟肖的瓷像来,只怕生意会非常红火;

    别的不说,杨逸就立即去给清娘烧制百十个真人大小的,再烧几个小的,家里每个房间摆上一个大的,出门带上个小的……

    还别说,这未尝不是一条生财之道,工匠们能把禛子手上的这些人偶烧得惟妙惟肖,照着真人捏出形状来,再上釉,未必就做不到。

    这既可以丰富大宋的艺术门类,又可以赚钱,有意思!有意思!

    左右没事,杨逸决定找林如海来聊聊,若是真可行,就合伙在杭州城内弄个作坊,就象后世英国的蜡像馆。

    到时候论个大小收钱,清娘苗条婉约,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清娘见他低头深思,一会儿蹙眉,一会儿微笑,忍不住好奇地问道:“杨大哥,你在想什么呢?”

    “在想怎么捏你!”杨逸脱口答道。

    清娘俏脸顿时嫣红欲滴,显然这话让她误会了,杨逸连忙解释道:“清娘别误会,大哥说的捏不是那个捏, 是捏……”

    杨逸嘴巴张着,解释不下去了,因此清娘已经羞得夺门而出。

    {/a》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365章 大人先生传() 
***求推荐、求订阅***

    恰恰春莺藏嫩叶,蒙蒙柳絮染碧波。一声欸乃,船儿悠悠。阳春三月的和风里渗着花香,吹开了帘儿,和满船的书香点染在一起,让人为之沉醉。

    清娘坐在书堆里,拿起一本,轻轻打开,不看,闭着眼睛闻着书页上清新的墨香,然后小心翼翼地放下。

    再拿起一本,重复着刚才的动作。

    杨逸眼睛看着她,心里却在思考一个问题:回京后是不是该在朝堂上提出计划生育了。

    因为,清娘捧着书的样子,就像捧着初生的婴儿。

    在清娘看来,书绝对不仅仅是传播文化的一种载体,像人一样,书是有生命的!

    这次回京,杨逸的船上除了书外,就只剩下两袖清风了。

    从日本带回来的珍本,大部分已经刻印出来,半数在杭州出售,半数带回京。否则一艘船是装不完的。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船书。”杨逸没来由轻叹一声。

    “杨大哥,错了,是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清娘立即加以纠正。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船书。书中自有颜如玉,玉洁冰清清如许。”杨逸知错不改,继续感叹!

    清娘感觉脸上有些发烫,因为她就坐在“书中”,于是乎,她拿起一本书把脸儿遮挡起来!

    杨逸来回吟着那四句诗,长吁短叹!

    终于。清娘在书中坐不下去了,俏生生地瞪了他一眼,提着裙裾走了出来。

    “杨大哥。真宗皇帝的诗你也敢随意篡改,这可是大不敬之罪!”清娘似乎要大义灭亲了。

    “哎哟,我好怕!清娘你千万别去开封府告发我。我跟开封府尹不熟。”

    清娘脸上虽然还是嫣红一片,但俏脸紧绷,大义凛然道:“按重定刑统律,大不敬之罪不可包庇,要…。。”

    “要大声说我爱你!”杨逸不守规矩,抢答。

    清娘脸更红,但还是坚持住了,嘴里蠕蠕几下。一张嘴却是“噗!”的一声,整个人就象消融的冰雕,水一般软软地倒在他怀里,香肩一颤一颤的。

    “想笑就大声笑出来吧!”杨逸提出中恳的建议。

    “嘻嘻……可是女儿家怎么能放声大笑呢……嘻嘻……”清娘艰难地守着淑女本分,就像节妇身上压着块贞洁牌坊。

    “可是憋得太利害,淑女也要变蛤蟆。”杨逸再发逆耳忠言。

    而忠言通常都换不来好结果,这次也不例外。

    清娘就像天女散花。但只要功力深,摘叶飞花也能伤人。

    杨逸感觉自己就非常受伤,百官弹劾他,清娘告发他,还要练金钟罩铁布衫应付花花叶叶、以及练童子功抵抗冰肌玉骨功的诱惑。

    杨逸这次硬是称病在杭州滞留了一个多月。直到杨家一艘船从日本返回,他才施施然进京。

    或许,京中那些早已撸好袖子等着他的人,早就不耐烦了吧。

    但没办法,人吃五谷杂粮,谁没有个三灾六难呢,判刑后还可以“保外就医”呢,何况现在杨大学士还没判刑,病得走不动,你总不能把他抬到金銮殿上去吧?

    真那样他可比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气派多了!

    神圣庄严的金銮大殿,只有躺着出来的,谁见过躺着进去的?

    现在,杨逸智珠在握,没什么好烦心的了,他只是在考虑一个问题:杀呢?还是放过?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现在的大宋就象一辆憋足了劲向前狂奔的马车,劲要往一处使,才能保证不翻车,若是这个时候又搞内斗,把精力放在内耗上,显然不智。

    但问题是,你不搞内斗人家搞怎么办?

    是不是要把所有逆耳的声音都消除掉?

    若是弹劾自己的是旧党,因执政理念不同,杨逸一定会毫不留情地反击,现在偏偏是黄履这些曾经的盟友,纠结啊!

    杨逸想来想去,关键还是自己的根盘得不够深,章惇、苏颂、李清臣这些人,看着像是挡在他头上的参天大树,实际上面对这样的弹劾,他们反而不好出面遮挡,更无法为杨逸辩护。最多只能暗中使些劲。

    就像上次南阳郡王拿康国长公主的事弹劾杨逸,苏颂反而得出来要求先停杨逸的职。不如此,身为执宰就是立身不正,帮亲不帮理,那么你这个宰相也就做到头了。

    章惇、苏颂这些关系,只是方便他的政策方略在朝堂上通过。这些人绝对不可以站出来帮他“打群架”。

    “打群架”这种事,还得自己网罗些喽罗才行啊!

    到时谁弹劾咱,一个眼神暗示,立即冲上去一大群五品、六品、七品,官不要多大,声势壮就行;

    这种战术,可称之为“蚁术”,蚁多咬死象,还法不责众。

    杨逸一路意淫着那种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的浩大场面,心神具醉!

    醉归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咱们还得一步一步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嗯,那些个同年也为官四五年了,是该让他们挪挪窝的时候了。

    别的不去,就去御使台吧!如今御使台里就罗城他们几个喽罗,太少了!

    御使台什么地方?风言奏事啊!奶奶的,到时别管风从袖口来,还是从裤裆来,我先奏死你!

    船到润州时,杨逸特意去了一趟苏家,把苏家老五提溜了上来。

    什么人不好结交,偏去结交“巧取豪夺”之人,还夺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