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声音引来了旁边百姓阵阵的轰笑,杨逸也注意到了这个骑在大人肩上的小孩子;

    只见他扬手投来一个林檎,杨逸顺手接住,咬了一口含笑说道:“很甜,多谢虎子了!愿你快长快大,将来像我身后这些将士一样,为朝廷开疆拓土,建功立业!”

    “杨学士,虎子不要象他们,虎子要像杨学士一样。”

    童言无忌!

    附近的百姓顿时又是阵阵轰笑,杨学士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大宋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他?余九夫妇俩是既高兴又窘迫。

    杨逸回头哈哈大笑道:“虎子啊,你不知道,有许多地方我不还如身后的将士呢,不过你要学我也不难,明天你来我家,我收你为徒如何?”

    “真的吗?杨学士您可不许骗虎子!骗人是……”

    狗狗两个字还说出来,余娘子连忙捂着儿子的嘴训道:“虎子可不许乱说。”

    旁边的嘻笑声更加响亮了,杨逸再次大笑道:“咱们说好了,您若是不来,你就是狗狗,哈哈哈!”

    余九夫妇惊喜交集,看着杨逸随着队伍远去,眼泪都流下来了!

    旁边的百姓对这一家子无比的羡慕,这是几辈子才修来的福分啊!大家心里又暗暗懊恼,自己怎么就没把儿子扛来呢,万一也能让杨学士收为弟子,那可就不得了啦!

    李乾顺一干西夏君臣被带到太庙,朝廷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

    之后是对三军将士,有功之臣大加封赏,杨逸除了金银财帛之外,迁为翰林院大学士。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充皇帝顾问;

    大宋前期,翰林学士无品秩,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职,官居正三品。

    专司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的文书。

    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承旨,其下有翰林学士,知制诰。

    其他官员入院而未授学士,称为‘直院学士’,如果学士缺员,由其它官员暂行院中文书,则称为‘学士院权直’或翰林权直。

    元丰改制之后,宰相多从翰林学士中遴选。

    换句话也就是说,杨逸出任翰林院大学士,相当于是宰相的后备人选了,若有宰相出缺,极有可能将由他接任。

    除了翰林大学士一职外,刘太后正式下旨,让杨逸出任赵捷的老师,教皇帝读书;

    赵捷现在已经两岁,是应该读书识字了,而刘太后这道懿旨百官都不感到意外,有传言说当初赵捷还没有出生,刘太后就曾求哲宗让杨逸出任自己孩子的老师过。

    杨逸是状元出身,文武双全,年纪虽然轻些,但稳重老练,军功政绩有目共睹,由他现任皇帝的启蒙老师,大家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除杨逸之外,负责教皇帝读书的还有章惇和李清臣。

    从这几个人选可在看出,这回皇帝的教育,新党是不容旧党插手了,当然,旧堂如今在朝中也没一个够分量的。

    章楶攻下兴庆府,生擒李乾顺、梁太后,封资政殿大学士,越国公;

    本来以章楶的军事才能和资历,由他出任枢密使最合适。

    但他和章惇虽不是近亲,却是同宗,章惇现在是首相,若再让章楶出任枢密使恐怕朝野会有疑虑,因此只能暂时委曲一下章楶了。未完待续

    {/a》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大宋私生子》来源:

第323章 一叶秋声() 
***

    池上残荷在碧波上轻轻摇曳着,白云在高墙外自由自在的空明净而淡远。

    水边一树桂花开了,细细的清香在秋风里飘送,古香古色的飞檐斗拱间,偶尔会有零落的花瓣飘过,直飘到爬满古藤的假山那边去,消失在疏疏落落的竹林间。

    暖暖的秋阳洒进凉亭里,杨逸穿着一身宽大的常服,舒适地横躺在竹簟上,头枕着琴操的腿。

    琴操前面摆着一张琴几,她那细长的玉指轻拂慢挑,空灵漫漠的歌声自她口中飘出: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杨逸从二月出征,到八月凯旋,西北强烈的日照把他的皮肤晒黑了许多。

    琴操唱吧,看着他晒黑的脸孔有些心疼,那春葱般细嫩的玉指离开琴弦,帮他轻柔着额头和两边的太阳穴。

    杨逸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琴操倒是知心,唱的这曲《采薇》合情合景,合乎自己的心境。

    他轻轻诵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琴操不说话。看着他的目光如水般温柔。

    她穿着一袭紫色镶花的心字罗衣,发髻上插着一支凤头玉钗,眸光澹澹,玉唇温润如泽,随着手上的动手,身上散发出一缕如兰似麝的幽香。

    “琴儿,加点力道。你这么轻柔,我快睡着了。”

    “杨郎要是困了就睡吧,这几个月出征在外。杨郎恐怕都没睡个安稳觉吧。”琴操虽然这么说,但还是顺从地加大了些力道。

    她由于入山修行数年,总是一副恬淡如菊的神态。眉宇间散发出来的那种美,恍若一叶经霜的素红,既动人而又淡远,就像一首秋天的诗。

    “琴儿,在你身上,我总能感到了那种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的秋之韵,把你娶回家,让我感觉自己好象是玷污一片洁净的秋山碧水。”

    “杨郎,你不要这么说。这实在让妾身无地自容。此生能伴随杨郎左右,乃是妾身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杨逸抬手轻轻掩住她的双唇,阻止她说下去,和湘弦她们相比,琴操有一颗最自尊也最脆弱的心。

    她的心是一座小小的寂寞的城堡。窗扉只容一缕阳光透入,而对这一缕阳光,她又是那样的珍惜,把它当作生命的全部。

    “琴儿,我在西北时看过一种树,它长在沙漠之中。身姿并不挺拔,但在那死神也畏惧的沙漠里,这种树却顽强地生长着,它那柔弱的身姿却蕴含着无与伦比的韧性,给严酷的沙漠带来了生命之绿。”

    “杨郎说的是胡杨吧?”

    “呵呵,没错,胡杨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它象杨柳一样美丽,却有着杨柳无法比拟的韧性。”

    琴操听了若有所思,美丽的眸子慢慢浮上一层氤氲的雾气。

    “谢谢杨郎!”琴操动情地弯下腰,轻轻吻在他的额头上。

    亭外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桂花香满院。杨逸将头往上挪了挪,贴着她的小腹说道:“琴儿,你碧儿姊这回总算怀上身孕了,你是不是也应该努力些。”

    “妾身也想啊!”琴操复又帮他按摩着头部,提起韩碧儿怀孕的事,她不禁笑道:“杨郎不知道哩,姊姊以前可不怎么信佛,但自从有了身孕之后,三天两头就去庙里烧香,还请回一尊玉观音供着,请妾身教她念金刚经,虔诚得不得了!”

    “呵呵,真是的,又一个临时抱佛脚的,咱们杨家怎么净出这种人,哈哈哈……”

    “杨郎可别笑话姊姊,姊姊此翻能达成心愿,这般也可以理解。”

    杨逸道:“你别帮着她说话,家里已经有一座道观了,我可不想再多一座小庙,对了,家里的道观不明明供着三清祖师吗,碧儿又请回一尊观音,这不是舍近求远嘛!”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杨郎不会没听说过吧?”高兴之余,琴操竟然也有几分幽默了。

    “哈哈哈,说得也是,就林缥缈那假道士,碧儿不信也不奇怪,不过,她就不怕观音和太上老君为抢地盘打架?”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琴操感到这么拿神佛开玩笑殊为不妥,不禁连诵佛号。

    杨逸却突然想起李湘弦来,心里感觉更加滑稽,忍不住又放声笑道:“琴儿大概不知道吧,除了佛道两家,咱们家里还有一个光明神教前圣女呢,若算上清娘这个儒家女弟子,咱们家真可谓是三流九教都全了,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啊!哈哈哈……”

    这下琴操佛也念不成了,反而扑到他怀里笑得浑身发软。

    这时湘弦刚好引着杨家铁蛋衙内走过来,见亭中俩人笑在一起,不禁好奇地问道:“杨郎,你们笑什么?”

    杨逸还没作答,铁蛋衙内见竹簟边的玻璃杯里倒有红色的葡萄酒,小手一指就嚷嚷:“吃,吃,吃。”

    他差不多两岁大了,会发一些简单的音节,也勉强能走几步路了。杨逸起身把他抱过来哄道:“儿啊,乖,叫一声爹爹,就给你喝葡萄酒。”

    “吃,吃,吃。”铁蛋衙内丝毫不领情,眼里只有葡萄酒。

    “反了你!”杨逸拿过玻璃杯,将酒一饮而尽。

    铁蛋衙内眼睁睁地看着。嘴角蠕着口水,那小模样就快要哭了,杨逸再次威胁利诱:“快叫爹爹,叫了爹爹就给你吃。”

    “吃,吃,吃……”铁蛋衙内指着竹簟边的酒瓶,挣扎着要过去抢。

    “我看你就知道吃!”杨逸气急败坏。就要揍一顿这不孝儿。

    结果湘弦和琴操争着过来把人抢走了,两个美人各自给了他一个白眼儿。

    李湘弦嗔道:“杨郎,你一去半年多。大郎对你难免有些陌生,等过几天不就好了吗?”

    “也行,那就过几天再喝。琴儿,你……”

    杨逸正要拿过酒壶倒酒,琴操却轻灵地将酒壶先抢了过去,然后拿过自己的杯子,倒了一点给铁蛋衙内,柔声哄道:“来,大郎乖,就一点哦,你还小,不能多喝。”

    那小子很快把酒喝完。然后又望着酒壶,嘴里叫着:“娘,娘……”

    杨逸也知道,儿子还不会叫二娘、三娘,只会吐一个单音节。但他望着酒壶眼巴巴地叫娘的模样,还是让杨逸想起了‘有奶就是娘’这个词来,不禁又好笑又好气。

    这下琴操为难了,给他喝吧,葡萄酒终究也是酒,小孩子喝多了总是不好。不给他喝吧,那小可怜的模样怪惹人疼的。

    “大郎乖,不能再喝了,等下大妈妈要骂了!”湘弦也帮着劝起来,所谓的大妈妈就是奶奶的意思,宋人管祖母叫妈妈或大妈妈。

    杨逸不出声,想看看她们最后会不会对那小子妥协,家里女人多,儿子长在女人手里,杨逸一直担心被惯坏了!

    没等湘弦和琴操妥协,十三娘回来了,她梳着宫危髻,模样端庄而美丽,进亭来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无所谓地说道:“两位妹妹别管了,给他喝,半杯都没事。”

    嚯!挺豪气的嘛!

    想起那次清娘说过,十三娘背着杨氏给儿子喝葡萄酒的事,杨逸不禁暗暗感叹,这做娘的还真是……

    杨逸突然想起抛秧的事,连忙问道:“娘子,杭州那边收成如何?”

    十三娘轻巧地答道:“一点收成都没有。”

    杨逸大为惊诧,怎么会这样?

    难不成在宋朝就不能抛秧了?

    “娘子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