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仁兄的指点,让愚弟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听了枚乘的点拨,司马相如下决心离开长安都城,到睢阳发展。

    在梁王离开都城两个月后,七国之乱爆发,举国上下都在忙着打仗。司马相如看梁国正处在战争的前线,每天都要打仗,每天都要死人,只好把自己的想法暂时搁置,但他的心中始终没有忘记前往梁地,实现与志趣相投文士共事的愿望。三个月后,七国之乱被平定,他心中的想法又开始复活,主动向朝廷提出病退,朝廷也没有细问,便同意他的申请。他满怀希望,风尘仆仆来到睢阳,先见了枚乘、邹阳和庄忌,经过他们的引荐,见到仪表俊伟、风流倜傥的梁王。

    梁王喜欢文学之士,久闻司马相如的大名,一听说他来了,欣喜异常,立刻召见。当梁王看到他一表人才,风流儒雅,脸上顿时掩饰不住对他的喜爱和欣赏,用惺惺相惜的口气说:“孤久闻长卿身怀旷世文采,今日一见,果然人中之凤,名不虚传,此乃上天赐予孤的贤才,孤当倍加珍惜。”

    “大王乃当代贤王,思贤若渴,招揽才俊,臣在朝廷之时,对大王早怀倾慕之心,愿意忝置大王左右,吟辞作赋,争取早日写出传世之作。”司马相如初次觐见梁王,斟词酌句。

    “长卿若不嫌弃,请住进招贤馆,与枚乘、邹阳、庄忌等几位文士享受一样优渥的待遇,可与他们朝夕相处,相互照顾。”梁王双目如朗星,盯着司马相如一张儒雅的脸庞,心中说不出的欢喜。

    司马相如赶忙跪倒地上,磕头谢恩:“叩谢大王成全臣,臣当向几位大贤虚心学习,学习他们的品德和才学。”

    召见结束后,司马相如住进招贤馆,与枚乘、邹阳和庄忌一道,吟辞作赋,舞文弄墨,过着悠闲而又舒心的日子,不像原先在朝廷供职,感到憋屈。

    一想到这个故事,皇上就为梁王招贤的行为所感动,把皇位传给这样一位军功赫赫、贤能开明的胞弟,不仅完全合乎皇太后窦漪房的心思,而且从发扬高祖开创的汉朝基业来说,梁王肯定能够胜任皇帝一职。

第299章 穷奢极欲犹未足()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梁王刘武踔厉风发,英姿勃勃,但他自身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和不足,而且这些缺点和不足在皇上看来,都是致命的。

    首先是年龄的原因,刘武与皇上年龄差距不大,谁死在前头,谁死在后头,这个尚且不好说,如果刘武名正言顺接班,必须死在皇上之后,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但万一刘武死在皇上之前,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心机。

    然而,太后窦漪房不这么考虑,常言说老牛护犊子,这句话在她的身上得到活生生体现,她十分痛爱梁王刘武,心想丈夫刘恒为帝,大儿子刘启为帝,小儿子刘武为何不可为帝?因而力促皇上,玉成此事。

    对窦太后的心思,皇上很清楚,他作为一个孝子,不愿意忤逆母亲,可他又不甘心这样做。

    其次,皇上一向爱惜民力,崇尚节俭,而梁王依仗皇太后和皇上的疼爱、恩宠和庇护,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不断追求奢华,这与皇上平素的要求不合拍。刘武在治理梁国期间,扩修睢阳都城三十五公里,修了好多宫庭院落,亭台楼阁,可以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并从宫中修建一条通往平台的十五公里长的复道,在此基础上建筑东苑,方圆一百五十公里,苑中建有雁池、凫岛、鹤洲、落猨岩和栖龙柚等宫观,这些宫观连绵蜿蜒,长达数十里,苑中遍植奇果异树,广养珍禽怪兽。

    有了这么豪华的宫苑,梁王经常召集几个文学侍从,来到其中进行观赏游玩,饮酒作乐,吟诗作赋。面对宫苑中的美景,几个文学侍从运用手中如椽的巨笔,大加讴歌和赞扬,留下许多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至于修建这些建筑所耗费的巨大开支,他们心知肚明,也为梁王的奢华感到吃惊。

    其三,自从平定七国叛乱之后,梁王刘武居功自傲,经常逾制。他依仗自己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经常打出皇上所赐的天子旌旗,在千乘万骑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巡行,或者驰骋狩猎,极尽铺张,炫耀夸饰,而且仿照朝廷制度,出动则称警跸。作为一方藩镇,这是争夺天子之位,这是杀头之罪,皇上绝对不能容忍。难怪皇上听了他的僭越举止,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疑疑惑惑,愀然不乐。

    其四,一批重臣不同意梁王即位。在平定七国叛乱中,周亚夫把梁国置于前沿,让梁军与吴楚叛军展开激烈交战,双方拼死拼活,到最后两败俱伤,特别在梁军万分紧急的关头,周亚夫采取“深沟高垒,不与敌战”的策略,不发一兵一卒的救兵,把梁军完全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梁王对周亚夫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二者之间剑拔弩张,水火不容。

    大将军窦婴反对立梁王为太子,认为这样做违背高祖之约,帝位应该父子相传,并因此得罪皇太后,被开出门籍,永远不得进宫,如果不是后来爆发七国叛乱,朝廷急着用人,或许窦婴真的与皇宫永别了。

    当然,在两位重臣的背后,还站着十几位耿直的大臣,与他们的看法如出一辙,宅心仁厚、恩怨分明的袁盎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其五,七国叛乱之后,梁王为朝廷屏藩的地位正在下降。当初皇上之所以承诺梁王百年之后把帝位传承给他,是因为各诸侯国敌对势力太强大,皇上需要得到梁王的鼎力支持,也许喝酒喝高,想博取梁王的欢心,让他日后死心塌地为朝廷卖命。这也许是皇上通常所用的权术,本身就是个玩笑,不必太当真。

    随着七个诸侯国的破灭,随着梁国实力的损耗,梁王在皇上这座天平上的筹码分量正在减轻,皇上越来越不情愿让梁王接班,说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也好,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也罢,正是此一时彼一时。

    既然梁王有那么多不适合当太子的原因,梁王高大的身影在皇上的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暗淡,越来越渺小

    然而,太子之位事关社稷,不能一直虚悬,不能久拖未决,只要太子之位虚悬一天,皇太后、梁王及其同伙就惦记一天。这件事一直拖了不到四年,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拖则生变,拖则生乱,到了皇上必须乾纲独断的时候。

    太子当立谁?太子当立谁?在艳阳高照、和风送暖的美好四月,皇上怀着复杂的心情,登上长安城墙,俯瞰关中大地,只见绿油油禾苗一眼望不到边,充满勃勃生机,远处黛绿的青山崔嵬险峻,忙碌的人们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不由浮想联翩:江山如画,引无数政要竞相登上历史舞台,或政治清明,勤政爱民,把国家治理得安定祥和,或荒淫无道,暴虐害民,把国家搞得乌七八糟。

    江山不可托付非人,不可托付只知道追求个人奢侈享受,而不知道体恤百姓的人。想到这里,皇上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江山社稷决不能托付给追求奢华的梁王。

    这个想法一旦在皇帝的心中落地生根,从此再没有动摇过,就这样,梁王再也没有荣膺大宝的可能。兄终弟及这条路既然行不通,在其他诸侯王中选择的可能性更小,只有重新回到高祖当初制定的父子相传这条路。按照常规,皇上即位之初便应该确立太子,没有必要拖延时间,然而,再过两个月,太子之位虚悬快满四年,时间之长,超过以前的朝代。

    大臣们着急了,不断在皇上的耳边吹风,皇上也开始着急,此时的大汉朝急需确立一位太子,用以安定内外。

    既然否定梁王,皇上在诸皇子中挑选贤明的一位,岂不万事大吉?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到公元前153年,皇上共有十六个儿女,其中儿子十三个,女儿三个。儿子排序分别为刘荣(生于公元前172年)、刘德(生于公元前171年)、刘阏于(生于公元前170年)、刘余(生于公元前169年)、刘非(生于公元前168年)、刘发(生于公元前167年)、刘彭祖(生于公元前166年)、刘端(生于公元前165年)、刘胜(生于公元前164年)、刘彘(公元前156年出生)、刘越(公元前155年出生)、刘寄(公元前154年出生)和刘乘(公元前153年出生),最大的刘荣19岁,最小的刘乘不到1岁,其中刘荣、刘德、刘阏于为栗妃所生,刘余、刘非、刘端为程姬所生,刘发为唐姬所生,刘彭祖、刘胜为贾夫人所生,刘彘为王娡所生,刘越、刘寄和刘乘为王儿姁所生。女儿分别是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均为王娡所生。

    在十三个皇子中,诸皇子的禀赋各有不同,素质也参差不齐,长子刘荣品行端正,但资质平平;二皇子刘德喜好儒学,衣著服饰言行举止都依仿儒生;三皇子刘阏于体质孱弱,经常病恹恹,蔫不拉几的;四皇子刘余喜欢建造宫殿、苑囿,畜养狗马,不善辩论,说话口吃;五皇子刘非崇尚武力,在七国叛乱期间,上书天子,志愿领兵攻打吴国,皇上赐给他将军印,令其攻打吴国;六皇子刘发因母亲唐儿身份微贱,不得皇上宠爱,被封在低湿贫困的长沙国为王;七皇子刘彭祖为人巧诈奸佞,卑下奉承,表面上谦卑恭敬,内心却刻薄阴毒;八皇子刘端为人残暴凶狠,同时患有阳痿病,不能接触女人;九皇子刘胜喜好饮洒和女色,整日淫乐,不理政事;与前边九个皇子相比,皇十子刘彘聪颖过人,慧悟洞彻,深受皇上宠爱,至于刘越、刘寄和刘乘,年龄尚幼。

第300章 此女境界不一般() 
谈到皇上的儿子,不得不谈皇上的女人。薄姬当上皇太后,首先想到的是让自己的家族富贵,孙子刘启成为太子,她提出把娘家孙女嫁给太子的主张。刘恒是孝子,对母亲百依百顺,皇后窦漪房为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当然不敢有什么异议。可太子刘启并不喜欢祖母给他选的这个太子妃,心里很纠结,但胳膊别不过大腿,他不敢得罪太后,他知道万一得罪太后,他的太子之位极有可能被废黜,就这样一直维持着不尴不尬、不死不活的婚姻。

    薄氏很不幸,从太子妃到皇后,尽管她生活检点,安分守己,从容平和,从无过错,是非常称职的太子妃和皇后,太子宫和未央宫宁静祥和,妃嫔和妃嫔的儿子们得到公正的善待,但她二十多年得不到丈夫的宠爱,也没有生育一男半女。而皇上生有十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播种能力不能说不强,这些儿女出自六个妃嫔,唯独这个正宗的皇后没有儿女。一个正宗皇后,却没有皇子,皇后位置还能长期保持吗?毕竟皇上要立太子。在“母以子贵”的皇宫,皇后之位往往是太子之母的专座,没有子嗣的皇后难以坐稳一国之母位置。当薄皇太后活着的时候,也许这种平衡尚且能维持,当薄皇太后撒手尘寰之后,这种平衡很快被打破。到了公元前155年4月,薄太后病逝,葬南陵,这标志着薄皇后唯一的靠山失去。

    其实,有子嗣的妃嫔们早对皇后之位各怀鬼胎,一个个像饿狼一样,眼里布满网状血丝,恨不能把薄皇后撂倒,好取而代之,从而实现儿子龙飞九五的宏图大愿,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可谓当时后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