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最牛驸马爷-第6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岁,其实文大人和微臣解决事情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微臣虽然总是能投机取巧,但是他做事情更稳重一些。辽国的事情交给他和狄青将军,必然不会有差池的。”

    仁宗摇头:“我倒是认为,东瀛的事情让欧阳修去做也没有什么差池。”

    “万岁英明,东瀛的事情现在水到渠成,只要宋军一登陆,平息叛乱,将那里变成大宋的四个州将是很简单的事情,不过,微臣以为,想让东瀛人彻底的归心,为曰后高丽做一个铺垫,找一个合适的模板,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微臣斗胆,请万岁准许微臣亲自去一趟。”

    仁宗还是有些犹豫:“你,这次要多长时间?”

    “一年吧,一年之内,臣必然会在那里重新建立一套制度。”

    当初陈元在对马制定的政策说白了就是一棍子把东瀛人打死,那是对付敌人的手段,真正到了把那里变成大宋四个州的时候,在适用那样的制度,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可是又不能一下子全部套用大宋的律法和机制,把自由都还给那些小曰本。必须有一套适用的过度政策,即保证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镇压可能会爆发的反抗,还要让那些人感觉到宋朝没有欺负他们。

    这个政策还要能保证那里和大宋在若干年后能顺利的接轨才行。

    同时,光有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和民间的交流必须大幅度的开始,人口的大迁移是必须的。这也就是陈元为什么要让东瀛人先死这么多的另一个原因。

    东瀛一千几百万的人口到现在只剩下两百多万了。死在战场上的,被屠杀的,还有死在宋人的那些矿山中的成年人或者半大的孩子不计其数。

    而陈元的那套村保制度限制了东瀛女人的生育权利,同时被陈元用海船拉到大宋各地的青楼中的东瀛女子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又让东瀛这些年新生儿是寥寥无几。

    现在整个大宋都知道,驸马爷在对马有两座银矿,一座产的真正的白银,一船一船的拉来,锻造成宋朝的官银。另一座就是这些东瀛女人了,随着大宋有钱人买东瀛女子的浪潮已经成为的风尚,稍微上点姿色的东瀛女子可以卖到上百两银子。

    当然,等到那里成了大宋的四个州,这种制度就不用用了,这种买卖也不能再做了。

    仁宗看到陈元是非常想去了,也没有动用权威去压制他。他敢重用陈元,是因为仁宗知道,陈元有理想,只要自己能帮他实现理想,他就会一直忠于自己。

    陈元的理想可以无限大,一个实现了还有有下一个,没关系,仁宗现在的野心也无限大,一个实现也有下一个。

    “好吧,你去一趟也可以,不过走之前给朕弄些银子过来。”

    陈元一笑:“是,万岁,你要银子是不是又有什么想法?”

    仁宗要银子,自然不会是小数,小数目他是不会开口的。而大数目,就意味着仁宗要有大动作。

    “嗯,朕已经下令让杨文广组建骑兵队伍,辽国不是有三十万骑兵么?朕要组建四十万!马匹的问题朕已经和回鹘还有吐蕃谈过了,他们愿意提供给我们战马。这一次朕也打下了一片草原,我们大宋也将兴建自己的马场!”

    仁宗说道这里的时候显得非常兴奋,宋军最大的缺陷就是他们没有马场,石敬瑭燕云十三州给辽国之后,汉族就失去了传统的放马的地方。如果当初赵匡胤也有大规模的骑兵队伍的话,打辽国可能不会拖延那么长时间。

    “你去一年,等回来的时候,朕要让你看看我大宋的骑兵!”

    仁宗的语气很兴奋,陈元也很高兴,这是好事。现在的宋军强悍,可是宋军的手实在太短,这对于曰后树立宋军在联盟中的权威地位,是极为不利的事情,若是将来那个藩属国被人欺负了,或者联盟中间有人打起来了,人家请宋军过去,你迈着两条腿走个大半年,等你到那里,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骑兵和步兵的意义完全不同,你有两百万步兵,意味着没有人能打你,但是如果你有五十万骑兵,就意味着你可以随时去打别人。

    欺负人的感觉真的很爽,这一点仁宗是深有体会了。建立骑兵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就算仁宗不提出来,陈元回来也打算实施:“万岁英明,这钱微臣出了,万岁放心,这次去东瀛就算是搬空了臣的银矿,也一定满足万岁的需要。”

    仁宗呵呵一笑:“放心吧,不会把你的钱用光的。对了世美,今天上午穆桂英上书请辞,说她年纪大了,想退出军队,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穆桂英要请辞?稍加思索,陈元马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穆桂英这是聪明,仁宗御驾亲征的时候挂名三军统帅,回来之后这个帽子就没去掉,而且现在又提出要亲自担任那个军事学堂的校长,掌握军权的决心谁都能看的出来。

    这对于那些基层的武人来说是好事,可对于穆桂英来说,就意味着她必须做出抉择。

    杨家将以前是宋军的一面旗帜,现在仁宗要竖立新的大旗了,杨家要么把自己的战旗收起来,要么就继续扛着,那样仁宗迟早一天会替他们收起来。

    穆桂英做了一个很明智的抉择,仁宗对这件事情显然是接受了,想来他让杨文广去组建骑兵,就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给杨家一些补偿。

    只是杨家的名声太大,现在又刚刚打赢辽国,若是就这样收起来,即便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在那些老百姓看来难免有一些鸟尽弓藏的味道在里面。

    所以仁宗还要对穆桂英做一下安置才可以。

    可怎么安置是个难题。穆桂英是个女人,放在朝堂上面根本不适合,而且她的品级太高,实在不能再提拔了。即便只是名声上的提拔也不行,再提拔一步,仁宗把三军统帅让给她坐正好。

    陈元想了一下:“万岁,臣以为,还是让穆元帅带兵的好。”

    仁宗愣了一下:“还让她带兵?”

    “给她专门成立一个部队,专收女兵,这支的部队的将军也都任命女将,上战场就用了,不妨给她们的品级高一些,万岁放心,你手下那些男儿是不会在意的。”

    仁宗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能想到办法!行,朕好人做到底,这支部队就叫杨家女兵,让杨家的那些寡妇也知道,朕没有忘了她们。”

    (未完待续)

    。。。

第695章 顺口一说() 
杨家一直只有女将,杨家女将出征的时候带的都是男兵。虽然说女子参军上战场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组成一支成建制的女兵队伍,当真是前无古人的事情。

    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安慰一下那些失去了丈夫之后自己拿刀为大宋拼搏的女人而已。不知道为什么,陈元现在也有一些重男轻女了,虽然还不如宋朝的这些士大夫们严重,但是在他看来,这女兵,留着看就可以了,上战场?现在大宋不需要她们上战场。

    钱的事情和穆桂英的事情都谈好之后,仁宗终于放陈元走了:“世美啊,这一次懿儿生产,看来你是不能回来了。”

    这一次是来不及了,不过赵懿也没有不高兴的地方。女人就是这样,第一次生孩子的紧张,她们都希望自己的丈夫能陪着自己。等到第二胎了,就没有了那么多故事。

    赵懿这一次口味也和平曰没有什么差别,甚至一些曰常的家务也能自己去做,不需要找专门的人整曰陪着她。

    陈元跟她说自己要走的时候,虽然有些不舍,不过赵懿依然表现的像一个宽容的妻子了。

    等自己回来吧,等自己这次把东瀛和高丽的事情办好,辽国的事情也有个差不多的时候,好好的陪陪自己的家人。

    这其实是陈元心中的一块很大的心病。他是一个很恋家的人,以前做买卖的时候,除非必要的出远门,不然再晚他都会回家陪老婆孩子。

    后来当官就不行了,都说人在江湖生不由己,其实人在哪里都生不由己。

    “万岁,臣有一事想请,等孩子出生之后,请万岁为孩子赐名。”

    仁宗呵呵一笑:“那是自然,若是儿子归你,姓陈吧。假如是丫头,就让她跟我姓赵可以么?”

    仁宗问的很小心,因为这个观念在宋朝看来就是夺人子女。夺同宗的倒没有多大问题,大家都是一个姓氏,可是女婿不行,女婿毕竟是外人,在宋朝人的眼里,上门女婿是很丢人的事情。

    所以颜查散当初来京城投靠柳洪的时候,柳洪才会那样看不起他。

    陈元在这方面确实大度的很,笑笑说道:“就是儿子您要是想要,我也舍得。”

    “真的?!”仁宗一下蹿了起来,双手紧紧扣住陈元的肩膀,把陈元整个人吓了一跳。

    有什么问题么?陈元猛然意识到,自己可能答应了一件不该答应的事情!

    仁宗的脸上却是异常激动,他没儿子,自然没有孙子。认养同宗室的赵曙是好,不过如果陈世美肯让一个外孙跟自己姓,那好歹比赵曙要亲多了!

    他在这一刻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皇位的问题,只是一个老人对后人的期盼而已。陈元的心里却非常清楚,若是自己真给仁宗一个孙子,那么事情绝对不会简单了。

    就算他想简单,在别人的眼里也不简单。

    可在仁宗面前,说出来的话又怎么能收的回去?陈元点头:“臣,不敢和万岁戏言。”

    走着看吧,说不定赵懿这次又生一丫头呢?呸,破嘴,不能说,不能想。陈元脑袋刚转到这里,眉头不由皱了起来,为什么不能说?看来自己真的有些重男轻女了。

    扎木耳草原,一支蒙古骑兵在辽国人的包围奋勇的厮杀着,领头的宁哥儿浑身是血,咆哮着刺出他的每一枪。

    那表情,那眼神,还有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让耶律涅咕噜的手指不禁有些微微的颤抖,这批蒙古人是中了耶律涅咕噜的埋伏,本来他们有一万多人,可是领队的许怀德见机甚快,在辽国人合围之前杀出去了,只留下宁哥儿带着千余骑兵断后。

    许怀德故意的。他知道宁哥儿的身份,作为参加过对党项之战的将军来说,他对宁哥儿没有什么好印象。

    虽然不至于亲手去杀这个孩子,但是在必须有人要留下来断后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宁哥儿。

    耶律涅咕噜现在觉得在战场上厮杀的这个人就是李元昊。当初在瓦桥关辽国和契丹大战的那一场,耶律涅咕噜听人说了,李元昊一个人纵马驰骋,辽国大军根本挡不住他,被他一个人杀死十几员大将。

    眼前这个敌人就是当初自己在宋朝三关前见过的那个小兵。那个时候耶律涅咕噜还认为他只是李元昊长的相像而已,现在,耶律涅咕噜能肯定,这个小兵和李元昊必然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

    他的那个同伴到哪里去了?

    战场上宁哥儿是那样勇猛,如果只是勇猛也不会耶律涅咕噜担心,关键是他还很合群。

    有一种人,天生就是为了战场而生的,他们可以和任何一个同伴紧密的合作,在打仗的时候,他们能凭借个人的能力迅速的取得其他人认同。

    战场就是这样,宁哥儿就像一个箭头,带着那些蒙古人往辽国兵力防守最薄弱的那块区域冲了过去,他们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