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吉愣住了,夏竦也愣住了。包括仁宗都有些吃惊不已如果是夏竦推举范仲淹,那谁都不会奇怪,可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说这话的居然是吕夷简
片刻之后,仁宗很是嘉许的点头:“很好相国能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计私人恩怨,朕心甚慰朕现在就下旨,调范大人回来。”
没事情的时候可以让小人蹦跶几下,真正有困难了,还是需要像范仲淹这样忧国忧民的君子出来替自己分忧。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范仲淹会回来帮自己,仁宗心里就想有了一些底气一般:“李元昊使用诡计夺我雄关,当还以颜色太师,朕准你所奏,马上让任福宋广做好准备,等范大人到了之后,听从范大人调遣”
夏竦的眉头当即皱了起来,这两个武将都是庞吉的人,让范仲淹带着他们上战场?夏竦真的很不放心他当即说道:“万岁,臣以为,还应该再派遣一员大将,从京城之中调集部队,由范大人带往边疆,方显得皇上对边关的重视。”
仁宗一想,也觉得颇有道理:“嗯,爱卿所言甚合朕意,爱卿认为谁可以领兵出战?”
夏竦当即说道:“天波府的穆元帅已经一日三次请战,臣以为,穆元帅无论是资历还是本领,都是不二人选”
庞吉一听夏竦说道穆桂英,整个脸色马上都变了杨家是什么?杨家就是大宋武将们的魁首如果真的让穆桂英带兵出战的话,自己想做点什么手脚根本就不可能
别看宋广和任福对自己惟命是从,如果穆桂英下了命令,他们两个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在这些武将的心中,自己和杨家比起来差远了
他当即说道:“万岁,穆元帅出征再妥当不过,可是老臣认为,李元昊敢来和大宋打仗,其中难免有辽国的首肯。我们必须派一员大将镇守辽国边关,方为上策”
仁宗也担心辽国这时候来趁火打劫,听后点头:“嗯,太师所言甚至,朕也以为,党项不足以撼动我大宋的根本,辽国才是心腹之患。若是有穆元帅出马,当能震慑辽国。可夏太尉说也颇有道理,相国,朕想再听听你的意见。”
吕夷简当即说道:“万岁英明,臣也认为穆元帅这时候带兵去震慑辽国最为合适。至于谁协助范大人,我想不如等范大人来了自己定夺。当务之急,应先遣一军前往边关,以表明万岁决心,稳定军心。”
仁宗点头:“好,就依相国所言,诸位爱卿谁愿意领兵前往?”
这支部队说穿了就是范仲淹的打头先锋,老臣自然不合适了,宋祁,文彦博二人同时上前:“皇上,微臣愿意”
仁宗颇为欣慰刚刚想颁下旨意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太监走了进来:“万岁禁军都指挥使陈世美陈大人在门口求见,请万岁恩准他带兵出战党项”
陈元现在官职太小,没资格上朝堂上来议事,所以只能让太监来通报。仁宗听了皱起眉头:“他的部队刚刚建立才一个月,他来凑什么热闹?让他回去”
吕夷简仿佛想说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就在这个太监前脚刚走,后脚却又进来一个,后面这个神色慌张,满面惶恐:“万岁前线军情,我军在三川口遭受李元昊袭击,一万军士全部遇难除了都监黄德和带着三十余人奋勇杀出血路之外,刘平,石元孙,郭遵等延州将领俱以阵亡”
仁宗整个人忽然跌坐在龙椅上
如果说李元昊袭破金明寨靠的是计谋的话,那些这一仗打的就是实力了这才多长时间?一万宋军就这样没有了?一万宋军啊那刘平是熟读兵书之人,郭遵的勇猛也是军中闻名就这样没了?仁宗用几乎颤抖的声音说道:“把战报念给朕听”
他们还不知道刘平和石元孙被李元昊抓住的消息。战斗的经过都是黄德和说的,战斗的过程还经过了范雍的推敲。
一个逃兵,一个饭桶,为了推卸他们自己的责任,他们把失败的过失全部都推到了那些死去的勇士身上
在他们渲染下,党项人变的凶猛异常,刘平中计完全和范雍没有任何关系,是刘平轻敌冒进是石元孙畏敌不前是郭遵有勇无谋
当然,主要还是李元昊太狡猾,党项人太凶猛。
。。。
第347章 战前动员()
太监把经过范雍和黄德和渲染的战斗经过念了一遍,党项人的凶猛彻底让所有的大臣惊呆了他们忽然间都觉得,这李元昊好像比辽国人更可怕一些。
宋祁站在哪里虽然还是想领军出战,可以他的脸色已经变的苍白,刚才的信心已经全都没有了。文彦博更是脚步摇晃了一下,下意识想退回去,又发现现在退回去好像不太合适。
仁宗的眼睛捕捉到了他们的神态,手轻轻一挥:“你们两个退下吧,你们不是李元昊的对手。”
文彦博马上退了回去,宋祁却犹豫了一下:“万岁,臣愿意一试”
仁宗苦苦一笑:“退下吧。刘平熟读兵书,郭遵勇冠三军,他们两个都不行,你去试什么?试运气么?”
宋祁无话可说。他自己也承认,在排兵布阵的方面,比之刘平差了许多
仁宗看着满朝文武:“诸位爱卿,谁有合适的人选?”
没有人说话了宋朝扬文抑武这么多年,年轻一辈都读书去了,谁能给范仲淹当先锋呢?
就在一片寂静之中,刚才走了的那太监又回来了:“万岁,都指挥使陈世美写下血书一封,恳请万岁准他出战”
仁宗愣了一下,吕夷简知道这个时候是自己该帮忙的时候了,当即上前一步:“皇上,陈世美颇为机智,曾经去过党项,和李元昊也交过手,而且并未吃亏臣以为,若是遣一员大将相随,定可胜任”
仁宗犹豫了很长时间,他真的希望这个时候能有其他的人选。这并不是他对陈元的不信任,只是李元昊这几天给仁宗带来的“惊喜”太多了像陈元估计的一样,仁宗有些怕了他不想让陈元去冒险,因为这关系到赵懿的幸福。
自己的一个女儿已经生活在痛苦之中了,他不想让第二个也肝肠寸断从这个角度来说,仁宗不是一个好皇帝,他为家人考虑的太多。他做不到像康熙那样,把女儿送给别人,然后再亲手干掉自己的女婿。
可是现在,他好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最终仁宗说道:“让他进来。”
陈元来到朝堂之上,已经做好了面对这些老臣们垂询的准备。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除了仁宗一个人对自己能不能带兵提出疑问之外,其他的人居然都是举双手赞成
是自己人缘太好了他们都支持自己,还是人缘太差了他们都想让自己去送死?陈元也不知道,不过所有人都支持他,仁宗自然不能反对。
做为未来的岳父大人,仁宗见陈元注意已定,颇为不安的说道:“陈世美,你这次给范大人当先锋,到了延州之后若是延州城依然被围困,就等范大人来了再说,万不可轻敌冒进。”
陈元愣了一下,仁宗这个想法可万万要不得自己去是准备打仗的,如果有战机的话,陈元绝对不会放过等范仲淹去?那黄花菜都凉了
他还没有想到自己说什么合适的时候,一旁的吕夷简就开口了:“万岁,世美之长在于机智,范大人之长在于稳重,他们二人若是相辅,定然相成。老臣知道万岁怜惜世美之才,但前线情况难料,还是让世美自己决定的好。”
仁宗最终点头:“好吧,陈世美,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向朕提出来。”
陈元说道:“万岁,微臣有两件事情,希望万岁答应。只要万岁答应了这两件事情,微臣保证能打好这一仗”
仁宗一笑:“莫说两件,二十件我也答应”
这就是关系有关系二十件也行,没关系一件都要考虑考虑陈元当即说道:“臣希望万岁能放开臣的手脚,让臣一展身手”
仁宗想了一下,以前武将出征都是由文人指挥的,这一点好像有点不合规矩,不过陈元本身就不是武将,看看堂下那些言官没有人说话,仁宗当即点头:“好,朕,答应你。只给你派一名大臣监军,至于打仗的事情,你自己做主。”
陈元知道这已经是做好的结果了,他也满意了,心中多了一些把握,马上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仁宗再答应的话,那他心中更是有底了
“万岁,臣想调瓦桥关新风堡指挥使狄青及其所部官兵,让他们协助微臣。”
狄青现在只是因为去年挡住李元昊的攻击而刚刚有点名气,这个小小的指挥使仁宗自然会满足陈元的要求:“朕也准了”
陈元心中大喜,狄青是那种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缺的就是舞台,陈元这次和狄青合作,一定会给狄青充分的表演空间当然,有了狄青,陈元更有把握要李元昊好看
就在他万分欣喜的时候,身后的宋祁忽然又站了出来:“万岁臣请命,和陈都指挥使一同出征”
他这个态度让陈元一愣,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不知道这小子又打什么主意。
其实宋祁什么主意都没有,他只是真心的想为皇上分忧想在这个危急的时候做挺身而出的那一个
仁宗,也准了,反正是要个大臣去做监军的,宋祁和陈元合作过,他去也好。仁宗让陈元和宋祁现在就去准备,两日之后,率军出征。至于陈元要求的狄青那支部队,会在庆州等着他们。
他们只是先锋,在所有人看来,起的也只是安定军心的作用。就算是宋祁现在心里想的也是去了边关之后如何把局势稳定下来,等到范仲淹来了再协调所有的部队反击党项人的攻击。
陈元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你们都知道我能打赢了,我还怎么给你们惊喜?
散朝之后宋祁就拉住了陈元:“世美,现在带我看看部队。”
陈元心中暗道,这个监军最少还算合格,知道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士兵,不像一些根本不懂打仗的大臣,知道自己要出征了,首先是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一下。
上次谈判两个人合作的还算愉快,但是这次一样能愉快么?陈元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道:“宋大人,有个问题我要问清楚才可以,你官职比我大,这军队里面,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宋祁一脸正色:“刚才万岁已经说明,打仗的事情听你的,我的职责是监督你的行为,世美尽可放心,不该说的话,我一句也不会说。”
陈元笑了:“那就好,呵呵,宋大人不要见怪,你也知道我就是一买买人,丑话先说出来,省的日后遇到麻烦的时候咱们说不清楚。那就这样吧,我们先不去军营,我有些东西要准备。”
宋祁问道:“这明天就要出征了,有什么东西能比去看看士兵更重要?”
陈元手一挥:“钱。”
陈元手里现在没有多少钱了,为了筹建这支部队,为了让部队的战斗力更强一些,他把自己的钱基本上都投光了。但是就算借,也要借到才是
整整三万贯大钱陈元从陈世忠,阿木大那里借来了五千贯,自己拿了五千。然后问赵懿借了一万,最后一万是宋祁借给他的。
三万贯,堆成一个小堆,躺在军营的地面上。
陈元站在旁边看着脚下的铜钱,对面前的三千军士说道:“相信兄弟们都已经知道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