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途-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他又苦笑一声道:“就怕朕做个逍遥王爷,燕王也不会准许,黄爱卿啊!朕已经是内忧外患,无可选择了,只能寄希望于这个李维正的野心不要太大了。”

    黄子澄默然无语,皇上虽然没有因李景隆之事责怪他,但他却能体会到,在皇上心中,还是为李景隆之事对他耿耿于怀,半晌,他无奈地问道:“陛下下一步准备怎么用他?”

    “朕准备召他入朝,正式册封他五军大都督一职,并加封辽国公。”

    定远县的大战已经结束三天了,战场已经打扫完毕,李维正将燕将张玉厚葬在濠塘山上,在他的墓碑上刻着‘大明征元将军张玉之墓’,李维正默默凝视着他的坟墓,他的脑海里却出现了韩淡定的墓,孤零零的坟茔上,一朵白花在风中摇曳,如果没有燕王的野心,这些都是大明的优秀将领,只可惜他们才能的没有用到为大明开拓疆土之上。

    李维正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对步兵指挥使邓戬道:“那些战俘都好好善待,伤者派军医给他们疗伤,并告诉他们,等战争结束后,我会全部将他们释放回家。”

    “属下一定转告他们。”

    李维正点点头,便转身向山下走去,走到山下的亭子里,李维正坐了下来,这座亭子就是当年他第一次遇到太子朱标的地方,亭子里还有胡惟庸立下的碑,这时,一名士兵来报:“大人,定远张知县求见大人。”

    “带他来见我!”李维正微微笑了,他没有想到,定远县知县居然就是当年的张二虎,片刻,定远县知县匆匆赶来,正是当年李维正的手下捕头张二虎,不过他现在已经改名为张学文,苦读了几年书,倒也有几分斯文模样了。

    张二虎从定远典吏一步步做到知县确实也有几分侥幸,主要是因为定远县的前任知县和县丞都被冯傅案牵连,杀的杀、免职的免职,定远县竟无人主事,凤阳知府便命张二虎暂代知县一职,不料他却做得非常不错,修路造桥、扶济孤寡,颇得名心,定远百名老人拿着万民册去凤阳要求张知县转正,凤阳知府便写了一封信推荐张二虎为知县,吏部很快便批准了,就这样,当年的地痞混混一转身变成为了清名卓著的定远知县。

    既入了官道,张二虎便得按官场的规矩来见李维正,他走进亭子,恭恭敬敬跪下行一礼道:“定远知县张学文参见大都督。”

    李维正见张二虎虽然皮肤黝黑,不过身穿七品官服,头戴双翅乌纱帽,礼数周到,倒也有一点地方父母官的堂皇模样了。

    他点点头便笑道:“张知县,你是我的老下属了,以后就不必下跪,我来问你,王三豹的妻儿现在怎么样了?”

    张二虎听李维正还记得王三豹,他心中微微有点感动,便道:“回禀大人,王三豹的妻子去年生病死了,两个儿子已经长大,现在都在临淮县当衙役,大人以前的属下现在都过得不错,各自有产业。”

    “一晃差不多也快六七年了。”

    李维正回忆起从前在临淮县当差时的情景,心中不由有些感慨,这时,远方传来一名士兵的喊声:“大人,皇上的圣旨到了,请大人速回大营接旨。”

    “我知道了!”李维正立刻收拢心神,对张二虎道:“我今天把你找来,是想问一问定远县孔圣人庙堂的情况如何?”

    张二虎一怔,他没想到李维正把他叫来竟是问孔庙之事,他连忙道:“回禀大人,本来还不错,但一个月前燕军过境时,一些士兵就在孔庙里驻扎,内部陈设被毁坏不少,属下正准备找人筹钱修缮。”

    “不用找人筹钱了,这件事我来负责,我出五千两银子,够不够?”

    张二虎吓了一跳,慌忙道:“大人,不需要这么多,只要五百两银子就足够了。”

    李维正微微一笑道:“你替我将孔夫子庙好好地修缮,多出来的银子就用来办学,明天一早,我准备去拜祭夫子,烦劳你替我准备一下吧!多召集一些读书人和地方名望来。”

    “属下明白,属下一定为大人准备充分。”张二虎隐隐有些明白了李维正的用意,他是在收买读书人的心呢!

    李维正赶回军营,几名太监正在喝茶等待,见大都督到来,他们立刻恭迎上来谄笑道:“大都督,陛下的旨意到了,我们要恭喜大都督。”

    李维正拱手笑道:“几位公公前来一路辛苦了,我们先听圣意,再摆酒给几位公公洗尘。”

    亲兵们七手八脚摆好了香案,李维正换了正官服,跪了下来,一名太监展开圣旨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五军大都督李维正在中都凤阳痛歼来犯之敌,大功于社稷,特加封其为辽国公、太子少保,即日入朝觐见,钦此!”

    李维正恭敬地俯身叩首:“臣李维正谢皇上隆恩!”

    他站起身,为首太监忙把旨意递给李维正,恭维道:“大人才三十岁便以军功封为国公,这可是大明建国以来第一人,以后大人还要多多关照我们。”

    “哪里!哪里!以后要烦请几位公公要在皇上面前多替我美言才对。”

    说完,他给手下亲兵百户使了个眼色,百户会意,立刻带人拎来一口箱子,李维正指着箱子对三名传旨太监低声道:“这里面是我的一点心意,一千五百两黄金,三位公公拿去喝茶。”

    三名太监轰然大喜,现在还是明初,太监的地位很低,从来没有人给过他们这么多钱,一人五百两黄金,足以让他们把命都卖给李维正了,他们千恩万谢,李维正微微一笑,摆手让亲兵带他们下去喝酒吃饭,这时,他的亲兵卫指挥使罗广才上前道:“皇上召大人觐见,会不会是想对大人不利?”

    李维正摇了摇头,淡淡一笑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应该是他担心我会对他不利才对,我有何惧他?”

    说到这,他随即对罗广才令道:“你立刻派人去辽东,将我的父母妻儿全部接入京城来。”

    罗广才一惊,他连忙道:“大人请三思,这样他们会成为朝廷的人质。”

    “你放心吧!我的家宅在城外,我自会派三万军队驻扎附近保护。”

    李维正见他还是没有明白,便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笑道:“只有家人和府第进了京,这样我以后的主要活动才能名正言顺地转到京城来。”

    

第二百六十一章 奉旨入朝(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奉旨入朝(二)

    叶天明这两天也是喜忧参半,前段时间因李景隆大败引发的危机,由于李维正的一场及时胜利而暂时缓解了,这固然是他所希望的,他知道要想扭转当前局势,也只有李维正出兵,可是局势的缓解却没能给他带来利益,他的复出依然遥遥无期。

    但他心里却很清楚,李维正在朝廷中的崛起,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朝廷保守势力的强烈抵触,而在他们矛盾日益尖锐时,也就是自己出场的时候了,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借用卓敬劝皇上的缘故,叶天明是一个政客,政客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益永远都是第一位,他两次发表申明断绝和李维正的关系,就是因为皇上忌惮他和李维正的关系,可当他发现李维正的强势已经使皇上无可奈何时,他忽然又觉得自己有必要和李维正和解了。

    与李维正和解,当然是要从两个女儿那里着手,此刻,这位与李维正渊源极深的老牌官僚正在书房给自己夫人交代任务,他知道要想和女儿女婿和解,首先就是要取得老太太的原谅,老太太就是因为他与女婿断绝关系,而一怒之下回老家了,有了母亲这个中间人,那一切就好办了。

    “你回一趟老家,把母亲接来,你告诉母亲,说我病得很重,恐怕挺不过这个夏天了。”

    “老爷!”叶夫人忧心地说道:“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叶天明摆了摆手道:“你就这样给她说,只要她肯回来,我装一回重病也无妨。”

    知母莫若子,叶天明非常了解自己的母亲,若非如此,母亲是绝不会回来的,叶夫人当然是听丈夫的,她叹了口气,只得道:“好吧!那我明天就去一趟老家,如果母亲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了。”

    “你就去吧!她会跟你回来的。”

    说到这,叶天明又想起一事, 便吩咐妻子道:“另外,你今晚再给紫童和苏童写封信,问问孩子情况,聊聊家常什么的,你是她们母亲,关心她们是很正常的。”

    叶夫人犹豫了一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承认道:“老爷,我不该瞒着你,其实这两年我和她们就一直保持着通信,几乎一两个月就要写一封。”

    叶天明一怔,他顿时心中大喜,一把抱着妻子在她脸上重重亲了一下,忍不住大笑道:“好!好!你隐瞒得好,真是我的贤妻,这次你可帮了为夫的大忙了。”

    叶夫人措不及防,被丈夫搂住重重亲了几下,她不由又羞又惊,成亲几十年了,稳重守礼的丈夫还从来没这样放荡形骸过,她也知道是为什么,心中不由暗暗叹了口气,早知道今天,当初又何必做得那么绝呢?

    “老爷,那我回房收拾东西了。”

    叶天明的心情格外畅快,他又搂着妻子温存了片刻,这才让她回房去收拾,第二天一早,叶夫人便坐马车回老家了,就在当天下午,叶天明忽然听到一个消息,李维正进京了。

    这一次,李维正率领三万军队入京,离京城还有二十里时,朱允炆的侍卫长杨宁便前来通告他,皇上将在定淮门外率文武百官亲自迎接他凯旋归来。

    杨宁在多年前和李维正有过一段交情,虽然李维正已经贵为辽国公了,但杨宁仍然觉得自己有提醒他的必要。

    “维正兄,虽然你实力很强,这次又获取胜利,但你要明白一点,朝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敬服你,尤其是你的锦衣卫经历,很多大臣都对你怀有疑虑,所以我劝你低调一点,千万莫要露出骄狂之态。”

    李维正点点头笑道:“多谢你的提醒,该怎么做,我心里有数。”

    杨宁深深看了他一眼,便不再多言,领着李维正向定淮门而去,此时,定淮门外已经戒严,士兵们将所有的百姓都拦在三里之外,朱允炆亲率二百余名文武大臣,在定淮门外等待着李维正到来,这时,远方忽然出现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旌旗如云、遮天蔽日,马蹄下黄尘滚滚,气势十分骇人,文武百官皆脸上大变,不少人眼中露出了惧意,人群中微微出现了骚动,窃窃声四起。

    黄子澄重重哼了一声,极为不满地对方孝孺道:“这是为臣之道吗?明知皇上在此,却仍率大军过来,他这是什么意思,向皇上示威吗?”

    方孝孺没有吭声,一旁的齐泰却道:“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黄大人感受是示威,怎么我却感觉到有精兵强将前来保护,心便安定了许多。”

    在别的事情上,黄子澄和齐泰都合作得不错,唯独在李维正这件事情上,两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齐泰是支持李维正出兵抗燕,上次李景隆大败时,他正好不在京城,所以被卓敬抢了先,为此他一直懊悔了很久,而这次召李维正进京,就是他的提议。

    黄子澄见他帮李维正说话,不由冷笑了一声,别过头去不再理会他,朱允炆听在耳中,却始终面无表情,这时,忽然有人低喊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