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朱影龙喜出望外,这可是赚钱的玩意,在这个时代威尼斯人已经可以制造玻璃镜子了。但这一直是威尼斯人的秘密配方。

    历史在这个时候,威尼斯是世界玻璃业的中心,称得上是“玻璃王国”了。威尼斯人将亮闪闪的锡箔贴在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水银是液态金属,能够很好地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液体:“锡汞剂”。这种锡汞剂本领高强,能够紧紧地粘附在玻璃上,成为玻璃镜。

    玻璃镜比青铜镜前进了一大步,成为一种非常时髦的东西,深受人们的欢迎。这时,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阔佬,像潮水一般涌向威尼斯竞相购买。1600年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奇举行婚礼的时候,威尼斯国王还将一面小玻璃镜作为贺礼赠送给她,其价值达15万多法郎。约合白银两万五千两,可见,这时的玻璃镜行业是超暴利行业。

    正因为如此,威尼斯政府为了赚钱,制造玻璃镜的方法是极为保密的。他们专门制定了法律:谁要是把制造玻璃镜的秘密泄露给外国人,一律立即处以死刑。而且还把制造镜子的工场集中到穆拉诺岛上,派了军队四周设岗加哨,不准任何人进出,玻璃镜的生产处于严密的封锁之中。这样,威尼斯垄断了世界上镜子的生产,法郎便源源不断地流入威尼斯。

    然而,制造水银玻璃镜子的过程,竟然需要花上整整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无疑,这太费事了。况且,水银又有毒性,镜面也不太光亮。

    而朱影龙指导下用玻璃制造玻璃镜直接利用的是化学反应:“银镜反应”镀上去的。它是在硝酸银溶液里,用甲醛和氯化亚铁为还原剂。将硝酸银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银微粒,这些银微粒便沉积在玻璃上做成银镜,银面立即银光闪闪。为了增加镜子耐用性,通常还在镀银以后,再在银层上面涂刷上一层红色的保护漆。这样,银层便不容易被剥落损坏。

    有了玻璃镜,这下想不发财都不行了,不过这种东西也只有物品稀有和严格保密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如此高额的利润,朱影龙不需要向威尼斯人那样,他只需要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就足够了,他的生产方法比威尼斯人先进而且安全,产品质量更是远远高于威尼斯人的玻璃镜片,相信他生产出来的玻璃镜加上神秘的东方色彩的包装,必将卖出天价来。这样一来,钱的问题就差不多迎刃而解了。

    接下来,朱影龙总算明白自己所处的那个时空,一个落后别人近百年的中国,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二三十年迎头赶上,甚至某些方面还有超过,因为这个民族拥有的是无穷无尽的人才,觉醒的智慧令整个地球都能颤抖,而在‘星火基金’大量资金的资助下,有一技专长的工匠们,发挥他们的才智,刻苦研究,他们不必受别人的白眼,也不要顾虑生活和家庭问题,半年之内,他们造出了肥皂、蜂窝煤球和炭炉、火柴(不是安全的那种)等一系列后世生活常用物品,当然大多与化工有关,别的朱影龙也只能给工匠们一个概念,而这些可以写出制造的办法,只是寻找替代原料麻烦多了一些。

    所以第一台简易机床全部都是有工匠手工制成,三年后才投入使用,蒸汽机五年之后才问世,而且还达不到工业使用要求,改善密封、冷凝和传动装置之后十年之后才算正式被利用,而新式的类似于珍妮纺纱机的研制用了十二年,发电机的制造到运用花了十五年等等。

    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影子的存在,这就是“星火基金”,而以“星火”命名的奖项在以后成为了世界性的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项。

    而星火基金的直接控制者,虽然他无可避免的成为了众多行业的垄断者,不过在朱影龙的直接干涉下,星火基金不再直接参与经营,成为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基金,这些都是后话。

    有了玻璃镜这样一个摇钱树,朱影龙重新考虑刚刚建造好的两千料的新战舰,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虽然朱影龙很不喜欢那些荷兰红毛番子,他们还占据着宝岛台湾,但以大明现在的海军力量,还不够人家塞牙缝,荷兰人无非是求财,只要能通过荷兰人的船舰将玻璃镜运到欧洲,这样的好事,不怕荷兰人不干,尤其是荷兰人在于郑芝龙谈判失败之后,在台湾海峡干了一仗之后,必然还想着卷土从来,当然,自己找上门去那是不可能的,得让荷兰人自己找上门来。

    不过这件事谁负责最为合适呢?朱影龙一时犯难起来。

    ,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58章 席卷大西南之步步紧逼(一)() 
拆开蒙在眼前将近十天的黑布,卓巴一时间还不适应不太强烈的白光,下意识的用带着镣铐的手挡了一挡。

    待他眯着的眼睛逐渐适应起眼前的光亮之时,他见到了三个人,最年轻的他没有见过,另外两个一个是被自己认为是对手的洪承酬,而另外一个也是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对于坐在自己面前的洪承酬,他不会感到任何惊讶,但对于在此处见到李箐他确是万分惊讶,失声惊呼道:“李箐,怎么会是你?”

    “卓老伯,是我。”李箐一脸恻然的道。

    “李箐,你怎么会在这儿?”卓巴摸不着一丝一毫的头脑问道。

    “我”李箐不知道如何说起。她的为难全都落入了洪承酬的眼里,忙站起来解围道:“卓老,匆匆一别不过旬月,想不到你我居然会在此情况下再见面。”

    卓巴冷哼一声反击道:“你用如此卑鄙手段将我抓住,实非英雄所为?”

    “兵者,诡道也,现在是两军交战,并非你我之间的私人恩怨,对我来说,断了吴黑苗一只手臂比什么都重要。”洪承酬丝毫不生气,反而笑着回答道。

    卓巴尽管心中不服,他输的有些冤枉,冷冷的问道:“老夫有一个问题。”

    “卓老尽管问,能回答的洪某一定回答。”洪承酬知道卓巴输的不服气,心中定有许多疑问,要让这样的人心甘情愿的低头,坦诚是最关键的,尤其他现在本身就被吴黑苗猜疑不得信任的情况下,效果最佳,最能攻破其心里防线。

    “卓巴有一事不明,你的人是怎么潜入苗疆的,为什么我们居然一丝动静都没能察觉?”

    “卓老是想问,为什么你的情报组织这么重要的消息一点察觉都没有是不是?”洪承酬笑呵呵的反问道。

    卓巴闭上眼睛,沉默的意思就是默认了。

    “其实卓老这一次并不是输在洪某的手上!”洪承酬故意卖了个关子,停顿了一下,没有继续往下说。

    卓巴果然被洪承酬口中的话引起心中强烈的求知欲望,猛的睁开眼睛,射出两道精光有如实质一般的盯着洪承酬怀疑的问道:“洪大帅不是故意的跟老夫开玩笑吧?”

    “如果你输在洪某手上,洪某高兴还来不及,何以将此事推到别人头上?”洪承酬坦然一笑道。

    “好,老夫就相信你一次,现在你可以说老夫输在谁的手上了吧!”卓巴也很想知道自己谨慎一世,何以老马失蹄,一次输就成了阶下之囚,这口气他怎么也咽不下去。

    洪承酬高举双手略高于头,微微握拳,语带崇敬道:“你输在我英明神武之皇帝陛下之手!”

    “不可能!”卓巴想都没想就大声道了出来。

    “卓巴,你自以为才智过人,但又曾想到,你的对手不仅仅是我洪承酬一个人,而是整个朝廷,还有皇上!”洪承酬收起了敬语,对着卓巴冷笑三声道。

    “这不可能!”卓巴身躯微微一震,自己千错万错,居然算错了对手,这难道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枉他自诩为大智者,才智堪比诸葛武侯。

    “我承认,你在湘西苦苦经营了十年,实力也不容小试,情报消息也四通八达,我们知道的消息,你很快也能知道,但你却忽略了一点,这一点我洪承酬自己也今天才明白,知己知彼并不是简单的了解自己所需要面对面的对阵的哪一个,还要时刻注意对手后面的哪一个,这才是制胜之道。”洪承酬自己也觉得自己很侥幸,他一直把卓巴和吴黑苗连在一起考虑实际上就应和了这一点,而对手卓巴最多考虑到坐镇武昌的湖广总督,再上他估计都忽略不计了。

    洪承酬每一句话都击中了卓巴心脏,他丝毫没有反驳之处,但要真的算起来,卓巴的输实属天意,如果李箐不出现,或者他没有在湘西游历过,又或者不认识卓巴,朱影龙不下令更改任务对象,卓巴或许不会输,但吴三桂的任务也不会这么轻松,吴黑苗身边死士,防范严密,相对而言要比卓巴难下手多了。

    “抓老夫的是什么人?”卓巴缓缓的开口问道。

    “事关朝廷机密,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洪某不能告诉你,等你进京见了皇上,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洪承酬不想卓巴知道的太多,只想给皇上营造一个通天彻地的神秘光环,增加卓巴的心理压力而已。

    “那你们抓了老夫,究竟想怎么处置?”卓巴毕竟定力过人,虽然失败的心理打击很大,但此刻依然镇定自若,可见他的心理素质有多高了。

    “除了你手上和脚上的镣铐不能解开之外,在规定的区域里你可以自由行动,我们也将待你如上宾!”洪承酬微微一笑道。

    “这么说你们对老夫不审也不问?”

    “审你、问你,你会说吗?”洪承酬反问道。

    “不会!”

    “这不就结了,你是皇上下旨要拿的人,自然要交给皇上亲自处置了。”洪承酬知道,一旦卓巴低头,平苗就等于平了一大半,这样的人又岂能随意刑讯审问呢?

    “难道洪大帅就不要求老夫医治左良玉将军身上的毒吗?”卓巴还有可谈的条件。

    “随便,皇上已经派了李箐太医前来,相信没有你,左良玉将军身上的毒也能解除!”洪承酬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

    卓巴脸色微微一变,但马上就恢复过来,朝李箐道:“李箐姑娘的医术,老夫自然佩服,不过要医治老夫‘酥蝉盅’之毒,没有老夫的独门解药恐怕不行,更何况中毒之人恐怕毒素已经渗入五脏六腑,医治就更加困难了。”

    李箐神色不动,并没有卓巴想要看到惊慌,只见她淡然一笑道:“卓老的‘酥蝉盅’固然是天下少有的奇毒,不过我李家又一门技艺,不知道卓老可曾听说?”

    “什么技艺!”

    “五行梅花针!”

    “你是李时珍的后人!”卓巴惊呼一声,随后低下头喃喃自语道,“老夫早该想到的,早该想到的!”

    ,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59章 席卷大西南之步步紧逼(二)() 
五行梅花针,大衍天数,相传是尝百草的神农氏所创,后传之华佗,再传到药王孙思邈手中,中间隔了几百年,最后在李时珍手中重现光芒,当初襄阳王之子患奇症,大江南北的名医束手无策,最后李时珍出手,以五行梅花针治愈,一时名噪大江南北,李时珍也因此得襄阳王赏识,得他推荐上京做了太医,五行梅花针从此在杏林被传的神乎其神,朱影龙自己大概不知道,自己也是被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