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泽的部队中只有排队枪毙这么一个战术,所有训练都是为了不断完善这个战术。实战中,军官们也要努力更好的使用这个战术去赢得战斗的胜利。表彰的标准自然不可能别的,谁能把这个战术执行好,谁就能得到奖赏。授枪、晋升,军队中对此有了明确的标准。

    将领们已经开始沉思起来,他们都在考虑自己的部下到底谁比较合适得到嘉奖。王启年的事情很快就被扔到了一边,再也没人想起。

    “对了,还有件事这次得做了!”韦泽说道。

    沉思的将领们都看向韦泽,等着韦泽面授机宜。

    由于手铳只造了130把,授枪的人数也只有130名。教导旅参加的战斗最多,他们最终分到了100把的份额。在全军五千人的面前,韦泽亲自主持了授枪仪式。

    高台上,一拉列带着花朵般左右两片牛皮小帽的师帅旅帅们背着手站立,下面密密麻麻列队的战士们可是一饱眼福,他们还真的没有同时见过这么多高级军官们。看着自己熟悉的长官,以及不熟悉的长官。所有战士都有着莫名的激动。

    大嗓门的司仪声音洪亮,台下的士兵们都听的清楚,全军最高指挥官韦泽丞相要亲自向高级军官授枪。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仪式,至少在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这种仪式类似于祭祖的级别,只有真正的自家人才能观礼。

    高级将领得到授枪很短,看着就稀奇。听说威力不亚于步枪,能够以这么短小的武器达成威力,战士们自然是羡慕。不过那还是高级将领的事情,等到那些优秀的中低级军人开始得到授枪的时候,大伙才真正激动起来。这些家伙都是大伙认识的熟人,他们能够从丞相韦泽手中接过短枪,意味着每一个士兵都有机会得到韦泽亲自授予短枪的机会。官兵们的目光明显灼热起来,虽然也有嫉妒甚至不屑的神色出现,可全军的情绪还真的被调动起来。

    而最后一步,却是每一个军人都要参与的。这两天,部队原本就颇为统一的军装都做了改动,原本的领子上都被缝上了一个全新的立领。部队里头要求每一个士兵都得加装这个立领,由于部队里头没有女营,永兴这么一个县城里头也缺乏足够裁缝,所以部队的战士们学着自己把领子缝上去的。

    而韦泽亲自把一包包红色的领章颁给两司马,两司马接到领章之后,下了台子,把每一对领章再授予战士。这个完全公开的过程让战士们激动了。固然没有得到韦泽亲自授予领章的荣耀,让是每一包领章都是丞相韦泽亲自授予的,某种意义上等于是韦泽亲自给每一个人颁发了领章。

    虽然还不清楚这领章到底意味着什么,甚至对立领的服装也并不习惯,可在这一刻,每个战士都觉得自己与部队最高统帅有了真正的联系。

    不由自主的,喝彩鼓掌声响了起来,而且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韦泽全军五千兄弟都开始参与到这声音中。

    韦泽上前一步,向着台下的兄弟们挥动左臂。台下的每个兄弟都觉得韦泽是在向自己招手,呼喊声愈发激烈起来。直到大嗓门的司仪们高喊着“静一静!静一静!”这兴奋的声浪才逐渐平息下来。

    韦泽看台下安静下来,他深深的呼吸了一下,就大声向着众人喊了起来,“兄弟们,带上这领章之后,从此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们和别人不同了,因为你们的穿戴和别人完全不同。但是,大伙和别人的真正的不同是什么?是因为你们是我们这支队伍里头的一员!咱们这支队伍从永安走到现在,打了无数的胜仗,杀了成千上万的清妖。今天让大伙带上领章,就是让清妖一看就能看到大伙,一眼就能记住大伙。带上这领章,就是要让清妖知道是谁打败了他们,是谁每次都能让清妖们被杀的落花流水,尸横遍野。为的是让清妖看到咱们这支队伍,就知道他们绝对不会是咱们的对手,先就胆战心惊!所以,我现在想问大家一句话,你们愿意不愿意像常山赵子龙那样,当能够每战必胜的常胜军!兄弟们,你们愿意不愿意!”

    “愿意!愿意!”那些老战士们已经高喊起来。

    “愿意!愿意!”即便是在道州加入韦泽部队的战士,也都参与过战斗,在桂阳州城下打过胜仗,他们也跟着吼叫起来。

    在这样的气氛下,没有打过仗的战士也跟着喊起来,与身边这些身经百战的战士们站在一起,他们也赶到了力量,也激发起了情绪,这些战士也跟着喊道:“愿意!愿意!”

第36章 战长沙(十四)() 
计划是永远赶不上变化的,在韦泽原本的计划中,部队最少要改装一千五百支燧发枪。在9月17日痛击了张国梁部队之后,一度逼近永兴的清军开始撤退,逃去了近百里外的兴宁。经过那场一千人痛击四千人的战斗,太平军把清军东线的总指挥常禄给打怕了。侦察部队到处侦查,发现五十里内根本没有了清军的部队,永兴已经可以轻松的按照自己的步调练兵,打造兵器。

    可到了9月21日,杨秀清派人召韦泽去郴州。周围没有清军的存在,韦泽一路上倒也颇为轻松。可进了位于郴州衙门的天王府,韦泽就得知了西王萧朝贵中炮的消息。萧朝贵突袭长沙,眼见就要得手。

    可万万没想到,在9月12日萧朝贵去长沙城南的妙高峰修筑炮台,并且在妙高峰上观察清军敌情的时候,清军守城部队对着距离城南很近的妙高峰猛烈开火。西王萧朝贵竟然被一发铅子击中胸口乳上部位,受了致命伤。

    消息传到了郴州,太平天国上层震动了。永安建制的时候,东南西北四王加上翼王,这些实力派构建了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层。冯云山普遍被大家尊重,萧朝贵更是能征惯战,可这还没过去一年,南王升天,西王又了致命伤。虽然接掌指挥权的曾水源没敢直说,从他的奏折上能看得出,西王已经是凶多吉少。

    洪秀全也是真的急了,光看他那慌乱的神色就能知道此时他心中乱成一团。韦泽与萧朝贵有过几日共处,他能知道洪秀全的为何慌乱。西王萧朝贵乃是太平军中地位不亚于杨秀清的将领,如果南王冯云山是一名在政治影响力上超过杨秀清的重要人物,那么萧朝贵的军事能力以及在行政上的影响力,绝不在杨秀清之下。

    只是与萧朝贵相处几天,萧朝贵那句话给韦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越受苦越威风!”即便心中对洪秀全的封建作风极度厌恶,韦泽还是觉得哪怕是看着萧朝贵的面子,现在也没有必要再与洪秀全怄气,好歹先为了太平天国的大业而委曲求全。

    听到萧朝贵重伤的消息,韦泽发现自己已经没必要再为洪秀全考虑了。或者说,如果萧朝贵还在的时候,韦泽还能暂时不全面倒向杨秀清的话,此时韦泽已经没有任何别的选择。

    杨秀清虽然也有些紧张,却比洪秀全看着沉稳多了。向众将说了西王中炮的消息后,杨秀清先环视了众将一圈,接着说道:“我们现在就要从郴州与永兴出发,带队前往长沙。无论如何都要打下长沙来!”

    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在萧朝贵没出事之前,杨秀清只能算是太平天国制度上的军政第一人。在冯云山升天,萧朝贵快要升天的现在,杨秀清无疑已经是太平天**政上真正的第一人了。北王韦昌辉与翼王石达开固然是永安五王之一,但是他们根本无法与杨秀清相提并论。

    韦泽立刻起身说道:“既然如此,属下请为全军先锋!”

    听了韦泽自告奋勇的话,杨秀清根本不询问其他人的意见,他说道:“韦丞相!你先派一千人前往长沙助战,你自己则带兵殿后。”

    韦泽立刻答道:“属下愿意带一千兄弟殿后,其他兵马立刻出动,前往占领通往长沙的沿途各城。为中军准备好休息与粮食的准备。让大军能够尽快赶到长沙去。”

    杨秀清微微沉吟了片刻,估量了一下韦泽有没有做到这些能力之后,杨秀清答道:“如此甚好!那韦丞相现在就去准备吧。”

    韦泽向杨秀清施礼告辞,又向洪秀全施礼告辞,接着立刻离开天王府,带队赶回永兴。在整个过程中,杨秀清并没有询问洪秀全的意思,韦泽也没有询问洪秀全的意思。

    此时铁匠铺一共打造出1800板簧,木匠们的进展比较慢,只做出了800杆新式枪架,韦泽命令总参谋部立刻制作军事计划,准备全军北上。得知西王萧朝贵重伤的消息,大家都被吓住了。

    没等他们说丧气话,韦泽就怒道:“东王还在,我也没死!你们有什么好怕的?!”

    这声呵斥镇住了部队,大伙也就服从了韦泽的命令,开始做北上准备。没有人注意到,韦泽只提了东王与自己,根本没有提天王洪秀全,更没有提及北王韦昌辉与翼王石达开。

    后勤部门的铁匠部门已经生产出足够的部件,韦泽只是命令他们开始加紧打造铁箍,不再生产板簧。军事计划也制定的很快,韦泽带领第一师殿后,韦昌荣与胡成和带领主力北上。部队沿着西王萧朝贵北上的路线进发,每一城市都留一千兄弟驻扎。四千兄弟先占据四座城市,等大队前部人马抵达之后,部队则交出城市的管理权,开始快速行军,整个部队这么依次进发,保证太平军的大队人马能够尽可能把力量放在行军之上。

    三天后,也就是9月24日,太平军郴州主力抵达永兴,韦泽带领的第一师也得到了最后的两百多支改装后的燧发枪。韦泽让出了永兴,自己带着部队南下,搜寻清军的追击部队。

    这次行军有韦泽的总参谋部负责各项行军,整体行军速度极快。原本萧朝贵带领三千精锐,用了20天从郴州抵达长沙。太平军郴州主力近四万人,则是用了16天就抵达长沙。

    在咸丰皇帝得到的战报中,清军是如此描述太平军主力北上的。

    “……束发粤匪为粤匪全军卫护,其所部飘忽不定,官军所到之处,束发粤匪皆先期抵达,与官军缠斗。一待粤匪大队通过,束发粤匪则立刻逃窜。官军追之不及……官军各队与束发粤匪接战,粤匪大队竟无须他顾,只用行军……”

    至于咸丰皇帝非常重视的束发粤匪,此时也终于有了大量的详细情报,“……束发粤匪,皆衣竖领,两边领口各缝红布一块,肩头与臂膀衣上,封有白底黄色花纹布块。其俱束发,发上带牛皮小冠,冠不过数寸,不能挡风雨,当是匪首彰显之物……”

    “束发粤匪乃粤匪精锐,每战以鼓号为令,列队徐而前,后有压阵兵以长枪抵其后背,稍有退却,立杀不赦,故与官军战,其虽死亦不敢退……”

    “束发粤匪首领名韦昌荣,乃是粤匪大匪韦昌辉族弟……”

    咸丰皇帝从这些奏章中清晰的看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塞尚阿指挥的清军根本没有阻击太平军,任由太平军从容的从郴州一路奔到了长沙城下。不管这帮人在打听束发粤匪的事情上到底有何“功劳”,咸丰皇帝可一点都没有奖赏的意思。

    太平军从广西金田造反,经过朝廷兵马一年多的围剿,已经从几千人变成数万人马,而是现在施施然直奔长沙而去。对这帮根本不敢进攻的清军,咸丰大怒,他一面严令各军与太平军作战,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