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的地势是略有起伏的平原,正是夏季,地里的庄稼也不少,这个年代,除了朱家推广的玉米还很少有高秸秆的农作物,地里的庄稼都是谷类,对于作战妨碍不大。国防军驻扎了一个晚上,并且是准备在这里决战,防御阵地定然是连夜修建,地雷阵、铁丝网、陷马坑一应俱全,防御是严密的。
今天这场战斗就是打退敌军的进攻,不求其他战果。蒙古人第一波出击的马队就有一万多人,蒙古骑兵刚一出击,他们的马匹还没有跑起来,国防军的82迫击炮就开火了。
蒙古人刚刚整理好的队形就被打乱了,出击的骑兵被迫提前加速向前冲,密集的炮火中不断的有倒下的马匹和摔下来的士兵。全速奔跑的马匹很快就进入了2000米(四里),国防军的两挺重机枪就开火了。现在也不追求什么效果,重机枪的射程只要够,就开枪打。远距离射击,子弹的冲击力不是很大,击杀人和马匹还是可以的。很快,轻机枪也开火了,两种机枪的射速极快,杀伤力就比较大了,成片的骑兵被射杀。
巨大的伤亡令蒙古军犹豫了,有的已经减慢的速度准备后撤了。这时,又有两挺重机枪加入了战团,蒙古马队的先头部队几乎损失殆尽,第一波的冲击就这样被击退了。敌军一撤兵,国防军的枪炮就停止了,现在不宜过度的打击他们。
国防军等待着,如果敌军再次进攻,就再次打退他们。
蒙古人没有再进攻,看来是试探性的,他们要回去研究对策,蒙古人撤了。
这种小规模的战斗进行了两天,到五月十八日,国防军出击了。第二团的一个营带着重炮队去佯攻张掖城,第一团出动一个营做侧翼掩护,他们前出了五里,到城墙的距离还有五里,建立炮兵阵地,然后就炮击城墙。
大炮轰鸣,打了十分钟。这种重炮射速慢,每分钟打一发,十分钟,三门炮,一共三十发炮弹,并没有集中炮击一点,而是分散炮击多处,因此对城墙破坏不大。
在炮击过程中,用掷弹筒打了两枚宣传弹。宣传弹使用的是火箭增程弹,用掷弹筒发射,射程六里。宣传单是朱万化撰写的,内容就是劝降,准格尔蒙古人只要放下武器,重新做大明的子民,将会得到很好的安置,共享大明的繁荣。负隅顽抗,对抗天兵只能是死路一条。
蒙古人的上层人物都是懂汉语的,可以看懂。这种宣传现在未必起作用,这是先礼后兵的一种手段,宣传的影响或许会延续到将来。
跟随出击的临时营则摇旗呐喊,“万胜!万胜!”喊声一片。之后收队后撤,返回了阵地。从此,只要蒙古人没有动静,炮队就拉出去打几炮。
蒙古人面对毫无办法的敌手,心中发慌了,他们开始有了撤军的迹象。
准格尔人如果退出河西走廊,在辽阔的草原、戈壁滩上回旋余地还是很大,会有很大作为的。
准格尔蒙古人现在的领袖是葛尔丹的父亲巴图尔,据探报他可能在嘉峪关,不在这里。
葛尔丹在历史上也是大大的有名,是他把准格尔蒙古发展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帝国。按历史记载葛尔丹生于崇祯十七年,现在尚未出生。
准格尔蒙古人之所以占领河西走廊就是窥视大明富庶的中原,他们是不愿意轻易的放弃。可是现在他们看到了大明的强大,劫掠中原之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他们就会有撤退的念头了。
这个时机必须抓住,位于青海海北的第三团接到了出击的命令,已经到达嘉峪关以北一百多里的独立第五骑兵团也接到了出击的命令,他们同时向嘉峪关进军。
第十师也暂停炮击城墙,等待嘉峪关的战果。
。。。。。。
从青海出击的第三团走的是穿过祁连山的山路,道路难行,他们只能使用驮马携带装备辎重,他们的重武器仅限于82迫击炮、轻机枪。其他的重装备就指望独立第五骑兵团了,好在骑兵团一路并没有大的障碍,他们的车辆都是大车轮的草原专用车,通过能力强,因此,重机枪、攻城的重炮都携带了。
五月二十一日,第五骑兵团团长阚文明,十师三团团长欧阳衮各带一个营如期到达嘉峪关西侧二十多里处汇合。在这个汇合地点他们还遭遇了准格尔的小股骑兵。
按照朱万化的指令,两团会师之后组成西路支队,由第五骑兵团团长阚文明担任前线指挥,统一指挥两团作战。
嘉峪关是长城的最西端,河西走廊北侧的长城和嘉峪关都是明代修的。明代的很长时间里河西走廊都在控制之中,只是到了明朝末年,大明帝国内外交困,准格尔蒙古乘虚而入,占据了河西走廊的大部分。
嘉峪关的关城是一个屯兵的城池,城中没有百姓,城不大,方形,边长不足百米,因为是重要关隘,城高濠深,城墙的高度达到了三丈。没有一定的进攻手段也是很难攻破的。
嘉峪关的东面与长城相连,这个城就孤零零的向西突出了出来,它有三个箭楼,两个城门,一个朝西,一个朝东。
西路支队休息一夜后,按照朱万化的部署,两团合兵一处向嘉峪关进发。
这两个团并不是把全部的兵力都集中在嘉峪关的西面,合兵之处只有两个团的各一个营,五团的另外两个营处于嘉峪关的北侧二三十里之外,三团的两外两个营在嘉峪关的南侧也有十几里。实际上他们已经把嘉峪关三面包围了,这也是个围三缺一,嘉峪关的东门没有国防军的队伍,显然国防军的意图是把蒙古军赶出去,让他们进入河西走廊以便聚而歼之。
嘉峪关城中的蒙古守军也知道有明军到来,因为昨天蒙古人的探马就遭遇了明军。
西路支队将如何攻取嘉峪关?且听下回分解。
………第409章完………
第410章:攻克嘉峪关()
崇祯九年五月二十二日,第十师的三团和独立第五骑兵团组成的西路支队从外侧三面包围了嘉峪关。
嘉峪关的西门是正门,前后两个箭楼,明显的就是瓮城,嘉峪关城池的南侧还有一道圆弧形的外城,外城的东面、南面、西面各有一个城门。这段外城的作用就是防止入侵的敌军绕过嘉峪关城池进入河西走廊。嘉峪关和它的外城都有护城河,但是这里已经属于戈壁滩的地貌了,严重的干旱缺水是这里的常态,所以护城河都是干枯的,一滴水也没有。嘉峪关就是大明帝国的西大门,防御完全是向西的。
嘉峪关的箭楼很漂亮,朱万化曾指示西路支队,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护箭楼,不要毁坏了。这个嘱咐是必要的,不是人人都有保护文物古迹的思想的。
西路支队正是从嘉峪关之外向嘉峪关进攻的,因此嘉峪关的主要关隘全部是阻碍他们进攻的障碍。目前的西路支队分为三个部分,北部有五团两个营,距离嘉峪关二十里左右,他们不需要向嘉峪关靠近了,就地展开。他们所起的作用是截断沙漠边沿到嘉峪关(包括长城)之间的空隙地带。河西走廊中的准格尔人如果越过长城,在长城外与沙漠之间存在一个狭窄难行的通道,敌军是可以从这里逃跑的。
同样的道理,位于南侧的三团两个营也是就地展开,截断嘉峪关外城到祁连山中间的狭窄通道。
攻击嘉峪关的任务就由五团、三团各一个营来完成。攻克嘉峪关之后,西路支队的这个态势就完全封堵了河西走廊的西部出口,想逃跑的敌军只有进入巴丹吉林沙漠了。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是极难通过的,就是过去了,祁连山的南侧就是青海的海北地区,那里已经是国防军的天下,纵然没有正规部队,几个散兵游勇也不是武警部队的对手。
五月二十二日上午,攻击嘉峪关的战斗打响了。
怎么攻城呢?破门而入是不行的,因为西门的前后箭楼就说明它有瓮城。重炮击毁城墙是一个办法,但是嘉峪关的城墙高大坚固,需要长时间的炮轰。另外,攻克嘉峪关之后西路支队还要据守此地,以阻断准格尔的援兵。假如城墙损毁严重,在戈壁滩的环境里,周围几十里都没有居民的地方,缺少建筑材料,修复城池就比较困难。
针对嘉峪关城池很小这一特点,阚文明和欧阳衮商议,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向城内炮击。
几十米见方的一个城,城内能有多大的地方?城内的房屋是扛不住炮轰的,何况绝大部分都是士兵居住的简易建筑,并且半数以上都是帐篷。用迫击炮覆盖式的炮击,对城内守军将是灾难性的,巴掌大的一个城无处躲无处藏。
一般情况下国防军攻城是不会扎云梯爬城墙的,但是这一次例外了,他们扎了一个云梯,准备爬城墙。只扎了一个云梯太少了,但是很无奈,周围光秃秃的大地和山坡,找一颗树都难,这一个云梯也是费尽了心机四处寻找材料。最好的材料是工兵手中有十几根一丈长的角钢,把临时营的长矛枪杆都拿来用上了,这才凑了一架云梯。
阚文明命令仔细的检查云梯,只有这么一架,绝对不许出纰漏,工兵排长亲自动手,一点一点的查,一定要坚固可靠。
阚文明心想,以后要提一条建议,工兵还是需要准备云梯的材料,作战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国防军攻城也难免要爬云梯。
为了防止准格尔人的骑兵突然出击,四辆重机枪战车封堵了西门。外城的南门同样被三团的轻机枪和火炮封锁。准格尔人向西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
各部准备就绪,观测气球也升起来了,炮击就开始了。
“轰!轰!”
开始的几发属于试射,炮弹稀疏,随后炮弹就密集起来,并且夹杂了一定数量的燃烧弹,嘉峪关城内猛烈的爆炸的同时也起火了。城里的帐篷、建筑中的木料、桌椅家具、衣服被褥都成了燃烧之物,城中的大火顿时就燃烧起来了。但是炮击依然没有停止,在观测气球的指挥下,普通炮弹、燃烧弹还在不停的打进去,弹丸之地的城池立刻成了人间地狱。
炮击中也兼顾到了即将爬城的地点,那是城墙的北侧面(北侧没有城门),这一部分城头距离箭楼最远,炮弹把这一处城墙猛击了三遍。
不知道城内有多少守军,不管多少,估计伤亡很大。由于督军大人的命令,炮击都躲开了嘉峪关的三个箭楼,箭楼也是藏兵之所,那里的敌军就会残留下来。
炮击还在进行之中,担任爬城任务的小队出发了。
这个小队的组成是:爬城的一个排士兵,他们全部装备了喷子、手榴弹,头戴钢盔,还配备了两挺轻机枪。一个工兵班负责运输、树立梯子。还有负责掩护的一个排,他们有三门掷弹筒、两支狙击步枪,一挺轻机枪。
火力掩护的一个排率先出击,他们距离城墙100米处就停了下来,建立阵地,掷弹筒就开始炮击这一段城头。
工兵们抬着梯子冲到城墙下,云梯树立起来了,还好云梯高度够了,超过了城头一尺。
因为箭楼没有遭到炮击,其中必有守军,云梯距离箭楼四五十米,嘉峪关城池太小,这里已经是到城楼最远的距离了。
果然,箭楼中的敌军发现了爬城的进攻小队,箭矢就射了过来,四五十米已经是弓箭的极限距离,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