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便自顾自的走了出去,林珲看着刘瑞的背影愣愣的发呆,紧接着回过神来大声喊道:“臣恭送王上。”
只听刘瑞口中吟道:“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晗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是云也好,是水也罢,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去。”
第332章 灾情平息()
连日的大雪终于停止了,各州郡的灾情也得到了控制,刘瑞管不了大汉以外的灾情,但他至少做到了自己作为并州牧该尽的义务。
在刘瑞养病的那段时间里,各类救灾物资都很快的被送到了各大灾区。这次救灾,刘瑞不仅仅是要帮助受灾的灾民,还要将这一切做给全天下的人看,这也是树立他形象的一个好机会。
大汉的形象在其他国家就如同战国时的秦国,被妖魔化得太严重了,虽然大汉也在抹黑他们,不过刘瑞是不会承认的。
其他各国的国民都是谈汉色变,所以刘瑞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改变大汉形象的机会。
“王上大病初愈,还是在汉中多休息几日再走吧!”林珲看着准备上辇离开的刘瑞劝道。
刘瑞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时间紧迫,饥民待哺,修养之事还是等寡人回长安再说吧。”
林珲见刘瑞态度坚决,也就不在强求,拱手道:“臣恭送王上。”
。。。。。。
坐在辇上,刘瑞看着两边的景色愣愣的出神。
“王上有心事?”越临城策马来到辇边上,对刘瑞问道。
刘瑞笑了笑,指着越临城说道:“你好大胆,竟敢揣测寡人的心思。”
越临城没有被吓呆,他笑了笑说道:“王上焦灼之相已经写在脸上了,何需臣来揣测。”
刘瑞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道:“你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配个寡人一下,装一下害怕的样子。”
越临城说道:“王上若有心事,不放向臣倾诉。臣自问无辅佐王上之能,却很愿意做一个听众。”
刘瑞点了点头:“也好,告诉你也无妨。寡人在担心后继无人,诺大的国家不知道交给谁。”
越临城低头道:“这是王上的家事,臣不便置喙。”
刘瑞说道:“是家事,更是国事。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说完就完,绝不外传。”
越临城愣住了,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威震天下,言出法随的王居然还有如此孩子气的一面。
他回过神说道:“那臣斗胆,稷公子天资聪慧,待人宽和,对待王上和王后更是孝顺有嘉。王上为何不放心稷公子?”
刘瑞说道:“临城,你要知道。治国用人,光有孝顺、仁义是不够的。稷儿聪慧不假,仁义孝顺也不假,但他不是个合格的君主。”
越临城笑道:“性子是可以磨的嘛,王上不也常说,世上无生而知之者吗?”
刘瑞摇了摇头:“话虽如此,但如今的天下,已经没有给他成长的时间了。”
越临城神色一凝:“王上,臣斗胆猜测,王上想让倬公子回来?”
刘瑞笑了笑说道:“你倒是真聪明,不错,寡人的确想让倬儿回来。”
越临城:“那王上为何不下诏?倬公子回来不过是王上一纸诏书的事。”
刘瑞摇了摇头:“还不是时候,他若是现在回来,朝中那些老臣就会立刻站队。那些支持他的老臣,在他即位以后有立刻就会成为他的掣肘。”
越临城说道:“王上多虑了,倬公子天质英断,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刘瑞不置可否,随后转移话题道:“有益州的消息吗?”
越临城说道:“回王上,益州雪灾并不严重,但却遭了大旱,好在时间不长。不过。。。。。。”
刘瑞:“不过什么?”
越临城:“大旱之后必有蝗灾,其规律自古难寻。百姓们都更愿意相信蝗灾是上天对当权者的警示,所以臣以为王上应该早做打算?”
刘瑞冷笑一声:“打算?做什么打算?下个罪己诏做做样子,然后祷告上苍祈求上天原谅?”
越临城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古以来百姓们都以为蝗虫是神的化身,蝗灾发生错的是帝王而非上天。”
刘瑞冷哼道:“谁说没办法了?”
越临城愣了愣说道:“王上早有打算?”
刘瑞说道:“有,不过现在还不能告诉你。等到了益州,寡人自由方法。”
越临城笑道:“那臣拭目以待。”
。。。。。。
几天之后,刘瑞等人来到了益州北部的梓潼郡。
刘瑞看着梓潼郡的城门,随后跳下了辇,向城门走去。
“王上。”越临城连忙下马追了过去。
“王上大病初愈,还是跟随车队吧。”越临城劝道。
刘瑞摆了摆手说道:“如此看不到最真实的情况,你传令下去,车队关系修正,你陪我进城看看。”
越临城拱手道:“诺!”
随后与刘瑞一起向城内走去。
益州遭寒灾并不严重,冻死饿死的人并不多,而且灾情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寒灾之后紧跟着就是大旱,本来经过冬天冻得干裂的入地便更加干燥。
而益州百姓最大的问题,自然也不是食物和保暖,而是水源。
好在巴蜀之地的水利自战国开始就是重中之重,而梓潼郡又有多处长江支流,所以水源问题并不大。
而其南面的成都,因为都江堰的原因,水源问题也不大。不过毕竟还是遭了旱,大旱之后的蝗灾才是刘瑞关心的。
古人只知道旱极而蝗,却不知道为什么。只能把一切都归结与上苍的警示。
不过刘瑞却知道,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
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
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不过这样看来,似乎关中的蝗灾会比益州还要可怕。
不过刘瑞早已有所准备,之所以来益州是因为,益州地理位置太重要。一旦乱起来,凭益州的地形很难及时驰援。
而关中不同,就算出现灾情,但军队皆在关中,能够第一时间控制局势。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这句话在古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四面环山的地貌,让益州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不得不重视。
第333章 吞蝗()
元狩七年二月二十八,注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岁月。
久旱后,蝗灾发生了。蝗虫,老百姓俗称“蚂蚱”,包括飞蝗和土蝗两大类。
飞蝗的危害最重,尤其是东亚飞蝗,所以平时谈论的都是它。别看蝗虫个头不大,但虫多力量大,最大的蝗群可达2500亿只,飞行时声震数里,地动山摇,所过之处片绿皆无。
蝗虫的食性极杂,几乎绿色植被皆可作为它们的食物,其取食不仅为了获得营养,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取水分。贪婪的取食和长途迁飞是蝗虫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
在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缺乏时,它们甚至可以去吃羊背上的毛、房屋顶上的草及有汗味或油味的农具木柄。当没有东西可吃时,它们便自相残杀,吃自己的同类。
梓潼城内外,蝗虫密布,声势骇人。“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盈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
这是明朝诗人郭敦的咏飞蝗诗,诗中提及的景象就是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的蝗灾发生时的情景。
对于古人而言,无效手段是祭天祁神,有效手段基本是捕捉、挖坑埋、火烧等。
但这些手段对于每次遮天蔽日数以亿万计的蝗虫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每次蝗灾造成的后果都是极为可怕的,伴随的就是大量人口饿死。
这次雪灾来得太突然,而雪灾之后的旱灾也是毫无征兆,这让刘瑞无从准备。不过他依然想到了一个极端的办法。
蝗虫遮天蔽日,整个梓潼城仿佛没有了白昼。
益州虽然遭旱,但是很快就过去了。本来在灾情过去后已经插下去的秧苗,转眼间就被无数蝗虫啃食殆尽。
梓潼百姓心中充满了绝望,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上苍无眼。
刘瑞站在稻田边上,看着密密麻麻的蝗群,眉头紧皱在一起。他没有见过蝗灾,没想到蝗灾的规模居然如此可怕。
“王上,还是先回驿馆吧。这蝗灾太大,若是伤到王上就不好了。”越临城劝道。
刘瑞摆了摆手没有说话,紧接着随手抓住几只飞舞的蝗虫捏在手里。
过了一会儿,他对着手中的蝗虫咒骂道:“寡人的百姓就指着这些秧苗过活了,你们这些畜生竟如此猖狂,那寡人便吃了你们。”
说完便将手中还活蹦乱跳的蝗虫塞进嘴里,霎时间一股恶心的感受涌起。刘瑞本能的想吐出来,不过还是强忍着将蝗虫吞了下去。
越临城等人和周围的百姓都吓傻了,连忙跪了下来。
“王上,这蝗虫乃污秽之物,王上怎可贸然食之?”越临城说道。
百姓们也都看呆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王居然把蝗虫给生吞了。
刘瑞叹了叹气说道:“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若这蝗灾真是上天的惩罚,那就让这惩罚应在寡人一人身上吧!”
说完变快步离开了稻田边,转身向驿站走去。
“乡亲们,我们不能让王上一个人扛,都抓蝗虫啊!”百姓里一个声音响起。
“抓蝗虫啊!”百姓开始掀起一股抓蝗虫的浪潮。
无数百姓跑回家中,或拿出一个麻袋,或一口锅,凡事能装东西的器皿都拿了出来,开始捕捉蝗虫。
。。。。。。
“欧~!”刘瑞站在池塘边不断的呕吐。
“真该烤了再吃的。”他自言自语道。
越临城说道:“不过王上的目的也达到了,百姓们都不再害怕蝗虫了,都在大力捕捉呢。”
刘瑞闻言愣了愣,随即说道:“不行,你立刻派人去抓蝗虫,可不能让百姓们全抢了。”
越临城愣住了,他有些搞不懂为什么刘瑞还要自己捕捉蝗虫。
“王上,这。。。。。。”越临城问道。
刘瑞笑了笑说道:“让你去你就呀,别问那么多。”
在后世蝗虫可是一道美食,别看刘瑞生吃吐成这样,但若是烤熟吃,那可真是人间美味。
这样一道美味佳肴,刘瑞可不能就如此放过。丝毫没有做王的风范,立刻派人加入了捕捉行列。
。。。。。。
河内,城郊。
刘倬早已抓好几只蝗虫,用树枝串好放在火上烤。而在火堆之上,已经架好好几串蝗虫。
油滴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