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你何于;卿乃文臣;能杀逆贼;已是了不起了。”李隆基和声抚慰道
群臣听了一个个都暗自着恼;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招;自己跑来的时候;也应该在身上沾染些血迹;然后再杀几只鸡狗;这样跑来表忠心才能有双倍效果
“臣已经问过;逆贼乃是王;臣请圣人下旨;许臣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一起;率侍卫擒拿王”杨钊又道。
“不必了;料想现在王已经成擒了。”李隆基道。
陈玄礼无声无息地叹了口气;杨钊虽然精明;可论及讨李隆基欢心;他与叶畅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啊。
带着龙武军侍卫去擒王;看起来是很忠心;可这不就意味着要减少兴庆宫的防卫力量么?叶畅方才说去擒王;可是只带了自己的亲随护卫;李隆基要陈玄礼拨兵给他;他都拒绝了
“原来陛下明鉴千里;早有安排”杨钊垂着眼;掩饰着脸上的惊讶之色;赞叹道:“王逆贼;悖天作乱;乃是自取灭亡”
“王啊王……”李隆基叹了口气。
在今日之前;李隆基一直认为;王应当是朝臣中既忠心又能于者之一;否则;也不会把他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他也知道;王与杨钊近乎势不两立;与叶畅也是反目成仇;在某种程度上;他纵容甚至推动这三位重臣之间关系的恶化;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王竟然会用这种方式;来回应他的权谋。
“不知圣人遣了何人去擒王?”
杨钊目光在众人当中扫了一遍;他并没有遇到杨玉环派出的使者;故此对一些情况还不清楚;只是见人群中没有叶畅;便小心地问道。
“叶畅。”李隆基缓缓回答。
朝中的大将不少;有边疆经验的也有几位;但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是叶畅
杨钊听得这个名字;几乎要顿足。他猛然想起;在春明门上;叶畅与王的争执;当时叶畅攻击王怀有逆心;他还临时附和;当时觉得这只是叶畅昏了头之举;现在看来;那种举动;可不是有先见之明么?
正琢磨间;听得外头侍卫来禀:“高将军与叶中丞擒获王;已经到了兴庆宫之前了”
听得王被擒;李隆基顿时觉得压在心头的最后一丝担忧也没有了;他笑着看群臣:“如何;朕就说了;用不了多久时间”
说完之后;他又有些好奇:“叶卿与高力士怎么会在一起……陈希烈;杨钊;还有……元公路;你三人替朕出去相迎”
群臣听得这里;顿时目光集中在元公路身上;一个个眼中的嫉妒;几乎都可以变成刀子。
此时能代表李隆基前去迎接的;毫无疑问;都是李隆基倚仗的重臣。陈希烈是宰相;杨钊乃户部尚书、很快也会提宰相;而元公路才不过是一个御史中丞的闲官
想到御史大夫王必然要完蛋;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元公路将要接替这个位置。
他们三人就在群臣注目之下出了兴庆宫;直到宫外;看到高力士与叶畅并肩而来;两人谈笑风生;非常亲热。见此情形;杨钊的心咯登一动;暗暗又是咒骂了几声。
王完了;陈希烈再无与自己相争的助臂;而且他与王走得太近;此次能不能脱身还很难说。那么;杨钊面前的最后大敌;就只有叶畅。故此;杨钊非常担忧叶畅和高力士勾结在一起;毕竟高力士虽然不太显露锋芒;却是当年李林甫都对付不了的角色。
“高翁;叶公;二位辛苦;二位辛苦了;圣人令某等出来相迎”
杨钊正在盘算着高力士怎么和叶畅凑到一快儿;那边陈希烈已经满脸陪笑迎了上去;神情极为亲热;称赞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仿佛不要口水一般。
谁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随着王的完蛋;陈希烈的位置再度岌岌可危;这种情形之下;他要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地自救。
叶畅与高力士对望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
“怎敢有劳陈公”高力士道:“千古逆贼王在此”
陈希烈看都不看面色灰败的王一眼;这个时候;能与王保持多远的距离;就要保持多远。他又是一番奉承话语;直到杨钊听不过了;催促道:“圣人还在等着;陈公有什么话;待今日事了之后再说吧”
陈希烈讪讪一笑;不过他面皮厚;连连点头道:“是;是;我险些将这正事忘了;还好有杨公……唉;人老了就是不行;今后政务;还请杨公多多担待;让老朽能偷偷闲。”
他这话一说;杨钊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时明白他的意思了。
陈希烈认输了;他又要象李林甫在位时一般;当一个完全没有存在感的牌位宰相;只求着杨钊不要对付他。
杨钊心中念头急转;若真能如此;倒也不错。朝廷不可能让一人独相的情形持续太久;下了陈希烈;还会换一个人上来;新换上来的人;可未必有陈希烈这么老实识相
“哈哈;哈哈哈哈……”
冷眼旁观看着这一幕的王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将他嘴堵住;莫让他胡说八道;若是污言秽语惊扰了圣人;谁都担待不起”陈希烈听得王大笑;眉头一皱;向着宫中卫士吩咐道。
他打出李隆基的旗号;谁也不敢怠慢。王也不挣扎;只是一昧冷笑;用寒冷的目光盯着他;饶是陈希烈脸皮厚心肠黑;也给瞪得寒毛直竖。
引着叶畅、高力士;众人一起踏入了兴庆宫的大门。
“二位请先。”到到兴庆殿前时;陈希烈向旁一让;他让了;杨钊也只有让开;元公路更是跟在叶畅身后亦步亦趋。
“这……”叶畅有些犹豫;让宰相、尚书给自己让路;看起来荣光;但是却有些太招摇了吧。
“叶公直管走;今日平逆戡乱第一功;若这些风光都没有;岂能显露当今圣天子之英明”高力士拉着叶畅道。
他也让了叶畅半个肩膀;这不仅仅是谦逊;更是向叶畅表达他的感激。
杨钊看到这一慕;眉头再次一拧;然后迅速展开;换为笑颜。
这二人究竟是怎么凑到一起去的?
他却不知;叶畅在出兴庆宫之后;立刻又派人去高力士府通知高力士来与他会合。叶畅很清楚;他一个人独占擒获王平定叛乱的功劳;除了给自己招来嫉妒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倒不如用这个功劳;换取一些实际上的支持。
比如说;高力士的支持。
高力士虽是李隆基最宠信的太监;可他在宫外却有自己的府邸;叶畅在兴庆宫没有看到他;便知道他今日肯定回府去了。没有赶上平乱之事;对高力士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来说;会是一个沉重打击;这也是高力士所不能容忍的。而将平乱的功劳分高力士一半;便能得到这位权宦的某种程度上的支持;不仅修补了双方因为李林甫而疏远的关系;更可以达成某种默契。
要对付杨钊;这高力士;还能有大用处
带着这个念头;叶畅终于不再推辞;迈步走入了兴庆殿前的院门。
第420章 新有传奇传长安()
当叶畅跨过兴庆殿院门的一刹那;院中两百余双眼睛;同时都盯着他。
这一刻;阳光自西侧照在叶畅的脸上;他身上的紧身服饰;衬得他更是英气勃发。
即使贵为天子拥有四海的李隆基;这个时候;也不禁嫉妒叶畅展露出来的风采;仿佛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在群臣的瞩目之下;叶畅大步上向;来到兴庆殿的玉阶之下;弯腰躬身;向李隆基行礼。
“臣叶畅;拜见陛下仰赖陛下洪福;高将军指挥若定;诸位将士、吏员效命;逆贼王束手就擒;如今已在宫外矣。城中各处逆乱;亦已渐平息;如今长安、万年二县;已经组织人手;在追捕逃逆、救火巡视。”
“好;好;这才不到一个时辰;一场弥天大祸;就被卿平定了”李隆基听得这里;喜形于色;从玉阶走了下来;来到叶畅身边;拉住叶畅胳膊:“卿辛苦了;是朕用人不明;令王逆贼窃居高位;卿方才在春明楼上所言;正是忠谏直言也”
众大臣这时也想起;就在不久之前算学大赛之时;叶畅还指责王包藏祸心;现在看来;当初叶畅突然攻击王;分明是有所察觉
果然;叶畅应道:“臣亦非先知先觉;只是王之弟王焊;屡屡遣人窥探臣之行踪;为臣所察觉;顺藤摸瓜之下;才知其人谋逆之行;但臣手中没有证据;加之与王又有旧怨;故此不能直言;还请圣人恕罪。”
这态度;这解释;杨钊听了再度咬紧了牙。
这是难免的;他不咬牙不行;叶畅这番话说出来之后;王的事件里;他洗脱了知情不报的罪名;便只有功劳而无过失了。
“卿这番功劳;加之又屡立边功;不赏不足以褒忠善”李隆基道:“陈希烈;杨钊”
陈、杨二人出列;但李隆基挥了挥手:“罢了;由朕亲拟吧……”
所谓亲拟;就是亲自确定叶畅在立此大功之后的官职勋爵。叶畅的散官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冠军大将军;勋为柱国;爵也一跃而为清源县开国公;阶官为左骁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右散骑常侍;差官则持节剑南道节度使、守安西节度副使知节度事、辽东行军总管;诸使皆如故。
也就是说;叶畅的品秩升到了开国县公、柱国的从二品;单就品秩而言;已经在朝中少有人及。
这是官职爵赏;至于权力和利益分配;则不是现在说的;当要在今后再来决定。叶畅谢过之后;抬起头来;却无意中与寿安的目光相对;寿安极是大胆;嘴轻轻抿了一下;又象是嗫了一下。
叶畅一个激灵;这可是在调戏他。
寿安也确实是情难自抑;她对叶畅的情义自是不必说;而叶畅方才踏入兴庆殿门时的英姿;也让她芳心暗折。她性子里原本就有李家女子泼辣大胆的一面;故此敢为此举;好在群臣的注意力都在叶畅身上;倒是没有谁看到她这样子。
叶畅不敢多看她;只能苦笑;然后向后;退入朝臣之中。
紧接着果然是人事命令;元公路终于被提拔为御史大夫;进入了朝官中最高层的行列;而且李隆基还命他与大理寺等联合会审王逆党;又以杨钊为京兆尹、京畿采访使;着其负责追捕逆党残余。
至于其余护卫群臣;各有赏赐;放下不提。此次风潮;先是算学比试;然后是逆乱政变;可以说让长安城中诸人目不暇接;同时也让各方人等对大唐的情形有了一个新的评价。身处于朝廷风暴中心的群臣们;对此印象最为深刻;而捡了大便宜的杨钊;亦是明白;他想要对付叶畅的事情;只能推迟了。
这场临时的朝会拖到酉时才结束;天色都已经晚了;杨钊出了兴庆宫;却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门前等候;不一会儿;便见叶畅行了出来。
杨钊向着叶畅迎了过去;满脸都是笑容:“恭喜十一郎了。”
当初两人交好之时;杨钊称叶畅为“十一郎”;只不过随着二人分道扬镳;这一称呼已经好久没有出现。叶畅笑吟吟地拱手:“哪里的话;还是要恭喜杨公;不日便要入相了”
饶是杨钊现在已经在官场里变得极为油滑;这个时候;也忍不住脸上一喜。确实;朝中与他争相位的;只有王;至于陈希烈;与他争的只是权力;而叶畅之志;暂时并不在朝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很快就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哪怕是在十年前;甚至就是在五六年前;这对他来说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在安西行开中法;将是明年第一等的要务;另外;从中原、淮南迁移民实边之事;亦不可怠慢。”杨钊按住心中欢喜;开始向叶畅示好:“这些事务;十一郎最是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