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联教父-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七章 内外勾结() 
谢廖沙很快就从米哈伊尔的口中得知了日本政府将在签署广场协议之后降息的事情,而且不但如此。谢廖沙还知道《广场协议》的其他参与方,包括英法德意等美国的欧洲盟友也将签署这份协议。

    谢廖沙感到有些庆幸,他庆幸米哈伊尔在行动开始的前夕给他带来了最新的情报。原来知道《广场协议》的不止是这几个国家政府的财政部门,日本国内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商人也已经知道了。谢廖沙稍微一琢磨,已经明白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也明白了日本政府会主动抬高日元价格帮助美元贬值以及降息的深层次原因。

    日元升值毫无疑问的会打击日本的制造业出口,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可是关键就在于日本现在的经济状况已经脱实向虚,股市楼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大。日本政府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反而继续降息向国内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日本政府已经看不上制造业赚的哪些辛苦钱了,转而专心的去搞股市楼市的纸上富贵去了。再结合广场协议之后,美元的贬值,可以预计的是,各路资金将会疯狂的涌入日本和德国这样的本币升值的国家。到时候,股市和楼市将会毫无疑问的将会再创新高。

    政治家的套路果然深,日本的首相不会去考虑现在政策对未来的影响,因为他们的执政期限有限,所有的政策都是为当下而服务的。民主国家的政治家恐怕大多是都是追求任上的荣华富贵,而不会去管下野之后的洪水滔天吧。

    谢廖沙想明白了这些问题,决定更改自己的计划。米哈伊尔那边可以和西武集团进行合作,不过谢廖沙不想大举的投资楼市,因为变现能力实在是太差,他决定投资日经225指数。但是堤义明那边的关系很重要,米哈伊尔一定得拉拢住这些大藏大臣身边的近臣。

    这些事情即使谢廖沙不吩咐米哈伊尔也会照着执行的。在日本政府即将降息的大前提之下,米哈伊尔可以放心的将哥伦比亚银行账户上的资金花出去。

    米哈伊尔和堤义明达成了合作,哥伦比亚银行将参与到千代田区的酒店项目上。而作为后辈的江副浩正所掌控的里库路特不动产株式会社也获得了哥伦比亚银行的投资,成为了这家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

    现在的世道,日本人的心已经被不断上涨的股市以及楼市给撩拨了起来,没有人再安心去做实业了。就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靠着上班的收入,永远别想在东京置业,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银行借钱去购买土地和不动产,又或者将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放在股市里。如果你的信用无法让银行将钱借给你的话,还有那些财务公司可以接,虽然利息高,但是只要投对了地方,那你的财富绝对会像火箭一样的上升。

    其实不止是日本的国民,日本的企业也被这股财富的风潮所裹挟,几乎所有的日本大型公司都纷纷设立了不动产部门和投资部门。这些大公司的信用要比个人的信用高不少,在信贷宽松的条件下,他们可以很轻易的从银行拿到资金。

    米哈伊尔在谢廖沙的反复提醒下始终保持着一颗冷静的心。他很明白自己的目标是投机,而不是投资。所以,米哈依尔的每一笔投资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随时都可以从项目中收回自己的资金。

    哥伦比亚银行既然成为了里库路特株式会社的重要股东,那么米哈伊尔也就成为了江副浩正不敢得罪的人物。在米哈伊尔的主动要求下,江副浩正找机会为他引荐了日本的大藏大臣,自民党的高级干部竹下登。初次见面,米哈伊尔送上了名贵的古董作为见面礼。

    竹下登对米哈伊尔感到了一些兴趣,倒不是因为米哈伊尔的那份重礼。而是他很少遇到一个外国人这么懂的日本人的规矩。因为在竹下登的印象中,那些美国人和欧洲人永远都是对日本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傲慢,就算是行贿也是由他们的日本下属来代劳的,很少会亲自向日本的高官奉上名贵的礼物。可是米哈伊尔不同,他做的很自然,完全没有那种傲慢的感觉。这让竹下登对米哈伊尔产生了兴趣。

    “格拉乔夫行长来日本多久了?”竹下登举起空着的酒杯,一旁的江副浩正赶忙跪在旁边为竹下登斟满了酒。

    “转眼就要满一年了!”米哈伊尔回答道。其实米哈伊尔个竹下登送个礼真没什么心理压力,他在乌兹别克的时候,还不是靠着行贿和当地的官员打成了一片。搞定一个大藏大臣从难度上来讲和搞定乌兹别克第一书记差不了多少。

    “格拉乔夫行长的日语很不错嘛,看来在日本生活的很愉快啊!”竹下大臣打趣道。

    “托您的福!”米哈伊尔回应道。

    ……

    凭着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及奉上的厚礼。米哈伊尔成功的赢得了竹下大臣的好感。顺带着,哥伦比亚银行也获得了更多的好处。在江副浩正的亲自撮合下,米哈依尔以低于汇率的价格从东京银行获得了更多的日元。而且金融厅那边也被打好了招呼,他们不会对哥伦比亚银行采取过多的注意,每个月只需要哥伦比亚银行将账目交到金融厅那边就好了。不过代价吗,自然是对竹下大臣名下的经济研究会以及下属们要有所表示了。

    没有了金融厅的干扰,谢廖沙可以更加方便的将美元输送到米哈伊尔手中,而米哈伊尔则利用竹下大臣的影响力,将美元以极低的成本大肆的兑换成日元。

    在谢廖沙和米哈伊尔的紧密配合之下,哥伦比亚银行在日本的资产很快又翻了一倍,达到了惊人的五十兆亿日元。而其中的十分之一被以各种方式投入到了日本的股市当中。米哈伊尔的投资仅仅限于日经225指数,其中很多都是银行股。而且每一家股票的持有量,刚好处于不受监管层注意的举牌最高标准。

第三十八章 游刃有余() 
竹下大臣之所以能这么快的接纳哥伦比亚这家外资银行,除了米哈伊尔的个人魅力之外,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竹下大臣迫切的需要来自商界的支持来帮助他在政治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竹下大臣虽说不是出身贫寒,但是放眼日本政坛,他确实是公认的缺少家族底蕴的政治家。在日本政界,政治家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可以像遗产一样传给自己指定的继承人的。这种例子简直不胜枚举,比如岸信介和自己的胞弟相继都担任过首相一职,而岸信介的女婿安倍晋太郎现在就在中曾根康弘的内阁中担任外相的职位。这种政治门阀的底蕴可不是岛根县一个酿酒商人的儿子可以比的了的。

    身为平民之子,竹下大臣能取得今天的地位已经相当的不易了,大藏大臣在内阁当中也是极有分量的职位。不过竹下大臣深知,如果要更上一层楼,光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身边必须有一批靠得住而又在政治上有分量的门生来支持自己。现任首相中曾根康弘所统领的“中曾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中曾首相早在战时就是日本海军的少佐了,身上自带政治光环,而竹下那时候则是被迫离开私立学校而被送进了少年飞行队,差点去当类似神风队员这样的炮灰。

    竹下大臣若想建立自己的“竹下派”只有唯一的一条路,那就是在很多年前田中角荣所走过的那条路,以竞选资金来诱惑哪些同样缺乏支持的国会议员拜入自己的门下。可是这笔钱从何处来呢,自然是哪些缺乏门路商人们手中了。

    在米哈伊尔投入自己门下之前,金融厅就已经向竹下大臣汇报过哥伦比亚银行不断的有巨额外汇流入日本国内的消息。米哈伊尔的实力竹下大臣是知道的,不过因为是外资,所以竹下大臣尽管有所垂涎,但还是没法招揽,因为获取外国的政治献金是日本政坛绝对的禁忌。不过,当他多年的商界心腹,里库路特不动产株式会社的社长江副浩正向他引荐米哈伊尔的时候,竹下大臣顿时乐开了花,因为有了江副浩正作为中间人,哥伦比亚银行的外资变成内资就不是什么难事了。竹下大臣可以凭借江副浩正作为中介,引哥伦比亚银行的外资为己所用,“竹下派”终于不是只能想想而已了。

    米哈伊尔在拜会竹下大臣之前做足了功课,竹下大臣的绰号是政坛的“阿信”,他是个极其坚韧的家伙。米哈伊尔原本不知道自己会这么快就被竹下大臣所接纳。但是有了有求于自己的江副浩正作为中介,米哈伊尔和大臣的交往也就顺利的多了。

    米哈依尔通过江副浩正和堤义明数家子公司向竹下大臣的经济研究会捐助了大约五百万美元的捐款。这笔钱换来的就是谢廖沙可以便利的从东京银行兑换日元。大藏省和金融厅根本对哥伦比亚银行的行为视而不见,不过以现在的状况来看,这件事情日本是受益方,只有等到《广场协议》签署之后,米哈伊尔才能获得预期的利益。

    在米哈伊尔的支持下,里库路特不动产株式会社介入了东京老旧城区的改造项目。以超高的价格从三井不动产手上夺下了东京都内港区明治制糖厂的地皮,这块地皮将被里库路特不动产株式会社改造成一个低密度的住宅项目

    为什么是低密度住宅,因为这种房子的建设周期短,便于快速的回笼资金。同时港区也是东京都内传统的富人区,在这里买房子的人一般都不差钱。虽然是高价拿地,但是几乎所有参与拍卖的不动产公司都觉得里库路特是捡了个大便宜。

    参与西武集团的高档公寓项目是为了留在这个圈子,可是里库路特的项目就是真的为了赚钱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点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里库路特的股东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内阁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江副浩正在去年的时候,将里库路特的股票赠送给了宝扩竹下大臣在内的内阁中的很多大人物,甚至就连中增首相那里江副浩正都打点到位了。

    不过为了防止有人借机发难,所有的大臣们接受了股票之后,都是付了钱的。从现在日本的法律上讲,大臣们的行为并不违法。因为日本的股市现在也不是很健全,对于内幕交易还没有上升到犯罪的地步,甚至在政界被认为是正常的往来,政客们有一种形象的比喻叫做“湿手抓米”,留在手上的当然就是好处了。只有等里库路特将股票所代表的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里挂牌上市之后,持有股票的大臣们才会赚的盆满钵满。

    里库路特拍下了港区明治制糖厂这块地王之后,没过多久在哥伦比亚银行的支持下,里库路特又将手伸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那就是和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一起合作,投资日本的移动通讯网络系统,而合作方则是世界上第一大移动通讯科技公司——Yota通讯。这条消息一出,市场为之哗然,里库路特公司摇身一变又插手了作为尖端科技的移动通讯领域。

    说起来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的总裁真藤恒其实是江副浩正进入政坛的领路人。两人同位商界人士,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认识了。由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是一家半官半民的日本大型科技系统,独家垄断日本的国内的电话线路系统和大型计算机系统。作为总裁的真藤恒看似风光无限,其实依旧只是一个具有官方身份的高级打工仔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