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周瑜向曹操告辞之后,并没有立即回转江东,好展开对刘备的围剿。而是先绕道去了张秀那里。

    周瑜见到张秀,向其言道:“张将军,当今天下动乱,群雄吞噬。张将军得以自保一方,何也?”

    张秀不明其所得答道:“应是我宛城,城坚墙厚。我之铁骑骁勇善战。故此,才可偏安一方。”

    “非也。将军兵马骁勇善战,可是数量有限。而将军治下子民甚少,将军也无力扩军。若是大军进犯,将军何以当之?而若是将军兵马不敌,被人围困城中,以将军的粮草积蓄,又可撑得了几日?”

    “啊?这个——”张秀当时就有些傻眼。

    人家周瑜说的太对了。想当初,自己趁着曹操远征兵疲之时,出兵支援刘备,那曹操回兵反击之下,自己都没有讨得了好去。自己的兵马并不足以凭仗。而若是自己被人包围了。以自己的这点存粮,用不了俩三月的,那也就全都饿死了。而且,曹操先前给自己的那些许诺,也并没有完全的兑现。谁知道曹操会不会有一天出兵把自己给消灭了。

    张秀越想越心慌,当时对周瑜请教道:“将军有何高见,请教之。”

    “张将军,您之所以能够安守一方,乃是当今天下,诸侯林立。他们各自有所顾忌,您这才偏安一方。若是有朝一日,曹操吞并了袁术,而我们江东、江南也迫于曹操之下,到那时,睡榻之旁,岂容他人安息。那曹操也就要对将军您动手了。将军您再想偏安一方,那也是不可得的。”

    “啊?如之若何?望将军教之。”

    “将军可以与我江东结盟,守望相助。如此,可保将军无忧。”周瑜微笑的说道。

    而就在周瑜漫天的连环计策进行之时,箕州的战况也开始转变了。

    高顺的宣传计划在长时间的进行后,大获成功。箕州的百姓都是人心惶惶。并因此而怨恨马韩大君长不顾族人的死活,强征族人送死。同时也羡慕高顺治理下,原晨韩百姓少了那么多的苛捐杂税。

    而就在这人心动摇之时,高顺的大军,度过汉江,向汶山大举进攻。马韩大君长也急忙调集军马向汶山集合。阻止高顺的进攻。

    这一日,天气依旧很冷。一个守卫釜山的新兵,挨不住寒冷。跟旁边的老兵说道:“哥,这鬼天气太冷了。咱们还是找个地方蔽一下吧。要不然,咱们都得冻死在这了。”

    “胡说!咱们是巡逻的哨兵。哪能躲起来背风。若是此时敌袭。咱们不就都完了。”这个老兵毕竟受过几天训练。知道一些军规。

    “哥。拉倒吧。那汉朝的军队正在进攻汶山呢。离咱们釜山,那得多远啊。咱们这里怎么可能有敌袭。何况,您没听说,咱们可也都是华夏的后裔,这都是咱们那个大君长为了私欲,背宗忘祖,这才惹得祸事。就这样,咱们那大君长还不死心呢,还要拉着咱们一同下水。要不是人家看在咱们这些人份上,那大君长早就玩完了。咱们至于给他卖命吗?”新兵不服的说道。

    “胡说!敌人的话,你也信。你脑子进水了。要不是看在咱们一个村的。早就把你捆了。送上去,你小子有几条命可以活。”老兵连忙左右看看,随后吓唬道。

    “得了吧。咱哥俩谁还不知道谁。哥会举报我。打死我也不信。再说了。就凭咱们这土里刨食的人。这才当了几天兵,就是哥哥你,不也是比我早那么几天给抓来当兵的嘛。就咱们这样的,拿把刀,那也是给人家杀的。早晚都是死,我怕什么?只是可怜我娘,她老人家却没儿子养了。我不想死啊。”新兵原本还是不服气,可是想起自己的老娘,却不禁哭了起来。

    “咳。别哭了。都一个样的。其实,就算咱们没有战死,这战事再长一些,咱们的那些田地没人耕种,等战事结束了,咱们也只能饿死了。先走后走都一样的。”老兵也被新兵勾起了心事,忧愁的说道。

    “哥,不如咱们跑了吧。反正大君长是死定了。而且那些汉人的话也有理。咱们与他们都长得差不多,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他们说的,我信!等战事结束,咱们也可以把老娘养老送终。”

    “跑?”老兵的心动了。如果那些汉人说的不假。他们的赋税要比大君长制定的低的多了。只要能活下来,日子只能过的更好。而且,最主要的就是可以照顾家人安度晚年了。

    “哥,别犹豫了。今天正好是咱们俩巡逻。咱们跑了之后,没人能发觉的。而且那大君长也死定了,更不可能事后,追究咱们的。咱们跑了,也就活了。”新兵期待的望着老兵的说道。

    “好。那咱们就跑了。”老兵狠狠地抓下头巾,仍在地上说道。

    然而,就在这两个巡逻的哨兵刚刚跑掉。一队铁骑风驰电掣般的呼啸而过。

    

第四百三十一回 诸葛亮是谁() 
第四百三十一回 诸葛亮是谁

    “好!太好了。”

    看着这份战报,刘明心中高兴。高顺在宣传战之后,派大军攻打汶山,吸引了马韩的主力部队。随后,以三千铁骑,绕路而行,迂回到马韩的都城釜山,在对方还没来得及关上城门的时候,一举冲入城中,擒获了马韩大君长。然后,威逼马韩大君长投降,掌控了箕州全境。

    有着现代军事素养的刘明,对高顺在此次军事行动中表现,实在是太满意。这高顺分明是充分发挥了骑兵的高机动性,以声东击西,配合闪电战,漂亮的执行了一个斩首行动。这高顺这些年的军校生涯,真是一点都没浪费啊。这战术运用的,比自己都要老练的许多。

    看着刘明高兴的样子,郭嘉等人也无不雀跃。三韩平定,不仅意味着又开辟了一个庞大后勤基地。而且,这也意味着布置在黑水等地的边防军,可以减少了。也就可以抽出更多的人手来安置在其他战线上了。

    “来人。传令嘉奖。除正常赏赐外,授高顺正二品飞骑将军称号。授此次战役的军团,飞虎军团的荣誉称号。授所有在战斗当中的立功将士,一等战功勋章。”这一次在刘明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作战的胜利,让刘明高兴的已经有点不知说什么好了。一连串的封赏脱口而出。

    “主公,军功赏罚,自有章程。他们的奖赏按着他们的军功,已经足够了。主公奖赏高顺飞骑将军的称号,以及赐予那些战士飞虎军团的荣誉称号,那就已经是额外的恩典了。没有必要再每人颁发一枚一等战功的勋章了。这对咱们的军功管理不利。还请主公三思。”

    荣誉称号,以及相应的勋章,那在幽州都是要伴随着一定物质奖励的。而原本这样的军功封赏就已经很是丰厚了,现在又出来这么多的额外封赏,这还真的让左曹橼,也就是幽州的财政部长麋竺有点肉疼。

    “无妨。这事本公说了算。既然高顺他们完成的漂亮,那就应该嘉奖。此后,若是别人也能如此漂亮的完成任务。本公也会对他们如此嘉奖的。”此时,刘明心中高兴。根本就没考虑麋竺说的是什么。随口的说道。

    麋竺当时就被噎得不说话了。

    而郭嘉和荀彧,以及贾诩却露出了欣赏的表情。

    什么叫御下之道?什么叫掌控权利?说白了。那就是可以对下属随意的赏与罚。掌握了赏罚二字,为下者,自然会随之有所取舍,知其进退。而完全束缚于章程之中,无力超脱的,那只能是下位者。而上位者若是也是如此,那他也就算是被架空了。

    此时,刘明还不知道他的这一率性而为,更加赢得了郭嘉、荀彧、贾诩等人的看重。刘明只是兴奋的叫人摆开沙盘,以此来观看箕州到手之后,按着黄月英的计划,应该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现在,刘明等人再围着这个硕大的沙盘观看,那真是赏心悦目啊。原本的幽州、冀州、青州、并州这四个地方的地盘,跟现在刘明所控的全部领土比起来,那真是连一半都到不了。只不过,那些地方的人口数量还是差了许多。也就是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四地的十分之一人口而已。而幽州更是几乎占了刘明治下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一。达到了一千多万的人口数量。

    看着沙盘,以及沙盘上附带的人口数量,军事部署等等。刘明暗暗的想着:人口还是少啊。这要是有四亿人口的填充,这些无人居住,辽阔的草原和平原,那不都是华夏的吗?

    不过,刘明也知道,现在想有四亿人口,那是不可能的。人口增长,除了跟时间有关系外。与粮食的生产力,那也是有极大关联的,没有那么强大粮食生产力,也不可能养活那么多的人口。若是想要达到四亿人口,恐怕还需要两代人的努力。

    但是,如果在吞并了高句骊和夫余之后,那剩余的鲜卑部落,也就要迟早融入华夏得这个大家庭之中,那鲜卑的六百万人口,那也是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到时候,那发展也许就会快上许多。

    想到这里,刘明按捺不住的吩咐道:“命令高顺,带领飞虎军团。在咱们的基层官员接管了箕州之后,移兵乐浪,配合赵云、黄月英所部,执行‘收网计划’。”

    “是。”杨军答应了一生。

    而贾诩却上前一步说道:“主公。为了加快咱们的收网计划,属下建议支持先前那个与您联姻的左谷蠡王逼宫夺位。然后再由他出面正式归顺咱们。不知您意下如何。”

    刘明听了之后,想了一想,终于想了起来,当初刚刚平定辽东,消灭公孙度那会儿,为了稳定周边的那些小国,小部落,确实收了五个女子。只是与那些小部落打交道,一般都用不到自己出面。以至于都有点忘却了。那高句骊的左谷蠡王应该就是珠儿的父亲吧。

    刘明瞄了一眼贾诩,刘明心说:这家伙还真够阴得。我的忘了的亲戚,这家伙竟然都惦记着呢。看来这家伙早就盘算着了吧。

    不过,刘明转念一想:贾诩这法子也确实不错,可以更进一步的掌控事件的演变。比那威逼的效果更好。那珠儿父亲,有了自己大兵的支持,再加上他本身的实力,夺取高句骊的王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自己捧上去的傀儡,也只能听从自己的安排。而且,那高句骊本来就是玄菟郡治下的一个县。那珠儿的父亲在掌权之后,若是宣布完全归大汉所管制,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对意见。到时候,自己兵不血刃的接收高句骊,这收网计划地进程,确实可以大大地加快了。而至于那跟自己沾点姻亲的半拉岳父,到时候也可以给他一个太平官位,让他安度晚年。

    刘明想得明白,点头应允道:“照准。”

    贾诩喜怒不行于色的退下了。郭嘉、荀彧等人暗自佩服:这贾诩真是阴啊。为了实现损失最小化,连主公都是不放过啊。

    计议以定,一切行动又恢复到有条不紊的运作当中。

    而此时,正在军校考察、传授本领的王越,却突然接到自己留守会馆的弟子通报:“师傅,大师兄回来了。”

    王越大喜过望。自己的这个大徒弟总算是回来了。他回来,自己就应该可以轻松许多了。这武士会馆的传播发展,还真不是自己那几个苯徒弟可以轻松完成的。

    王越高兴得就想跑回去见自己的大徒弟。可又想起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