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虎贲-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大章在一旁一脸惊恐,不知道该如何插嘴。

    好一会,从愤怒中清醒过来的张少帅咬牙切齿的道:“马上给于学忠发电,立即率部撤回青岛。”

    陈大章道:“少帅,您的意思是放弃潍坊?”

    “对。不但要放弃潍坊,连青岛也要准备撤退,你通知机要室后,再去通知沈鸿烈立即来我办公室,我们商讨下撤离事宜。”张少帅道。

    陈大章点头应了声是,连忙转身领命离去。

    陈大章离去没多久,沈鸿烈便神色慌张的赶到。

    顾不得敬礼,便问:“少帅,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

    “张兴汉的叛军早就已经南渡黄河,胡宗南抵抗不住,中原大地大部分区域已经尽如张兴汉囊中。

    山东已经孤悬成一块战略绝地,绝不可守了。”张少帅道:“所以,找你来,就是商量着,怎么把我们在青岛的实业和军工设施尽可能的运走。”

    沈鸿烈脸色剧变道:“什么?少帅的意思是放弃青岛?”沈鸿烈在青岛经营多年,实在不忍心就此放弃。

    张雪亮有些不耐烦的道:“如今中原已经为叛军所占领,整个山东,乃至淮河以北大片区域都已经不可守。

    万一张兴汉的叛军在攻占中原后。出周口东进。下阜阳、威逼徐州,我们连退路都没有了。

    所以,趁现在局势尚未恶化到这个地步,我们早作打算,提前撤离,方能最大程度保存我们手中这来之不易的有限力量。”

    沈鸿烈有些木然的点了下头,问道:“那少帅您想好了。我们往哪里撤没有?”

    “我想过了,法国人与英国人在上海有不少租界,我们可以暂时走海路撤往上海,寻求庇护。

    然后再伺机发展。”张雪亮道。

    “走海路?”沈鸿烈道:“我们有四五万人马,算是一些后勤部门职员,总人数近十万,海军舰队的船只根本就不足以装载这么多人撤退啊。”

    张雪亮沉思道:“可挑选海军陆战队精锐全部带走,陆军有于学忠和刘多荃率领。自胶州南下,沿津浦铁路向两淮流域转移。

    等我们到了上海。我再托英国人和法国人想办法让蒋某人放行,将他们调到上海一带。”

    沈鸿烈不置可否的木然点了点头,便告辞前去准备。

    ………………

    潍坊,青岛军指挥部。

    于学忠与刘多荃怀着忐忑的心情,终于等到了张少帅的回电。

    然而,打开电文看了看,二人彻底傻了眼。

    面面相觑道:“撤退?放弃潍坊?”

    说完,刘多荃满脸不敢置信的抬头看向送电文的通讯兵,问道:“这电文是少帅发来的没错?”

    通讯兵不敢怠慢,连忙点头确认道:“长官,的确是少帅发来的,不会有错,要是实在不放心,卑职这就给青岛回电确认下?”

    刘多荃还未表态,于学忠摆手制止了他道:“不用了,看来命令是真的了。”

    “嗯?”刘多荃诧异的看着他,见于学忠脸色凝重的低头注视着手中的电文。

    想起刚才电文他好像才只看了一遍,便被上半段的内容给震惊了,似乎下面还有。

    于是伸手从于学忠手中拿过电文,仔细往下一看,脸色顿时变得极其难看。

    中原竟然已经被张兴汉的叛军攻陷了,那么如此一来,山东的确已经成了一块战略死地,再任何坚守下去的价值了。

    他与于学忠都是职业军人,多年的军旅生涯早就了不太差的战略眼光,都能看出山东局势已经无可挽回,再不及早撤退,情况可能会恶化到他们无法想象也不敢想象的地步。

    “芳波兄(刘多荃表字),事已至此,我们还是赶快遵守少帅军令,准备撤退吧。”于学忠看了看还在震惊中的刘多荃。无奈的道。

    刘多荃表情木然的点了点头,算是同意。

    ………………

    淄博通往潍坊的官道上。

    张兴汉率领六千大军正大摇大摆的向潍坊急进着,天空中不时有己方的空军飞机呼啸而过。

    那是奉命赶到支援的己方侦察机与战斗机。

    官道上,六千大军皆乘军用卡车、边三轮摩托车,组成了庞大的车队。

    数以百辆计的军用卡车和边三轮摩托车组成的车队顺着官道逶迤而行,所过之处,带起浩大烟尘,漫卷而起。遮天蔽日。

    宛如一条席卷而行的钢铁巨龙一般,所过之处,烟尘漫天,声势浩大。

    张兴汉坐在一辆装甲车内,正十分笃定的闭目养神。

    双手还拄着一把缴获的日本天皇御赐的将官刀,脚蹬一双黑色牛皮靴子,一身浅蓝色军装,一顶陆军布帽,腰间挎着一把美式m1911配枪。

    肩膀上扛着两个金光闪闪的将星。身材魁梧的他给人一众不怒自威的气势。

    数年来的铁血征程,统帅数以百万计大军征战沙场的日积月累,他早已经不负当初穿越而来那个年轻稚嫩的青年军人。

    已经有了些上位者的威严气质。

    须臾间,随车的通讯兵身上的电台滴滴答答响了起来,没多会,通讯兵便转过身来,将刚刚译出的一纸电文递给了张兴汉道:“总座,我方侦察机刚刚侦察到的最新情报,潍坊的敌军忽然弃城南逃了。”

    张兴汉微闭着的双眼徒然睁开,接过电文看了一眼。略微沉思。便吩咐道:“马上给张廷枢发电,告诉他,敌人可能已经发觉了战略全局的不利,想要逃跑,让他立即改变原定作战计划,抵达临沂后,立即向胶州挺进。抢占此地,然后不惜一切代价的给我守住它。”

    “是。”通讯兵应了一声,旋即转身开始发电。

    张兴汉嘴角泛起一团冷笑,暗道:小六子,海路不通,这次我看你往那逃,老老实实束手就擒吧,是时候回东三省向父老乡亲们忏悔了。

    …………

    胶州县城位于胶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畔。为青岛的守军南逃的必经之路。

    张少帅选择海路与陆地兵分两路南逃,却不想张兴汉早有安排。

    时间流逝而过。转眼又过去了一天一夜,于学忠与刘多荃的部队在撤退途中遭到了东北军空军的袭扰空袭,撤退缓慢。

    终于在晚上七点多时,撤到了距离胶州县城三十与公里外的高密县城。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张少帅命令他们就地在高密县城驻扎待命,并没有调他们入青岛。

    张少帅担心的是一旦这两万多大军也入青岛,会在部队登船撤退时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因为傻瓜都知道乘船逃跑安全、快啊。

    一天一夜的时间,肯定不够张少帅和沈鸿烈搬家当的,毕竟他们在青岛也经营了数年之久。

    这二年又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暗中支持,甚至又悄悄建立一座小型兵工厂。

    这些机器设备,工人张少帅都想带走,因为这可都是以后东山再起的本钱。

    然而,令所有的没有想到的是,当张少帅与沈鸿烈忙着在青岛搬家,于学忠、刘多荃将部队留在高密后,也连夜乘坐返回青岛,面见少帅之时。

    张廷枢的九千大军之一部前锋,经过近三十多个小时的急行军,突如其来的出现在了胶州县城外。

    ps:推荐票太寒碜了,继续求,满地打滚的求推荐票啊!求兄弟们赏几张不要钱的推荐票吧,感激不尽!

第四百八十九章 :华东之战(五)() 
时青岛周边的守军大多都被抽调集中参加潍坊之战,因此胶州的防守兵力也是十分空虚。

    只有一个步兵连和几十名宪兵警察负责维持正常治安。

    如此微薄的兵力当然不可能组织什么有力的防御。

    张廷枢亲率的一千名先锋几乎是没费吹灰之力,就攻破了胶州西门,进而轻而易举的击溃城中的百余号守军和宪兵警察。

    将他们全歼后,张廷枢当即分派兵力把守四门,一边发电催促后续主力部队加快前进,一边向张兴汉发电报捷 。

    潍坊城,张兴汉率六千大军刚刚抵达,此时城内早已经人去城空,东北军轻松占领之。

    郭忠拿着电文兴冲冲的朝张兴汉走来,向正在原青岛军指挥部内四处参观的张兴汉道:“总座,根据最新情报显示,于学忠、刘多荃所部已经退至高密。

    另外,张廷枢也刚刚来电,他已经率先头部队出其不意攻下了胶州,后续部队随后便到。”

    张兴汉听完,一拍大腿道:“好,命令部队立即向青岛逼近,这次我看张小六他往哪逃!”

    ………………

    青岛,少帅府。

    张雪亮正与沈鸿烈以及刚从高密赶来的于学忠、刘多荃等部下开会。

    副官陈大章慌慌张张从外面跑进来,到张雪亮跟前,气喘吁吁的急声道:“少帅,不好了,刚刚得到消息,胶州被张兴汉的叛军攻陷了。”

    “什么?”包括张雪亮在内,于学忠,刘多荃、沈鸿烈等与会的一干人等全都站了起来。

    张少帅率先反应过来,问道:“叛军不是刚到潍坊吗?怎么会在胶州出现?难道他们会飞不成?”

    “少帅,这伙叛军应该不是从潍坊过来的,倒好像是从临沂过来的。”陈大章道。

    陈大章此言一出。于学忠等人立即低头看了看摆在面前桌子上的地图,惊呼道:“少帅,袭击胶州的叛军应该是从济宁过来的。”

    “济宁?”张少帅闻言看了看地图,顿时到吸了一口冷气,脸色苍白不已,道:“张兴汉这个混蛋,居然这么狡猾,早早就算到我军会在得知中原情况后,而向南撤退,所以才会派遣一支偏师迂回绕道袭击胶州。以断我军后路!”

    “少帅,这伙叛军之所以能够如此神速,一定是轻装急进,必不会携带太多重武器。人数也不会太多。

    当务之急,就是趁其立足未稳之际,立即调遣部队反攻胶州,打通我军南下退路。”于学忠劝道。

    张少帅这才回过神来,连连点头道:“对,孝侯。芳波,你们二人速回高密,指挥部队马上向胶州反扑,务必在尽快将其夺回。”

    于学忠与刘多荃二人刚欲领命。沈鸿烈出声制止道:“少帅,万万不可。”

    “成章,你这是什么意思?”张雪亮不解的问道。

    沈鸿烈解释道:“少帅,张兴汉既然有此安排,其在潍坊的叛军,必定不会就此裹足不前。

    在得知胶州已经被他偏师奇袭得手后,潍坊之军必定趁势东进。

    如果动用高密我军反扑胶州,一旦久攻不下。很有可能被潍坊之军趁机袭击后方。

    且袭击胶州的叛军兵力多寡现还不清楚。万一久攻不下,那么芳波与孝候兄的两万大军就很可能会陷入叛军的两面夹击下,后果不敢想象。”

    张雪亮闻言顿时眉头紧皱。道:“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沈鸿烈沉思一会,道:“少帅,依我看这样,让芳波率军一万留守高密,以挡潍坊方向之敌。

    剩下的部队则有孝侯兄统率,少帅再从青岛守卫部队抽调两到三个团,同归孝侯指挥,反攻胶州。”

    张雪亮转念一想,如此安排,就算无法打通南逃之路,也可以确保高密不失,阻挡叛军南北两路会师,为青岛搬迁撤离赢得时间。

    便欣然点头,随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