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臧式毅连忙挺身答道:“回禀总座,经过我们和参谋长的商议后,讨论出了一个具体改编计划,这里是计划书,你看看行不行。”
说着,臧式毅将一份文件毕恭毕敬的递给了张兴汉。
张兴汉接过文件,打开看了一遍后,凝眉沉思了良久,点头道:“不错,你们的这个改编计划不错。”
蒋百里微笑着道:“司令,这也是我们根据我东北边防军各防区驻军所商讨而来的,全军分编为四个集团军,
关于某一地区的军事冲突,包括军队日常训练等事宜,可由集团军司令部自行商讨解决,重要事宜再报于总司令部决定。
同样在未来的战斗中,我们只需要将军令和指示下达给各集团军司令部便可,这样大大简便提高了我军的指挥系统效用。”
“嗯,这个计划我同意了,即刻通电各部施实行吧!”张兴汉点头吩咐道。
“是!”蒋百里与臧式毅等人纷纷低头应道。
改编命令很快下发到了东北边防军各地驻军师一级指挥官手中。
具体改编内容如下,东北边防军全军共分别编为四个集团军,分别是东北陆军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直到第四集团军。
四个集团军的代号为龙,虎,豹、狼,
其中第一集团军包括驻扎平津、保定、沧州地区的所有陆军部队。
第二集团军为高丽半岛所有驻军,第三集团军为绥远,察哈尔以及西北三省五省内的所有驻军。
第四集团军为东北四省,包括热河、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四省境内所有陆军。
第一集团军司令官为黄显声,副司令兼任参谋长为刘建国,第二集团军司令为王以哲,副司令兼参谋长是王铁汉。
第三集团军司令为刘国栋,副司令为沈克,参谋长为张廷枢。
第四集团军司令为赵镇藩,副司令为高初,参谋长杜亭,同时二人仍兼任原第208;209两师师长。
第一集团军总兵力目前约十三万多人,第二集团军正规军(东北兵)十二万多人,加上高丽伪军超过总兵力超过二十万。
第三集团军总兵力为十七万人,第四集团军兵力最多,加上正在整编改造的九万多晋绥军和马家军俘虏兵,总兵力超过二十万。
除了四个陆军集团军外,东北边防军还有一个空军第3师,一个独立坦克装甲军和正处于训练阶段的海军舰队。
原来的各重炮旅已经均匀的分配给四个集团军,归各集团军司令部直辖了。
至此,不算还未真正形成战斗力的海军舰队,张兴汉的东北边防军陆空军已经有了三十二个陆军整编师,番号已经从两百师排到了两百三十一师,一个坦克装甲军和一个空军飞行师,总兵力超过了七十万人。
当然这其中还有近十万是俘虏兵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整编改造呢。
而三十二个整编师,还都处于尚未满员的阶段,如果要按照张兴汉给每个整编师额定三万人的全部齐编满员,届时,光是步兵的总兵力将突破一百万大关。
各集团军成立相当迅速,张兴汉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开始巡视化肥厂,啤酒厂,最后来到了正办得热火朝天的龙兴军校。
如今的龙兴军校,由于第一批学员提前毕业,所以早已经招募好了第二批学员,并且增设了海空军这两个兵种的学习班。
相比第一批学员,第二批来报名参加的人数更多,很多人甚至是从江南不远万里,远涉千山万水而来。
如今的东北龙兴,因为有了东北边防军辉煌的战果和张兴汉与蒋百里这样的正副校长的金字招牌。
对有着报国之志的有志青年的吸引力几乎已经盖过了南京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了。
对于这一点,同为校长的蒋委员长在南京已经不止一次的暴跳如雷,大骂娘希匹了。
如今的军校除了为东北边防军培养各兵种的军事素质人才,也成了张兴汉安顿如孙殿英,马鸿逵,马步芳这样的军阀头子的地点。
孙殿英和马鸿逵等人现在已经成了龙兴军校名义上的荣誉教官了,当然是只挂着一个虚职,没有任何的具体权利,学员们的授课也不需要他们去做。
只是偶尔根据张兴汉的指示,请他们去发表一些讲话,做做样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三百九十章 马步芳伏诛()
第三百九十一章 三年计划()
“算了,这号人渣杀了就杀了,不再提他也罢。”
张兴汉将报纸扔到了一旁,抬头对蒋百里道:“参谋长,今天找你来,还有件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
“哦?什么事情,总座请讲。”蒋百里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的,如今我们原来的沈阳兵工厂和相关工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规模较之前都有了相当的扩充。
不过由于沈阳兵工厂的生产线无法生产我们所装备的武器弹药,所以基本上武器都是用来外销给其他军阀。
而现在晋绥军与我们交恶,孙殿英等西北局旧部也被我们消灭,我们的老式武器已经几乎没了市场。
所以我决定,立即想办法提升我们的兵工厂生产线设备和技术。
但是,生产武器的设备好买,想要完成自主生产,我们其他配套工业技术水平和设备也要跟得上。
比如炼钢厂,锻造厂都需要跟着升级改造。
这将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工程。”
“司令的意思是?”蒋百里感觉张兴汉还有话没有说完,继续问道。
“我的意思,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提升我们的军工业发展,那是不可能真正使我们跨入强国行列的。
想要成为真正的强国,唯有完成工业革命,从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家才行。
就像老毛子刚刚进行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参谋长你应该知道吧?”
蒋百里点头道:“俄国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略知一二,其背景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到1925年苏联的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但是苏联现代工业还比较落后,钢铁、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汽车、飞机制造、化学合成、大型机器设备制造(发电站成套设备、自动生产线设备)等等最新的大工业几乎一片空白。
在民国十七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如果苏联在此时遇到帝国主苏联当时的工业水平和生产能力是不能保卫苏维埃政权的。
十多年前,西方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一战前水平。尤其是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一些欧美经济学家称资本主义已消灭了贫困,空前的繁荣让他们充满信心,并继续封锁苏联经济。
苏联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红色孤岛。更加严重的问题是:苏联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劳动者的素质也不高。到1927年。苏联还有50的文盲。国防力量还较为薄弱。红军的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和军事指挥能力、各兵种协同能力不足以保卫社会主义苏联。
d意识到:不搞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的国民经济就上不去,特别是如果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落后的话,苏联就必然被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打败。
总座您的意思是我们也效仿苏联人搞工业化发展?”
“是的,我们要想真正的脱离农业落后国,成为真正的先进工业国家。就必须进行全面工业化的发展。
先在东北地区试验着搞起来,然后再逐渐推广普及全国。
只要北方发展起来了,南方将来发展也就简单了。”张兴汉认真点头道。
“可是,总座,苏联人的工业化发展那是有历史契机的,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一场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它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苏联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和寻找摆脱危机出路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技术人员和资金,在各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这时,欧美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开始转移到苏联寻找出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
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司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
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
在飞机和发动机的生产方面,美国供应苏联飞机或飞机附件。并给予技术援助。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50左右。
我们要想发展起来,欧美国家的技术与工业设备必不可少啊。”蒋百里有些担忧的道:“我们刚刚和苏军因为中东铁路起了冲突,关系已经恶化。通过苏联和欧洲交通的途径已然不可能存在。
而通过海陆,却又有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海面上的威胁,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就算有外国人敢和我们做生意,也过不了小日本那关啊。
艾莉丝小姐的家族力量可以帮我们有限的次数,不可能把我们建设东北地区工业化的全部技术和器材设备都利用大英帝国的旗号运送进东北吧。
早晚会被日本人发现的。”
“所以我才迫不及待的组建我们的潜艇部队,相比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所需要的规模和成军时间要小得多。
毕竟十艘潜艇可出海作战,十艘军舰就不行了。
想要水面舰队形成战斗力,必须配备足够强大的各种舰船,相互依托互补互助才行。”张兴汉道。
“哦,原来如此,总座深谋远虑,百里佩服。”蒋百里恍然大悟道。
“那总座,我们的这个计划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蒋百里又问道。
“越快越好,初步我打算定期为三年,争取三年之内完成在东北三省境内的工业化发展,形成我们自己的完善工业化产业与军工业同步发展。
我们的潜艇部队最多一年便可以出海作战,所以这一年之内,我们可以依托艾莉丝的马克斯家族进行掩护。
在这个三年计划开始之初,我们应当先做好舆论宣传,必须获得三千万关外百姓的齐心支持和拥护万众一心才有可能成功。
否则三年计划就是空谈了。”张兴汉道。
“嗯。”蒋百里点了点头道:“这个舆论宣传我建议直接建立我们自己的报社机构,就像是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