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虎贲-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仅凭马克沁重机枪与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苏军机枪部队无法真正为进攻部队提供强有力的火力支持和掩护。

    抛去有效射程不说,光是射速和威力他们就不如东北新军所装备的34通用机枪。

    阵地战中,东北新军的通用机枪架起三角铁架就是一款超高射速的大威力重机枪。

    第一百八十七回

    而苏军的d)此时还处于试验阶段,要到1933年才会批量生产大规模装备苏军部队。

    不过苏军的炮兵倒是给东北新军防御部队造成了很大麻烦。

    其炮兵部队所装备的1910/30年式122重炮。

    在火炮口径上与威力以及射程其他性能上,东北新军所装备的150德式重炮与之相差并不大。

    但东北新军的重炮旅是刚刚组建的。除了一些老兵为基干外,许多新兵都还未完成训练。所以在与苏军的炮战中就吃了亏。

    由于空军未得命令不得擅自越境轰炸空袭,所以苏军的炮火得以继续耀武扬威,给东北新军防御部队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和麻烦。

    炮兵上虽然吃了些亏,但双方步兵的交锋,则以苏军完败告终,在宽逾千余米的江面上,东北新军以密集的交叉火力将苏军进攻部队打的死伤惨重,许多小火轮刚刚渡到一半。便被击沉。

    由于小火轮上缺乏有效的防御工事,有些小火轮虽然没被摧毁,但上面的苏军早已经守军密集的机枪步枪火力给杀伤殆尽了。

    ………………………………

    满洲里,苏军再度大举来攻,东北新军侦察兵早已经得知,迅速上报给了满洲里指挥部。

    张兴汉得知后,立即命令李振远率装甲集团军陈兵边境线。以待苏军的到来。

    李振远刚领命离去,一名通讯兵便手持电文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司令,参谋长自哈尔滨急电。”通讯兵敬礼报告道。

    张兴汉伸手接过电文,打开一看:“呈司令钧鉴,目前苏军援军已到,并对我东线边境防线展开了猛攻。经交战发现,我军炮兵素质规模皆要落后敌军,空军又被限制无法越境空袭轰炸,为了能够彻底击败苏军,迫其停战谈判。

    百里认为。东线当以空军深入海参崴,尽可能空袭摧毁苏军交通要地。炮兵阵地以瓦解其进攻能力。

    而西南满洲里方向,当速发挥我装甲部队之优势,机动深入敌境歼敌,如担心激化战争规模升级,可在完成歼敌目标后,速回至我方境内。

    切不能一昧被动防守与苏军打成消耗战,与苏军此战只宜速战速决,此百里之建议,是否成熟可行,望司令自行钧决,蒋百里。”

    张兴汉看完后,将电文一合,欣然自语道:“参谋长言之有理,想要迫苏停战谈判,唯有给敌以毁灭性的打击,让他们见识到我东北新军的厉害才行,先前是我太谨慎了。”

    沉吟着,张兴汉对通讯兵道:“拟电,我东北新军之飞行团主力,自即刻起,立即起飞空袭敌海参崴,桥梁,机场,以及炮兵阵地,彻底瓦解敌人的进攻能力再说,另派出he111中型轰炸机,零式战斗机,深入敌镜,轰炸其西伯利亚铁路赤塔至乌兰乌德段,断敌后勤补给交通运输。

    另电令驻守松原之独立第9师速度向呼伦贝尔开进。”

    “是!”通讯兵迅速笔记完毕,敬礼后转身离去。

    部署完毕后,张兴汉留下张世贤的独立第8师留守满洲里,自亲率独立第5师全部,装甲集团军三个坦克装甲师全部,离开了边境线向被推进迎敌。

    同时,驻扎在佳木斯的飞行团bf109战机群以及斯图卡轰炸机群开始奉命起飞,向黑龙江东岸的海参崴一带飞去。

    亚德里恩阿力克现年二十六岁,是苏军远东军区某重炮团的一名上士班长。

    他和他的十多名部下们负责一门152重炮。

    炮击刚刚结束没多久,阿力克这会正坐在重炮掩体不远处抽烟,他的部下们正在给重炮装弹,以及寻常的一些操作。

    忽然,远处天空中传来了一些似有似无的轰鸣声,阿力克警惕的站了起来,利用炮镜开始观察起来。

    通过炮镜他看到了一幕令他极度吃惊的画面。

    远方天空中大约数十架飞机正遮天蔽日的朝着他们这边飞来。

    在炮镜的帮助下,阿力克甚至能够看到那飞机机翼和机腹上的青天白日图徽。

    “哦,我的上帝,不好了。中国人的飞机来了,赶快躲避,快!”阿力克立即离开炮镜扯着嗓子吼了起来。

    下一刻,阿力克和他的部下们便慌乱的朝防空工事跑去。

    其他苏军炮兵很快也被惊动。

    然而飞机的速度极快,在没有提前预警的情况,等被轰炸方仅凭耳目发现后,再想躲避已经来不及了。

    没等阿力克和他的战友们躲入防空工事,大概四十多架bf109与斯图卡轰炸机便呼啸飞至。

    一阵尖锐刺耳的呼啸声响起后,一枚枚重磅航弹自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的弹舱内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坠落而下。

    由于是低空俯冲,所以斯图卡轰炸机的投弹十分准确。

    “轰轰轰轰轰……”一连串的剧烈爆炸声接连响起,一门门半藏在掩体内的152加农野战榴弹炮被巨大的火光所包裹。

    火光中,重达数千吨的火炮零部件四散而飞。

    炙热的弹片和火炮零部件激射而出,顿时将没跑多远的阿力克和他的部下们笼罩其中。

    一块大洋般大小的钢铁自阿力克后背射入,透胸而出,正在狂奔的阿力克身形顿时一滞,低头看了看不断流血的胸膛,阿力克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力量和意识正在飞速离开自己的身体。

    很快,他整个人就不受控制的直挺挺的朝前倒去,气绝身亡。

    “哒哒哒……突突突……”张兴华驾驶一架bf109战机顺着苏军的炮兵阵地开始了猛烈俯冲扫射。

    一门30131航向机枪登时开火。

    密集炙热的弹雨顿时形成三道硝烟的火舌直扑地面仓皇而逃的苏军炮兵。

    所到之处,泥土四溅烟尘滚滚,躲不及的苏军顿时被威力极大的密集弹雨击中,很多人直接被机关炮炸成了碎片。

    更有甚者,被13航向机枪弹拦腰截断,亦或者被头颅被如西瓜般打爆。

    空袭行动一直进行了大约十多分钟,整个苏军重炮阵地都已经是火海一片。

    这时,大约二三十架苏军战机已经起飞赶来截击,不过此时苏军装备的飞机极其落后,大部分为落后伊…3战机,与bf109相比,各方面性能落后整整一个时代。

    因此张兴华等飞行员驾驶bf109战机极其轻松的迎战,经过不到二十分钟的缠斗,轻而易举毫无意外的将所有飞来的苏军战机全部击落。

    最终,张兴华他们掩护轰炸机群,又空袭了海参崴的桥梁,机场等战略要地。

    更有几架bf109战机飞临海参崴上空,对海参崴城进行了火力扫射。

    空军毫无一战之力,仅仅不到一天就丧失了制空权,苏军指挥官布柳赫尔焦急万分,一边将自己的司令部由地上转移到地下掩体中,一边继续向莫斯科请求增派空军支援。

    布柳赫尔完全没有想到,己方空军竟然会与东北新军的空军实力相差如此之大,至此他心里已经萌生了停战了想法。

    临近傍晚时分,在己方空军的帮助下,张兴汉率三个坦克师一个摩步师在距离满洲里五十公里左右的地带与刚刚从博尔贾方向开来的苏军迎头相撞。

    苏军有三个坦克装甲师,一个骑兵师,两个步兵师,兵力将近九万人。

    张兴汉所率东北新军总兵力在六万人左右,苏军兵力上占据优势,不过双方坦克和装甲车以及步兵师火力上东北新军占据绝对优势。

    双方立即以坦克和装甲车展开了激战,步兵和骑兵随后跟进,大战登时爆发。

    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自从坦克面试以来,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坦克装甲车的大型会战,参战坦克和装甲车超过了两千辆。

    ps:昨天有些事情,也累了,休息了一下,今天继续努力爆发!谢谢弟兄们的全力支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九十章 双方谈判() 
苏军的三个坦克师,每师拥有的坦克和装甲车数量在两百六十辆左右,三个师共计拥有八百余辆坦克。

    而张兴汉的三个坦克师,每师拥有两百辆四号坦克与一百辆装甲车,比苏军要多出一百多辆。

    双方坦克部队率先交火,进入千米范围之内后,双方的坦克炮纷纷开炮。

    “轰……轰……轰……”一发发穿甲弹自炮筒呼啸而出,带着耀眼火光朝敌方飞去。

    仅仅第一轮的交火,双方坦克的差异就显露了出来,数百辆四号坦克第一轮齐射,就轻而易举的摧毁了二十多辆苏军坦克。

    而苏军的坦克所发射的炮弹,根本无法穿透东北新军坦克的防御装甲。

    即使他们这次调来了国内最新生产装备的t…26坦克,这种坦克与东北新军装备的四号坦克相比,无论是火炮口径,还是速度亦或者防御装甲的厚度,都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所以这样的坦克会战,几乎就是一边倒的屠杀战。

    苏军的骑兵师妄图迂回攻击东北军后方的步兵,被吴成枫和刘国栋指挥步兵用猛烈的机枪火力给打的落荒而逃。

    双方近两千辆坦克混战在了一起,整个战场上炮声震天,不时有苏军坦克被炮弹摧毁爆炸,变成了一堆废铁。

    这样的坦克混战,步兵几乎无法插手,从傍晚时分,一直进行到了入夜九点。苏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损失了三分之二。

    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损失,开始仓皇撤退。

    李振远指挥装甲集团军趁势追击。苏军坦克部队兵败如山倒,连同两个步兵师也被迫跟着后撤。

    李振远率部,一路上又摧毁了相当数量的苏军坦克和装甲车,其两个步兵师更是被冲击的七零八落,四散溃逃。

    一直追了近百里,苏军残部退入博尔贾城,张兴汉命令装甲部队将博尔贾团团包围。

    随后指挥独立第5师赶到,正当准备队博尔贾发动进攻时。城内的苏军残部举起了白旗。

    张兴汉率部在博尔贾休息一晚,于次日清晨自博尔贾出发,沿铁路线朝克拉斯诺进军,两天后,包围克拉斯诺城。

    苏军九万余人,一夜之间全军覆没,远东第一大城市克拉斯诺被围。一时间整个苏联震动。

    同时,东北新军空军频频出击,不断轰炸摧毁俄方的远东铁路。

    围城三天后,张兴汉发表至苏通电后,率部撤回了满洲里。

    苏军在满洲里损失了近七百辆坦克,近十万大军。东线战场更是因东北新军的不断空袭轰炸而丧失了进攻能力。

    被逼无奈只得接受张兴汉的通电声明,同意派出代表至哈尔滨与东北新军展开停火协议谈判。

    这场战斗,在局部来讲,本来就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苏军此刻还未经过二战的洗礼。不光人员训练差,缺乏战斗经验。其技术兵器如坦克,飞机更是一塌糊涂。

    估计在亚洲地区也就欺负欺负同样一塌糊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