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个人,突然联合推荐自己,究竟是什么用意?

    曹朋心里疑惑不解,茫然的摇了摇头。

    荀衍凝视曹朋半晌后,突然一摆手,“你此次赶来,可带有随从?”

    “哦,只一员家将,如今在门外等候。”

    “这样吧,你和你的家将今晚就宿于陈府,明日一早随我与大队人马汇合,随行出使江东。”

    “喏!”

    曹朋起身插手应命。

    这种事情,他也做不得主。

    虽说他现在是受陈登征辟,属于陈登所属。

    但是看陈登那意思,也没有反对的表示,说明他已经同意。

    “对了,还有一件事。”

    曹朋正准备出去,又被荀衍唤住。

    “听说,你身手不弱?”

    不等曹朋回答,陈群已抢先开口道:“这个的确不假。友学刀马纯熟,曾在下邳城独斗吕布八健将之一的宋宪,并险些取宋宪性命。他的身手,非常出众,而且他的家将,也非等闲。”

    荀衍点点头,冲着正厅外的人喝道:“来人,将那匣子取来。”

    而后他对曹朋道:“我此次过来的时候,令尊托子丹让我转交你一样东西。”

    “我爹吗?”

    曹朋疑惑不解,不知道曹汲让荀衍,带来什么物品。

    这时候,从正厅外走进一个家将,怀中捧着一个长条黑漆木匣,来到曹朋跟前。

    从家将手中接过木匣,入手沉甸甸,估摸着有五六十斤重。

    曹朋眉头一蹙,向荀衍看去。

    而荀衍则露出惊奇之色,“你可以打开来看看。”

    曹朋点点头,把长匣至于地面,按住簧扣,只听喀吧一声轻响,匣盖子立刻弹起。长匣约九尺五寸,近丈长度。红绸缎子做底,上面扣着一对大刀。这对大刀,长约有八尺五寸左右,刀柄去环。黑漆桃木制成的刀柄,锁死刀茎,刀锷口出装有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黑漆木瓜护手。

    这对大刀,长短宽窄略有不同。

    一支刀身长六尺,另一支不过五尺五寸。

    而且一宽一窄,宽的大约有一巴掌大小,窄的仅有三指左右。

    刀脊上镂刻有刀铭:戊寅正月汲造吾儿及冠。

    意思是说,这两口刀是曹汲为曹朋祝贺及冠而造,于年初正月完成。

    戊寅年,亦即建安三年。

    去年邓稷曾和曹朋提起过,准备在今年,也就是建安三年为他行成人礼。想必这件事也通知了曹汲,故而曹汲特意打造出这一对长刀,作为曹朋的成人礼物。

    曹朋探手,抄起双刀。

    却发现刀脊的另一面还有一行刀铭:戊寅正月汲造河一。

    河一,就是河一工坊,同时也是这双刀的名字。曹朋掂量了一下,长宽大刀,约二十八斤重,短窄大刀,约二十斤左右,合计四十八斤。如果是在去年曹朋离开许都的时候,肯定无法使动这对河一大刀。不过在经过一连串的历练,特别是和吕布一战,曹朋已再获突破。

    这一对大刀的份量,刚刚趁手。

    他站在大厅中,轻轻舞动双刀,但见刀光闪闪,刀云偏偏。

    荀衍等人虽隔着一段距离,犹自可以感受到,那对大刀上传来的森森寒意,不由得同时叫好。

    而曹朋则暗自感慨:老爹的造刀技艺,似乎比先前,又进步了许多!,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90章 随行江东() 
“休若,曹公此次出使江东,莫非别有用意?”

    天已晚,几乎是两天一夜没有合眼的陈群,却毫无困乏之意。晚饭后,他叩响荀衍的房门。

    荀衍问道:“长文何出此言?”

    陈群犹豫了一下,轻声道:“三兄若不好说,就罢了!只是我不明白,你出使江东,为何要带上友学?”

    “这个”

    荀衍修长的手指,轻叩两下案面。

    他站起来,走到门口,向两边看了一眼,然后合上房门。

    “若是别人问,我断不会解说。

    不过你我两家世交,我也不想瞒你。我此次出使江东,的确另有重任。本来我并不想带什么人,可文若说:我此行责任重大,身边必须要有一二得力之人。年长而名重者,容易被人看破;可年少而无名者,能堪大用者又不多。我当时也就是随口道:身边还少了个书僮。文若便向我推荐了曹友学,说此子聪灵,有急智,身手不凡,且有学识,可以随行辅佐。

    后来奉孝也这么对我说,包括公达你也知公达为人,性谨少言,很少夸赞他人。

    他对曹友学似乎也颇为称赞,确属难得。加之我也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随行,所以才同意下来。

    对了,看样子你和曹朋关系不差,你对他又有何感官?”

    陈群的祖父陈寔,和荀衍的祖父荀淑,同为颍川四长,来往自然紧密。

    荀衍虽然没有回答他此去江东,究竟有什么目的,但也算给予了陈群正面的回答。陈群自然不可能再去追问,因为再问下去,就有可能要出事。荀衍念及两家交情,透露了这么一个讯息,对陈群而言,已经足够。至于荀衍去江东到底是做什么事,已非陈群能够知道

    听荀衍询问,陈群犹豫了一下,轻声回道:“友学此人,我看不透。”

    “呃”

    荀衍听陈群这么说,可就有些色变了。

    他可是知道,陈群有识人之明。

    看人的眼力价从来都不差,好坏优劣,大致上能看出端倪。

    一般而言,当某人说出‘看不透’这样的言语,其实也就是表明,他所说的人,有真才实学。

    正因为有真才实学,才会说看不透。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荀衍搔搔头,起身在屋中徘徊,“若如此,他又岂能甘为我书佐?”

    是啊,有真才实学的人,大都有傲骨,不会屈从人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书僮。哪怕只是做戏,也不太可能。

    陈群道:“友学有节气,性高洁、刚直。

    但他倒不是那种恃才傲物之人,识得轻重,辨得是非。依我看,他也不一定会在意这种事情。只要兄长把话与他说明,他应该不会拒绝。要不然,我过去和他谈谈,再回禀于兄长。”

    “这个也好。”

    荀衍想了想,点头答应。

    陈群便告辞离去,径直来到曹朋的住所。

    曹朋也住在陈府中,不过是一个偏房,而且和夏侯兰共居一室。

    陈群过来的时候,曹朋正在灯下赏刀。昏黄的灯光下,那两口大刀泛出了一抹冷幽的光晕。

    夏侯兰颇为羡慕的坐在一旁观赏,口中连连咋舌。

    “友学,你这两口刀,若到市面上,只怕要万金之巨吧。”

    河一斩,才都山铁打造,刀身云纹细腻,极为优美。刀茎和刀身的锷口出,桃木木瓜雕琢龙吞口,使得刀身更显几分霸气看得出,曹汲为打造这两口大刀,应该是费尽了心思。

    尽可能的考校了曹朋的情况,每一个细节,都极为注重。

    以至于曹朋握住大刀时,竟生出一种血脉相连的感受刀口上的血槽,泛着暗红色的血光,这是曹汲造刀的最显著特征。每一口刀造出,必含血气,令宝刀更具灵性。夏侯兰不禁叹了口气。他开始有点嫉妒曹朋,有一个这么会造刀的老爹,其实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曹朋忍不住笑了!

    他从榻上拿起鹿皮袋,把双刀收进袋中。

    而后往身边一放,头枕大刀,笑呵呵的与夏侯兰聊起了家常。

    和夏侯兰认识了快一年多,但两人还真没有什么机会,一起说说心里话。

    “子幽,你当年学枪的时候,一定吃了很多苦吧。”

    “吃苦倒也说不上,但一直不被老师看好。”

    子幽,是夏侯兰的表字。

    他回到自己榻上,神情颇有些复杂。

    “你那支银枪,莫非是你老师所赠?我看你枪不离手,莫非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在里面吗?”

    夏侯兰摇了摇头,有点了点头。

    “我这支枪,是仿老师那支龙胆银枪所造。”

    “龙胆银枪?”

    曹朋觉得这名字,似乎有些耳熟。

    “是啊,老师早年间曾得越人名匠,采赤朱山精铁所造,枪长一丈二,附龙鳞纹,重四十八斤。因枪刃似龙胆,故名龙胆枪,是老师心爱之物。只可惜,我未得老师真传,所以后来老师将龙胆枪传给了和我一同拜师学艺的兄弟。我兄弟见我喜欢,后来在常山郡为吏的时候,便出重金,耗费一年之久,模仿老师的龙胆枪,为我打造了这支枪,名为龙鳞。”

    “哦!”

    常山,龙胆枪,童渊

    当这三个名词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人名悄然浮现在曹朋的脑海中。

    不会这么巧吧!

    曹朋呼的一下子坐起来,盯着夏侯兰问道:“子幽,你那兄弟,叫什么名字?”

    夏侯兰诧异的看了曹朋一眼,“我兄弟叫赵云,字子龙怎么了?”

    “你兄弟叫赵云?”

    曹朋惊声问道。

    夏侯兰着实被曹朋的表情吓了一跳,于是连忙坐起身来。

    “是啊,你认识他?”

    “常山真定人氏,赵云赵子龙?”

    “嗯!”

    “哈哈哈我不认识。”

    曹朋说罢,又躺了下来。

    只气得夏侯兰咬牙切齿,你不认识又何必弄出一副咬人的架势?害得我还以为你和子龙有仇!

    殊不知,曹朋心里此刻,却乐开了花。

    人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若说三国演义中,蜀汉阵营里最为人耳熟能详,最为一众萝莉御姐,熟女人妻所爱者,怕就是这赵云赵子龙了。一身是胆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视百万大军若无物。在后世,赵云已经成为了忠义和勇猛的代名词。提起赵云这个名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吕二赵三典韦!

    按照演义里的排名,吕布死后,赵云堪称第一。

    曹朋之前还在想,怎样才能招揽牛人?

    原来,牛人就在身边啊!

    “子幽,你兄弟很厉害?”

    “恩,比我厉害。”

    废话,我当然知道比你厉害。

    曹朋笑问道:“那他现在”

    “还在公孙瓒帐下。”

    “呃”

    夏侯兰好像明白了曹朋的意思,突然间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

    “公子,你莫不是想要招揽我兄弟吗?”

    “呃怎么,不可以吗?再说了,你们两个关系那么好,能在一起的话,岂不是一桩美事?”

    “难,难,难。”

    夏侯兰哈哈大笑,便躺了下来。

    “怎么难?”

    “我那兄弟,素有大志。

    公子,我承认你有大才,可是你凭什么招揽我兄弟?当初若不是和你打赌,我也未必跟你至于我兄弟,你就更不用去想。而且,子龙是个死心眼。当初我还是白马义从的时候,他就私下里对我说过,若非随了公孙瓒,他倒是愿意跟随玄德公。哦,玄德公你知道吧,就是刘豫州。想当初他曾和田楷一同随玄德公征战,所以早已心折。可即便如此,他还是留在公孙瓒帐下?所为何也?他是个死心眼儿,当初我让他和我一起走,他都不肯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