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贼-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赶走了邓稷

    麦仁那圆乎乎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这海西县,到头来还是我麦家的!

    ————————————————————————————————

    邓稷准备在县衙设宴,宴请宾客。

    消息很快便传扬了出去,九大行首那颗悬着的心,一下子放回了肚子里。

    不怕你有动作,就怕你不吭不响。赖好有点阅历的人,都能感受到,邓稷最近的平静,似乎是为大动作做准备。究竟是什么大动作?又会给海西带来什么变化?大家都有些忐忑。

    因为邓稷和以前几任县令明显不同。

    他似乎更能隐忍,更懂得轻重

    之前陈升嚣张跋扈,是何等的张狂。所有人都认为邓稷在海西待不了多久,可没想到邓稷忽然在沉默中爆发,不但解决了问题,还将陈升一家满门灭掉。其手段之毒辣,令人咋舌。

    而后北集市整顿,曹掾署成立。

    其强硬之势初现峥嵘。

    那些不愿意配合的人,在短短数日间被清剿一空。

    或是被查出短缺过往税赋,或是有勾结盗匪之嫌疑。

    不是被打入大牢,便是被净身出户,家产被抄没了不说,人也被赶出海西县城。

    邓稷之前所针对的,大都是一些小商家。可谁都清楚,随着邓稷在海西的地位渐渐巩固,他迟早会有别的动作。商贾们的心思很简单,民不与官斗!能用钱帛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他们等待着邓稷出招,可邓稷偏偏又没有举措。

    这也使得商贾们开始担心,担心邓稷的下一步行动,就会针对他们

    商贾们也不是没有想过联手对抗邓稷。但陈升前车之鉴犹历历在目,若非不得已,他们也着实不想和官府对抗。现在,他们终于等到了!邓稷在县衙设宴,说明这一切,都能商量。

    这也是邓稷第二次在县衙设宴。

    与第一次的门可罗雀相比,这一次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

    消息传出之后,人们就争相打听,这次县衙会请什么人过去赴宴。九大行首,自无需赘言,海西的一些名流缙绅,也可能会在邀请之列。但其他人呢?一时间,海西的商贾们削尖脑袋想要获得邀请。虽然还不清楚这次酒宴的目的,不过能够推断,必然是有大事件发生。

    上一次,邓稷设宴,一举摧毁了陈升在海西数年间建立的根基。

    那么这一次

    人们,议论纷纷。

    ————————————————————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三天过去。

    县衙并没有去大肆装饰,和往日一样,只不过清扫了一下街道而已。

    大门两边各有五根栓马桩,是专门用来停放车马所用。天刚一擦黑,大门外就变得热闹起来。

    第一个到来的人,就是金市行首黄整,字文清。

    他不仅来了,而且还带来了贵重的礼物,一套由东汉末年名士蔡邕亲手所做的论语石碑。

    注意,是石碑,而非拓文。

    早年间,蔡邕因得罪了十常侍,受到迫害,流亡江北。

    蔡邕的才华自无需赘言,德行也不算差,只是书生气重了些。前半生,他与十常侍相抗争,得了偌大名声。只是到了晚年,被董卓所胁迫,不得已出仕。但他出仕的目的,还是为了编撰东观汉纪。董卓虽说粗鄙,可是在对士人倒也看重,给予了蔡邕极高的待遇

    所以,董卓死后,蔡邕为他哭丧。

    却不想得罪了司徒王允。

    书生气啊

    在那么残酷的政治斗争前提下,你不好好做你的学问,却跑去为董卓哭丧,岂不是令王允脸上无光。

    于是,蔡邕被王允杀害。

    纵观蔡邕一生,其才学无双,更极为重视教学。

    流亡江北的日子里,蔡邕还专门为当地的一个书院,书写了论语,并雕刻成碑,立于书院内。黄巾之乱后,那块名为‘论碑’的石碑便不知去向。黄整也不知是从何处听说到,曹朋好论的消息,于是费尽心思,托人购买礼物,不成想却买来了这么一块石碑。

    虽然不是什么金银财宝,却足以体现出黄整的心思。

    诸如此类的礼物,也有不少。

    九大行首都是人精,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送来的礼物千奇百怪,却件件能透出他们的心意。

    至华灯初上,县衙门前的木桩,挂起了灯笼。

    客人们也纷纷抵达,这其中,也包括了久不露面的西里教谕王成。

    一进门,王成就笑呵呵的与众人招呼。

    黄整打趣道:“王先生,你最近可是神出鬼没,难找的紧啊。”

    “诸公海涵,诸公海涵成前些日子有些琐事,以至于一直不在家中。今天凌晨才返回,一回来就听说邓县令设宴。成焉能不至?听说诸公前些日子找我?未能相见,得罪,得罪啊。”

    他一脸笑容,周旋于众人间。

    “麦公何故不见?”

    王成突然问道。

    “呃不知道啊!”木作行首潘勇扫了一眼堂上众人,也不由得有些奇怪的说:“按道理,麦公也应该来了,怎么到现在也不见人影?”

    正说话间,忽听后堂传来呼声:“邓县令到!”

    紧跟着,邓稷从后堂夹道快步走出。

    “累诸公久等,海涵,海涵。”

    他笑呵呵的摆手道:“既然大家都已经来了,那酒宴就开始吧。”

    “邓县令,麦公好像还没有到。”

    “哦?”

    邓稷眉毛一挑,眸光闪动,从宴席上扫过。

    旋即一笑,“既然没来,那就不用再等了。”

    所有人闻听这句话,心里面不由得一咯噔。黄整等人相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骇然之色

    难道说,邓县令和麦仁闹翻了吗?

    应该不会吧!

    之前邓县令设宴,也只有王成和麦仁前来捧场。

    听说前些日子,邓县令还去了麦仁家中,当时两人相谈甚欢,怎么这一眨眼的功夫,就闹翻了?

    麦仁和陈升的情况还不一样。

    陈升,只是个暴发户,虽然强横,但根基并不深厚。

    可麦仁却是本地的老牌缙绅,在他的背后,代表着本地的利益。如果邓稷和麦仁闹翻了,岂不是说

    有道是,宴无好宴。

    如果邓稷和麦仁真的翻了脸的话,我们出现在这里,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几个本地缙绅的脸色,变幻不停,似乎有些犹豫。

    邓稷笑道:“来人,上酒。”

    “慢!”

    一个老者蓦地起身,拱手道:“邓县令今日设宴,宴请我等众人,实在是我等草民的荣幸。

    只是邓县令今日请我们过来,究竟是什么用意?”

    “呃,这个嘛,可以先吃酒,咱们边吃边说。”

    “邓县令,您还是把事情先说清楚吧。否则我们这心里面总是悬着,就算山珍海味,也吃不下。”

    一个老牌的本地缙绅,展现出了极为强硬的姿态。

    麦仁的缺席,似乎给这酒宴,一下子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邓稷面色如常,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

    他放下手中的酒觞,看着那老者,对他那种强硬的态度,似乎并不在意,反而轻轻点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先说正事。”

    ————————————————————

    本日第二更奉上,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6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3/4() 
今儿个是书友原熏雨的生日,老新祝雨妹妹生日快乐,越来越漂亮

    ——————————————————————

    花厅里的气氛,格外紧张。

    从刚才的欢声笑语,到此刻的剑拔弩张,没有任何寰转。在座的很多人,顿时有一种窒息的感受。

    这才是海西县的力量吗?

    邓稷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刚来海西,一无所知的年轻人。

    别看只有一个月,却经历了许多事情,心智也逐渐的成熟起来。

    就因为一个麦仁没有来,就产生了这么多的变数?这些本土势力盘根错节,在海西县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平时,这张网悄无声息,并不惹人注目。可一旦发生事情,他们甚至不需要商议,在一瞬间便达成了一致。怪不得阿福说,想要控制海西,麦仁将是一个关键。

    如果说,此前邓稷对此还不在意的话,那么现在,他不得不谨慎起来。

    本朝已缙绅豪族起家,刘秀当年反王莽,靠的就是南阳郡的本土缙绅和世家大族。所以,也造成了本朝以来,缙绅豪族势力强横的尴尬局面。一些地方的豪族,已隐隐能对抗官府。

    海西县的情况,尤为显著。

    期间三年县令更迭,名存实亡,使得官府的力量,被削弱到了极致。

    邓稷一开始,并没有去触动这些人,其实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但随着他在海西的时间日久,官府和缙绅之间的冲突,也势必会越发激烈。这已经不可避免,只是邓稷没想到,会来的这么突然。一个麦仁,仅仅是因为没有出席酒宴,便引发了本地缙绅们的强烈反应。

    看起来,是应该掰掰腕子了!

    邓稷的手指,沿着铜爵的边沿滑动。

    心里面非但没有紧张,反而隐隐有一丝兴奋。

    曾几何时,这不正是他所期盼的事情吗?

    “今日请诸公前来,其实就是为商量一件事。”

    邓稷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声音也不大,却透着一股子强硬和冷肃。那双犹如鹰隼般锐利的眸光,从在座的每一个人身上扫过。黄整潘勇等人不由得咽了口唾沫,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他们见识过曹朋的强硬,但是还没有领教过邓稷的强硬。

    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兄弟两人,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但是却给人一种可怕的窒息感。

    “本官上任以来,已有月半辰光。

    在过去月半中,本官一直未与诸公把酒言欢。一来呢,事情繁忙;二来则是因为有诸多不方便。今日请诸公来,除了叙一叙本土情之外,另外一件事,就是说一说本官对海西的看法。

    简而言之,本官对海西的现状,极为不满。

    常听人说起,海西有三害。那三害?海贼,盐枭,商蠹子”

    海西三害的说法,大家都很清楚。

    但却从没有一个人,好像邓稷这样毫不掩饰的说出来。特别是在座的商人,脸色都很难看。

    这,不是在打脸吗?

    本地缙绅暗自出了一个口气。

    几个耆老相视一眼,甚至看出了彼此眼中的喜色。

    这年轻人,就是办事不牢靠。好不容易拉拢了一批商人,有了那么一点根基,便得意忘形了!怪不得麦公没有过来,想必是看不惯这年轻人的张狂。哼哼,你以为海西,这么好治理吗?

    若这般轻易便能治理,也轮不到你一个毛孩子

    “其实本官倒是觉得这三害有失偏颇。”邓稷毫不理会在座众人的脸色,慢吞吞道:“特别是商贾,我倒是觉得算不上什么‘害’。相反,这些人行走南北,互通有无,给海西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本官曾做过一个调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