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天下-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好象没听错,好象是,好象是。”高力士心中的震憾不比李隆基小,他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是好象,还是真的?”李隆基再度喝问,喝声如雷,震得高力士耳鼓嗡嗡直响。

    “越过积石山了!”高力士还没有回答,沙哑声就作出了回答。

    “是真的!”李隆基一句话没说话,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上,高力士忙扶住。

    与李隆基一样,高力士的身子也在不住打晃,摇摇晃晃的,随时会摔倒。

    就在二人震憾之际,报讯的唐军在龙武军的簇拥下,快步冲了进来,他们远远就嚷起来:“陛下,越过积石山了。”

    “朕知道了。”李隆基长吸口气,努力平息激动的心情,却是没有用,越是努力平息越是激动:“越过积石山了!”

    实在压抑不住那份激动,李隆基不再压抑,挥着胳膊大吼。

    “陛下,这是真的么?”龙武军把李隆基那副激动的样儿看在眼时,大是惊讶,有些难以置信。

    “那还用说,肯定是真的啦!”李隆基一颗头颅高昂着,胸膛挺得老高,右手拍着胸膛,道:“在这之前,李昌国他们已经打到破壶口了。破壶口是积石山的最后一关,是最后一关。”

    “天啊!”攻打积石山是唐朝的最高机密,龙武军头一遭听说,个个震惊无已,仿佛被雷电殛中,直接化为了雕像。

    “快说,怎么打下破壶口的?”李隆基急不可耐,大步过来,大声叫嚷。

    “是是是……”报讯的唐军已经喘不过气来了,哪里说得清楚。

    “快,给他们热水,让他们润润喉。”李隆基一挥手,高力士忙捧着热茶过来,李隆基一把夺过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报讯唐军面前,把热茶递给他们。

    唐军渴得实在是难受了,一把夺过,大口大口的喝着,咕咕声响成一片,比起渴牛还要厉害七分。

    “再来。”唐军仍觉不过瘾,也不顾在至尊面前,自顾自的嚷道。

    “管够。”李隆基不仅没有计较,反倒是很欢喜。

    几个太监在高力士的指挥下,抬了一大桶热水过来,几个报讯的唐军好象绿头苍蝇遇到臭鸡蛋似的,不要命的扑了上去。

    “咕咕!”唐军喝水的声音如同雷鸣,直到喝好了,这才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气。

    “快说,快说。”李隆基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催促起来。

    唐军就要站起身来,李隆基一挥手:“坐着说。”一屁股坐到唐军对面,耳朵竖起,准备听他们说话。

    “是这样的……”唐军你一言我一语,好不容易把攻打破壶口的事儿说了。

    他们是从大非川出发的,没有亲眼见识,只能说个大概,更多的还是推测之词。

    这不要紧,只知道唐军是飞进去的就够了。

    “飞进去的?”龙武军、高力士,还有李隆基的眼睛瞪得滚圆,有些难以置信。

    可是,这是哥舒翰回到大非川带来的消息,不会有假,不能不信。

    “朕要飞!朕要飞!飞飞飞!”突然之间,李隆基跳起来,双臂张开,不住在殿里跑动,仿佛他已经飞起来似的。

    “陛下,您不会是疯了吧?”龙武军心直口快。

    “朕就是要疯一回!”李隆基没有丝毫怪罪之意,双臂张开,跑得更快了。

    ()

第五十八章 和谈() 
最快更新大唐天下最新章节!

    “隆隆!”

    唐军快速前进,蹄声如雷,溅起大片大片的冰雪,声势极为壮观。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一片人潮马海,汪洋恣肆,不可阻挡。

    “监军,到了我们歇息的时候了。”李白吐出一口长气,提醒一句。

    “好吧,就歇息一阵。”李昌国点头,就要下令。

    就在这时,李毅飞驰而来,大声禀报:“禀监军,吐蕃使者求见。”

    “肯定是前来花言巧语,要我们退兵的。”李白眉头一拧,一抹冷笑浮现在嘴角。

    “没错。”郭子仪他们大声附和。

    “监军,见不见?”众人的目光落在李昌国身上。

    唐军自从越过了积石山,一路势如破竹,吐蕃没有丝毫防备,唐军兵临逻些只是时间问题,压根没必要见吐蕃使者。

    “见。有些东西正好让墀德祖赞知道。”李昌国点点头。

    李毅领命,去带吐蕃使者。没多久,吐蕃使者被带了过来。

    吐蕃使者四十余岁,身着狐裘,头戴皮帽,一颗头颅高昂着,颇有些傲气,就是他脸上的紧张神态出卖了他的底气不足。

    唐军已经进入了吐蕃腹地,行军千里,吐蕃无法应对,他能有什么底气呢?可是,作为吐蕃使者又不能认怂,他只能装。遗憾的是,处身唐朝大军中,他要装也是装得不太像。

    李白他们强忍着笑意,紧抿着嘴唇,静等李昌国发落。

    李昌国一挥手:“传令各军,加快前进。赶到逻些扎营。”

    “遵命!”众将轰然相应,声音如同雷鸣。

    吐蕃使者脸色大变,再也装不下去了,忙冲李昌国见礼道:“吐蕃使者央金见过监军。”

    “说吧,墀德祖赞让你前来,有何事?”李昌国一拍马背,战马嘶鸣,驰骋得更快了。

    “监军,能否让大军停下?”央金额头上见汗了。

    唐军一刻不停,不需要想也知道这是直奔逻些而去,这是吐蕃最担心之事。

    虽然逻些集中了数十万大军,不过,唐军来得太突然,吐蕃还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若是唐军突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他要想方设法让唐军停止前进,哪怕是一时三刻也是好的。对于吐蕃来说,时间太过宝贵了,一时三刻也是宝贵的。

    “哼!这就是墀德祖赞让你来的原委?不必说了,你回吧。”李昌国看都不看他一眼,只顾着策马前进。

    “不不不,监军误会了,这是我的请求,我的小小请求。”央金额头上的汗水冒得更厉害了,他虽是头一遭见到李昌国,却是知道这个李昌国很难对付。

    李昌国懒得答理他,只管策马前行便是。

    “监军,央金奉赞普之命前来,带着吐蕃与大唐的友谊而来,还请监军看在两国百年的友谊份上,不要再向逻些进军了。”央金忙以请求的口吻道。

    “空话。”李昌国眉头一拧,如同出鞘的利剑,央金看在眼里,心中一突,只听李昌国接着道:“大唐上顺天意,下体民心,前来吐蕃除暴安民,你告诉墀德祖赞,打开城门,迎接王师。若有半个不字,准叫吐蕃覆灭。”

    声调并不高,却是具有让人震憾的气势,央金听在耳里,一颗心怦怦直跳,忙分辩道:“监军,您误会了,大吐蕃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何来除暴安民之说?”

    “吐蕃残暴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奴隶多如牛毛,这不是暴政,还有什么是暴政?”李昌国目光如剑,盯着央金。

    吐蕃是奴隶制度,国中的奴隶多不胜数,占了整个口众的一半以上,李昌国以此说事,央金就是有一百张嘴也是无法分辩,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如此暴政,大唐不除谁除之?”李昌国的声调不高。

    央金听在耳里,都快晕过去,奴隶制是吐蕃最大的问题所在,谁也无法辩驳。

    好在央金有点急智,知道若是再在此事上纠缠下去,无异于自取其辱,忙转换话题:“监军,赞普说了,若大唐能归还大非川、石堡城,大吐蕃自此以后与大唐和睦共处,绝不再滋扰大唐。”

    “哈哈!”李昌国还没有说话,李白他们就是一通大笑,眼中全是讥嘲之色。

    大非川和石堡城被唐朝收复,唐朝岂能归还给吐蕃?

    央金听了众人的笑声就知道不妙,好在吐蕃也没有真的认为仅凭几句空言就能收回大非川和石堡城,他虽然心惊倒也不慌。

    果然,只听李昌国淡淡的道:“石堡城本为前朝所筑,吐蕃趁着隋末大乱之际据为己有,为祸百年,如今,大唐收回,岂有再归还给吐蕃的道理?”

    略一停顿,冷冷的道:“若是大唐真把石堡城归还吐蕃,吐蕃就会变本加厉,对河湟之地大举滋扰,哼。”

    “监军,您多心了,不会的,不会的,大吐蕃决不会的。”央金忙着保证,却是很无力,决不会有人信。

    石堡城是非常好的门户,若是重新回到吐蕃手里,吐蕃在头几年兴许不会滋扰唐朝,说不定还会做出一副友好的姿态,几年以后必然滋扰唐朝。

    “监军,为了大吐蕃与大唐的友谊,石堡城大吐蕃可以赠送给大唐,还请大唐把大非川归还。”在李昌国的强势面前,他不得不退让。

    “噗!”李白他们再也忍不住了,失笑出声。

    “大非川本是华夏之地,被吐蕃侵占,以此为基,对河湟之地大举滋扰,若是大唐归还给吐蕃,无异于自己捅自己一刀。”李昌国哪会上他的当,严词拒绝。

    吐蕃滋扰唐朝百姓,就是因为大非川的存在。若仅仅是石堡城落在吐蕃手里,吐蕃为祸不会如此之烈,因为大非川物产富饶,是吐蕃极为重要的经济区,这是吐蕃滋扰唐朝的最好战略基地。

    提及石堡城和大非川不过是后面的和谈打基础,央金也没有抱希望,只得再度退让:“监军,大吐蕃和大唐的友谊百年不逾,松赞干布娶了文成公主,墀德祖赞娶了金城公主,请看在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为两国带来的友谊,把积石山归还。”

    唐朝大军已经攻入吐蕃腹地了,要唐朝归还石堡城和大非川那肯定不现实,让唐朝归还积石山倒有可能。

    积石山如此难打,唐朝虽然这次打通了,下次未必有如此好运。再说了,若是吐蕃收回了,肯定会对积石山中的防务重新调整,使之更加难打。

    “友谊?吐蕃把两国的友谊放在了心上?”李昌国冷笑,驳斥道:“大唐一片真心,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然而吐蕃却是时不时就要滋扰大唐。一旦吐蕃打不过大唐,赞普就会请出公主周旋,美其名曰为了两国的友谊,实是缓兵之计,一旦喘息过来,又对大唐大打出手。你说,大唐还会再上当么?”

    文成公主进藏换来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吐蕃和唐朝的关系比较好,很少发生战争,这并不是因为友谊,而是吐蕃不得不为。

    一是当时吐蕃才统一,国力还不强,极需要稳定。二是因为唐太宗在位,唐朝非常强势,吐蕃难以企及,不得不和平共处。三嘛,也许松赞干布真的喜欢文成公主。不过,政治婚姻,有多少是真心喜欢,谁也说不清。

    金城公主进藏,纯粹就是吐蕃利用的工具,有了金城公主在吐蕃,墀德祖赞就是进退自如。准备好了,就与唐朝大战一场,能捞到好处就捞,捞不到好处就请出金城公主来周旋,打着两国友谊的幌子,要唐朝退兵。

    这种事,墀德祖赞是得心应手,在唐中宗、唐睿宗时期取得巨大的成功。直到李隆基登基以后,唐朝国力强盛,他这手段方才无用。

    李昌国这话是一针见血,央金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每当吐蕃处于不利地位,吐蕃就祭出友谊这杆大旗,总是百试不爽,这次却是不灵了,央金一颗心直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