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中日两军的火力差距越发悬殊,在日军航空兵的狂轰滥炸下,**炮兵基本上都被摧毁了,而日军则新增了两个重炮旅团,英勇的**将士只能冒着日军的炮火发起一次又一次悲壮、绝望的冲锋,然后一批批地倒在战场上。
激战至24日凌晨,担纲主攻的159师、160师近两万官兵全体阵亡,这一下蒋委员长真被打疼了,而且是疼彻骨髓,于是赶紧绕过第三战区长官部直接给陈诚下了道命令,命令左翼军群撤退到沪太公路以西,并且由进攻转入防御。
不过,159师、160师的全体阵亡也并非毫无代价,两个师两天两夜不计代价的猛攻给刚刚投入战场的日军第9、第101师团兜头浇了盆冷水,这两个师团在日军当中算是比较能打的野战师团,结果首战便打了个惨胜,伤亡着实不小。
日军惨到什么程度?第9师团有个中队长因为本中队伤亡太大拒绝冲锋,该中队所在步兵大队的大队长扇了他几个耳光,结果这个中队长一怒之下纠集本中队几个老兵把那个大队长给干掉了,这是整个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唯一的一次哗变。
上海派谴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一看,哟,这样子可不行,当即又将主攻方向由罗店转向了大场,其目的当然是避实击虚,试图从**左翼军群与中央军群之间的空隙寻求突破,然后迂回抄截**后路,这都是玩剩的老套路了。
十月十五日,日军突破蕰澡滨防线,大场告急。
此时,此前投入淞沪战场的五十几个德械师大多已经师老兵疲,各战线基本上都抽调不出部队了,眼看战局就要失控,松井老鬼子“中路突破”的构想就要奏效时,不远万里从广西开来的桂军赶到了。
首批赶到淞沪战场的桂军有四个师,以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为主。
廖磊第二十一集团军是桂系的王牌,下辖周祖晃第七军及韦云淞第四十八军,每个军下辖三个师,装备部份法式军械,战斗力极强。
关于怎么使用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当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打蛇打七寸,应该将第二十一集团军投入浏河战场,从侧翼猛攻川沙口、狮子林,威胁日军身后,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将二十一集团军投入大场,硬撼日军的锋锐。
**处于弱势,所以避开日军芒锋猛攻日军的薄弱点是正确之选,不过蒋委员长在这里又走出了一步臭棋,竟然将二十一集团军投入大场正面硬撼日军锋锐,更悲剧的是,桂军上到高级将领,下到普通士兵,都将日军当成了军阀混战时期的地方军。
担纲主攻的第四十八军组织了一万多敢死队员,排着队、喊着口号大踏步向前,剩下两万多官兵也以密集队形在战场上展开,结果日军两个重炮旅团、三个野炮联队外加停泊在长江、黄浦上的日本军舰全面开火,近百架战斗轰炸机狂轰滥炸,桂军将士就像夏熟时的小麦一片片地被割倒,不到三天时间,全军三万多官兵大部战死,光旅长就死了六个,战斗结束后白崇禧心疼得嘴唇直哆嗦,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这次反击失利后,**便再没有心气反攻了,也没那能力了。
进入到十月下旬,大场陷落,战局越发不利,此时朱绍良的中央军群已经退到苏州河以南,苏州河北只剩下了88师的一个营还在四行仓库殊死抵抗,这便是524团1营,八百壮士孤军守四行的壮烈激励了无数海外华人。
陈诚的左翼军群也后退到了嘉定、南翔一线。
此时日军若继续沿着苏州河北岸向西迂回,就能轻易割裂左翼军群与中央军群之间的联系,进而各个击破,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先后投入淞沪战场的日军五个师团、重藤支队、伪满洲**三个旅也已经师老兵疲,再无力进攻了。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东京的石原莞尔终于撕下不扩大的伪装,露出了他锋利的獠牙,从华北划出第6师团、国崎支队,从满洲划出第18师团,又从国内紧急动员第114师团,编成了第十军准备从杭州湾登陆,抄截**后路。
不过,哪个国家的高层都不缺尸位素餐的官僚,石原莞尔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这些官僚的理解,眼看石原莞尔的“逐步增兵、诱歼**主力于淞沪地区”的战略就要成功时,这老鬼子却被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僚逼得辞职了,理由是石原莞尔犯了逐步增兵的战略错误,以致日军未能迅速解决上海事变,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利影响。
当然,石原莞尔虽然辞职了,可第十军却还是按照他的设想编成了。
国民政府的特工这次很给力,无论是潜伏东京的间谍,抑或是蓝衣社技术科的特工,都已经察觉到了日军的异动,并且判断出日军即将再次增兵,不过不知道日军这次增兵将投入多少兵力,也无从知道日军具体的登陆地点。
不过国府高层普遍认为日军将会从浏河以北的长江沿岸登陆,五年前一二八上海抗战时日军就曾经这么干过,这次想来也不会例外,蒋委员长急将上官云相的第十一军团和张钫的第十二军团调入刘兴的江防军群,加强沿江防御。
淞沪会战已经打到这个份上,既便是法肯豪森这个倔强的德国老头也不得不承认,**再想守住上海已然是没有可能了,此时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留下五到十个杂牌师断后,然后果断将所有的德械师后撤至四条国防线上设防。
蒋委员长也认可了这一点,并且向部队下达了后撤的命令。
做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淞沪战场的**主力按计划后撤至吴福、锡澄、嘉乍、海嘉这四条四防线上凭险固守,那么抗战的进程就将完全不同,以日本有限的国力,未必就能打进武汉,甚至就连南京都未必能够打得下来。
淞沪会战打到现在,**的伤亡数字已经超过二十万,因为药短缺以及医务人员的匮乏,二十万将士当中至少有十万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伤亡是如此之大,但需要指出的是,59个德械师至少还保留了一半多的骨干老兵。
如果能给这些骨干老兵争取一周到半个月的休整时间,供他们恢复体力,他们很快就能恢复过来,然后补充进适当数量的壮丁,凭借坚固的国防工事跟日军打几仗,要不了半年时间,这些个德械师就会完全恢复战斗力。
真要是这样,抗战的进程就会全面改写。
不过很遗憾,历史没有假如,在这个要命的节骨眼上蒋委员长又出幺蛾子了
就在后撤命令下达的次日,当淞沪战场上的**各部准备逐次后撤时,蒋委员长突然召集一次紧急会议,并在会上说,九国公约正在开会,如果**能够守住上海一到两周,九国公约就有可能会出面制裁日本。
:
第96章就是安亭()
11月8日,松江失守,布鲁塞尔传来的消息更让蒋委员长大失所望,蒋委员长终于下令,淞沪前线的八十五个师除留下少数部队断后,其余各师紧急撤往吴福、锡澄、嘉乍、海嘉这四条永固国防线上构筑第二、第三防御链。
然而,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撤退已经有些迟了。
八十五个筋疲力竭的残兵师,整整五十多万大军,又岂是说撤就能撤得下来的?各个师的撤退秩序怎么定?具体撤退线路怎么划?沿途兵站怎么设置、军需物资怎么供应?更关键的是每个师具体撤退到什么位置?
还有,沿途各县、镇、乡怎么跟军队衔接?
等等等等,平时一两个师的转进都能让参谋们忙脱一层皮,现在八十几个师一起往后撤退,就凭三战区长官部的十几个参谋又哪里忙得过来?事实上,几乎是撤退的命令一下,除了留下断后的几个师,其余的部队一下就乱了套。
八十几个师五十多万人争相后撤,仅有的几条铁路、公路全都挤得水泄不通,再加上天上日军飞机炸,地下大炮轰,整个淞沪战场顷刻间变成了一个混乱的大旋涡,而处于吴淞江畔的安亭镇无疑是这个大旋涡的最中心。
翻开民国时期的上海地图你会发现,上海通往南京的铁路、上海通往昆山的公路、嘉定通往松江的公路,全都经过安亭,甚至就连吴淞江也流经安亭,安亭镇可说是贯通东西南北的水陆交通枢钮,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更关键的是,第十军从金山卫登陆之后,已经跟上海派谴军形成了夹击态势,九个师团近三十万日军就像是正在合扰的一把大铁钳,这个合扰点就选在安亭如果让日军抢在**前面占领安亭,那沪西的几十万**就完了。
上海日租界,日本海军俱乐部。
自从中**队全面转入防御后,日租界已经完全处在日军控制之下,松井石根便将他的司令部从加贺号空母移到了杨树浦的海军俱乐部。
当松井石根在华中方面军参谋长冢田攻少将、上海派谴军参谋长饭沼守少将、第3飞行团团长值贺忠治少将等大批军官的簇拥下走进作战室时,方面军司令部的作战参谋们已经在巨大的地图上绘出了六个细长的红色箭头。
这六个又细又长的红色箭头就像三道铁闸,大有一鼓作气将沪西战场上的八十几个**师一打尽的架势。
“大将阁下。”一个中佐参谋大步上前,向松井石根鞠首敬礼,然后拿起木竿指着地图讲解起来,这个中佐名叫长勇,一个多月后,上海派谴军司令朝香宫鸠彦下令杀掉南京城内所有战俘,这道电令就是这个老鬼子起草的。
“截止目前,第11师团所属步兵第10旅团由浏河直插嘉定,第6师团所属步兵第11旅团自松江直插青浦,此二部将在安亭合围,形成第一道拦截线。
第18师团由金山县直插平望,重藤支队由白茆口直插支塘,这两路军队将会在太湖以东、淀山湖以西的苏州一线合围,形成第二道拦截线;除此之外,第16师团由白茆口取常熟、无锡,第114师团由嘉兴取南浔、吴兴,将在太湖以西形成第三道拦截线。
大将阁下,有了这前后三重拦截线,可谓是万无一失,沪西战场上的五十多万支那军已经插翅难飞了。”
“哟西,哟西,哟西。”松井石根连说了好几声哟西,然后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低估支那军的反应速度,据航空兵侦察,沪西支那军已经开始全线后撤,而且支那军没有太多重装备,后撤的速度颇为不慢,这三重拦截线未必能拦住他们。”
第3飞行团团长值贺忠治少将大声道:“大将阁下,第3飞行团已全力出击,展开了对沪宁铁路、昆沪公路以及松嘉公路的全面轰炸,支那军别想顺利后撤。”
“哟西,第3飞行团的全面轰炸非常重要。”松井石根欣然点头,不过马上又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但是,飞行团的全面轰炸同样只能起到迟滞扰乱的作用,而无法从根本上阻止支那军的后撤。”
值贺忠治没话说了,的确,他的飞行团可以在淞沪战场的上空为所欲为,却不可能变成步兵落到地面去打阻击,想到这里,值贺忠治又旧话重提,对松井石根说道:“大将阁下,帝国也该组建自己的空降兵了。”
松井石根摆了摆手,没接这茬,这事可不是他一个方面军司令官能够决定的,那得参谋本部的那些官僚说了算。
当下松井石根转移话题道:“不知道诸位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