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把县城那几家小工厂的设备给拉走;这些设备可是宝贝;花多少钱都买不来。
县城里的百姓蜂拥到了城外;夹道欢迎十九支队官兵回归。
钱老屁夹在欢迎的人群之中;看着徐十九的眼神有些复杂。
对于徐十九和他的皖南抗日救**;钱老屁那是又爱又恨;他爱徐十九和皖南抗日救**;是因为这支武装毕竟是中国自己的武装力量;有他们守在县城;他们就能够活着有尊严;而小日本却从来只把他们当狗;既便是藤堂高英统治龙口县时;对他们的所谓的尊重也仅仅只是表面上的。
可钱老屁又恨徐十九和皖南抗日救**;因为皖南抗日救**要搞摊派。
上次摊派;就已经让醉仙楼近乎于破产;钱老屁不知道徐十九还会不会再来一次摊派。
钱老屁心情复杂;不过他身边的龙口百姓却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他们的子弟兵回来了
尽管小日本在时;其实也没怎么欺负人;藤堂高英为了笼络人心;还真没怎么做过恶;不过;再怎么样也不如自己人当家做主的感觉好;看到自己家的男人、儿子挺着胸膛、挎着钢枪;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过来;拥挤在街道两侧的百姓们顿时山呼海啸般欢呼起来。
以前小日本占领龙口县城时;这些百姓为了生命财产安全;不得已才违心接受小日本的统治;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却从未忘记是中国人;徐十九有句话说对了;炎黄子孙对本民族的认同感超过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种族;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处境;他们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东南亚许多华侨从满清时期就已经移民;到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如果换成是别的民族;只怕早就已经融入当地;再不记得自己是什么人了;可这些华人却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中日全面战争刚刚爆发;他们便纷纷慷慨解囊;资助国内人民抗战
事实上;既便是到了更加久远的l世纪;这些长着黑眼睛、黑头发;说着中国话的华人;也从未忘自己是炎黄子孙;譬如台湾人;又譬如香港人;他们之所以仇恨大陆;仇恨中国;其实完全是因为他们陷在意识形态的泥泞中没有拔出来;但他们骨子里;却仍然认同华夏民族。
所以中国要想实现统一;要想重现万夷来朝的汉唐盛世;那就必须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美国霸权没有崩溃之前;在美国鼓吹的普世价值的伪善外衣没被戳穿前;中国的一切试图淡化意识形态的努力都只能是徒劳。
言归正传;在老百姓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徐十九骑着缴获的东洋马;带着十九支队中精心挑选出的身材匀称、五官英俊的五百多官兵;排着整齐的四路纵队浩浩荡荡进了县城。
高慎行同样骑着东洋马;走在徐十九的身边;他可是十九支队副支队长。
徐十九、高慎行的身后;则是李子涵、牛四根、李双枪、舒同文等四人。
李子涵骑马走在第二排最左侧;看着前面高慎行的背影;脸上微微有些不悦;徐十九明显已察觉他是故意没把木马计划告诉高慎行;最后导致高慎行被逼出走;徐十九虽然没有说什么;可在行动上;徐十九已在有意识地培养高慎行的威信;强化他作为十九支队副支队长的身份以及地位。
李子涵心情复杂;高慎行却没想那么多;他甚至于压根就没有想到徐十九让他并行的用意。
看着街道两侧正在振臂欢呼的龙口百姓;高慎行脸上不觉流下两行清泪;他想起了王一刀;想起了鲁建帮;想起了野口隆幸;更想起了在这次反扫荡当中牺牲的每一名弟兄;要是他们全部都还活着;都能够亲眼看到龙口光复的今天;该有多好?
经历了这次奇迹一般的反败为胜;高慎行忽然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那天当他用改装步枪瞄准徐十九的脑袋;最后虽然没有扣下扳机;却也让他悟出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没有兄弟来得重要;有那么些兄弟;你真的愿意替他挡子弹;有那么些兄弟;你真的愿意替他去死;有那么些兄弟;明知道他错了;你也狠不下心去杀他。
以前那个冷漠、冷酷的高慎行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高慎行;从此;他不再是一架人形杀戮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视兄弟情义比山还重的人。
:
第148章 成气候了()
顾祝同定定神;问黄百韬:“参谋长;小日本那边有什么反应?”
“总座;小日本那边还能有什么反应?”黄百韬撇了撇嘴;不屑地道;“第ll军新任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跟他的前任冈村宁次相比;可是差远了;锦江会战打到现在;这老鬼子整个就是在瞎指挥;从眼下的局面看;小日本极有可能会在上高遭受惨重失利;这种情形下;小日本哪里还顾得上区区一个龙口?”
顾祝同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虽然三战区跟九战区相隔了近千里;可是顾祝同仍有关心锦江会战的进展;对会战的最新进展也有所了解;总的来说;园部和一郎就是个庸人;跟他的前任冈村宁次相比;那更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锦江会战打到现在;日军已经全线陷入被动。
当然;日军在锦江会战中表现不佳;园部和一郎指挥不力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个原因就是薛岳太厉害;再有一个原因就是王耀武的第74军刚刚换装了美械;听说第74军的炮兵部队甚至都敢跟小日本炮兵打炮战;这在三战区是绝对无法想象的。
在这种情形之下;小日本连上高这主要方向都顾不过来;还能顾得上皖南
所以可以预见到;皖南抗日救**第十九支队在龙口县;乃至于在整个皖南;将会迎来一段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
也许用不了多久;皖南抗日救**就会像新四军一样;擅自扩充到拥有好几个支队、小十万人马;想到这里;顾祝同就再坐不住了;新**因为是**的部队;顾祝同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掌控不住;可皖南抗日救**却是独立的武装;所以;必须把这支武装牢牢掌握自己手里。
见顾祝同脸色阴晴不定、沉吟不语;黄百韬就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当下说道:“总座;要不我走一趟龙口;把总座你的嘉奖带过支给他?”
顾祝同沉吟片刻;说道:“不;还是我亲自走一趟吧。”
黄百韬轻轻颔首;他也觉得顾祝同应该亲自走一趟龙口。
毕竟;皖南抗日救**在全歼小日本第十四旅团主力后;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实力;都已经跟之前的皖南抗日救**第十九支队断然不可相提并论了;现在既便是重庆的蒋委员长;只怕也无法忽视徐十九存在;而必须捏着鼻子给予徐十九嘉奖了。
这种情形下;如何对待徐十九就要格外慎重。
不管怎么样;至少也不能让徐十九倒向**。
在皖南地区;仅仅是新四军就已经搅得顾祝同焦头烂额;如果徐十九的皖南抗日救**第十九支队再倒向了**;并且跟新四军联起手来;那么整个皖南恐怕都得变色了;对于这样的局面;不仅仅是顾祝同绝不愿意看到;就连蒋委员长也绝对不敢等待视之。
当下黄百韬说道:“总座打算什么时候动身?我好提前进行安排。”
顾祝同作为第三战区的总司令长官;肩负浙、闽、苏、皖四个省的安危;还是几十万大军的最高长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要动身去龙口;那可不是说走就能走的;作为第三战区参谋长;黄百韬必须提前做好一切安排;譬如说顾祝同此行的安全保卫工作。
“当然是越快成行越好。”顾祝同沉声道;“另外;我走后;那件事别停下来。”
黄百韬的脸色顷刻间就变凝重起来;顾祝同所说的那事情;可不是小事;而是指解决皖南新四军的事情。
早在去年初;蒋委员长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对**下手;按蒋委员长本意;在黄河以北的整个华北平原;他蒋某人是鞭长莫及;只能任**发展;可是在黄河以南;**的地盘以及武装就必须要加以限制。
至于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则必须坚决予以消灭
秉承蒋委员长意志;顾祝同一直在暗中紧锣密鼓准备这件事。
截止到目前为止;上官云相第集团军已陆续进入指定位置;大约40个团、八万多**已经对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构成了弧形包围圈;新四军的军部机关以及江南支队约九千人马;已经处在**的半包围中。
如果再把龙口给堵上;新四军留在长江南岸的部队就插翅难飞了。
顾祝同之所以决定亲自走一趟龙口;不仅仅只是为了拉笼徐十九;也是为了堵住新四军从龙口突围的缺口;因为龙口与青阳相邻;而青阳又是泾县的西大门;如果皖南抗日救**第十九支队倒向**;新四军从青阳突围的缺口就会被彻底堵死。
当下黄百韬郑重点头道:“总座请放心;我会及时向您报告。”
分割线
国民党已经是磨刀霍霍;可新四军副军长兼东南局记项英却仍然在犹豫
都说权力是魔鬼;在尝过权力带来的滋味之后;没有几个人肯放下权力;项英并不是个拥有大决断、大智彗大毅力的伟人;当然也不能免俗;新四军军部一旦迁往长江北岸;东南局的影响力肯定会急剧消退;新四军的军权将不可避免落入军长叶挺之手;这是项英断然无法容忍的。
泾县云岭;新编陆军第四军军部。
会议室里面烟雾缭绕;新四军党委正召开扩大会议。
作为新四军正牌军长;叶挺却出人意料坐在最末席。
叶挺曾经参加**;可在南昌起义失败之后不久便脱离了**。
所以按理说;叶挺是没有资格参加今天的党委会的;不过叶挺毕竟是新四军军长;这次会议又关乎着新四军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广大指挥员以及党员干部的的强烈要求之下;项英勉强同意了叶挺列席会议;却只能敬陪末席;并且没有表决权。
从弥漫在会议室里的烟雾看;会议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也很有些凝重。
皖南的局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上官云相的第集团军甚至已经毫不掩饰对新四军的敌意;正明目张胆地向着云岭四周集结;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情报看;第集团军已经集结了至少40个团近八万人;尤其是第军;更已经像一把尖刀直插云岭腹地。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么大规模的调动对于当下的国民党第三战区来说;是极大的负担;相比以薛岳为总司令长官的第九战区;顾祝同的第三战区无论物资供给还是人员补充;都堪称可怜;所以;第三战区大约还需要至少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对新四军的合围。
这一次;就连一贯支持项英的新四军教导总队总队长周子昆也坐不住了;在会议上说道:“项记;我们恐怕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下去;国民党军就真该完成对我们的四面合围;到时候;我们将进退两难;走;突不出去;留下来吧;又守不住。”
其余的指战员也纷纷点头附和。
眼下皖南的局势的确极为严峻。
有道是树挪死;人挪活;新四军只有转移到江北;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若继续留在皖南;则始终无法避免起国民党军之间的摩擦;真要出现自相残杀的局面;结果就只能是亲者疼;仇者快;让小日本坐收渔翁之利。
:
第151章 欢迎归队()
叶茹雪怒冲冲走进清源茶楼;然后直奔二楼临街的包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