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等;你等等。”蒋委员长忽然插进话来;“你刚说日军第16师团主力在丰县?不是在砀山么?后来也正是因为砀山的第16师团主力回师丰县;使58师对丰县的围攻功亏一匮;难道不是这样?”
何应钦道:“委座有所不知;在砀山的只是以第16师团所属步兵第19旅团外加部份炮兵编成的草场支队;第16师团剩下两个步兵联队有一个在沛县;在丰县除了剩下的这个步兵联队外;还有半个后备兵团;足有四五千人。”
蒋委员长皱眉道:“这数字是谁告诉你的?”
对何应钦这番说辞;蒋委员长明显不太相信;他愿意相信俞济时的说法;若不是因为发现丰县日军兵力空虚;冯圣法又岂会不知死活贸然进攻?俞济时又岂会不知轻重贸然答应冯圣法的请求;调集全军猛攻丰县?
何应钦并没有正面回答这问题;侧面提醒道:“丰县到底有多少日军;从74军上报军委会的毙敌数字就管窥一二;这次74军在丰县毙伤日军超过四千人;不是么?如果丰县日军真的只有一个步兵大队;哪来四千以上的杀敌数字?
蒋委员长皱着眉道:“那包括了毙伤的日军非战斗人员。”
何应钦笑着摇头道:“如果58师真有这么强的战斗力;在单县、丰县能够轻易于掉日军两个步兵大队;如果第l沛团真到了连非战斗人员都上阵的地步;他们后为什么还是没拿下丰县;还是没能击毙中岛今朝吾这个老鬼?”
蒋委员长道:“俞良桢说;若不是因为桂永清不肯出兵拖住草场支队;74军早就拿下丰县;击毙中岛今朝吾这个老鬼了。”
“这只是冯圣法的一面之词;俞良桢也没到过丰县;并不知道那里的具体情形;卑职怀疑事情的真相根本不是这样。”何应钦语气一转接着说道;“真相很可能是这个样;冯圣法在58师轻松夺取单县后出现了严重的误判;在没有搞清日军的确切情报之前就贸然向丰县发起了强攻;为了自己的军事冒险能够成功;他甚至不惜伪造情报来调动友军参战;战斗失利之后;他又谎称58师离胜利已经只有一步之遥;若不是因为草场支队回师丰县;58师就早已经击毙中岛云云;转而将责任推到了友军身上。”
蒋委员长听得目瞪口呆;如果真像何应钦说的这样;那就是另外一种性质了。
何应钦又接着说道:“委座;因为冯圣法的狂妄自大;74军蒙受了巨大的伤亡;现在单县也已经失守;保护砀山侧翼的战术意图已经完全落空;砀山的局面已经非常严峻;这一切的确应该有人出来承担责任;但绝不应该是桂永清
蒋委员长感到有些头晕;但他仍未轻信何应钦;怒声道:“查;这件事情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说罢又扭头对站在旁边的陈诚说道;“辞修;这事就由你负责。”
:
第42章 工兵排()
舒同文这家伙的确很会搞动员;他从附近四里八乡动员来了上万劳力;经过一整夜的紧张施工;到天亮时分我们74军的防御工事已经基本成形;为了搭建掩体;附近不少老百姓甚至还把他们家里的门板都拆了来。
令人感动的是一个已经七十多岁的老大爷;老大爷在族内排行第九;人称九爷;据说早年间他曾经参加过义和拳运动;跟八国联军在廊坊打过仗;还曾杀过一个英国鬼;九爷把他的楠木棺材板都捐给了我们;还带着他在世的唯一的亲人;一个还只有十六岁的小孙坚决要求参加**;大队长怎么劝他们都不肯走。
实在没有办法;大队长只能把九爷留在了炊事班;给老骆驼打下手;九爷的小孙则留在了卫生队。
玉兰……
李涵的日记刚写到这里;头顶便骤然传来惊天动地的一声炸响;直能把人的耳朵都给震裂开来;还有大量的泥土从掩蔽部顶上碗口粗的横梁间扑簌簌掉落;日记本雪白的页面上也落了不少灰尘;李涵赶紧小心翼翼地吹了去。
旁边一个刚加入十九大队工兵排不久的学生兵被这声犹如晴天霹雳般的炸响吓得险些魂飞魄散;尿路括约肌骤然间一松;一股热流便已经喷涌了出来;一下就将他的裤裆濡湿了一大块;那学生兵赶收拢起双腿;唯恐别人瞧见。
李涵似有所察觉;回头向那个学生兵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工兵排的兵不是从之前冯圣法补充给十九大队的兵当中挑选的;而是李涵归队之后从武汉临时征募的学生;华北、华东地区沦陷之后;大量青年学生涌入到后方;不少学生都参了军。
这个兵叫廖耀华;原本是上海同济大学学生;学的就是化工专业。
见李涵回头看来;廖耀华便赶紧对他笑了笑;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李涵也是从兵过来的;当然知道廖耀华还有工兵排其余兵的心里会有多紧张;但他清楚自己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兵就是这样;头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肯定丑态百出;等他们经历多了、见识多了自然而然就淡定了。
廖耀华抬头看了看架在掩蔽部顶上那一根根比碗口还粗的木梁;只见大量的灰尘泥土正从木梁的缝隙间扑簌簌往下掉;便有些担心地问李涵道:“排长;咱们排的掩蔽部该不会让小日本的炮弹给炸塌下来?”
李涵道:“咱们的掩蔽部有横竖两层木梁;上面还覆盖有半米厚的夯土;只要不被小日本10口径以上炮弹直接命中;应该是不会塌下来的;当然;如果被小日本u以上口径炮弹直接命中;那咱们就解脱了。”
解脱了是什么意思;大家当然都知道;兵们的脸色难看了。
廖耀华的脸色也变得越发惨白;说道:“小日本的炮火可真猛。”
“这算什么?”李涵不屑地撇撇嘴;说道;“这种程度的炮火;跟淞沪会战当中小日本海军的大口径舰炮;还有小日本航空兵扔下的重磅航弹相比;简直就只配给人挠痒痒;告诉你们;小日本海军的舰炮口径30u一发炮弹过来就能炸塌一栋钢筋水泥的大楼;落地上就是一个直径将近百米的超大弹坑。”
“啊?这……”廖耀华脸上再无一丝血色;他完全无法想象血肉之躯如何面对如此凶残的大炮?他加无法想象;淞沪会战当中那些**老兵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他只是听听就觉得害怕;那些老兵却坚持了整整仨月。
李涵又道:“小;你已经算是很幸运了。”
廖耀华默然;好半晌后又问道:“排长;小日本的炮击啥时候完啊?”
李涵从怀里摸出了一块金怀表;这块怀表是临出征前王玉兰送他的;在表的背面王玉兰还请匠人铭刻了一排小字——赠给我的至爱;落款是一朵玉兰花的图案;看到这朵玉兰花图案;李涵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微笑。
看了看时间;李涵说道:“了;多再有五分钟炮击就该结束了。”
李涵的估计非常准;大约四五分钟后;地面上传来的爆炸声开始变得稀疏起来;而且声音也越来越远;地面上传导过来的震动也变得轻微起来;这显示着小日本的炮群已经在向**的纵深阵地进行延伸炮击;也意味着小日本马上就要投入步兵发起进攻了。
李涵一下从地上跳起来;冲四周还没有从小日本集群炮击中回过神来的四十几个学生兵厉声大吼起来:“起来;全都给我起来;一班携带工具、电缆;二班跟我去检查反坦克锥再布置反坦克地雷引线;三班重置反步兵雷场;走
李涵带着工兵排冲出地下掩蔽部上到地面阵地上时;阵地上的硝烟还未散去;绝大多数兵还不习惯这种刺鼻的气味;呛得直咳嗽、涕泪交流;李涵却全然不受硝烟味以及视线的影响;迅速上到了阵地前沿。
廖耀华费了好大劲勉强跟上李涵的脚步;他是李涵的勤务兵。
“钳。”
“胶布。”
“镊。”
“匕首。”
李涵每喊一声;廖耀华便赶紧从随身背着的背包里拿出相应的工具;因为紧张所以难免忙中出错;结果每每招来李涵的训丨斥;李涵虽然也是学生出身;可是经过几次大战的磨励;他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军人。
这时候;阵地上笼罩的硝烟逐渐散去;廖耀华也可以看清四周的情形了。
只见前面不远竖着大约二十多个错落有致的反坦克锥;这些反坦克锥全部用石料搅拌洋灰浇铸而成;足以抵御37口径战防炮的射击;所以能够有效阻止坦克的行进路线;不过遗憾的是;十九大队并没有足够的洋灰;所以只能堵住中间很窄的一段。
不过十九大队还有后手;在反坦克锥的左右两侧;都挖了反坦克战壕;战壕间隙当中还埋着由10口径炮弹改装的反坦克地雷;李涵现在就在给一个被炸坏掉了引线的反坦克雷重置引线;然后把引线连接到起爆器上。
李涵忙着重置引线;廖耀华无意间一回头;却猛然吃了一惊;只见一小队日本兵已经出现在了视野之中;打头的那个日本兵的刺刀上还挑着一面膏药旗;膏药旗的太阳图案在朝阳的照耀下;殷红似血。
“小日本;小日本上来了”廖耀华顿时惊慌地大叫起来。
“慌什么?”李涵却头也没抬下;冷然道;“小日本只有一个小队的兵力;而且没有坦克;这只是小日本的试探性进攻而已;何况小日本至少还在五百米外;这么远的距离;除非来个神枪手;否则弹打光也打不中你。”
廖耀华还是在地上趴了下来;心忖万一小日本来个神枪手呢?
李涵似乎猜中了廖耀华心中所想;摇头道:“小日本如果没有神枪手;你站着让他们打也不会有事;小日本若来了个神枪手;你就趴着也照样打爆你头。”
廖耀华脸色再度变得煞白;颤声道:“小日本神枪手真有这么厉害?”
“喏;你看看他就知道了。”李涵向前面不远处呶了呶嘴;又低头忙碌起来。
廖耀华顺着李涵示意的方向看去;只见那排反坦克锥后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多了个**身影;他身上披着古里古怪的伪装;上面还沾满了灰尘;廖耀华这突然明白;他刚想来就躲在反坦克锥后面的某个土坑里。
廖耀华又想这家伙还真是胆大;刚小日本的炮火那么密集、那么猛烈;他就不怕一颗炮弹落将下来;将他炸个粉身碎骨?
眨眼的功夫;那个**便端起了一把带有瞄准镜的步枪。
然后廖耀华便听到了“兵戈”一声清脆的枪响;再扭头去看小日本时;两只眼睛便骤然间瞪大了;因为五百米开外;那个刺刀上挑着膏药旗的日本兵已经倒下了;几十个端着刺刀往前冲的日本兵也纷纷趴倒在了地上。
“这;这么准?”廖耀华有些不敢相信;“怕是凑巧?”
“凑巧?”李涵终于忙完了;起身说道;“知道他是谁吗?”
廖耀华愣愣地道:“他是谁?”
“你不一直想知道二百五是谁么?”李涵道;“他就是二百五”
“你说啥;他就是二百五?”廖耀华猛地张大了嘴巴;直能塞进一个鹅蛋。
廖耀华刚进十九大队就知道有个枪法很厉害的老兵绰号叫二百五;每个74军的老兵也都知道这个人;兵们听说过却从来不知道具体是哪个;问老兵他们根本不鸟你;时间长了廖耀华便觉得这是以讹传讹;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个人;想想也是;一个人就在淞沪战场、南京战场上杀了两百五十个日本兵;这怎么可能?
“没错;他就是二百五。”李涵又将挂在脖上的望远镜递过来;接着说;“你看仔细了;看小日本趴地上有用没用。”
廖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