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传貂蝉姓任,而她的身份有些特殊,乃是吕布之遗孀,全熙也不想貂蝉在陌生人面前以妾室的身份示人,便想起好似书上记载貂蝉原姓任,便心机一动,称之为任大家。
顾雍有些颤抖的将曲谱捧在手中,泪水竟然都忍不住的往下淌。
“多谢全君侯,多谢任大家,这礼物,我顾雍就厚着老脸收下了。恩师如果还活在人世,听到如此妙曲,估计也会开心万分吧!”原来顾雍是想起自己的老师蔡邕了。蔡邕早在十余年前便仙逝,顾雍此时还能如此挂念,可知这顾雍不仅才能不凡,品德也高远超群。
“元叹公客气了,此曲也是熙偶然间所得,但是熙本是个不通音律之人,这等仙品留在我身边,也是暴殄天物,能够让其被元叹公和任大家这样的高人所传颂,才是这曲子应有的荣耀。”全熙借花献佛道。
“君侯,你可知你的威名,早就传遍这江东大地。之前我以为,以你的年岁,或许有些才智,但是少年人成功太早,必然会有浮躁和轻狂。可是今日,我发现我错了。君侯,你果然称得上德才兼备,宇内无双啊!”世家大族对靠武力夺取地盘的诸侯,总归有一种骨子里的鄙视,之前陈宫如此,周瑜如此,顾雍更是如此。
可是顾雍比陈宫还要看的透彻,陈宫是历经体会后才知道全熙的好,而顾雍仅仅相识如此短暂的时间,便看透了全熙的本质。
“元叹公抬爱了,熙其实也有很多缺点,只不过身边不乏睿智之人,时时刻刻鞭策我,提醒我,方使得我不辜负众人的厚望。实不相瞒,熙今日忽登贵府,除了献上《梅花三弄》,更是希望今后能够常在元叹公左右听取教诲,还望公不吝赐教。”全熙见时机成熟,顾雍似乎也不是那种拐弯抹角之人,说不定直截了当点,更能获其青睐。
“好,好极了!全君侯果然是爽快,雍欣赏至极。振兴江东,匡扶天下,正是需要君侯这样的少年英豪。我顾雍一辈子崇尚家国天下,可是如今这天下,早已国破家亡,君侯如果愿意回答我顾雍几个问题,雍便考虑用余生辅佐君侯扶正这大汉天下。”顾雍欣赏全熙,但是全熙想要让他死心塌地的效忠,却还要经过一番考验,只有达到了顾雍的寄望,才能真正踏出那一步。
“元叹公但说无妨,熙必知无不答,也向公保证,我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绝无半点虚假。”全熙知道正戏来了,说服顾雍,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服顾雍一个人。说服了他,等于说服了半个江东的豪门望族,这对全熙尽快一统江东,至关重要。
“如此,请君侯随我单独前往书房,因为我希望不管我们交谈后的结果是什么,都不影响我顾氏一族与君侯坦诚一心的态度。”顾雍自然也有其自己的顾虑,所以私下与全熙谈判,是最好的方式。
“元叹公,请!”
“君侯,请!”
第343章 论英雄()
343
“敢问君侯,如何看待这天下局势?”书房里只有全熙和顾雍两个人,反而显得清静但又坦荡。
而顾雍这书房,乃是名副其实的书房,整整三面墙,都内嵌书架,书架上的各类书籍,有竹简,有帛书,甚至还有木板制成的板书。但是最让全熙瞩目的,则是挂在墙上的一绢飞白帛书。
蔡邕是飞白体的创始人,顾雍作为他的弟子,有他的遗作也很正常。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昔有战国争雄,后嬴政一扫六国,统一天下。只可惜秦皇暴虐,二世而亡。汉祖能够取而代之,除了一些运道,其实我更相信是因为他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性格使然。如今大汉四百年基业,已然弘业耗尽,是到了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了!”无论如何,全熙是不会抱着对刘氏皇帝忠诚如一的态度的。这个天下,一开始也不是他们刘家的,自然以后也不会一直是他们的刘家的。
全熙也不怕自己的这个底线与顾雍冲突,事实上,是顾雍如要投向全熙,就必须认同全熙这个宗旨。
“君侯的意思是,君侯终有一天,会将这天下之主的位子取而代之?”顾雍没有全熙想象中那么强烈驳斥,其实只要不是傻子,就看得出,现在这天下诸侯,不管明的暗的,谁不想自己登上大宝。
“这天下之主的位子,唯德才之辈居之。这个人亦或是我全熙,亦或是袁绍或者曹操,甚至亦可以是元叹公。刘家天下的运道已经消亡殆尽,如果硬要将他们刘氏的后人扶在那个位子上,那么倒霉的,难道不是这天下的黎民吗?”其实对于士族阶级来说,谁当皇帝还不是一样,天下豪门那么多,就算换了皇帝,其余绝大部分还是照样过原来的日子。
“哈哈哈,君侯果然豪气过人,这样的话,也就君侯有胆气说出来。其实君侯不必担忧我的态度,我顾雍还不是老糊涂,固然忠君爱国的思想是高尚的,但是如果这君王已经没有了君王的气度和威势,那么他便不适合继续坐在这个位子上了。”这也是为什么顾雍要将全熙请到书房里单独交谈,如果当着众人的面,哪怕是自己的族人,恐怕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也绝不会说出口。
“元叹公能有如此觉悟,熙钦佩至极。”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观念,在后世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这独尊儒术的汉朝,顾雍的思想也是极为前卫开放的。
“我第二个问题是,君侯就算占据江东一地,又如何与天下诸侯竞争这天下呢?袁本初四世三公,占据河北繁华之地,十万雄兵,不可一世。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乱世之枭雄,与袁本初两两相望。哪怕是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恐怕也比君侯来的底子厚重。”顾雍能够问出这个问题,便知道他已经对当前的局势揣摩的极为细致,甚至已经假设将江东归于全熙,可还是看到了全熙的巨大劣势。
“袁绍和曹操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大决战,相信如果不出意外,很快便有他们战况的最新消息传遍天下,如果我猜的不错,曹操会在这场决战中最终获胜。不过袁绍哪怕吃了败仗,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操想要彻底稳定河北各地,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想也别想。元叹公说得对,熙哪怕占据了江东,依然远远不够。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将江东打造成一个外部铜墙铁壁,内部丰衣足食的大好家园。别的我全熙不敢说,如何将一州一郡打造成富庶强大的人间乐土,我全熙在这大汉天下当仁不让。”有历阳,江都,建业,曲阿的成功例子在眼前,其实天下人已经认可了全熙治理国家的能力,甚至古往今来的君王诸侯,还没有有过像全熙这样的统治者。
顾雍一边听,也是一边微微颔首,全熙说的话,每一句都很有道理。事实上不管曹操和袁绍谁获得胜利,想要抹平对方的势力,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至于全熙治理国家,怀泽百姓的事迹,早就传遍大江南北。某种程度上说,顾雍愿意试着去接纳全熙,便是因为全熙在历阳,江都等地的成功例子。
“君侯似乎除了曹操和袁绍,并不将其他诸侯看作对手?”顾雍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敢,只是觉得其他人与曹操相比,都有致命缺点。刘表看似独霸荆州,但是内部极为空虚。刘璋虽为宗室,但益州偏离中原,只有守成之力,没有脱疆之勇。至于张鲁,马腾,韩遂之流,更是不值一提。倒是有一人,绝不可轻视之。”全熙借用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的观点,对天下诸侯逐一评价。
“还有一人?是谁?”顾雍再次好奇,天下数得着的诸侯都说过了,全熙看重的还有谁呢。
“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
“刘玄德?”
“正是刘皇叔,元叹公难道不觉得,此人与太祖高皇帝颇为相似!”
“这……,君侯果然眼光毒辣,细细一想,这刘皇叔,确实百折不屈,坚忍不拔,并且善于隐忍。”顾雍也不是凡人,稍一提示,便看出刘备的不俗之处。
“还有一人!”全熙却又笑着说道。
“啊!还有一人?”顾雍大吃一惊。
“便是我钱塘全子曜!”全熙调皮的一指自己说道。
“哈哈哈,妙哉,妙哉。君侯说的一点不错,与天下英雄相比,君侯有过之而无不及。”顾雍听罢不禁莞尔,不过也被全熙巨大的自信心所感染。
“小子狂妄,还望元叹公恕罪。想要成就一番开天辟地的宏业,光靠我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是达不成的。想要完成我的大计,必然需要像元叹公这样的贤德大能相助。所以,熙恳请元叹公不要嫌弃我全熙年少无知。助我,也是助天下人,重建我大汉子民的盛世。”全熙有着这个时代的人不具备的先见之明,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将天下能人汇聚起来,才能成功。
“君侯一片赤诚之心,雍如何敢推辞。不过君侯也知道,雍不仅仅只是一个人,身后还有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江东士族。如果君侯能回答我最后一个问题,雍便扫榻俯首,唯君侯马首是瞻。”顾雍到底是老狐狸,绝不会轻易的答应全熙,他这最后的一个问题,必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全熙讨价还价来了。
“元叹公请直言!”
第344章 谈判()
344
“君侯一旦坐拥江东,便可以江东之地及江东之士为基础,再徐图天下。虽然君侯文韬武略,但是想要短时间内横扫诸侯,怕是没有数十年努力是不可轻易达到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君侯准备如何调和与江东各大世家之间的关系呢!”顾雍的话问的算是比较直接了,你全熙想要争霸天下,就要依靠我们江东士族的力量,可是你全熙又有什么好处给我们江东士族呢?
历史上,孙权与江东士族的矛盾便冲突到不可调解,孙权也大举屠刀,将各大世家赶尽杀绝。这种做法虽然抑制了门阀对孙氏的干扰,但也基本上是自掘坟墓。好在全熙有一个与孙权完全不同的优势,那便是全熙认亲钱塘全氏后,也算是士族阶层的一份子,与孙氏的寒门身份大不一样。
在中国整个封建王朝期间,虽然有过雄主霸王一言而决的时刻,但是绝大部分时间,皇帝还必须迁就士族阶层的利益。而汉末是整个士族阶层发展中的一个高潮,也是左右天下局势最有力的时刻。
而士族掌控国家力量最为明显的地方,便是掌握了天下官吏的任命权力。察举制度,便是这种权力最充分的体现,只要掌握了天下官员的任命,基本上也便掌握了这天下大权。
可是察举制却有着非常明显的缺陷,那便是所举之才,无不是士族阶层自己的人,寒门想要跻身其中,千难万难。因为所谓孝廉,便是守孝道,知廉耻,说白了就是既有品德,又有才能。可是这品德和才能是没有硬性指标的,我说你好,你便好,说你不好,你便不好。
全熙来自后世,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举才制度是考试。所以如果全熙将来真有可能登上皇位,那么开创科举制度,是首要任务之一。
当然,现在还远不到说这个的时候,在顾雍面前,更是不能傻的和盘托出。
“这天下,这江东,非一人所有。特别是江东之地,虽然潜力无限,但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