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贼-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颙瞥见他,抬手相招。

    盖俊步履从容的走上前施礼,“见过大兄。”

    “一别数月,子英风采依旧。”何颙为他介绍左手之人,“此已故太尉陈公子。”

    “已故太尉陈公?不畏强御陈仲举?”盖俊反应极快,陈仲举讳蕃,党人领袖之一。陈蕃唯有一子陈逸,传闻其死于党锢之祸,看来传言不实。三十余岁本是朝气蓬勃,大显身手的年纪,然而陈逸已两鬓灰白,满面风霜,疲态尽显,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受尽人间苦楚,尤其内心之摧残,使他未老先衰。

    何颙又道:“山阳刘景升。”

    “乱世中的好好先生,骑墙看风景长达十余载的荆州之主刘表?”盖俊细细打量刘表,他身高八尺余,容貌温伟,气质高雅,和袁绍同属顶级帅哥行列。时下刘表就已经有了非常高的声望,他不仅是汉室宗亲,还是著名党人“八及”之一。及者,有引导人们追随圣贤之意。

    盖俊想和刘表攀谈几句,何颙自不知他的心理,继续为他引介东平寿张人张邈。

    “又一个历史人物,可惜和蔡瑁一般同属龙套角色。”盖俊面上一副恭谨之色,张邈也是著名党人,“八厨”之一,厨者,能以财救人也。他年四十左右,中等身材,紫面短须,一双浓眉紧紧蹙着。

    何颙说道:“大兄乃是我辈中最年长者,我等平日皆以兄事之,子英亦当如是。”

    盖俊应声承诺。

    何颙遥指远处与袁绍谈话之人道:“那是已故太尉李公子李子玉,本初妻兄。”李子玉名瓒,他父亲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天下楷模李元礼。”其父和陈逸父同为党人领袖,两人遭遇相同,年龄相近,由于生性豁达,面上显得年轻不少。

    盖俊哑然。何颙一连介绍四人,连何颙本人都算上,尽为朝廷通缉犯,还是声震环宇、士人倾慕的通缉犯,毫不夸张的说,随便拎出一人就能令太学生发出“凄厉”尖叫。

    余下十余人,皆名著京师、闻名天下之辈,只是听了不像方才那般受到触动。

    此后半个时辰里又有二三人赶来。

    袁绍看到邀请之人尽至,摆起酒宴,可惜诸人心中有事,没有半分酒兴。

    凝重犹若实质的气氛仿佛能够把胸口压碎,逢纪放下酒杯,率先开口道:“前日杨公上书,为外朝打响首战,其后人言纷纷颇成气象,只差最后一把火,二公此时不出更待何时?”杨公乃帝师杨赐,二公无他,袁逢、袁隗耳。

    “元图你这不是在本初伤口上洒盐吗。”许攸暧昧地笑道,见逢纪一脸茫然,马上意识到他刚刚进入圈子可能对情况不甚了解,提醒道:“元图可知袁常侍?”

    “中常侍袁赦难道”逢纪眯起眼睛,他本就是智计之士,一句提醒,豁然开朗。

    “然,乃袁氏同族也。二公引内朝为援,所为但求一个“稳”字,怎会跳出来声援。”

    盖俊很佩服袁绍,真的很佩服,独自打拼能有今日之气象,真非常之人。

    “陛下真狠呐。”张邈摇摇头。

    陈逸狠狠一拍几案,心中气苦,“除非天下有变,不然我等无期矣!”

    何颙、李瓒面面相觑,尽皆无言。

    刘表一脸悲痛道:“陛下这一步行错了,大错特错,其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后果?

    皇帝刘宏不认为有什么后果,他现在就愁一件事——钱。

    鸿都门学需要钱,宫殿花苑需要钱,另外他小时候过怕了苦日子,打算弄点私房钱,每笔都不是小数目。

    那钱从何来呢?

    他认为卖官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朝野非议?他觉得自己满肚委屈无人理解,先帝一生荒唐无度,耗费金银不计其实,这且不提,西羌叛乱十余载,足足打空了国库,他因此常常叹息桓帝不能作家居,没有私房钱。再说,他又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大汉皇帝,遂一拍脑袋决定二千石官卖二千万钱;四百石官卖四百万钱。三公九卿都是有名望的人才能胜任,不能死要钱,但一个公怎么也要卖千万,卿就五百万好了。

第38章 哀莫大于心死() 
皇帝刘宏建鸿都门学,卖官,由是天下失望焉。

    正在这个时候卢植回来了。

    洛阳城外,雾气弥漫,小雨淅沥而下,丝丝缕缕缠绵不断。

    其余人皆躲于车中,惟马日磾撑伞在外苦苦等候,看着老师渐渐发青的脸,盖俊不由劝道:“老师,这里有我候着,您还是进车中等待吧。”

    马日磾本待摇头拒绝,眼睛骤然一亮,呼道:“来了。”

    卢植

    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不好辞赋,能饮酒一石。

    其身长八尺二寸,盖俊所认识的人中惟有寥寥几人身高与之相近,他五官并不精致,稍显粗犷,但看向他的人一般都会自动忽略其相貌,而将目光放在颌下尺余长须上。这把长须让盖俊莫名想起了关二哥,心里暗暗赞道:“惟有如此之人方敢申斥权倾天下的大将军。”

    十年前汉桓帝驾崩,大将军窦武迎立年仅十二岁的刘宏,也就是当今陛下,朝廷讨论给窦武加封爵位,还是布衣之身的卢植给窦武写了一封信,‘规劝’窦武不要接受册封。说规劝是客气的,整封信充满责备及讽刺。其中有这么几句:“寻春秋之义,王后无嗣,择立亲长,年均以德,德均则决之卜筮。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勋之有?”大意为:“遵行春秋之义,国君无嗣,就选立血缘最近、最年长者,年龄一般大则选有德行的,道德差不多就用占卜来解决。而今是同宗的人依次排列,查看族谱身世,按顺序确定国君,这又有什么功勋呢?”

    那当今陛下继位,是立长还是立贤?显然都不是。说穿了就是因为陛下当时年纪小、父亲死了、没有兄弟,找这么一个小皇帝容易掌控。而且从过程来看也不存在什么“披图案牒”,仅仅找宗室刘倏商量一下即订下来。

    他若碰上连皇帝都敢杀的梁冀之辈定然难逃一死,幸好窦武既是党人领袖又为关中大儒,虽改变不了其身为外戚的角色和立场,可起码的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卢植驻足凝望雾中若隐若现的帝都,想及皇帝荒唐,动摇大汉根本,不禁悲从心来,当初大将军窦武若从他言,选立年长有德的宗室,何能有今日。

    马日磾看着满面风尘的卢植,道:“子干归京,志向得伸矣,惜地方少一位治乱之官。”

    卢植苦笑摇头。他自幼立志不为海内名儒便为社稷重臣,而他一出仕就为太学博士,正对了胃口,可惜他生于边地,有武才,不久九江蛮夷反叛四府同荐,乃拜九江太守,他志不在此,待蛮寇宾服称病归乡。致仕期间,他撰写尚书章句、三礼解诂,当时太学始立石经,即刻上书请求与蔡邕等共诣东观,校订尚书和礼记,朝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又拜其为庐江太守,任务依然是平叛。如今回京,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呢?

    卢植回过神来,一指盖俊,问马日磾:“此子可是盖贤弟之子盖子英?”

    “正是。”马日磾点头。

    盖俊上前大礼参拜。他身高已长到七尺五寸,超出水平线不少,和卢植一比却显得不够看。

    卢植扶起他,上下打量一番,朗声笑道,声若洪钟:“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到听到子之大名,仆早想见见“射虎灭蝗盖子英”了,今日一见果然不负高名。”

    “过奖。”盖俊对于差一点成为他老师的卢植格外尊重,只是心中有一事不吐不快,终是忍不住失礼地问:“君之弟子,可有出类拔萃者?”

    果然,此话既出马日磾、卢植听了皆是一怔,后者半晌才道:“仆不知子英学问如何,不过从灭蝗策看来,智计绝人,少年才俊无出其右者。仆有一徒名公孙瓒,勇力或与你一比,然其恃勇,不爱读书,未来终究不过一勇夫。”

    “莫要轻看了勇夫,勇夫也能纵横燕、赵、齐。”盖俊心道,并静静等着下文,只是半天也不见后续,不由蒙了。

    刘备呢?

    白手起家,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大耳呢?

    盖俊终究没有听到刘备的名字,也许在卢植眼中未来的蜀国皇帝还只是一个不堪造就之辈吧。

    以卢植性格不可能对皇帝近来的举动不闻不问,这不才一回来就上了一封奏章,猛烈抨击鸿都门学,刘宏看得心烦,一脚把他踢到东观去和马日磾,蔡邕等人做伴。这位大汉皇帝是铁了心要捧鸿都门学上位,从里面出来的人或出为刺史、太守,或入为尚书、侍中,更有封侯、赐爵者。何谓一步登天?这就是一步登天。需知最优秀的太学生毕业后也不过授予秩几百石的郎官而已。

    太学生怒火中烧,近乎绝望,为此引发了一次退学浪潮,逢纪、张紘皆在此列,区别仅仅是前者入袁府而后者归乡。

    太学外,洛水畔。

    春草碧色,青水绿波,送友洛水,倍感伤怀。

    “如大兄这般人才纷纷离开太学,只余下我等鲁钝之辈苟延残喘,岂不悲哉、岂不悲哉”臧洪甩臂怒吼着,仿佛要把一腔悲愤尽数吼出。

    “子源切切不可这么说。”张纮笑得极为洒脱,或是解脱?

    盖俊心情沉重,以一翠绿柳枝付与张紘,言道:“今日一别,自此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之意。

    张纮避而不答,反赞道:“子英有文武才,日后前途不可限量,愚兄在家乡拭目以待。”说罢与来送有朋一一作别,转身上了马车。

    骄阳下,渐行渐远的马车被拉出一道长长影子,众人心中更添了几许离别之愁。

    陈嶷紧紧抿着唇,半晌才苦笑道:“我虽有心告归,却终究无大兄这般魄力。”

    盖俊轻声安慰道:“公尚,个人有个人的路,强求反而不美。”

    一徐州学子茫然问左右:“张君以后会出仕否?”

    死一般的静,无人为其解答。

    “会——天下大乱的那天。”盖俊心下默默道。

    迎来了卢植,送走了张紘,蔡邕、马日磾整日长吁短叹恨恨不平,就这样盖俊又开始过起了无聊的太学生活。

    只是太学变了。

    之前太学屡遭宦官打击,学风日衰,但还不乏热血之辈,振臂一呼时有人应,如今之太学宛若一潭死水,即使偶尔掀起一丝涟漪也会很快尽归于无。并不是说太学再无忠直之辈,他们只是选择了沉默,这便是所谓的哀莫大于心死吧。

第39章 家人() 
蔡琬越来越红润的脸冲淡了盖俊对张纮离去的伤感,他能够看出她那颗越来越不安分的心,随着身体逐渐好转,她迫切想要走出深闺、走出蔡府、走出雒阳,但他和蔡邕夫妇未敢轻下决定,张仲景来京时正值双方僵持不下。不得不承认蔡邕行动之迅速,才数月走动,就已为他博得一个孝廉名额。

    详查一番,张仲景认为她外出无碍,并说连续服药二载,定可痊愈。

    蔡琬喜上加喜,寻一个天高清爽之日,同盖俊乘车出游。

    盖胤夫妇尚是首次见到蔡琬,瞧着她玉貌花容,明眸皓齿,肌肤如雪,心里称赞不已。

    阿白轻声谓丈夫道:“蔡家女郎真漂亮,身量也高,和小族叔实乃良配,就是清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