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称作“琼林宴”,元、明、清时则称为“恩荣宴”。第三是编登科录。第四是刻碑题名。第五是授官任职。

    前面三项,武进士与文进士并无差异。第四项刻碑题名中,武进士题名碑矗立于武庙内,文进士题名碑则立于文庙内。第五项授官任职,武科进士中状元授从三品定远将军,武榜眼授正四品广威将军,武探花授从四品显武将军,二甲三十名授正五品守备,三甲百余名以次各授出身,最低授正六品的昭信校尉。文科进士中状元授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正七品编修。第二、第三甲优秀者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最低的也授予正八品的县丞。

    如此一来,钱成一步登天成了从三品的定远将军。景秀获得了含金量更高的文科状元,却只能获得从六品的修撰一职。这样授官其实和朱元璋制定的文武官员品级暗中吻合。因为,明代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而文官的最高实职却只是正二品的尚书。

    后世不知祥情的人得知这个情况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即明代的官员是武贵文贱。但事实上明朝和宋朝一样,文臣的地位远远高于武官。道理很简单:物以稀为贵,滥了就会贬值。朱棣曾经看过一篇网文,说是明末某文臣担任总督时多么跋扈,辱骂和自己品级差不多的武将,甚至对于正六品的武官不请旨说杀就杀。但事实上,正六品的武官只不过是百户那个级别的低级武官。在前线,杀个百户难道还需要专门请旨?

    总之,武官的品级高于文官,反而造成了武贱文贵的局面。朱棣不喜欢这种局面,但对此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将武官的品级大幅降低,肯定会在军队中造成极大震动,其后果朱棣未必能够承受;将文官品级大幅提高,实际操作上又不可行——千户为正五品,理论上只管辖一千户军户,七品知县管辖的人口远远超过一千户,那么品级至少应该是从四品。以此推之,原先为正四品的知府就应当改为从一品了。那么,原先是从二品的布政使又该定为什么品级呢?

    钱成自然猜不出皇上会在此刻腹诽武状元授官的品级过高,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唱名赐第结束后,钱成由太子少师姚广孝、主考官李至刚和副主考解缙亲送太和门。应天府尹早就在太和门等着,见钱成等人来了,又迎接上来,亲自扈送三鼎甲开皇城正门招摇而出,至东长安街搭就的彩棚吃簪花酒,任凭千万人瞻仰风采。

    典仪完结、三鼎甲分手、看夸官的人纷纷散去后,想起好友景秀还处于病危之中,于是钱成赶紧赶回客栈。

    ……都不知道景秀能不能挺过今天呢。

第61章 玫瑰之约() 
景秀确实是有福之人,医生们束手无策的急性阑尾炎,他居然只凭自己的身体硬生生抗了过去。

    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但景秀的身体底子好,而且急性阑尾炎也并非什么沉疴,因此两天后便能够起床了。这样一来,他居然赶上了三天后的西苑赐宴。

    进士们都不知道这次的西苑赐宴算是怎么回事,因为之前无论文武的殿试之后都随即举行了“恩荣宴”。更为奇怪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进士都获得了邀请。当受邀赴宴的进士们在西苑外面相互询问这次宴会背后有什么玄虚时,却见神宫监太监昌盛从里边出来,当门而立,高声喊道:“圣上驾临,诸位依次施礼晋见!”

    新科进士们不敢怠慢,立即分成文武两列,按各自的名次排好队依次走进西苑。皇上亲设的御宴自然既丰富又珍贵,但新科进士们谁也没有看桌子上的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行过礼后,大多数进士都是眼观鼻、鼻观心老老实实地站着,只有少数几个进士不由自主地将视线落在在一旁的屏风上。屏风本身自然没什么好看的,令他们奇怪的是,屏风上投射的都是窈窕女子的身影,而且从屏风后还隐约传来女孩子们的窃窃私语以及吃吃的轻笑声。

    朱棣看出进士们心中奇怪,却也不为之解惑,只是笑道:“今日咱们君臣同乐,大家不必拘谨。这样吧,今日面对西苑景色,美酒佳肴,不可无诗,大家愿意吃呢,尽管放开量地尽情吃喝,愿意吟诗作赋的,也可以随便走走看看,思索佳句,写出来呈给朕亲自阅看。凡是写得好,朕一概有赏!”

    说到这里朱棣顿了顿,想到武科进士多半不擅长吟诗赋对,于是又补充道:“武科进士就舞剑为朕佐酒好了。舞得好,朕同样有赏!”

    此言一出,进士们顿时活跃起来。这种时候,谁不愿意表现表现,以便在皇上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印象?

    一时间,众人们都忘了屏风之事。钱成身为武科状元自是当仁不让,立即从侍卫处领了未开锋的钝剑走到场中。榜眼盛世、探花宋琥、传胪宋瑛也不甘人后,纷纷领了表演用的钝剑走到场地中央。

    见仍有武举踊跃地向侍卫领用表演用剑,朱棣不禁哑然失笑。

    “想表演剑舞的武举按四人一组依次上场吧,唱起来!”

    话音一落,一旁的乐师便奏起了乐器,而宫女则开始伴唱。

    历史上明成祖吃饭时总是有宫女伴唱,对于这个历史事实,朱棣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

    穿越之前,朱棣和朋友们唱歌时从不怯场,但他走调非常厉害,若是没有原音或是没有另一个人按正确的调子领唱,朱棣能够把一旁的朋友们唱得掩耳而逃。每当这个时候,朱棣就特别羡慕那些音域广节奏掌握好的家伙——如今朱棣总算不羡慕了,因为给他唱歌的宫女们音域和节奏方面绝不比后世的实力派歌星逊色。每次听着那出谷黄莺般甜美圆润的声音,朱棣总会有种极大的满足感。若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朱棣更喜欢现代音乐,但他唱歌走调得厉害,因此没办法教宫女们学会后世的歌曲。

    有了武状元等人的榜样作用,文进士也放松了心情,或者品着美酒苦思冥想,或者离席而去凭栏构思。

    这幅君臣同乐的场景没能维持太长时间,因为屏风后面不时伸出一个女孩脑袋,待女孩缩回头去,屏风后面便会发出一阵娇羞的嘻笑打闹声。过不了多久,便又是另一个女孩鬼鬼祟祟地伸出头来,多半她的视线会与正在关注此处的某个进士相遇,于是红着脸躲回屏风之后。

    读书读傻了的进士自然也是有的,但更多的进士在情商方面也同样出众。见到这种不同寻常的情况,很多进士便不由有些心猿意马起来。

    当然,虽然很多进士纷纷暗自揣度今天的西苑赐宴究竟有什么奥秘,但毕竟皇上就在面前,谁也不敢交头接耳。再怎么联想翩翩,进士们也不敢君前失仪。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最终被一个从屏风后面窜出来的小丫头破坏了。

    这个大约七八岁的小丫头从屏风后面窜出来后径直朝着皇上跑去,除了某些太过入神的进士外,其他人的视线全都随着这个小丫头而移动。最终,众人的视线落在了皇上的怀中。随即众人察觉到自己的不恭,于是纷纷将视线收回,只是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事件的后续发展。

    朱棣眉开眼笑地抱住纵入自己怀中的小丫头。

    这个小丫头是朱棣和皇后最小的女儿咸宁公主。徐贞静三个亲生女儿都很漂亮,其中最漂亮的当属小女儿。当然,咸宁公主目前还只是个小罗莉,但绝对是个美人胚子,其外貌与朱棣穿越前网上颇有名气的小罗莉徐小小有七八分相似——那种撅起嘴生气的神情,更是象了个十足。

    历史上这位公主是一位恭慎有礼,通《孝经》、《女则》的乖乖女,可是在朱棣的溺爱纵容下,世上少了一位将会成为三从四德典范的好女子,却多了一个淘气异常的小姑娘。按明初制度,皇女在出嫁前二日才得册封名号,也就是说按制度此时朱棣三个未嫁的女儿本不该有公主称号,但朱棣着实喜欢这个鬼怪精灵的小丫头,便提前给予了她咸宁公主的称号。

    “小咸宁,你哭着喊着非和姐姐们一样躲在屏风后面,可现在怎么自己跑出来了。”

    咸宁公主撅着嘴抱怨:“不好玩,皇上骗人!皇上说要玩躲猫猫的,可我和姐姐们躲了那么半天,根本就没人找我!”

    朱棣假装瞪起眼睛捏她的鼻子。但皇上的无上威严在咸宁公主的身上似乎完全无效,小姑娘咯咯地笑着,奋力推攘并躲闪着朱棣的魔手。看到咸宁公主被逗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朱棣停了下来。

    “可是你一开始是怎么答应朕的?你不是说一定会乖乖躲在屏风后面,不被人发现就绝不出来的吗?”

    咸宁公主咯咯笑着答道:“可是我被发现了呀,”她指着底下的进士们,“我偷偷看外面,结果被他们发现了。”

    朱棣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孩子对大人的情绪最为敏感,因此尽管朱棣能够对咸宁公主板起脸装出生气的样子,但她却从来没害怕过——大概她看得出来朱棣没有真正生气吧?

    明成祖有四子五女。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熙、赵王朱高燧早已成年,朱棣本人的心理年龄比他们大不了多少,因此对他们并无亲近之意。幼子朱高燨在朱棣穿越之前就早夭了,永安公主和永平公主在洪武二十八年就出嫁了。剩下三位公主当中,安成公主和常宁公主(她们能够提前获得公主称号自然是沾了咸宁公主的光)已是待嫁之龄——这种妙龄女子,若不是亲生女儿朱棣或许还会有可能亲近一下,但既然是自己的女儿,朱棣却不肯过于亲近——“*****”倒也罢了,乱…伦却超出了朱棣的心理承受底线。

    唯有咸宁公主现在才七岁,正是最活泼可爱的年纪,和她亲近倒不会造成什么心理障碍。所以,朱棣对她喜欢得不得了。

    想了想,朱棣捏了捏咸宁公主那嫩得几乎可以滴出水的小脸蛋,决定试着和小家伙讲讲道理。

    “小咸宁,父皇现在正在做正经事,你可不可以先到别的地方玩去。”

    咸宁公主捂住脸以免再受到父皇的偷袭,脑袋摇得象拨浪鼓一样。

    “父皇现在只是在看他们唱歌跳舞,哪里是在做正经事?想骗我!我才不上当呢。”

    朱棣不禁苦笑。圣人所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确实很有道理。咸宁公主真的被娇惯得不成样子了,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皇上骗她……话说,朱棣现在确实是在办正经事呢。

    终究是拿这个鬼精灵没办法,朱棣放弃了和她打嘴仗的念头,抬起头缓缓环视一周,众进士的视线纷纷回避——一般而言,与皇帝对视被治个君前失仪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思量半晌,朱棣决定打开天窗说亮话。

    “众卿大概对这次的西苑赐宴有些迷惑吧?”

    “臣等愚昧。”

    “是这么回事。”朱棣指着屏风说道:“屏风后面都是待嫁之龄的宗室女子。尔等均是一时俊杰,因此朕决定,让待嫁之宗室女子从尔等中寻找中意伴侣。自然,若宗室女子看中了某人,而某人却不愿与该女子结为秦晋之好,朕也不会强迫,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嘛。”

    见某些进士的脸色变幻不定,朱棣不以为意地补充道:“放心,除了附马之外,娶了宗室之女的仪宾仍然可以做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