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申天变-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现这种变化,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子事情。可吴三桂心里就跟明镜儿一样,是赴死军在捣鬼!

    吴三桂敢指天发誓,赴死军一定是在后面使坏。

    闯军之中出现了淮西的箭矢,甚至一度使用上了铁黄瓜和淮西特有的小火炮,要是说强说这些东西是流失出来的,也不是赖不过去,可这种东西就算流失出来,也不能他娘的流出来这么多呀。

    就算他李四能把支援闯军残部托吴三桂后退的事情给赖的一干二净,可黄州一代的闯军敢倾巢而出的西进,就足以说明这些闯军和赴死军之间早就开始勾勾搭搭了。

    要不是有了某种妥协和利益交换,闯军敢这么干?老巢还要不要了,长江航道还要不要了?

    吴三桂不是傻子,何况这种事情连傻子也骗不过去。

    事情到了现在的这步田地,不光是他吴三桂和张献忠之间的战争,不仅仅是湖北和湖南南部的闯军参与进来,连赴死军也在后头煽阴风点鬼火的闹腾。

    张献忠不可能是吴三桂的对手,这场战场已经不是那么简单了,究其根源,其实就是在和赴死军打,只不过李四那个家伙使用的不是他的赴死军,而是用了闯军这个代理人来打这场仗。

    这种事情大伙儿都心知肚明,可就是没有个说理的地方。

    无论怎么说,吴三桂和李四都是大明朝的藩镇,都接受南都方面的节制。可这些表面上的东西,就是南都朝廷自己也不会当真,节制也就是说说而已,还能真的节制了?

    吴三桂知道喊冤也没有用,因为打四川就是为了以后和赴死军之间的大战做准备,起码也要有足够的防御力量。

    关于这一点儿,长平公主自然明白,所以才有此一问。

    “陕西?不,不……”李四笑呵呵的说道:“怎么会想到这些?”

    “我从淮西过来的,就算是不知道个确切的,还能不知道个大概?淮西的军备物资都在往山西运送,还不是明证?”长平公主自己找个坐器,舒展开大长腿,很没有皇家风范的坐下:“骑马真累人,两条腿都木了。”

    李四也不愿意在长平公主面前说这些军前之事,顺着她的话头说道:“殿下也会骑马了?”

    “不光是我学会了,娥子那丫头也会,娥子身子结实,比我学的还快。”

    娥子也会骑马了?娥子那样的丫头和长平公主这样的女子相处会是怎么样的局面,李四还真想象不出。那丫头身条本就长的开,现在应该更高了吧?

    长平公主仔细观察李四的神色。

    一说起娥子,这个大帅的眉宇之间就是一舒,长平公主轻笑道:“这一遭过来,我本是想带着娥子一起过来的,让那丫头也祭拜一下路营官,顺便……顺便看看大帅……”

    “她过来干什么?还是不过来的好。”李四眉头一皱。

    “呵呵,娥子也是这么说的,无论我怎么撺掇,小丫头就是不肯过来。”长平公主的声调稍微低了一点儿:“娥子说,只要到了时候,她四叔会去找她的。”

    到了时候是什么意思?李四已经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一个大概。

    以长平公主的心机,娥子肯定不是她的对手,这个公主或许已经知道了那个三年之约。

    这种事情,也不怕别人知道,就算是这个所谓的妻子知道了,也没有大不了的。和长平公主之间的夫妻关系,本就是一场政治交易。无论是长平公主还是李四,都不把这个夫妻关系看的有多重要,尤其是对于长平公主来说,甚至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吃醋。

    “三年,可就要到了。”长平公主哧哧的笑着:“大帅准备怎么办?需要不需要我给朝廷里说一说,给娥子一个……一个什么样的身份?”

    “不必了。”李四心里也是一笑:这个自作聪明的公主,终究还是个女娃娃罢了,还在这种事情动小心眼儿呢。

    “娥子和我都是出身贫贱,也不必要什么高贵的身份遮掩。”李四反将了一军:“反而是殿下你。”

    “我怎么了?”长平公主装作不知的反问。

    “殿下正是大好年华,没有必要把这青春给浪费了,要不要我给朝廷说说解了这婚事?殿下也好找个如意郎君嫁了,如何?”

    “忠诚伯不就是我的如意郎君?”长平公主说的有点儿肆无忌惮,看似是在开玩笑,其实个中甘苦也只有她自己明白。

    双方的心里在想什么,两个人都清楚的很:“婚姻,也就是那么回子事情,什么海枯石烂什么忠贞不渝,也只有在戏文儿才见过。我与忠诚伯之间,很多事情都是只有你我才能明白,也就这样了吧。”

    二人虽是有了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至于什么两情相悦郎才女貌之类的玩意,更是一点儿没有一点儿。看起来两个人是客客气气,可绝对不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两个人就好像是很熟悉对方的陌路人一样,就算同床共枕了,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感情,或许永远也不会有。

    长平公主说的也不错,就算是夫妻之间已经是儿女成群,又有几个是和和美美的?

    “生在天家,锦衣玉食,就应该有天家的担待和责任,我也是履行我的义务而已。忠诚伯自然是清楚的……”长平公主笑嘻嘻的说着,神色虽是轻松,可言辞之中却充满了苦涩:“忠诚伯智慧如海,还能不明白这个?我也就这样了,却不愿意耽误了忠诚伯的终身大事,若是娥子……”

    二人之间还没有真正的婚姻,可一道赐婚的旨意就已经决定了长平公主的命运,在大局面前,一个公主实在是微不足道。

    李四就是娶了娥子,朝廷也没有办法,甚至还会捏着鼻子送上贺礼:“殿下就真的想这么耽搁下去?”

    “还能怎么样?”

    李四哈哈大笑,感觉面前的长平公主也不是那么复杂,最起码她心里的不敢就已经透露了出来,也只有现在,这个满是功力之心,时刻都是计算利害得失的公主才露出她女孩子的天性:“看着吧,再走走看,若殿下真有了心仪之人,不妨……”

    “没意思,”与其说的丈夫,还不如说把李四看成了一个长者:“天下英雄,有忠诚伯之右者?若是凑合着,还不如就这样,男有三妻不为过,女嫁二夫即为辱。要是局面好的话,就这样吧。”

    局面,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至于究竟何指,二人都是心知肚明。

    “行,等鞑子的事情了了,咱们就完婚,反正也是凑合。”李四看着长平公主,再以征询的口气问道:“如何?”

    “我是无所谓了。”和李四之间虽有赐婚之说,可要是说感情,可就是胡扯了,长平公主和李四之间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感情基础,就算是结合了也是凑合着过日子而已:“忠诚伯要是有这么心思,什么时候完婚也行,娥子那边我知道忠诚伯放不下……”

    “自然是要证询娥子的意思呢。”

    “好吧,既然忠诚伯有这个意思,就再问问娥子吧。”长平公主说的轻描淡写,好似这根本就不是了不起的大事。

    “不是说谁有这样意思,我是可怜你。”李四说出了真心话。

    长平公主脸色顿时就是一变,腾的站起身来,本想说出“我不要你可怜”的强硬话语。却终于没有出口,而是缓缓的坐下,脸上泪水磅礴……

第209章 兵威促变() 
第209章兵威促变

    又是年关将近。前些天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雪,京城里头倒没有什么事情,就是城沿子地带塌了几间房。一些流落无着的人冻死了几个,早抬到西郊的化人场烧了。年景似乎真的稳当了,要往年的这个时候,那一场雪后不是冻死饿死几十上百人?

    在这个时代,冬天里死几个人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连一点儿波澜也引不起来。不过大帅还是发了脾气,拿着马鞭抽打巡营的官员,楞把这冻死人的罪过说成是巡营官员的过失。

    要按照老百姓的说法,大帅是过于吹毛求疵了,冻死了人是老天爷不给活路,和官老爷真的没有什么相干。这天冷时候的冬雪季节,哪年没有冻饿而死的?就在去年,冻死的也不知道有多少,西郊化人场那边都烧不过来。

    也有些个心思机灵的,尤其是那些从北边发财回来的家伙们,居然也行起了善事。大办粥棚施舍衣物,有鼻子有眼儿的做起了善事。

    京城与京郊附近的花子们是抄上了,趋之若鹜的过来,每天都蹲在墙根里晒太阳。然后就是等着粥棚开饭……

    对于这种事情,老百姓并不怎么买账,怎么说的也有。

    那些家伙到北边发了大财,谁不知道他们是大发战争财?靠着打仗一夜暴富,手上有没有沾血也只有他们自己个儿知道了。现在应着做善事的名头,其实就是想积点阴德,洗洗身上的罪孽。反正舍粥和普通的老百姓也没有半点干系,随便他们怎么弄吧。反正大家也不怎么关心这个,现如今最让人们关心也最想去看看的,就是赴死军的阅兵大典。

    说是阅兵,其实就是一次实战演习,为了这次演习,主要是为了展示一下赴死军的兵强马壮,同时震慑外敌,这次阅兵可谓盛况空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谁不想去看看,可惜的是这次阅兵盛典邀请的人物多是各地有影响有实力的老爷,小老百姓当中也只有那些名流才有机会亲眼目睹。

    在人们猜测阅兵盛典究竟如何隆重的时候,这次名为阅兵实则为演习的军事行动已经在原清军西山营展开。

    这种事情,唐王这个天子的替身肯定是少不了的,而作为南都代表的人物则是黄得功黄帅。福建那边来的是郑芝凤,就是远在云贵的沐家也在受邀之列,是一个姓白的副总兵官。代表着黔国公。陕西方面则是吴三桂的弟弟吴三枚和几个低级武官。

    宗室方面的桂王没有来,湖南的吉王反而到了。最为隆重的还是两浙方面,潞王是亲自到了,可见对赴死军的看重。

    作为赴死军的同盟,姜瓖不能不来,喀尔喀部来的是二号人物步代活上,诸如奈曼和察哈尔等部落则是当家作主的王爷(这些小部落的王爷真的不怎么值钱,当初皇太极一口气就封了四十六个,最小的只有不到一千户,其实就是个村镇的规模而已,不能当真)。

    这些人济济一堂,都是各怀心思。

    比如吴三枚等人,赴死军屯兵山西边境,大量物资云集,摆明了就是准备开战的。这个时候受到邀请,无非就是展示军威的意思。吴三枚等人自然是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可毕竟现在还没有开战,面子上双方还都是大明朝的队伍,也好借着这个机会看看赴死军到底有多少斤两,和陕西的武装力量做一个直接的对比。

    而侧面的观礼棚中,则是各地的名望士绅,多是和赴死军亲近的,还有一些则是原地方上的义军,就连那些会党之中的大师兄也有机会看看赴死军的真正实力。

    在这些当中,夹杂一些身份特殊之人,谁也不认识,更不清楚是什么来路。但是吴三枚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很多还是老熟人——闯军余部嘛,里里外外打了这几年。还能不知道了?

    赴死军和闯军勾勾搭搭的事情大伙心里都有数,就是不方便说出来而已。

    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