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申天变-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涧给程子栋打眼色,李四也就装做没有看到了,看了看程子栋脸上的血瘀,声调也柔和了下来:“还疼不?”

    “不疼,不疼!”程子栋裂开大嘴嘿嘿一笑:“大帅打我是看的起我,是要教我真本事哩,外面多少人求着要大帅打呢,嘿嘿……是真不疼……”

    “瞎扯,还能不疼?”李四脸上终于有了阳光:“这一回你的打没有白挨,我还真是要传你点好本事。”

    大帅胸中丘壑万千脑中智慧无线,要是传下点儿本事来,最不行也能成就一代名将,就凭这个,再挨多少马鞭也值得。

    “丁乙,你让外面所有人后退三十步!”

    “是!”丁乙小跑儿着就去了,唯恐落下大帅的真传,赶紧颠儿颠儿的又跑了回来:“大帅,都退下去了。”

    让所有人都后退,只留下在场的这些人,让所有人都兴奋的很。大帅是要传授真本事了,能得大帅的真传,纵横天下什么的就不必说了,最起码也说明自身是被大帅看重的,以后的前途可就真的无可限量了。

    “都过来吧。”李四招招手,示意众人靠近,笑眯眯的说道:“都莫怕,我把马鞭撩下了,又不打你们,还怕什么?”

    众人立刻靠前,围拢在李四周围,把耳朵都树起来了,唯恐落了只言片语。

    李四面色忽然就是一冷,沉声说道:“今日之言,是为绝密,外传一个字先把自己的舌头割了,明白没有?”

    “明白!”

第196章 生死之间(3)() 
短头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96章生死之间(3)

    这些可都是赴死军的高层。一听说大帅要传授真本事了,一个一个比谁都热切。真要把大帅的本事学到几分,这辈子都用不完。

    李四现在的高度,怎么说的都有。有说是神仙转世的,有说的夜梦仙人的,还有些更加离谱的,说李四得了什么什么无字天书,参悟了其中的玄机,这才成为当世第一英雄。

    不管怎么说,都是和仙人鬼怪沾边儿,通常意义上来说,这种传闻一般都是越传越玄,到了后来,已经和事实的真相相差万里,偏偏还有许多村男乡妇信的实实。

    淮西李帅是不是和仙人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很多的有识之士还是持一种保留看法。怪力乱神本就是虚无缥缈之言,怎么能够尽信?不过李四这个人确实透着一股子玄劲儿,尤其是对于大势的洞察和把握,简直已经是一个妖孽一般的存在。坐视天下大势如观掌上之纹,这种本事就算和什么狗屁的神仙没有关系,也绝对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做到的。要说李四是三代以下第一奇人。可能还有点夸张。可要说忠诚伯是国朝垂三百载的第一能人,绝对当之无愧。

    李四看了看周遭一个个涨红的脸庞,语气不重,如轻风过岳一般的说道:“也是时候传一点儿真正的东西了。要不然我手底下都是莽夫,也坠了咱们赴死军的威名。现在,我就给你们说说什么叫做大势。”

    大势,这可是忠诚伯拿手的本事。

    市井坊间都在传闻,说忠诚伯有未卜先知之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说的要多离谱有多离谱。虽然不能尽信了,可要说对大明朝局势的把握,放眼天下,大帅要是自认了第二,就没有人敢当那个第一。

    “大势者……说深了你们也不明白。”李四斟酌一下措辞,尽量说的更加深入浅出:“就说眼前吧,大明朝会不会中兴谁也看不明白说不清楚。不过我可以断言,大明朝总会走到山穷水尽的那一天,灭亡也是或迟或早而已。十年百年之后,大明朝也是过眼烟云,从来就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够千秋万代,更不会有哪一个帝国可以亘古不灭……”

    这个道理简单的很,尤其是在明末这种比较开明的大环境下,什么万岁什么万万岁之类的言语也就是顺口说说罢了。从来也没有人真信。无论强汉还是盛唐,哪一个不是说倒就倒了?江山易主也罢改朝换代也罢,都是寻常之事。

    “但是,有一个东西万世不变,那就是这个民族。”李四环视众人:“五千年来,这个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也不知道有多少,即便是衰弱到了极致,到了丝缕将断的时候,就会有英雄出就会有壮士现……”

    在李四所知道的历史当中,这个民族做经历的苦难比眼下要凶险多少倍,依旧能够丝缕不觉绵延连续。无论如何强大的外敌也不管怎样糜烂的内乱,可灭亡帝国可更替朝代,却不可能让这个民族万劫不复。

    “所以,无论我们做什么,也不管我们怎么做,只要是为了这个民族,就绝不会错,也绝对不会败亡。你们都给我记住了,不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把这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管是谁要对这个民族不利,就杀了他就灭了他,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守护之犬,我等何其之幸

    ……”李四语气之中都能渗出冰凌碴子来:“你们也不要以为自己是如何了不起的人物,谁要是敢和这个民族对着干,自己先想想是什么下场吧!”

    “赴死军是什么?今天我就告诉你们。赴死军就是,”李四一字一顿的说道:“赴死军就是一条狗,主人的名字就叫中华。当主人受到欺凌的时候,赴死军就得出去玩儿命的咬;当主人想欺负别人的时候,赴死军还是要玩儿命的咬。不要想是为什么。作为一条狗,没有必要去想也不配去想。主人指到哪里我们就得咬到哪里,即便是刀山火海也要蹿过去……”

    这就是赴死军的使命和存在的意义,从赴死军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烙进了骨子里。

    四下里,鸦雀无声。

    这些在场之人,全部都是赴死军的高级军官,全部都是李四一手调教起来的风云人物。提起名号无一不是名动天下,放出去无一不是威震一方,今天才算明白了。

    所有捆在一起,也不过是一条狗罢了。

    但是作为民族的守护之犬,还有什么样的荣光可以比拟?天下汹汹久矣,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谁能够有这样的资格?

    李四缓缓坐下,扫视一个个熟悉的脸庞:“你们要是能够明白这个大的关节,剩下的也就好说了,我再来给你们说说眼下的详细事情,程子栋——”

    “大帅!”

    “我打你不是因为你杀满洲人不对,无论是什么只要和这民族为敌,就应当斩尽杀绝,你杀的没有错。但是……”李四语气倏的就是一转:“你的手法错了,而且错的离谱!”

    “你为什么要纵容百姓屠杀?还不是为了把赴死军摘出来?还不是为了让赴死军留下一个青白的名声?”李四调门儿猛然就是一高:“杀手无寸铁之敌,怎么说也不好听的名声。最为民族的恶犬,赴死军就不应该珍惜什么狗屁的名声。这种肮脏的事情赴死军不去做,难道还要把恶名留给这个民族?你这是在给这个民族泼脏水呢,我能不打你?你们都给记住了,再有类似的事情,赴死军就要主动承担下来……”

    “所以,屠杀之事必须由赴死军来做,这种为万世做唾的名声,我们就应该一肩膀子担下来。”

    “是。明白了。”

    李四嘿嘿一笑:“现在,我就教教你们,让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

    京城里的旗人也分个三六九等,同样是贝勒贝子还有有个肥瘦高下之分呢,就更加不用提起下面的旗人了。

    八旗里头最没有出息的就是正蓝旗了。

    当年的正蓝旗是何等辉煌,无论是人脉还是功勋,比镶黄旗还要高出一截,都能和正黄旗一较高下了。可皇太极一拿权,立刻就对正蓝旗下手,把个好端端的正蓝旗拆的东一团西块,实力减下去有一半儿。到了多尔衮时代,下手更狠了。一直被正蓝旗压制着的两白旗都成了恶狼,连吃带拿的事情就不说,就是正蓝旗自身也感觉出了这种颓势,纷纷转旗。到了现在,能走的都走了,能转的都转了,剩下的这些个不是没有门路的就是没有关系的,实在蹦跶不起来。

    可这都是以前,现在正蓝旗的旗人终于找到了一点儿平衡,因为出了一个比他们还要不堪的——镶红旗。

    要说起镶红旗,肯定得说说礼亲王。这位老派的满洲勋贵没有多大的本事,就是一个拿手的好戏:稳。

    无论是皇太极拿权还是多尔衮摄政,八旗里头可真是风云突变,而且是一变再变,局势的变化实力的消长,快的让人眼花缭乱。可镶红旗一直没有受到什么伤筋动骨的损害,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基本还是什么样子。实力上虽然也有点损害,可和其他各旗比起来,这种轻微的止损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多尔衮一死,这种历经风雨万年不倒的好处可就没有了。

    礼亲王和济尔哈郎等人本是帝党人物,可都被孝庄给算计了。比老天爷还要大的黑锅谁敢背着?也背不起来呀。于是乎,老派满洲和朝廷就明打明的正式决裂。僵持了一阵子之后,那些手握实权的大人物连头也不回的就去了老家关外,把一杆子老老小小落在这里。

    可八旗还是八旗,大伙儿的心思还是有的。尤其是礼亲王派儿子去山西大同的时候,摆明的架势就准备联合地方实力派对抗朝廷的。这人镶红旗的人们又看到了希望。

    可山西大同那边的姜瓖……不仅扯旗造反攻打阿济格,还把礼亲王的儿子和一大杆子人都给卡擦了。

    这也就断了镶红旗所有人的念想,在京的旗丁都知道没有了希望,也不再存什么幻想。就是卖房子卖地也要回关外老家去。

    可事到如今,也就说说而已,哪里是那么好做到的?连皇帝都跑不了,旗人还能跑出去?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能逃出赴死军的追赶,可眼下的局势已经不是从前了。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现在的形式恶化成什么样子了,谁还敢乱跑?

    现如今,尤其是京郊附近,最流行的就是造反,京郊八县就没有一个是安稳的。驻守的军队都吓跑了,旗人还想跑?真要是跑出京城去,不等出了郊县就能被各地的汉人们捶成肉泥。

    当初的旗人可没有少得罪汉人,不管是跑马圈地还是大掠奴隶,都是破人产夺人命的勾当。现在的局势忽然就反了过来,汉人们还你能客气了不成?

    完颜华善才五十多岁,年纪不算很大,可在整个镶红旗甚至是在整个满洲里头,绝对是辈分最高的。这要是抡起老辈子的资历来,就是爱新觉罗家的多尔衮还比完颜华善矮两辈儿呢。

    老满洲的十二大姓,完颜氏排第一。

    平日里走在街上,哪个满洲子弟不是一哇声的喊太爷爷?可现在呢?

    现在根本就不敢出门儿,就更别提上街。他完颜华善子要在街上一露面儿,就甭打算再回来了。

    街上成群结队的都是急赤白脸的汉人,这些人的眼珠子都是通红的,见到旗人也不管什么青红皂白,围住了就是一顿臭揍,不当场打死不会罢休。

    隔这一条街的那木都鲁氏一家十好几口子。把大门二门关的死死,然后全部上吊了。

    那不都鲁家还算是精明的,死了也就死了,一干二净。当初进京的时候,他们家圈的地都有七八百亩之多,临街好地段儿的铺子也“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