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咱们可不光光卖白酒,各种各样的补酒也应运而生,亏得孙思邈和袁道长等医学大家的帮助,整出了不少的特色补酒和药酒,如今也卖得挺火红的,就连我家老爷子和娘亲,每天晚上,都要整上那么一小盅的药酒用于强身健体。
就在这个时候,李慎竟然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见到了我们坐在里边,朝我们招呼了起来:“师尊、九哥,可是让我好找。”
“哎呀十弟怎么上这儿来了?难得啊,今个儿怕不是悄悄溜出了王府,上师尊这儿逃难来的吧?”李治这家伙张嘴就没好话。我也站起了身来迎了上去:“哎呀,才一个多月没见人影,你这小身板怎么就生生的圆了一圈,方才为师还真不敢开口相认了呢。”
李慎很无奈地摆了摆头,看样子他认为有这么个哥哥还有这么位老师是他上辈子造下的孽债。看得出来,李慎的精气神确实比起过去要显得好得多,难道是因为人逢喜事精神爽了导致的心宽体胖不成?
追问了这小子半天,就知道乐呵呵地傻笑啥也不说。“师尊您就别问了,还是看看这个吧,今天可是特地为了这事跑了这么一趟。结果已经出来了,弟子特地把它记录了下来,照您的吩咐,去进奏院找了裘大人,顺便就一块儿送来了。”李慎扬了扬手里的东西,我这才注意到,这小子手里边拿着一个档案袋子,光看外壳我都知道这是进奏院专用的。
“哦,那可赶情好,我正愁今年的记录什么时候才能收集完呢。”我拍了拍李慎的肩膀,从他的手中接了过来,打开了档案袋,取出了里边的表格拿在手里边详端了起来,这是一张写满了数字的表格,从贞观十八年开始,至贞观二十三年止,整整六年的时间,渭河的含沙量和黄河的含沙量都在表格里边列了出来,笔迹有新有旧,我看得表情相当的沉重,是的,情况虽然没有预期的那么严重,可问题是仍旧让人心惊胆战得很。
现如今的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据说下游的河水混浊到什么地步,混浊到舀一石水,可取六斗泥的地步,虽然说得有些夸张,可这并不代表完全虚构。
就像现在我所看到的表格上的数字,这是本公子当上了进奏院的脑以来,一直就在观测得出的很多数据,还包括了这一次的在渭河边取水得到的数据。
边上的李治眼见我表情过于严肃,也不由得挤上了前来:“师尊您这是怎么了?”我递给了李治。“你自己看看吧,一年,看看这上边的记录,咱们关中地区每年要失去多少肥沃的泥土,让河水给带走?”
李治看着上边的数据,也不由得变了脸色:“乖乖,这一年咱们大唐关中道要损失多少泥土,损失多少良田?怪不得每年各县都在报开荒,可是每年的田地的亩数的增加量却又少得可怜,怕是跟这个有关的吧?”
我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没错,就是跟水土流失有关系,总而言之,再过上一两百年,关中,就会变成这样……”我顺手抄起了案桌上的一张白纸,提起了一铅笔,嗯,这玩意总算是整出来了,以前没人知道啥玩意是石墨,我自然也没办法,只能以碳笔代替,后来总算是由情报人员在山东一带现了这种东西,与我描述的很近似,拿来一瞅,果然是石黑,现在,这种铅笔、毛笔、贞观笔已经成为了大唐读书人桌上不可缺少的三件写作用具。
不知道大唐有多少文学青年为此而疯狂的崇拜我,视我为大唐文化产业进步的偶象,认为我比造纸的蔡伦更伟大,确实也是,本公子比蔡大人幸福得多,毕竟,我身体每一个零件都很完整,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
。。。
第1045章 退耕还林()
有了铅笔这东西之后,本公子书写和绘画就更加的便利了,最主要是便于打草稿,还有价格相当的偏宜,并且能在白纸上进行擦写,所以,现如今曲江书院和渭南希望义学的学生们也都是人手一支,当然,咱们民族的毛笔和书法自然是不能丢掉的。
比如现在,铅笔在我的手中飞快地勾勒着,不大一会的功夫。在二位王爷的跟前,一幅后世关中地区那种受流水侵蚀,沟谷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的地型演变图。“这……俊哥儿您是说百年之后,咱们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就会变成这个模样?”
“如果照着前些年那种毫无节制的开垦,咱们大唐的关中地区,肯定要大变样,我这幅图,虽说或许夸张了,可是,并不代表就不会生。而且不光是关中,怕是大河下游之地,也在百来年之后,变得连连灾祸……”我沉声道。是的,我来了,我存在,我改变,能够做到的,我尽量去做,及我所能,尽一个从千多年之后的未来、熟知历史后果的穿越者的义务和责任。
“难道俊哥儿您一直要求土地置换,尽量地将关中等人口密集区的人口迁往其他地域,向我父皇请求禁止在关中新垦良田,都是为了这事不成?”李治的表情也变得凝重了起来。
我这一次没有再说话,这个时候,早在边上听得真切地诸位官吏也都挤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我们这样。
我只能把自己所理解的什么叫水土流失及其形成和其危害的长远性一五一十地告诉在场的这数十名官吏。
大唐关中平原位于黄土高原之上,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结构松散容易遭流水溶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二是直秦汉以来,关中平原的人口一直在迅增长,而无节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地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另外,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更助长了沟壑扩展。加水土流失。沟谷溯源侵蚀加剧。相应地谷坡又不断地扩展,于是沟间地日益破碎。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伐,破坏天然植被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可惜,这一群在这里办公的数十名官吏和备选官吏大多都是一副半信半疑的表情,难道本公子还能拿话来忽悠你们不成?我心中着恼,不过表面上不动声色:“本官也知道,光凭嘴巴子说说,肯定诸位不会相信。虽说我手里边的这些数据就是证据。不过,我还能找出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咱们关中平原正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危险时期。房成!”
为了证明咱说地每一句话都是有依据的,当即就让房成去我在渭南的家里去拿我平时收集到的书籍。咱有个习惯,那就是用来查什么资料地都会写出标题贴在书柜上,把书册放在一块,便于查找。很快,房成抱着一堆书册。
我直接就一本一本地递给眼前地这些官吏,一面凭着平时的记忆言道:“诸位请看,这本《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上边皆有记载,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诸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就是因为河水里携带的泥沙郁积了大河原本的河道,使得大河不得不徘徊改道,又或者是多股分流。”
一本又一本的书册被我打开来翻到有明确记载的地方,递给身边的每一位官吏,崔仁师、王方翼、狄仁杰,我嘴里不停地继续阐述和描绘着我所知道的一切。这些都是书上有记载的,咱可没有吹牛,甚至史书上都有载,这更证明了我话地准确性。
“……从西汉末年,河南之地浚县地河道跟河水皆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而王莽之时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地改道。”
东汉开始之后,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东汉之时,在王景的治理之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
不过,这并不代表这条养育了中华民族祖先的河流就已经平静了。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水土的流失依旧严重,虽然这几年以来,由于煤炭的使用,极大的减少了关中地区对于树木的滥砍滥伐,加上土地置换的大力推行,使得这几年来,关中道的人口业已变成了负增长,也就是说,关中道的人口这几年来一直是在减少,而耕地的面积终于是不再扩张了。
崔仁师在边上板起了脸,很严肃的样子:“房大人所言不差,下官确实也在《汉书。地理志》看到过关于王莽地皇年间,大河泛滥之事。”
“本官做这件事,为的就是希望能有办法来保住我们大唐的兴盛之地,保住关中三千里沃土。”我抖着手中的表格,很是激动,是的,是时候动手了,不然,天知道关中平原因为我的到来而不至于战乱从生,可问题是,人口的快增长,同样是导致环境破坏的重要一环。
“看来,这土地置换之政策,必须得持续下去,关中的人口,确实不能再增加了。”李叔叔一脸凝重之色,看着摆在跟前的一大排的瓶子,里边装的都是沉淀了泥沙的水,李叔叔可以清晰地看到现实,另外,我还亲自在李叔叔跟前做了一回演示,那就是用水流来冲击从外边挖来的黄土,很快,原本结硬的黄土在疾的水泥面前,冲出了一道道的沟壑。
而表面上长满了野草的黄土块,很难被冲散开来,这个知识咱们小时候看科教片的时候都能经常见到,而现在,本公子却不得不用这个方法来给大唐的皇帝陛下还有大唐重臣们讲授一堂生动的水土流失的原理和其生的机制。不仅仅是我,本公子还纠集了一大票的工部官员在这里为本公子一块儿向这些对水利丝毫不懂的朝庭重臣进行详细的解说。
毕竟咱跟工部打交道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况且原本任工部尚书的阎立德也和他弟弟一般跟我相熟得很,有一次在他家里饮酒,自然而然地就谈论起了此事。结果就争论了起来,阎立德这位兄长认为本公子不过是行了杞人忧天之事,而阎立本这位大国手倒是保持了中立,觉得我说的也有些道理,可问题是有证据吗?古书上虽多有记载,可是现阶段关中一地很是风调雨顺,没灾没祸的。
以前生灾害,那只不过是战乱之时,国家无心于民政,不修缮水利而造成的后果罢了,他的话也有他的道理,不过,本公子可不是那么轻易让人说服的主,何况于咱是从后世来的,所以最后阎立德还是同意,借调一些工部下属的水利专家给进奏院,对关中地区的水文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期长达数年之久,而到现在,所搜集到的数据业已证明了我的正确性和远见。
最后,李叔叔也同意了工部提出来的建议,从今年起,关中地区,禁止在开垦新田亩,另外,沿河地区更是要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加大宣传和推广土地置换的力度,使大唐的人口分布更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