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6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些劝夏无且戒烟的人等同于差点儿害死赵政。

    赵政倒是有心拖延一些时日再去攻打赵国,只可惜天不遂人愿。那年赵国刚好发生了大地震,大地震后又是大灾荒。

    如此这般的天时地利,换做是谁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李斯跟众位大臣一同劝说赵政,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而后秦国终于出兵攻打赵国,由王翦和杨瑞和各带一路兵马。王翦领兵二十万,攻打跟赵国跟秦国接壤的边境重镇。杨瑞和领兵三十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

    战事一起赵国就慌了神了,不过毕竟赵丹已经实现通知过赵国皇室。赵王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既然要打,那赵国一定会奉陪到底。

    随后赵国也派出了两路兵马,一路由李牧李老将军率领,直接赶赴赵国边境去解重镇之危。另一路兵马有司马尚率领,前去拦截准备攻打赵国邯郸的杨瑞和。

    李牧身经百战,对瞬息万变的沙场是了如指掌。而王翦也是经验丰富,本事不在李牧之下。棋逢对手,他二人对战沙场不分伯仲。今日你赢一场,明日我胜一局。谁也在谁手里讨不着大便宜,谁也不会吃多大的亏。

    兵法有云,敌众我寡之时不可硬拼,敌强我弱之时不可大意。

    李牧曾经多次佯装战败,目的是想引诱王翦追他。只可惜他屡次未能得手,埋伏在半路的伏兵一次也没派上用场。

    他很聪明,而王翦也不是吃干饭的。每次王翦都会派人追赶溃逃的李牧,但是他每次都只让秦军追赶五里。

    后几次李牧狠了下心,这样拖着对赵国没有半点儿好处。秦国耗得起,可他赵国可耗不起。所以他想跟王翦速战速决,那怕是损失一些赵军将士,只要能引诱秦军上当也是值得的。

    那一次王翦差点儿就上了当,不过他的确挺佩服李牧的。竟然可以狠下心用两万赵军作为诱饵,想要引诱秦军主力进入伏击圈。

    只可惜李牧的如意算盘打的太好了,最终还是没能将王翦给套进去。谁也不会上谁得当,所以他俩之间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

    与此同时,司马尚跟杨瑞和也是棋逢对手。杨瑞和早年一直在边境驻扎,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他每天都会跟将士们一起出操。没事就多了解将士们的想法,然后多跟将士们交流心得。

    俗语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但是,打仗最终靠的还是三军将士。负责指挥的将军本事再大,也要能够将将士们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才行。

    他们的任务是攻打赵国邯郸,当然不是真要让他们攻下邯郸。赵国不是寒国,没那么容易就被拿下。不过在此之前赵政跟诸位大臣也有过这样的设想,攻打寒国用了一年时间,攻下赵国怎么着也得按两年时间来算。

    韩国之所以耗费那么久,是因为他们秦国对寒国不甚了解。而赵国就有所不同了,赵政小时候就在赵国邯郸长大,而且很多秦国大臣也都去过赵国。

    他们对邯郸的布防十分了解,但是赵国的兵力几乎跟秦国相当。虽然他们的战斗力跟秦军无法比拟,但是真要死战对秦军的阻力绝对不小。

    (本章完)

第849章 0011,久别重逢(二)() 
比如现在这种局面,秦军要想攻占赵国,其一就必须攻下赵国跟秦国接壤的几个重镇。其二,就是攻下赵国都城邯郸。

    邯郸可以久攻不下,因为这一点赵政跟诸位大臣早有准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也不奢望能在一年半载之内攻下赵国。

    但是,只要他们占据赵国跟秦国接壤的几座小镇。那么秦国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向这些小镇输送粮草和兵源。到那个时候,不管赵国有多少兵马,全都会被秦军围困在邯郸城内。

    跟赵国开战已有一年之久,每次赵政去赵丹的寝宫,赵丹都会向他问起战况如何。

    他曾答应过赵丹,有朝一日攻下赵国,绝对不会为难赵国皇室。但有一点,如果赵国皇室不肯逃走,就不要怪他手下无情。

    打仗就是如此,不管是敌是友,到了战场就只有生与死两种结果。他已经给足了他们时间,既然他们选择死战,那他身为秦国国君就要对得起死去的秦军将士。

    公子扶苏学什么东西都特别的快,就在他周岁生日那天,赵灵儿拿着两样东西想让他选,一样是剑,一样是笔。按照祖制规矩,每个孩子满周岁时都会让他做出同样的选择。如果他选择了剑,那么父母就会把他朝兵法方面培养,将来也好能够成为驰骋沙场的将军。

    如果他选择了笔,那么他的父母就会着重培养他的琴棋书画。不说将来做一个纵横四海的谋士,至少也是享誉一方的能人志士。

    但公子扶苏并未选择其一,他左右握剑右手持笔,那一样他都不丢。赵丹看到这一幕后唉声叹气,而赵灵儿看到这一幕时是眉飞色舞。至于赵政,在他残存的童年记忆里,他当初似乎跟扶苏的选择一模一样。

    既然一切皆以注定,赵政自然也不会勉强自己的孩子。给扶苏请最好的老师,传授他琴棋书画以及纵横四海之术。然后再给他安排几个顶尖高手,从他三岁时起就教他习武。

    知道他体质弱,所以御医每天晚上都会把扶苏泡在药池里。那里面放着各种名贵草药,他若不是出身在帝王之家,恐怕也付不起这耗费天文数字购来的名贵药材。

    公子扶苏一直都很听话,而且从来不会惹赵丹生气。赵灵儿的心思赵丹自然知道,到那时她执拗的不肯说真心话。其实她喜欢赵政,而赵丹早就知道。在她还没有决定嫁到秦国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但是她又能怎么办呢。

    赵国想要跟秦国联姻,目的就是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关系。赵灵儿从小在山里长大,虽然也是赵国公主。但是她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筹码,所以赵王是不会让她成为赵国用来联姻的人选。

    不能成为用来联姻的人选,但是赵丹又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妹妹留在赵国。她生的那么水灵,今后一定会有很多人打她的主意。所以她想了一个两全其美之策,让赵灵儿以婢女的身份跟她赶赴秦国。

    有夏玉房跟她一同前往秦国,她有七成的把握可以留在秦国。再加上一个赵灵儿,她能留在秦国的把握提升到了九成。

    不过话说回来,她确实没想到夏玉房会那么做。如同现在的李霓裳一样,她们本都可以有一份安逸的生活。相夫教子安度余生,根本就不需要把自己困在心牢之中。

    夏玉房喜欢赵政,所以她可以为了他去死。而且还死的那么干脆,根本就不给赵政任何补救的机会。在她死后,还不忘帮赵丹巩固在秦国王宫的地位。甚至还劝赵政,今后一定要立赵丹为皇后。

    至于李霓裳,她一直心甘情愿陪在赵政身边。那怕赵政一直忽视她的存在,那怕赵政一直只把她当作家人看待。可她无怨无悔,甚至已经做好了要这样陪赵政一辈子的准备。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爱不知所依,至死不渝。

    赵丹不是没想过劝劝赵政,可是好多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认识赵政也不是一两天了,赵政的脾气她自然清楚。就像现在这种局面,赵政是绝不可能为任何人做出改变的。

    赵丹听说赵政要在咸阳城新建一座宫殿,这座宫殿是他早就准备建造的。宫殿的设计图由赵政亲自完成,据说那张图早在几年以前就画好了。只不过那时候的秦国很不稳定,所以这件事一拖再拖就拖了很多年。

    现在也只是开始准备所用材料而已,据说是要在一统六国之后才会开始建造。旁人口中的话可信度不高,所以赵丹专门就此事问过赵政。

    后来她主动承担起了准备所用原料的事务,因为这件事的确是赵政早就做出的承诺。虽然对方已经不在了,但是赵政必须要兑现这份承诺。虽然有点儿晚,但是做了总比不做要强不是。

    两国之间的战事持续了一年之久,李牧跟王翦不相上下,司马尚跟杨瑞和不分伯仲。他们都想速战速决,也都在想尽办法寻找对方的破绽。

    战事持续的越久,对双方的消耗也就越大。不过秦军准备充足,单凭现今国力,耗上个三五年也不成问题。不过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赵国,秦国的最终目标是统一六国。

    俗话说,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永远不可能成就让人刮目相看的霸业。

    相持不下终究不是办法,赵政有足够的耐心等下去,但朝中大臣已经开始按耐不住了。越是不会打仗的人就越会添乱,越是事不关己的人就越会说风凉话。

    满朝文武当然不全是志士能臣,总会有几个草包蹦出来瞎哔哔。你不听他的他就一直哔哔个没完没了,然后就会搅乱的人心烦意乱,最后也让你跟他一样失去耐心。

    赵政有这份定力,但是其他大臣们罕有这份定力。所以他们开始变得摇摆不定,一方面支持继续跟赵国就这样耗下去,一方面又想让己方将士马上结束这场战争。

    (本章完)

第850章 0012,久别重逢(三)()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他们比谁都懂,但懂归懂,真到实事上能不能活灵活用是另一回事。

    有赵政压着他们翻不了天,但是如此僵持也不是长久之计。在于李斯商量过后,赵政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希望自己可以做最后的努力,毕竟李牧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他能够投奔秦国,对秦国而言那便是如虎添翼。但是他也没有把握能不能办成这件事,所以他只跟极少数大臣提及此事。

    给他几天时间,让他亲自去一趟边境重镇。跟李牧老将军见上一面,而后再做打算。

    谁也不会想到,赵政竟然亲自赶往战场。而且是只身赶赴赵国大营,独自一人去见李牧。

    李牧见到赵政也甚为惊讶,不过他没有暴露赵政的身份。赵军大营之内除了李牧,没有人知道这个不速之客的真实身份。

    赵政只说是李老将军的一位故交,虽是秦国人却也不想李老将军战死沙场。所以他想劝一劝李老将军,应该顺势而为为自己考虑后路。

    李牧退去了营中众将,军帐之内只剩他们二人。当年雁门关一别,李牧跟赵政已有十多年未曾见面了。

    李牧很惊讶赵政的变化,跟当初那个毛头小子相比,如今的赵政的确有了几分帝王之气。举手投足间有了几分霸气,而且他的体格明显比先前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如果你是来劝老夫投降的,我劝你还是趁早回去。老夫的脾气想必你也了解,不管今后战事如何,老夫都会为赵国死战到底。”李牧说。

    赵政摇了摇头,说道:“老将军这是何必呢,我还记得老将军曾经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已经到了分久必合的时候。既然知道大势如此,老将军为何不顺势而为呢。”

    李牧说:“就算我当初知道你小子是秦国国君,明知道你小子有吞并六国的野心,可老夫不也没有把你小子怎么样么?如果老夫是那种人,当初就会在雁门关把你小子宰了。神不知鬼不觉,如今也不会摊上这档子事。”

    赵政说:“就算当初老将军把我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